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李某,女,41岁.2010年9月28日来诊.诉5年前因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治愈后,常年蛋白尿,中西药多方治疗不愈.刻诊:腰部酸痛,以右侧为甚,尿常规示:尿蛋白3+,伴右侧牙、咽及头部疼痛,眠差,口臭,常年便稀.观其舌光红少苔,诊双尺脉沉细,左关弦细,右关细滑.辩证: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治则:滋阴潜阳,疏利肝胆.方拟知柏地黄丸合小柴胡汤加减:生地15g,熟地15g,山药18g,山茱萸12g,云苓9g,泽泻9g,丹皮9g,知母12g,黄柏9g,肉桂3g,柴胡12g,黄芩9g,甘草6g,胆草12g.3剂,隔日一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2.
病例 候某某,女,44岁,干部.2000年8月23日初诊.主诉"双耳持续性耳鸣近3年".现病史: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耳持续性耳鸣,经多家医院诊为"神经性耳鸣",除外器质性病变,中西药物治疗欠佳.就诊时症见:双耳持续性耳鸣,声如蝉鸣,时轻时重,睡眠不好或劳累时加重,双耳听力减退不明显.伴心烦急躁,浑身不适,睡眠欠佳,纳食一般,大小便调,月经规律.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弦.查体:双外耳道、双鼓膜未见异常.证属气血失调,治以调气和血为先.方用血府逐瘀汤化裁,处方:柴胡9g,当归12g,赤芍12g,生地黄12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桔梗9g,枳壳9g,怀牛膝9g,茯神12g,合欢皮12g,夜交藤15g,甘草3g.5付水煎服,每日1付,早晚分服.  相似文献   

3.
1 多发性骨髓炎 张某,男性, 12岁,学生,于 2001年 2月 10日来我院就诊.患儿 50d前因外伤引起右上肢及双下肢肿痛,伴高热,经当地医院治疗月余,发热不退.经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炎,作双下肢及右上肢 3处切开引流;用抗生素加地塞米松等治疗 2周,高热仍不退.请中医会诊.见患者面色白光白 (血红蛋白 72g/L),高热、下午尤甚,体温 39℃以上,盗汗,不思饮食,舌黯红,质胖嫩,脉细弦数.此为病久气阴两伤,毒热留恋.治宜益气养阴,解毒清热活血.处方:生地 24g,石斛、生黄芪各 20g,太子参、生白芍各 15g,丹皮、当归各 12g,生牡蛎、败酱草、蒲公英各 30g,乳香、没药各 5g,陈皮 10g,甘草 6g. 3剂.二诊:服药后症状有所缓解,下午发热渐退,体温 37.8~ 38℃,盗汗明显减少,饮食增加,上方续服 2剂.三诊:盗汗已止,精神较好,饮食大增,下午体温仍在 37.7℃左右.上方去生牡蛎,生地、黄芪改为 30g,加地骨皮 15g,银柴胡 12g. 8剂后,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4.
方某,男性, 62岁, 1999年 5月13日初诊.患者素有肝胃病史,且性情急躁,近年来每逢春夏之交均发生持续呃逆,予疏肝和胃降逆之剂罔效,每发则迁延月余.来诊时已发作数日.刻诊:呃逆之声不断,呃声洪亮,两胁胀满不适,口臭口苦,渴不欲饮,烦躁厌食,溲黄,大便数日未解,舌红少津,苔黄微燥,脉沉弦.辨为肝胃阴虚,胃肠积热,腑气不通,上逆而呃.治拟滋阴疏肝,通腑降逆.方用一贯煎合调胃承气汤加减:北沙参 20g,麦冬 12g,生地 20g,白芍 30g,川楝子 10g,芒硝 15g(冲服 ),炙甘草 10g,大黄 6g(后下 ),枳壳 15g,代赭石 30g(先煎 ).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 陈某,女性,54岁,家庭主妇,于2011年11月10日初诊.患者雨天晨起出现右肩疼痛,伴活动受限半日,患肢活动时疼痛加重,肩前、肩后、外侧均有压痛,肩抬高40 °,手外展、外旋受限,后伸达臀部.舌淡嫩,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治疗以针刺单穴为主,辅以中药调理.取穴:右侧足背第4、第5跖骨间,趾蹼缘上方1寸处.与左侧穴位对比压痛明显.操作:常规消毒后,用1寸针直刺0.5寸,得气后,行捻转提插泻法,使患者有强烈的针感,5 min行针1次,留针20 min,同时嘱患者活动患侧肩关节,直至疼痛消失.处方:黄芪20g,当归10g,鸡血藤20g,细辛5 g,羌活15 g,苍术15g,川芎15g,香附15g,桂枝15g,桑枝20 g,白芍10g,甘草6g.用法:3碗水煎成1碗,复煎1次,每日1剂,共3剂.经针刺治疗后疼痛大减,肩关节活动度大为改善,2d后右肩疼痛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经1次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6.
1阴痒杨某,女性,28岁,2008年5月7日初诊.患外阴瘙痒1周,加重1d.现瘙痒难忍,夜间更甚,以致夜不能眠.曾口服甲硝唑及外用洁尔阴等,效不佳.患者心烦少寐,口苦而渴,口腔溃疡,小便赤涩,大便秘结.带下量多,色黄.舌绛边瘀,苔黄,脉弦数.妇科检查:外阴部无其他分泌物,局部无皮损.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中医诊断为阴痒,辨证属心经瘀热下移,肝经湿热下注.治宜清肝利胆,清心养阴,祛风止痒.方予龙胆泻肝汤合导赤散加减:龙胆草20g,黄连15g,黄柏15g,车前子30g,泽泻15g,栀子15g,土茯苓15g,牡丹皮15g,防风12g,苦参30g,白鲜皮20g,柴胡10g,生地黄15g,木通15g,竹叶15g,生甘草6g.连用7剂.每日1剂,煎煮2次,其汁合之,早中晚分服.余药渣再加枯矾20g,花椒30g加水1000mL,煎15min,用其药液熏洗外阴.二诊:口苦而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心烦少寐之症基本已除,阴痒明显减轻.原方加僵蚕10g,蝉蜕15g,再用5剂.三诊:患者自述症状完全消失,睡眠如常.  相似文献   

7.
癃闭验案2例     
刘正德  綦美霞 《河北中医》1998,20(3):166-166
癃闭,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系指排尿困难,点滴而下,甚则闭塞不通的病证.属多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气滞血瘀;虚证多因脾肾阳虚、气虚.临证虚实夹杂者亦不鲜见.兹举2例,以陈管见.例1 患者,女,76岁.1984—12—22就诊.其子居沪,日夜思之,复感风寒,调治罔效,以发热(体温39.5℃)待查收住院.经用抗生素及激素等治疗4天热退,但复见小便不通.又用利尿法治疗无效,只得导尿维持,5日之后仍不能自行排尿,邀中医会诊:病人年迈神郁,形体羸弱,声短息微,倦怠嗜卧,口舌生疮,小腹膨隆,大便自如,小便闭塞,口干而苦.舌质红绛,舌面无苔,脉虚数而大,化验血及尿常规无异常.胸透及心电图亦无异常发现.证属癃闭.为外感之后余热未能彻底清除,忧思过度,脾气受损,中气不足,气化不利所致.治以疏肝解郁,清热利尿之法.沉香5g,陈皮12g,当归6g,石韦9g,滑石30g,郁金9g,牡丹皮9g,炒栀子10g,党参15g,通草15g.水煎分2次服,日1剂.服药2剂,自溺4次,每次约50ml、精神见好.心情欣慰,气滞乃除,中气不足显露.处方:黄芪20g,党参20g,升麻9g,柴胡6g,当归9g,白术20g,陈皮5g,炙甘草3g、水煎分2次服,日1剂.服药l剂,排尿3次,每次约100ml,2剂服完,小便自如.观察5日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尹剑平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2):534-534
内伤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笔者辨证施治取得了较显著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阴虚内热 王某,女,40岁.2年来午后低热,体温常为37.6℃~37.8℃,自觉手足心发热,心烦口干,盗汗,失眠多梦,夜间两腿发麻,精神萎靡.舌无苔、质偏红,脉细而稍数,左关微弦.诊为阴虚发热.治以滋阴清热,予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12g,怀山药15g,丹皮9g,柴胡7g,茯苓、山萸肉、白芍各10g,五味子6g,肉桂(后下)4g.服7剂后,体温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9.
姜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2):756-756
胡某,男,21岁,2004年10月21日就诊.患者失眠3月余,难以入睡,易醒,多梦,健忘,焦虑,烦躁,易疲劳,伴口苦,咽干,面部油脂多,有粉刺、脱皮,纳差,常有腹胀,大便偏干,舌体胖、边红、苔黄腻,脉沉细.曾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病情无好转.辨证:肝胆湿热,心神不稳.治以疏肝利胆、清热利湿、镇惊安神.处方:柴胡12g,黄芩10g,黄连10g,清半夏12g,竹茹8g,胆南星10g,枳壳10g,炒白术12g,炒枣仁30g,陈皮10g,川芎12g,知母10g,郁金10g,石菖蒲15g,煅龙牡各30g(先煎),炙甘草6g,泽泻15g,琥珀面3g(分冲).7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10.
张某 ,女 ,2 9岁 ,2 0 0 1年 10月 2日初诊。患者于 2 0 0 0年 7月 10日因乏力 ,饮食减少 ,双眼疲困 ,黄疸 2月在某医院住院治疗 ,初步诊断 :贫血原因待查 ,给予口服维生素 B1 2 片、叶酸片、皂矾丸治疗 1周后 ,效果不佳 ,遂停药。 7月 17日在上一级医院就诊 ,经查血常规示 :WBC3.7G/ L,L YM2 .4G/ L,GRAN2 .9G/ L,RBC1.82 T/L,HGB6 6 .0 g/ L,MCV12 4.5 f/ L,MCHC2 91g/ L,PL T2 43G/ L,RC0 .2 4;骨髓象示 :骨髓呈增生性贫血表现 ;溶血系列 :糖水试验弱阳性 ;Coom bs试验 :1∶ 12 8,阳性 (单特异抗体 C3 阳性 ) ;确诊为…  相似文献   

11.
例1:张某某,女,60岁,1989年9月19.日初诊. 头痛反复发作20年,患高血压病10年,脑血栓形成5个月.现症:满头皆痛,以头顶为甚,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眼花,口干口苦,纳食欠佳,大便或干,右眼阵发性抽痛,眼球上吊,左眼流泪,嘴角向右歪.舌质紫暗、有瘀斑、苔少薄白,脉沉细而弦.BP:23.99/17.34 kPa.证属肝阳上亢,血瘀气滞.治以镇潜肝阳,活血理气.镇肝息风汤合羚角钩藤汤化裁:代赭石、杭菊花、炒地龙、怀牛膝各15 g,生白芍、川芎、红花各20 g,钩藤、夏枯草、生石决明、草决明、白蒺藜各30 g.水煎2次,取药液200mL,早、晚空腹温服.  相似文献   

12.
刘建红 《光明中医》2012,27(8):1657
定喘汤来源于《扶寿精方》.其主要功效为宣肺平喘,清热化痰;运用于风寒外束,痰热壅肺,哮喘咳嗽,痰稠色黄,胸闷气喘,喉中有哮鸣声,或有恶寒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现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定喘汤基本方:白果21枚(去壳,炒黄色,分破),麻黄、款冬花、桑皮(蜜炙)各9g,苏子6g,法制半夏(如无,甘草煎汤,泡7次)9g,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4.5g,甘草3g,上药锉碎.用水450毫升,煮取300毫升,每服150毫升,不拘时,徐徐服之.  相似文献   

13.
朱琥  陈国权 《中医药通报》2005,4(3):34-35, 20
陈国权教授从事医教研30余年,学验具丰,尤擅用<金匮>方辨证治疗临床疑难杂症,现择其验案四则介绍如下. 1 痔疮术后所致顽固性便秘 欧某,女,52岁.2004年1月26日初诊.诉患混合痔,曾先后四次接受手术治疗.在结束最后一次手术的6年中,大便一直不通,因而不敢多食,惧怕远游.最初每周灌肠1~2次.日久了,一则无时间,二则经济上承受不了,索性用手抠大便,痛苦不堪,曾多次想死.诊见面红,尿黄,脉弦略数,舌淡,苔白,中部略黄.证属肝郁血虚,湿郁化热.治宜宣肺疏肝,健脾养血.方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丹栀逍遥散、当归贝母苦参丸合四物汤化裁.药用:葶苈子10g,大枣12g,当归36g,赤芍15g,白芍24g,柴胡10g,薄荷8g,炒白术12g,茯苓15g,炙甘草8g,大贝10g,苦参10g,丹皮12g,炒栀子8g,熟地黄10g,川芎10g,炒枳实10g,厚朴10g.三剂.  相似文献   

14.
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何在 ?全国著名老中医、山东中医药大学张珍玉教授同病异治胸膜炎的验案 ,能够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示。例 1 男 ,2 8岁 ,1 998年 8月 2 1日初诊。左侧胸胁部胀痛日久 ,伴偶咳 ,痰少色白 ,多汗 ,手足心热 ,纳差 ,舌红苔薄白 ,脉弦弱。B超示 :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 2 .9cm× 8.8cm,诊为渗出性胸膜炎。辨证属肝郁证 ,治以疏肝解郁。拟方 :当归 9g,炒白芍 9g,柴胡 6 g,枳壳 6 g,茯苓 9g,青皮 6 g,人参 1 0 g,炒白术 9g,香附 9g,砂仁 9g,甘草 3 g。水煎服 ,日 1剂。8月 2 5日二诊 :左胸痛及咳嗽基本消失 ,痰亦减少 ,…  相似文献   

15.
音哑治验2则     
例1秦某某,女,38岁,工人,于2001年4月20日就诊。家人代诉,2天前因家中请客,在厨房内连续炒菜1个多小时,通气不畅,油烟满室,当时仅觉咽中不适,次日晨起,突感声哑咽痛,发音困难。察之,声音嘶哑,微弱难辨,咽中似有阻塞,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数。证系邪热伤肺,金实不鸣,宜清热利咽,宣肺开音,选用清咽宁肺汤加减化裁。处方:桔梗10g、栀子15g、黄芩15g、桑白皮15g、贝母10g、知母10g、射干10g、山豆根15g、牛蒡子10g、蝉蜕10g、板蓝根15g、连翘15g、甘草10g,日1剂水煎服。二诊(4月23日):服药3剂,诸症痊愈。为巩固疗效,又予原方3剂,并嘱其隔日1剂水煎分服。数月后告余,再未复发。例2张某某,女,49岁,农民,于2002年10月12日就诊。自诉声音嘶哑半年余。察之,形体消瘦,语音低微,咽干*托县中医医院(010200)口燥,喉中略痛,舌红少苔,脉细数。证系肺肾阴虚,金破不鸣,宜滋补肺肾,清热开音,选用百合固金汤加减出入。处方:百合15g、生地15g、玄参15g、贝母10g、麦冬15g、桔梗10g、沙参15g、石斛10g、蝉蜕10g、射干10g、山豆根15g、桑白皮15g、甘草10...  相似文献   

16.
乌星散为任应秋教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经验方,由川乌3g,细辛3g,胆南星3g,菊花6g,地龙3g,冰片1g组成.笔者于临证中将该方剂量加倍后改为煎剂治疗头痛,收效显著.现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男 ,6 7岁 ,于 1 999年 4月 1 2日初诊。阵发性胸痛、胸闷 6年 ,西医诊断为冠心病。近 1年来发作频繁 ,劳累后尤甚 ,发作时患者胸痛 ,牵及左肩臂 ,伴胸闷、憋气、汗出 ,全身无力 ,持续数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纳食可 ,睡眠一般 ,小便淋沥不畅 ,大便可。舌暗红 ,苔薄白 ,脉弦细弱。诊断 :心气不足 ,血络阻滞。治则 :养心益气 ,活血通络。方药 :当归 9g,丹参 9g,人参 1 0 g,五味子 6 g,生地黄 9g,远志 6 g,瓜蒌皮 1 2 g,桔梗 6 g,延胡索6 g,砂仁 9g,甘草 3 g。 3剂 ,水煎服 ,日 1剂。二诊 ,药后胸痛、胸闷发作次数减少 ,程度明显减轻。舌仍暗红…  相似文献   

18.
夏桂成教授为江苏省中医院妇科专家 ,行医 40余载 ,学验俱丰。笔者有幸师从夏老 ,学有所得。现举其对慢性盆腔炎的治验案 3则 ,以飨读者。案 1 .张某 ,女 ,3 3岁。 2 0 0 0年 7月 6日诊。患者有慢性盆腔炎 3年 ,月经尚正常 ,平时腰酸 ,少腹隐痛 ,经间排卵期少腹疼痛加剧 ,腰膝酸软明显。舌苔黄腻、根部尤甚 ,脉象细弦。证属湿热兼夹血瘀。治拟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方选夏老经验方复方红藤败酱散加减 ,处方 :红藤 1 5 g,败酱草 1 5 g,炒当归 1 0 g,赤白芍(各 ) 1 0 g,广木香 6 g,延胡索 1 0 g,炒柴胡 5 g,陈皮 5 g,川断 1 0 g,桑寄生 1 2 g,…  相似文献   

19.
男 ,5 2岁 ,2 0 0 2年 3月 1 2日初诊。患者于 2个月前 ,因酒后夜宿野外 ,突发右眼上睑下垂 ,眼向外斜视 ,经市某眼科医院诊断为 :动眼神经麻痹。住院给予西药及局部封闭等疗法治疗 1 5 d未见好转。症见 :右眼上睑下垂 ,不能睁眼 ,右眼球外斜 ,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角膜反射存在 ,舌淡苔薄白 ,脉象沉缓。中医诊断 :上胞下垂。证属脾胃虚弱、清阳下陷 ,肝肾不足 ,风寒阻络。治宜补气升阳 ,滋养肝肾 ,祛风通络。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牵正散加味 :黄芪30 g,党参 1 5 g,当归 1 0 g,白术 1 0 g,升麻 6g,柴胡6g,陈皮 6g,甘草 6g,全蝎 6g,僵蚕 1 0 …  相似文献   

20.
1 结节性血管炎  女 ,2 6岁 ,1 998年 5月 1 4日初诊。双小腿、踝部起数个樱桃至橡子大结节 ,呈圆形或梭形 ,略高出皮肤表面 ,颜色暗红 ,边缘较清 ,疼痛 ,触之较剧 ,已 3个月余。曾服西药数种收效不著。刻诊 :觉双下肢沉重发胀 ,倦怠乏力 ,下午有时低热 ,结节处有灼热感。食欲不振 ,口中黏腻。舌红 ,苔黄腻 ,脉濡数。西医诊断 :结节性血管炎。中医诊断 :瓜藤缠。证属湿热内蕴下注 ,血络灼伤。治以祛湿清热 ,活血通络、散结。处方 :丹参 3 0 g,当归 1 2 g,赤芍 1 5 g,泽兰 1 2 g,牛膝 1 2 g,桃仁 1 2 g,苍术 1 0 g,茯苓 1 2 g,黄柏 1 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