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电风暴的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观察分析本科2010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11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电风暴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以恶性心律失常就诊,均为典型的电风暴表现,其中首次心电图(心电监护)为多源性室性早搏3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4例、心室纤颤3例,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结果:11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电风暴患者中10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致电风暴时,积极控制心室率,尽快清除体内毒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崔超巍 《中原医刊》2004,31(23):15-15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发生于没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者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耐受力强,能自行终止,无血流动力学变化,预后良好。总结我院18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探讨其临床及治疗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5年来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82例,其中维拉帕米(异搏停)治疗59例,有效率为89.8%。本组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终止时发生心律失常4例,其中窦性停搏长达2.7秒1例,严重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例和交界性心律2例。因此,临床工作者应对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要有足够的认识,从严掌握维拉帕米终止PSVT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4.
陈学义 《中级医刊》1998,33(7):21-22
近5年来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82例,其中维拉帕米(异搏停)治疗59例,有效率为89.8%,本组预激综合征合并性心动过速7例,终止时发生心律失常4例,其中窦性停搏长达2.7秒1例,严重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例和交界性心律2例,因此,临床工作者地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要有足够的认识,从严掌握维拉帕米终止PSVT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史正山 《当代医学》2014,(26):96-96
目的:分析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治要点。方法收集河南省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经治疗后心律失常得以终止,其中28例患者应用硫酸镁治疗,7例患者应用异丙肾上腺素,2例患者安置临时心室起搏器,3例患者死亡。结论临床医师应掌握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治要点,迅速做出诊断并给予硫酸镁、异丙肾上腺素、安置临时心室起搏器等治疗手段,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胺碘酮终止顽固性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临床使用特点。方法 总结20例顽固性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静脉应用胺碘酮终止室速发作的经验。终止室速发作的剂量一般是3-5mg/kg,15-30min内注入,以后可静脉滴注维持按0.5-1.5mg/min,24h不超过2200。结果 胺磺酮静脉注射可终止顽固性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维持静脉滴注能预防急性发作。结论 胺磺酮在顽固性分支型室速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利多卡因抢救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吕文学  业淑娟 《西部医学》2007,19(3):448-448
目的观察大剂量利多卡因对乌头碱中毒所致恶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利多卡因100毫克静推,15-20 min 1次,总量为600-1600 mg不等,有效后改为利多卡因静滴维持。结果10例患者室速在90min-4h内全部转为窦性。结论大剂量利多卡因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恶性室性心动过速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研究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FVT)的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23例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发作时,心电图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且伴有电轴偏移,电轴右偏9例,电轴左偏14例.当心动过速终止后,下壁和前壁导联呈ST段压低,T波倒置图形,易误诊为心肌缺血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结论 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FVT)起病急骤,需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一般可以治愈,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发生于希氏束分叉以下的一组快速性心律失常,频率>100/min,自发的至少连续3个,心电程序至少连续6个室性搏动,根据室性心动过速持续发生时间以及血流动力学影响分为:①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即每次发作持续时间>30s或虽然未达到30s但患者已发生意识丧失,须立即复律者.②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持续时间<30s的室性心动过速,常能自行终止.根据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QRS波形特征分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QRS波行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即QRS具有多种不同形态的室性心动过速.③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即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发作,可自行终止,心室率一般为200~250/min,R-R间隔不齐,QRS波的极性每经过数个心动周期沿轴线发生一次扭转,常伴有Q-T间期延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恶性室性心率失常的诊治效果,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41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室性心率失常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所有患者均予洗胃处理及对症应用阿托品、硫酸镁及胺碘酮等治疗。根据治疗后患者24 h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24 h抗心率失常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0例。41例患者经救治均脱离生命危险,全部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正确掌握急性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室性心率失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采用合理的方法等综合性治疗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例乌头碱中毒患者,出现心搏骤停、无脉室性心动过速时间长达5小时10分钟,经积极抢救,成功心肺复苏和脑复苏。  相似文献   

12.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是一组严重的心律失常 ,临床上误诊率较高 ,因处理不当而致死的病例时有发生。为了提高诊治水平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3 8例室速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988年以来我院收治的持续时间大于 3 0秒的室速患者 3 8例。男 2 6例 ,女 12例 ,年龄 5 9 0± 17 5岁 (19~ 92岁 )。基础疾病 :冠心病 2 2例 (其中心肌梗死 1例 ) ,心肌病 3例 ,肺心病 2例 ,先天性心脏病 1例 ,乌头碱中毒 3例 ,原因不明者 7例。可能的诱因 :洋地黄中毒 3例 ,低钾血症 2例。本组病例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者 11例…  相似文献   

13.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2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均为左束支阻滞型单型性室性心动过速,均无器质性心脏疾病表现,诊断为右室特发性心动过速。2例病人室速时均未描记到碎裂电位,用起搏法标测,于起搏12导联ECG与室这时基本一致处放电,功率设置为30W,试放电次数分别为19次和17次,成功靶点处放电分别为4s和7s时室速终止。静滴异丙肾上腺素重复右室扫描刺激,不能诱发出心动过速。术中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无任何并发症。术后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随访2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本文的结果提示射频消融是根治RVOT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对置入ICD的5例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台ICD共检出心律失常事件238次,其中183次为短阵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自行终止;55次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29次经抗心动过速(ATP)终止,18次经低能量电击终止,8次经高能量电击终止,再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全部经ICD成功转复为窦性心率,有效率100%。误放电治疗8次,误放电原因: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室率超过设置的VT频率,ICD发生误识别,经调整识别频率后,未再发生。结论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肯定,但应加强随访,警惕误放电。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4,(8):989-990
目的:对食道调搏不同起搏方式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进行评价,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将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共200例分组,分别用超速抑制起搏法,猝发脉冲法,程控期前刺激法进行终止,观察疗效,进行评价。结论:食道调搏可安全有效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总有效率97%,各型起搏方式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终止心房扑动总有效率为38%,猝发脉冲法疗效优于超速抑制起搏法和程控期前刺激法(P<0.05);终止室性心动过速总有效率为36%,超速抑制起搏法疗效优于猝发脉冲法和程控期前刺激法(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致恶性电风暴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救治方法。方法总结急诊科收治的4例重度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4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以恶性心律失常就诊,均为典型的电风暴表现,主要为多源性室性早搏、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1例出现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均给予常规中毒救治方法,以及胺碘酮、艾司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物控制不佳者给予电复律,疗效欠佳。入院后2~3 h内均给予床旁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疗效显著,3~5 d后治愈出院。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心脏毒性常见,心电图具有多样易变的特点,重症患者表现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心室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在给予抗心律失常、稳定内环境的同时,应尽早行血液净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51例乌头碱中毒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临床观察。结果:认为乌头碱中毒出现心律失常是因为乌头碱强烈兴奋迷走神经及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所致,因而引起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以发生室性心动过速乃至室外颤最为危险。结论:治疗除用阿托品对抗迷走神经的兴奋外,对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及时使用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短期内有效控制频发室性早搏,避免发展为室速、室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5例右室间隔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标测及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用7F EPT温控大头电极导管进行消融,心动过速时在右室后间隔标侧到明显提前的P电位处为消融靶点,以温控50~55℃、功率30~35W放电。3s心动过速终止,巩固放电40s,然后行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作为消融终点。术后口服Aspirin0.1g/d1个月。结果 放电消融5s内心动过速终止,巩固放电40s,消融前后体表心电图无明显改变。术后心室S1S2程序刺激,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重复上述刺激,均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成功。随访4~22个月,无心动过速发作,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1)在右室后间隔也能形成类似于左室后间隔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在标测到明显提前的P电位处消融容易获得成功。(2)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在心动过速时也有典型的体表心电图特征。(3)此型室性心动过速应与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相鉴别。  相似文献   

19.
低氯性碱中毒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正康  李官英 《四川医学》2002,23(11):1133-1133
目的:通过14例低氯性碱中毒的分析,总结基层医院对该病诊治经验。方法:14例低氯性碱中毒患者,分析其发生原发病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发现低氯性碱中毒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其他严重的临床症状。结果:盐酸精氨酸治疗效果明确。结论:加强基层对低氯性碱中毒的认识,及时处理可以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陈顾江 《嘉兴医学》2003,19(4):203-204
目的:观察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的室性早搏的时期分布。方法:收集4l例室性心动过速患的动态心电图资料,对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的室性早搏的发生时期进行分析。结果:越处于心动周期后期发生的室性早搏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所占的比例越大,尤以舒张晚期室性早搏为最。结论:舒张晚期室性早搏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