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70例,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为治疗组,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心功能改变,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2.5%,对照组为56.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有显性改善。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证据,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愈率。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两组患者分别用常规疗法和常规疗法加用比索洛尔(康忻)治疗两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和心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衰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2.2%、74.5%(P〈0.05),治疗组对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4.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金贵 《中原医刊》2005,32(23):16-16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使用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及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组加用β受体阻滞剂.8周后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远期效果较好,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5.
叶勇 《实用医技》2008,15(3):337-338
目的:探讨β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8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8例),均给予休息、强心、利尿及扩血管药物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卡维地洛比较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减慢、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88%,对照组总效率为67%。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倍他乐克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丁秀华,商月茹(滨州地区人民医院,256610)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心力衰竭;难治性心力衰竭近年来,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已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在CHF其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  相似文献   

7.
扩张型心肌病(DCCM)主要临床表现为左心室扩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因对心肌有抑制作用,长期以来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治疗中视为禁忌。国外1975年由Waagstein等报道,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满意结果。[1]现将我院采用倍他乐克加常规治疗22例DCCM,并与20例常规治疗作对照,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及观察对象。均系我院1985—03~1996—06符合DCCM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共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1993—06前20例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993—06后22例倍他乐克加常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选择5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它乐克。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心率明显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也显著降低。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9.
沙庆勇 《新疆医学》2002,32(3):54-55
随着对某些心脏病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及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β-受体阻滞剂尤其是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临床。本文将从5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由于β-受体阻滞剂的负性肌力作用,以往在CHF的治疗中都是禁用的。80年代以后新的研究着力于β-受体阻滞剂降低CHF病人血压和减少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1995年发表的“ACC/AHA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已将β受体阻滞剂列入治疗药物。此后MERTT—HF和CIBIS—I等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β受体阻滞剂对CHF预后的益处。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可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已屡有报告!我们应用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商品名康可)治疗32例(CHF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左旋卡尼汀 ( L- CN)与镁 -极化液 ( Mg- GIK)配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IHD)心力衰竭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IHD心力衰竭患者 90例 ,心功能 ( NYHA分级 ) ~ 级 ,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利尿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Mg- GIK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每次给予 L- CN2 .0 g加入 Mg- GIK液中静滴 ,2~ 3h滴入 ,每天 1次 ,1 0 d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 :对照组为 66.7% ,治疗组为 91 .1 %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心电图心肌缺血 ST- T改善总有效率 :对照组为 5 3.3% ,治疗组为 77.8%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随访观察 3个月 ,对照组再入院率为 31 .1 % ,而治疗组仅为 8.9%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两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 ( P>0 .0 5 )。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L-CN与 Mg- GIK配伍能有效改善 IHD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缺血 ,减少再入院率 ,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米力农与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米力农组(n=30)、洋地黄组(n=30)、对照组(n=20)。分别用米力农(10 mg+生理盐水250m l以0.375~0.75μg/kg/m in速度静滴)、地高辛(0.125~0.25 mg口服)以及口服和静注利尿剂和安慰剂(对照组),疗程均为7天。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心功能级别并作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数测定。结果:米力农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0%,洋地黄组86.7%,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35%(P<0.05)。两组治疗后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数有明显改善。结论:米力农与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悦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5月~2009年10月106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52例,均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心悦胶囊;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2组心功能疗效.结果:①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8.15%,对...  相似文献   

14.
傅金木  王梅 《西部医学》2007,19(4):566-567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洛汀新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NYHA标准分级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洛汀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65.79%),同时能显著改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且基本无毒副作用。结论采用卡维地洛联合洛汀新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益阴助阳、活血通脉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则,寻求治疗心衰有效,安全的方药。方法用养心通脉合剂及与西药综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观察2组患者心脏功能、临床症状体征及药物安全性等项指标。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可以益阴助阳、活血通脉为基本大法,养心通脉合剂是治疗本病的安全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虚阳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同样采用休息、低盐和利尿强心药物的基础上,治疗组32例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多巴酚丁胺治疗,并对照观察2组的疗效.同时,还观察了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血压的变化和治疗前后T3、T4 、皮质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总体疗效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自身对照,其治疗前后血压和、T3、T4及皮质醇水平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较好地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心功能,其疗效优于多巴酚丁胺.此外参附注射液还具有升高患者血压,提高其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先安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结果;方法在一家综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心先安静脉滴注,观察病人心功能改善情况,数据经X^2检验;结果76例心力衰竭病人加用心先安静脉点滴,总有效率92.1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心先安做为一种新型强心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8.
参麦注射液合丹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36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合丹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加用参麦注射液和注射用丹参(冻干)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5 d,观察两组心功能疗效、证候疗效、心功能相关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功能疗效、证候疗效、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亦有明显改善.结论:参麦注射液合丹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疗效可靠,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王春秀 《医学综述》2012,(19):3315-3316
目的了解治疗心房颤动(AF)的用药现状,为选择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抽取门诊30例AF患者口服药物的处方,从处方诊断及用药来分析其用药趋势。结果 30例AF患者的处方中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口服洋地黄类地高辛;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抗凝药小剂量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片;中成药稳心颗粒为临床常用药。结论我院对AF的口服药物治疗符合我国目前临床治疗常规。无禁忌证AF者以β受体阻滞剂为首选,伴有心力衰竭者以洋地黄类为主,新出现AF或伴有哮喘、心率快而无心力衰竭者选用胺碘酮治疗;抗凝药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首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且属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在常规西药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4例仅采用常规抗心衰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5%,对照组为87.04%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