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苏成德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2,13(2):141-142
<正>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发生率占全身肿瘤的1%,发生在鼻腔者更属罕见,我院建院30余年仅见6例。临床易误诊、漏诊,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病理诊断更是困难,本组6例临床资料较齐全,病理检验亦较详细,并有免疫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1 临床资料男4例,女2例,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76岁。病程2个月至1a,4例病程在3个月以上。主要症状为鼻堵(6/6)、鼻(鼻丑)(4/6),其他症状为头痛,耳鸣、耳聋等。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M病理特征及组织学特点,以提高病理诊断水平。方法统计分析我科2000年10月--2009年2月确诊的58例MM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58例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26岁--78岁,平均年龄37岁。发生部位:下肢42例(其中足部31例),头颈部7例,上肢5例,躯干4例;病史3个月-10个月;首发症状:皮肤溃疡36例,皮肤结节17例,淋巴结肿大5例。结论皮肤MM好发于30岁以上成人,下肢尤其是足部最易发生。无色素的MM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的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PMM)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8例PMM病例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表型、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并随访观察.结果 患者以中老年为主,中位年龄65岁.皮肤发病率(57.14%)最高,其次为鼻腔(17.85%)和直肠(10.71%).色素性和非色素性PMM分别为16和12例,镜下组织形态较复杂,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型等5种类型,肿瘤细胞HMB-45、Mart-1、S-100阳性率均超过90%,Ki-67阳性率在10%~90%之间.通过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年龄和转移这两项因素下的PMM病例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B-45、Mart-1、S-100的联合使用对该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PMM恶性程度高,患者存活率低于50%,加强高发年龄段人群预防意识和早期病理确诊对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鼻腔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鼻腔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HMB45和S-100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HMB45,S-100,Keratin,LCa,F8,NSE系列抗体对12例鼻腔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SP免疫组化法分析。结果:12例肿瘤组织HMB45阳性率100%(12/12),S-10091.67%(11/12),而Keratin,LCA,F8,NSE均呈阴性。结论:HMB45是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鼻腔鼻窦恶黑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7例鼻腔鼻窦恶黑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均行手术治疗,部分辅以放射及免疫疗法。结果:15例获随访,12死亡,5年生存率为17.6%。结论:本病发展快、预后差,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甚为重要。治疗主张采用综合疗法,即广泛、彻底切除肿瘤,并辅以放射或免疫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肛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肛管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肛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为直肠出血、肛门疼痛及肿块形成。瘤细胞呈上皮样、梭形,部分区域见透明样肿瘤细胞,细胞形态明显异型,可见大的嗜酸性核仁,核分裂像易见,并见病理性核分裂像,部分胞质内见黑色素。瘤组织呈巢状、条索状、腺泡状排列。肿瘤细胞表达V imetin、Melan-A、S-100、HMB-45。结论:肛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病理诊断及免疫组织化学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病理诊断率。方法:收集恶性黑色素瘤78例,复习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光镜下逐一观察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及Fontana染色切片,结果:51例根据瘤组织HE切片病理特征直接诊断恶性黑色素瘤;18例经免疫组化检测后最终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9例Fontana染色阳性而诊断本病,结论:恶性黑色素瘤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具有多形性和多样性;免疫组化检测对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Fontana染色简便易行,有助于发现常规HE切片容易漏诊的少数肿瘤细胞内黑色素颗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恶黑 )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 ,探讨鼻腔恶黑的临床病理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 2 2例临床病理资料 ,观察HE组织切片、黑色素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总结其特点。结果 2 2例恶黑大体上呈结节状 (1 6/ 2 2 )。光镜下形态以多种细胞类型和多种组织形态混合存在为主要特点。黑色素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恶黑S - 1 0 0蛋白和HMB - 4 5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1 0 0 % (2 2 / 2 2 ) ,93 % (2 0 / 2 2 ) ,角蛋白阴性。结论 细胞学以及组织学的多形性 ,多样性和免疫组化S - 1 0 0蛋白及HMB - 4 5蛋白阳性对诊断本瘤有重要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我院自 1988年 9月~ 2 0 0 1年 7月共收治 19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 ,均有病理学证实。主要症状多为鼻塞和涕血、鼻衄。 19例均手术治疗 ,手术加放疗 6例 ,手术加放疗加化疗 2例 ,手术加化疗 3例。结果 :19例中至今生存 7例 ,分别已生存 8月~ 13年。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4.7%,42 .85 %,30 .76 %。结论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 ,易复发 ,手术加放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的CT征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鼻腔及副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探讨几种特殊及少见恶性肿瘤的CT征象。方法:41例鼻腔及副鼻窦恶性肿瘤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常规行轴位CT平扫,其中6例加做增强扫描,4例加做冠状扫描。结果:上颌窦恶性肿瘤19例,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常累及窦腔多个壁,并侵犯骨壁外脂肪层,使其变模糊和出现软组织肿块;鼻腔恶性肿瘤15例,CT表现为鼻腔内肿块,其中6例侵犯同侧筛窦,3例累及眼眶,4例累及范围广,破坏临近多个结构;筛窦肿瘤5例,均引起筛板骨质破坏,大都侵犯同侧鼻腔、眼眶;2例肿瘤巨大,同时累及鼻腔、筛窦及上颌窦,其来源辨别不清。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窦壁骨质侵蚀性破坏、窦周脂肪层侵犯消失、腔外软组织肿块及侵犯范围,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20):3687-3691
Background Malignant sinonasal melanoma (MSM) is a rare tumor with a perplexing signal intensity due to variable histopathologic components.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lineate its MR imaging features.
Methods MR imaging findings of 10 patients (6 women and 4 men, mean age 61.3 years old) with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MSM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location, size, signal intensity, enhancement, and internal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all tumors were evaluated. Signal intensity and degree of enhancement was grad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gray matter and adjacent muscle uptake,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re were 8 tumors that were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to contain melanin. Compared to gray matter of the brain, 7 of them demonstrated hyperintensity on T1WI and 6 (6/7) showed hypointensity on T2WI. There was multiple linear, dark-signal intensity on T2WI within the mass in 9 of the 10 patients’ tumors. Evaluated with gadolinium-enhanced imaging, all 10 patients showed moderate enhancement within the areas that were isointense in the lesion on pregadolinium T1WI. Moreover, some parts which displayed hyperintensity on T1WI within the tumors of 7 patients showed mild enhancement that was similar to muscle on a time-intensity curve (TIC).
Conclusions MSM shows characteristic MR signal intensity (hyperintensity on T1WI and the linear, low-signal intensity on T2WI), which may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diagnosis. Together with conventional MRI, TIC may be useful for indicating pleomorphic patterns of MSM.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发生于鼻腔鼻窦晚期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2007年2月~2016年5月入住我院的21例晚期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临床分期、病理、治疗方法、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预后等,并结合文献进行诊疗特征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模型对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实体型占比小于30%的有10例(47.6%),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100%、71%,实体型占比大于等于30%的有11例(52.4%),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40%、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且实体型占比大于等于30%的患者预后较差.Log-rank检验及全变量模型下协变量的生存曲线表明病理分型对预后具有显著影响,T3期预后略优于T4期,源发于上颌窦略优于蝶窦,手术及放化疗综合治疗优于单纯手术及单纯放化疗.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型、病程与预后关系密切(P=0.045、0.028).结论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发病率较低,症状表现无特异性,部分患者病程较长,多发鼻窦内,尤其是上颌窦,早期诊断较困难,等到就诊时多为晚期.晚期患者以手术结合术后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为主.病理分型、病程、发病部位、分期、治疗方式、周围神经侵袭,手术切缘阳性,术后放疗剂量不足60 Gy可能是影响晚期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 鼻腔鼻窦癌20例,多为密度不均匀肿块(14/20),直接侵犯腔内(34/20)及腔外结构(20/20)并形成软组织肿块;18例骨质破坏明显,可见骨壁碎裂、缺失,鼻面部软组织肿胀不常见(2/20).T细胞性淋巴瘤16例,多起源于鼻前庭(11/16),以混合表现为主(11/16),多数密度均匀(12/16),主要累及腔内结构(36/18),但鼻面部肿胀常见(8/16);骨质破坏不明显或轻微,5例可见骨质吸收.1例恶性神经鞘瘤和2例B细胞性淋巴瘤表现与癌肿相似.1例骨肉瘤病灶内可见骨样组织影.4例恶性黑色素瘤表现无特异性.结论 CT能有效观察鼻腔鼻窦肿瘤的病变范围并对良、恶性进行鉴别,对NHL等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肿瘤能进行提示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06/2007-06收治的15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鼻内镜进行治疗。结果本组15例患者的肿瘤切除均较彻底,术中出血量约30~100mL,术后7~10d出院,随访2mo~3a,死亡1例,复发3例,其余11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切除可部分取代传统术式,视野清晰,能精确确定肿瘤的基底部和侵犯范围,有利于彻底切除肿瘤,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不留面部瘢痕、便于复查和对复发病灶进行处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位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in situ,MMS)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以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原位黑素瘤进行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分析,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3例MMS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6.7岁(53~61岁),病程0.5~2年。甲下2例,外阴1例。结果临床检查病灶表现为大于7 mm形状不规则的色素斑,边界不清,深浅不一。病理组织学观察,见单个异型黑素细胞在表皮内的不均匀增生,部分细胞分布于表皮的中上层,可见不规则的巢状细胞团。瘤细胞核大、深染,可见核分裂,胞浆树突状,含有较粗大的色素颗粒;免疫组化S-100,HMB-45,Melan-A阳性。随访32~35个月,2例稳定,外阴MMS 2年后原位复发。结论 MMS需与交界痣、非典型性黑色素细胞痣及皮肤Paget病等鉴别,早期诊断需结合临床和病理形态特点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相似文献
19.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研究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 ,以帮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970~ 2 0 0 1年 6月间诊治的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2 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5例中 ,肿瘤多位于鼻腔外侧壁和鼻中隔 ,其中中鼻道 8例 ,鼻中隔 7例 ,中鼻甲 4例 ,下鼻甲 2例 ,鼻底 2例 ,另 2例病变范围广无法判断其来源 ;肿瘤呈黑色或紫褐色 2 1例 ,呈结节状或菜花状 ,淡红色表面光滑如息肉状 4例 ;肿瘤触之易出血。结论 本病临床少见 ,易误诊 ,应与鼻腔癌、血管瘤、鼻息肉相鉴别 :对鼻腔发现的黑色或紫褐色肿物 ,触之易出血者可作该病的临床诊断 ,而不必取活检 ,以免促进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