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流动树脂衬垫对树脂充填Ⅱ类洞龈壁微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流动树脂衬垫对树脂充填Ⅱ类洞龈壁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择30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成A、B、C组,每组10颗,在近远中面制备长方形Ⅱ类洞,分别用通用型树脂直接充填(A组),龈壁全层流动树脂衬垫后通用型树脂充填(B组),流动树脂部分衬垫轴壁、龈壁后通用型树脂充填(C组)。所有试件经过温度循环、染色、近远中向连续切片,在30倍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龈壁染料渗漏情况。结果:C组的微渗漏明显小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研究表明,使用流动树脂作为衬垫层能明显降低Ⅱ类洞龈壁的微渗漏。  相似文献   

2.
原题:复合树脂Ⅱ类洞充填龈壁边缘微渗漏的研究 拟改为:复合树脂修复近中骀面洞颈壁的边缘微渗漏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自酸蚀和选择性酸蚀釉质处理下比较Sonic FillTM超声树脂充填系统与传统3M FiltekTMZ350树脂充填系统修复后牙Ⅱ类洞微渗漏程度的差别,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新鲜拔除的人上下颌恒磨牙制备Ⅱ类洞,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3M Single Bond Universal粘接剂+3M FiltekTMZ350纳米树脂充填(A组)、37%磷酸选择性酸蚀洞壁釉质+3M Single Bond Universal粘接剂+3M FiltekTMZ350纳米树脂充填(B组)、Kerr Optibond Versa粘接剂+Sonic FillTM超声树脂充填(C组)、37%磷酸选择性酸蚀洞壁釉质+Kerr Optibond Versa粘接剂+Sonic FillTM超声树脂充填(D组)。标本经冷热温度循环、亚甲基蓝染色后,近远向沿长轴切片,体视显微镜下分别观察龈壁和侧壁染料渗漏情况。结果龈壁微渗漏程度B组低于A组、D组低于C组,C组低于A组、D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侧壁微渗漏程度B组低于A组、D组低于C组,C组低于A组、D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onic FillTM超声树脂充填系统修复后牙Ⅱ类洞微渗漏程度轻于传统3M FiltekTMZ350树脂,临床上充填大体积Ⅱ类洞使用选择性酸蚀釉质的方法可进一步降低微渗漏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树脂充填系统SonicFill对Ⅱ类洞树脂充填后微渗漏的影响。方法:收集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拔除的各类恒磨牙15例,每例样本中2个Ⅱ类洞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用SonicFill超声树脂充填系统充填窝洞;对照组:用HerculitePrécis纳米树脂斜向分层充填窝洞。500次冷热循环实验后保存于0.5%碱性品红溶液中,24 h后沿近远中向剖开,体视显微镜观察染色情况并记录评分(0-3);扫描电镜测量树脂与牙体组织间微缝隙宽度。轴壁和龈壁染料渗入深度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评估;采用两个样本t检验比较微缝隙的宽度,检验水准α设为0.05。结果:染料渗入评分结果表明:SonicFill组与对照组相比,染料渗入的深度明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轴壁染料渗入深度明显少于龈壁(P<0.05)。扫描电镜2000倍视野下微缝隙宽度测量结果表明:SonicFill组与对照组的微缝隙宽度存在明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内轴壁与龈壁相比,轴壁微缝隙的宽度明显小于龈壁(P<0.01)。结论:SonicFill超声树脂充填系统能够有效减少Ⅱ类洞树脂充填术后微渗漏的发生。轴壁与龈壁相比,轴壁微渗漏明显小于龈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复合树脂修复Ⅴ类洞时,3种不同修复方法之间微渗漏的差异。方法:挑选36颗3个月内拔除的完整磨牙,制备颊面Ⅴ类洞,将牙随机平均分为3组(n=12),分别使用直接充填法、预热充填法和间接嵌体法完成3M Z350复合树脂修复体,经过500次冷热水循环试验后用品红染色。将牙体纵切成厚度为0.9 mm的薄片,用体视显微镜观测染料渗透深度。结果:预热树脂组和嵌体组之间微渗漏差别无显著性,均显著小于直接充填组(P≤0.05)。结论:使用预热树脂充填和嵌体修复均可减小Ⅴ类洞龈壁边缘微渗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用Filtek Z350复合树脂和超瓷嵌体修复Ⅰ类、Ⅱ类洞的边缘微渗漏的差异.方法 选取40颗新鲜拔除的第三磨牙,随机分成4组,每组10颗.A1组为Ⅰ类洞树脂直接充填,A2组为Ⅱ类洞树脂直接充填,B1组为Ⅰ类洞型超瓷嵌体修复,B2组为Ⅱ类洞超瓷嵌体修复.4组均置于1%碱性品红溶液染色21 d.用低速金刚砂锯沿牙体长轴近远中向切开,制备牙齿切片,体视显微镜观测粘接界面染色剂渗透深度.结果 (1)Ⅰ类(Z=5.909)、Ⅱ类洞(轴壁Z=5.504,龈壁Z=2.958)超瓷嵌体的边缘微渗漏都显著小于Z350复合树脂直接充填(P<0.05);(2)无论树脂直接充填(Z=1.413)还是嵌体修复(Z=0.455),Ⅰ类、Ⅱ类洞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瓷嵌体修复是牙体缺损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义获嘉N Ceram纳米瓷化树脂、N Flow流动树脂及Bulk Fill 三次方大块充填树脂充填上颌前磨牙Ⅴ类洞后树脂充填体边缘的微渗漏情况,评估3种不同复合树脂的抗微渗漏性能,寻找较好的充填V类洞的复合树脂材料.方法:选取牙体完整、健康的人离体前磨牙66颗,随机分为3组(n=22).所有样本牙在颊侧颈部制备标准V类箱状洞型(长4 mm、宽3 mm、深2 mm).3组试验牙经选择性釉质酸蚀自黏结后,分别使用N Ceram纳米瓷化树脂(A组)、N Flow流动树脂(B组)及Bulk Fill三次方大块充填树脂(C组)进行充填.充填完成后,3组试验牙均行弱光启动固化,打磨抛光.将3组样本进行1500个周期的冷热循环,2%亚甲基蓝浸泡染色7d,然后沿牙体颊舌向切片.每组随机选取2颗样本牙,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牙体-充填体交界面的密合程度;其余60颗样本牙在体视显微镜下(×40)观察剖面充填体的微渗漏情况.采用Spot Advanced软件测量微渗漏深度,并根据0~3分分别给(牙合)、龈壁微渗漏程度评分.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各组的微渗漏深度分别进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结果:义获嘉Bulk Fill组树脂在3组中龈壁的微渗漏最小,且与另外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N Ceran纳米树脂组与N Flow流动树脂组龈壁的微渗漏均较高(P<0.05);3组复合树脂材料(牙合)壁的微渗漏无显著差异(P>0.05);3组树脂(牙合)壁的微渗漏值均比龈壁小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3组树脂在(牙合)壁的微渗漏值无显著差异.义获嘉Bulk Fill组树脂充填V类洞时.在3组中龈壁的微渗漏最小,且与另外2种树脂之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陈燕  杨明华  李晓玲  杨洁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11):1005-1007
目的:评价Er:YAG激光备洞对树脂充填材料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择48颗年轻前磨牙随机分成4组,每组12颗牙,用Er:YAG激光或高速牙钻制备ⅴ类洞。对照组:牙钻备洞+35%磷酸酸蚀;实验1组:激光备洞+35%磷酸酸蚀;实验2组:激光备洞+自酸蚀粘接;实验3组:单纯激光备洞。树脂充填,经冷热循环试验后染色24h,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微渗漏,统计学处理数据。结果:龈壁的染料渗透,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壁的染料渗透,以实验3组较明显,与对照组、实验1、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内壁的染料渗透均比龈壁轻,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Er:YAG激光备洞,35%磷酸酸蚀或自酸蚀粘接处理可减少洞壁与树脂充填边缘的微渗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学机械去龋制剂CarisolvⅢ对Ⅱ类洞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术后微渗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4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和东北大学研究所完成。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因各种原因拔除的恒磨牙30例,要求近中、远中均有龋坏,两侧龋坏大小、深度、范围相近。将样本的近中洞、远中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arisolvⅢ化学机械法去龋;对照组采用传统慢速球钻去龋。所有样本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后,经500次温差循环实验,置于0.5%碱性品红溶液中浸泡24 h,沿牙体长轴近远中向纵剖,在体视显微镜下对染料渗入情况进行等级评分(0~3分),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充填体与牙体间微缝隙的宽度以评价微渗漏情况。染料渗入法评分采用Manu-Whiney U检验进行分析。微缝隙宽度采用两个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轴壁、龈壁染料渗入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轴壁微渗漏明显少于龈壁(P<0.05)。扫描电镜下微缝隙宽度测量结果表明,组间轴壁、龈壁微缝隙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轴壁微缝隙宽度明显小于龈壁(P<0.05)。结论 CarisolvⅢ能有效减少Ⅱ类洞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术后微渗漏的发生;与龈壁相比,轴壁微渗漏更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种洞形设计对复合体及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LGIC)充填的V类洞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用100颗人离体恒后牙,制备5种不同洞形,用复合体及LGIC分别充填。在体视显微镜下测量染液在龈壁渗入深度。2例标本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材料与牙体的结合情况。结果:1.复合体充填的洞壁封闭性较LGIC更佳; 2.同种材料龈壁微渗漏高于壁;3.同种材料不同洞形微渗漏深度的比较,在壁无统计学差异,在龈壁,复合体充填的洞缘角为150b的V形洞微渗漏较盒状洞严重, LGIC充填的洞缘角为120b和135b的V形洞微渗漏较盒状洞轻。结论:复合体充填的洞壁封闭性较LGIC更佳。建议V形洞洞缘角不可制备过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体外评价乳牙空气喷磨备洞后,三种材料充填微渗漏情况的比较。方法30颗离体乳磨牙分为3组,均空气喷磨备洞。组Ⅰ(n=10):纳米复合树脂充填。组Ⅱ(n=10):流动纳米树脂充填。组Ⅲ(n=10):光固化纳米玻璃离子充填。热循环处理后亚甲基蓝溶液染色观察。结果三组间充填体微渗漏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以流动树脂微渗漏率最低(P<0.05)。结论可流动纳米树脂用于乳牙空气喷磨备洞后充填可获得较好的边缘封闭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Ceramage聚合瓷嵌体和复合树脂嵌体、铸瓷嵌体的边缘微渗漏情况.方法:40颗离体牙按嵌体备洞原则制备近中邻(牙合)Ⅱ类洞,随机分为4组,每组10颗.分别用Ceramage、Z350、P60、IPS EmpressⅡ制作嵌体后使用Single Bond 2和Rely X ARC进行粘接.经冷热循环500次后品红染色,金刚砂片平行于牙体长轴沿近远中方向将修复体纵向剖开2次,在体式显微镜下测量染料渗入轴壁、龈壁的深度.结果:4种材料微渗漏长度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轴壁:F=6.667,龈壁:F=11.1,P<0.01),q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IPS EmpressⅡ的微渗漏值高于Ceramage、Z350、P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材料组的龈方渗漏程度均显著高于轴壁,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从微渗漏深度进行评价,Ceramage聚合瓷是临床上制作树脂嵌体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化学机械去龋制剂CarisolvⅢ对Ⅱ类洞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术后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14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和东北大学研究所完成。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因各种原因拔除的恒磨牙30例,要求近中、远中均有龋坏,两侧龋坏大小、深度、范围相近。将样本的近中洞、远中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arisolvⅢ化学机械法去龋;对照组采用传统慢速球钻去龋。所有样本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后,经500次温差循环实验,置于0.5%碱性品红溶液中浸泡24 h,沿牙体长轴近远中向纵剖,在体视显微镜下对染料渗入情况进行等级评分(0 ~ 3分),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充填体与牙体间微缝隙的宽度以评价微渗漏情况。染料渗入法评分采用Manu-Whiney U检验进行分析。微缝隙宽度采用两个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轴壁、龈壁染料渗入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轴壁微渗漏明显少于龈壁(P<0.05)。扫描电镜下微缝隙宽度测量结果表明,组间轴壁、龈壁微缝隙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轴壁微缝隙宽度明显小于龈壁(P<0.05)。结论    CarisolvⅢ能有效减少Ⅱ类洞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术后微渗漏的发生;与龈壁相比,轴壁微渗漏更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固化光源光照方向及角度对复合树脂固化后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择63颗离体前磨牙,在颊面牙颈部以釉牙骨质界为中心制备圆形V类洞,常规酸蚀粘结,充填复合树脂,将所有实验牙以光源不同朝向随机分为A组:光源方向朝向龈壁;B组:光源方向朝向牙合壁;C组:光源方向朝向近中壁。再将A、B、C每组按固化光源与充填材料表面所成的角度不同随机分1组:成30°光照;2组:成60°光照;3组:成90°光照。所有实验牙均光照40s。分别浸泡于0.1%罗丹明B荧光染色剂中24h。然后经修复体中央,沿牙体长轴沿颊舌向纵向剖成两半,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下分别观察检测微渗漏大小。结果:龈壁处的微渗漏情况:在光源的不同朝向下,不同的光照角度对龈壁处微渗漏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光照角度均为90°时微渗漏值最小(P〈0.05);牙合壁处的微渗漏情况:当光源朝向牙合壁及近中壁照射时,牙合壁处3组之间微渗漏有明显差异(P〈0.05),光照角度90°时微渗漏最小;当光源朝向龈壁时,牙合壁处微渗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固化光源的光照方朝向及光照角度对微渗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不同核材料修复后的牙齿经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后边缘微渗漏的情况。方法:将90个大小相似的完好前磨牙,随机分为9个实验组。对离体牙进行铸造金属全冠及固定尺寸的Ⅱ类洞牙体预备后,分别用3种不同的核材料(树脂、银汞合金、铸造合金)充填窝洞。常规方法铸造镍铬合金全冠,用3种不同的粘结材料(聚羧酸锌、玻璃离子、树脂C&B)进行粘固。温度循环、染色、包埋后,标本片切,镜下观察冠边缘及核下微漏情况。结果:银汞核与树脂核下微漏小于铸造核(P〈0.05),树脂粘结剂抗微漏性能优于聚羧酸锌水门汀和玻璃离子粘结剂(P〈0.05)。结论:树脂粘接剂抗微漏性能优于玻璃离子与聚羧酸锌粘结剂。树脂核在预先对粘结面处理后,其抗微漏性能与银汞核近似,优于铸造合金核。  相似文献   

16.
李季  李艳萍  牛玉梅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3):199-200,203
目的:通过改变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固化光源与充填材料表面所成角度,研究光照角度对牙体与充填材料间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21颗完整的离体前磨牙,随机分成3组,以颊面牙颈部釉牙骨质界为中心制备直径2mm,洞深1.5mm的圆形V类洞,酸蚀粘结后,复合树脂充填,以3种不同的角度光照,3组光源均朝向根方,A组:固化光源与充填体表面成30°角光照;B组:成60°角光照;C组:成90°角光照。将3组实验牙置于(37±1)℃恒温箱,0.1%罗丹明B荧光染色剂浸泡24h后,经充填体中央,沿牙体长轴颊舌向纵剖成两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下观测龈壁及壁处的微渗漏。结果:改变固化光源与充填材料表面所成角度,对龈壁处微渗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龈壁处光照角度为90°时微渗漏最小;壁处3组之间微渗漏无明显差异。结论:固化光源光照角度的改变对牙体与充填材料间的微渗漏有影响。本实验光照角度为90°时牙体与充填材料间微渗漏最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比4种牙本质黏结剂处理牙面后Ceramage聚合瓷嵌体的微渗漏程度,为黏结剂的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7-9月在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因正畸需要拔除的牙体发育正常、无龋的前磨牙40颗,随机分为4组,每组10颗。40颗离体牙均按照嵌体备洞原则制备近中邻牙合Ⅱ类洞,Ceramage聚合瓷制作树脂嵌体,各组分别涂布牙本质黏结剂Prime&Bond NT、Adper Single Bond 2、Clearfil SE Bond、Clearfil S3 Bond,用Rely X ARC树脂水门汀黏结嵌体。所有试件经冷热循环500次及品红染色后,金刚砂片平行于牙体长轴沿近远中方向将修复体纵向剖开2次,在体视显微镜下测量染料渗入轴壁、龈壁的深度。结果轴壁:4组的微渗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125,P〈0.01);Clearfil S3 Bond组的微渗漏程度高于Clearfil SE Bond (q=5.7708)、Adper Single Bond 2(q=6.4032)和Prime&Bond NT组(q=4.0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壁:不同黏结剂之间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897,P〉0.05)。同种黏结剂的龈壁微渗漏程度均显著高于轴壁,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learfil S3 Bond对牙釉质的封闭效果较差;从微渗漏深度大小和操作方法上进行评价,Clearfil SE Bond是黏结树脂嵌体较理想的牙本质黏结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3种光固化充填材料在体外模型中充填体边缘的微渗漏程度。方法:在36颗离体的前磨牙颊侧颈部备洞。随机分为3组,每组12颗牙。分别充填3M前后牙通用树脂Valux Plus、流动性纳米复合树脂Z350、登士柏Esthet.XTM复合树脂。样本经温度循环,采用10g/L碱性品红染色后,颊舌向沿长轴连续切开,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修复体与牙体洞壁间染料渗漏情况。结果:3种材料中流动性纳米复合树脂Z350微渗漏最小。前后牙通用树脂Valux Plus微渗漏最大。流动性纳米复合树脂Z350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流动性纳米复合树脂Z350是临床上充填颊侧颈部窝洞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离体牙比较复合树脂与Er:YAG激光及传统牙钻制备窝洞洞壁间微渗漏的差异。方法将30颗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牙,制备Ⅴ类洞:Ⅰ组牙钻预备加酸蚀处理;Ⅱ组单纯激光预备组、Ⅲ组激光预备加酸蚀处理组,经冷热循环染色后,在体视显微镜下记录微渗漏程度并应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各组内颈壁的染料渗透情况均比壁明显(P〈0.05);在壁,单纯激光预备组产生的微渗漏最严重(P〈0.05),激光预备加酸蚀处理组与牙钻预备加酸蚀处理组微渗漏无统计学差异;在颈壁,三组充填体边缘微渗漏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r:YAG激光可代替牙钻备洞,结合酸蚀处理与充填体有良好的密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