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并发真菌感染的患者日益增多,如果不及时诊断并给予有效地治疗,可导致病情迁延甚至死亡。(1→3)-β-D-葡聚糖抗原的检测,是目前诊断真菌感染的常用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与传统的真菌培养相比,可快速得到结果,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85%以上。虽然(1→3)-β-D-葡聚糖抗原的检测也有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但其对临床工作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非培养非侵入性实验室诊断方法,为事故性放射病真菌感染临床检测提供借鉴。方法 应用血浆(1-3)-β-D-葡聚糖(G)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方法,检测并分析了316例(次)患者的血浆或血清标本,同时,对部分患者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结果 送检标本中,G及GM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36.33%和35.84%,所有送检标本真菌培养阳性率为34.18%,而血培养真菌的阳性率仅1例,占0.3%。分析显示,G检测、GM检测、真菌培养三者和临床诊断之间具有相关性(χ2=0.564、0.357、0.727,P<0.05)。结论 (1-3)-β-D-葡聚糖(G)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两者同时检测可起到诊断的互补作用,早期发现侵袭性真菌感染,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常规真菌培养,而且检测速度明显优于常规培养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疑诊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血清(1,3)-β-D葡聚糖[(1,3)-beta-D-glucan,G test]并对BALF进行真菌培养鉴定,评估上述实验诊断方法对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IFI疑诊患者,总结血清/BALF GM、血清G试验和真菌培养结果,分别评估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联合检测对IFI的诊断价值。结果148例病例中临床诊断为IFI有48例,临床排除100例,在48例IFI患者中,血清GM阳性3例,BALF GM阳性25例,G试验阳性31例,真菌培养阳性30例。联合检测敏感性91.6%、特异性70.0%、阳性预测值59.5%、阴性预测值94.6%,联合检测大幅度提高了其诊断敏感性。结论联合检测GM、G试验和真菌培养鉴定能提高IFI诊断敏感性,对肺部IFI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锦  邵国杰  周鑫  张佳侠  张晶晶 《武警医学》2021,32(11):921-924
 目的 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联合尿真菌培养对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05至2020-10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疑似泌尿系IFI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血清及清洁中段尿标本。采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进行血清G试验,并进行尿真菌培养,以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诊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相应症状转归情况作为诊断IFI的诊断标准,统计G试验、尿真菌培养检测结果,分析二者单独或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本组共135例疑似泌尿系IFI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泌尿系IFI患者52例;尿真菌培养检出泌尿系IFI阳性63例;G试验检出泌尿系IFI阳性64例;G试验联合尿真菌培养检出泌尿系IFI阳性43例。尿真菌培养共检出真菌63株,假丝酵母菌属61例,其中白假丝酵母菌最多,共45例(71.43%);2例为曲霉菌属。G试验联合尿真菌培养诊断泌尿系IFI的灵敏度[80.77%(42/52)]、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89.13%(82/92)]与二者单独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试验联合尿真菌培养诊断泌尿系IFI的特异度[98.80%(82/83)]、准确度[91.85%(124/135)]、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97.67%(42/43)]、约登(Youden)指数(0.796)均高于二者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断泌尿系IFI时采用G试验联合尿真菌培养,能提高诊断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与尿真菌培养联合检测诊断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疑似泌尿系IFI患者110例,依据组织学检出真菌情况分为非泌尿系IFI组和泌尿系IFI组。以组织学检出结果为金标准,评估G试验、尿真菌培养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泌尿系IFI的价值。结果 110例疑似泌尿系IFI患者中,经组织学确诊35例为泌尿系IFI,75例为非泌尿系IFI;G试验联合尿真菌培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G试验、尿真菌培养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试验与尿真菌培养在诊断泌尿系IFI中具有重要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升泌尿系IFI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走马胎根茎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和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测试三萜皂苷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分离得到了7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包括3β-O- 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与X线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对肺部真菌感染(PF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PFI患者61例为研究组,另选取39例同期体检正常患者为对照组。受检者均接受CT、X线、BALF检查,以真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三种检测方式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61例感染者的真菌培养的阳性率为100%,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毛霉菌及曲霉菌则较少。CT共检出54例阳性,诊断准确率为88.52%,X线共检出43例阳性,诊断准确率为70.49%。BALF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BG、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CT与X线联合BALF检测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CT与X线、BALF检测均对肺部真菌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CT联合X线、BALF检测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和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广泛使用,医院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有关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文献报道不少,本文就我院深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与方法:1998-12-01~1999-11-30我院住院病人中真菌检出阳性的感染病例,按设计好的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并统计,真菌培养采用沙保弱平板,35℃培养48h后观察真菌生长情况。1.2 诊断标准:按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断感染病例。1.3 病例纳入标准:从一种标本中检…  相似文献   

9.
唐思诗  李燕  陈知行  戴仲秋  敖科萍  何超 《武警医学》2020,31(12):1033-1037
 

目的 建立马尔尼菲篮状菌血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路径,为该类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疑似发生真菌血流感染的患者外周血液样本,进行血细胞计数、血涂片染色及镜检;同时进行血培养检测,将仪器报阳且涂片查见丝状真菌的样本进行温度依赖型双相生长试验,对可疑菌落采用形态学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菌种鉴定;采用显色法检测患者血清中(1-3)-β-D葡聚糖含量;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入病例24例,平均年龄42.2岁(20~55岁),男21例,女3例,基础疾病均为艾滋病。8例(34.8%)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20例(87.0%)血红蛋白下降。24例分离株经形态学及质谱鉴定为马尔尼菲篮状菌,其中1例(4.2%)外周血涂片镜检见马尔尼菲篮状菌特征形态。8例进行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其中5例阳性(62.5%)。16例住院患者中,10例(62.5%)有呼吸系统感染症状,12例(75.0%)发生继发感染,住院时长平均12.0 d,住院病死率为52.3%。结论 马尔尼菲篮状菌血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应综合外周血细胞计数、血培养、真菌G试验以及临床资料,这类病例免疫力差,易继发感染,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血栓调节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亚军  严钟德  田进 《武警医学》2004,15(5):343-34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各期的水平,探讨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1例2型DM患者血浆TM的水平;用放免法测定尿白蛋白(u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TH糖蛋白(THP)的排泄率,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DM组血浆T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即出现TM水平增加(P<0.05),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的增加,血浆TM水平递增.(2)血浆TM水平与UAE、α1-MG、β2-MG呈正相关,与THP呈负相关.结论(1)血浆TM水平是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并能反映DN的发生和发展.(2)血浆TM与UAE、α1-MG、β2-MG、TH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DN.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病例-对照关联研究,探讨β-防御素1(DEFB1)基因多态性与重症脓毒症患者真菌感染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依据1992年和2002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美国危重病学会(ACCM/SCCM)制订的重症脓毒症诊断标准,将ICU中符合重症脓毒症诊断标准的211例患者纳入研究,并根据在ICU期间是否发生真菌感染将其进一步分为真菌感染组和对照组.通过DNA直接测序、聚合酶联反应双引物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PCR-ASA)或Taqman方法检测DEFB1基因-1816A/G、-390A/T、-52A/G、-44C/G、-20A/G等5位点在两组患者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用遗传分析法计算其单倍型的分布频率,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这些遗传变异与重症脓毒症患者真菌感染易感性的相关性,并以相对风险度(odds ratio,OR)反映该遗传因素与其关联的程度. 结果真菌感染组共纳入80例患者,对照组为131例.真菌感染组中男性43例(53.8%),年龄(60.81±18.30)岁;对照组男性80例(6J.1%),年龄(60.42±17.03)岁,两组间性别组成、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FB1基因-1816A/G、-390A/T、-52A/G、-44C/G和-20A/G位点在两组人群中都遵守Hardy-Weinberg平衡,其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真菌感染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5个位点的常见单倍型AAACG、ATGCA、GTGGG和ATACG在真菌感染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EFB1基因-1816A/G、-390A/T、-52A/G、-44C/G和-20A/G位点与重症脓毒症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不相关,提示DEFB1基因遗传变异可能不是重症脓毒症患者真菌易感性的重要遗传学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310株深部感染真菌的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所分离的真菌用ID3 2C鉴定真菌,用ATB FUNGUS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10株真菌共有9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真菌对5-F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敏感率较高,均>90%.而对咪康唑、益康唑和酮康唑的敏感率相对较低.结论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由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引起.对5-F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敏感率较高,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深部真菌感染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英 《民航医学》2008,18(1):25-28
深部真菌感染多为曲霉菌、新型隐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所传播,侵犯真皮、粘膜、内脏器官和血液骨骼系统,危险性大,病死率高。在我国,以往深部真菌感染比较少见,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及导管技术的不断推广普及,以及艾滋病、糖尿病等患者的增多,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北京协和医院1953-1993年3447例尸检结果显示,1973~1993年深部真菌感染率由1.5%增至5.6%。随着深部真菌感染的不断增多,研发新型抗真菌药物及探索合理的抗真菌药物治疗方案近年来有了较大的进展。目前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主要有4类:多烯类、氟嘧啶类(5-氟胞嘧啶)、吡咯类和棘白菌素类。现就这几类药物及其新制剂的进展情况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别测定棉籽提取物中以槲皮素和山奈酚为苷元的两类黄酮苷的含量,确定棉籽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方法 以槲皮素-3-O-β-D-芹菜糖(1→2)-[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和山柰酚-3-O-β-D-芹菜糖(1→2)-[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为对照品,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在铝离子存在下测定510nm和410nm处的吸收度,计算两类黄酮苷的含量.结果 槲皮素糖苷类成分的线性范围为0~6.00×10-2 mg·ml-1(r=0.999 6),回收率为(98.96±1.26)%;山奈酚糖苷类的线性范围为0~5.40×10-2 mg·ml-1(r=0.999 8),回收率为(98.83±1.29)%.结论 本方法避免了两类黄酮苷显色后吸收系数的差异引起的测试误差,测定结果更准确地反映了棉籽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SARS 25例临床诊断患者血浆特异性抗体和病毒的动态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动态检测SARS患者血浆特异性IgM和IgG以及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酶联吸附免疫法对25例145份SARS临床诊断患者血浆特异性IgM和IgG进行定性检测,用RT-PCR对其中114份血浆进行SARS-CoV定性检测。结果 IgM和IgG抗体的阳性样本检出率分别为49.0%(71/145)和54.5%(79/145),阳性患者检出率均为84.0%(21/25),两种抗体大多在发病第2~4周产生,前5周检出率相近,均呈上升趋势,以后IgM抗体检出率开始下降,IgG抗体检出率则继续上升。血浆SAPS-CoV阳性样本检出率为15.8%(18/114),阳性患者检出率为40.0%(10/25),多为发病后4周内采集的样本,抗体检测阴性或初次阳性。结论 血浆特异性抗体以及SARS-CoV检测可作为SARS的确诊依据;抗体产生后大多数病人血浆病毒很快转阴,但有个别病人在抗体产生2~3周后仍能在血浆中检测到病毒序列。  相似文献   

16.
真菌感染,尤其是致命性丝状真菌的深部感染,近20年发病率增加了35.7倍。目前深部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率仍很低,但死亡率很高,致病菌大多是尸检时才确定。解放军总医院感染管理研究室对人活体组织器官的深部真菌感染的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研究从深部真菌感染的活组织和血液中分离出4属12株条件致病真菌。其特点为:(1)微小根毛霉、球形阜孢霉,经国家科委及  相似文献   

17.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gs,IFI)又称深部真菌感染,是真菌入侵人体导致血流感染、各脏器感染或全身播散的严重感染.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宿主因素极为重要,免疫低下人真菌群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人群[1].呼吸道真菌感染引起的IFI多见,消化道真菌感染来源的IFI较少见,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病例更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肺部感染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为肺部感染的患者60例,其中细菌感染38例,真菌感染22例,分别于入院时以及抗感染治疗7 d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同时对所有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前收集痰标本送培养以明确病原体。结果(1)入院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真菌感染患者(P<0.05);(2)抗感染治疗7 d后,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而真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检测肺部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并动态观察PCT水平变化,有利于肺部感染病原体的鉴别诊断,同时还能够指导抗生素应用并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联合尿酶诊断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价值。方法 对127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免透射比浊法检测尿mA,速率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D-半乳糖苷酶(GAL)、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肽酶(GPDA),Jaffe速率法测尿肌酐。结果 糖尿病患者尿mA,NAG,GAL,GPDA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单检测mA,NAG,GAL,GPDA阳性率较低,联合四项检测阳性率可达70.1%。尿mA与NAG,GAL,GPDA呈显著正相关。论 联合检测尿mA及尿酶是诊断糖尿病肾脏早期损伤的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浆蛋白浓度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60例非动脉瘤患者血浆(对照组)、1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研究组)血浆TGF-β_1的表达水平,分析TGF-β_1血浆蛋白浓度与民族的相关性以及在动脉瘤患者和非动脉瘤患者中的差异性表达。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TGF-β_1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新疆维吾尔族颅内动脉瘤患者TGF-β_1的浓度明显高于汉族颅内动脉瘤患者。结论血浆TGF-β_1高表达可能与颅内动脉瘤有关。TGF-β_1高表达在动脉瘤的形成、变大、破裂的过程中可能与民族差异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