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缓慢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本文结合近年来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文献,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及内外治法进行综述,总结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中医辨治本病提供经验总结和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
曾诚  陈铁龙 《新中医》2019,51(2):18-21
本文通过查询近30年符合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综述了近30年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新进展,为临床医者提供借鉴和参考。发现临床医师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汤剂、中成药、针刺、灸法、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按压等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见中医辨证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方式多样,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治疗、辨病治疗作一综述,发现不少中药、中成药是有良好的作用,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缓慢性心律失常(bra dyarrhythmia,BA)是指有效心搏每分钟低于60次的各种心律失常[1].它包括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逸搏或逸搏心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等种类.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多种器质性心脏疾病.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中医学心悸、胸痹、结代、昏厥、怔忡、眩晕等范畴.以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甚至昏厥等症状为主,而其脉证均见迟缓,属于迟脉、结脉等范畴.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较理想的治疗方法,除病因治疗外,目前临床常用药物治疗包括阿托品、山莨菪碱,α、β受体激动剂及拮抗腺苷受体作用的药物氨茶碱等,但药物的副作用患者不能耐受[2].  相似文献   

5.
许鹏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0):166-168
<正>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因心脏起搏功能障碍和(或)传导功能减退而引起的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严重者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低下,不能满足机体需要,使患者出现严重不适症状甚则晕厥、猝死等。临床上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西药治疗,长期疗效不佳,有较明显的毒副作用,患者难以接受和坚持。对于适宜起搏治疗,但不能承担昂贵费用,或手术禁忌,或拒绝起搏治疗的患者,中医药治疗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认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最近5年内中医药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在病因、发生机制、治疗、实验研究等各方面的研究文献,肯定了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显著疗效,总结概括了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医药研究新进展,为临床治疗、以及下一步科研提供参考,简单分析了目前中医药在研究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存在作用机制不清,缺乏统一辨证、疗效评定标准,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前瞻性的循证研究以及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提出今后应在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化、中药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作用机制、安全性、药物提纯及毒理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马芳  李宁 《光明中医》2007,22(7):65-67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以心悸、头晕、神疲乏力、甚则晕厥、猝死为主要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之"心悸"、"迟脉证"等范畴.  相似文献   

8.
缓慢性心律失常指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率、心室自主心律、传导阻滞(包括窦房传导阻滞、心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晕厥、厥脱的范畴,运用中医药经方是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显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同时运用现代技术,推出多种疗效显的中成药,但目前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综述了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近况.  相似文献   

10.
曹云 《内蒙古中医药》2014,(16):102-103
<正>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病因很多,阳虚、血瘀、水饮等多种因素。在证型分布方面,包括心血瘀阻、痰浊壅塞、气阴两虚、心肾阳虚、寒凝心脉等[1、2]多种证型。在治疗中,可以采用多种治疗方式,包括单味中药治疗、方剂治疗、中成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名中医的相关论述等多方面。1单味中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单味中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多采用附子、细辛等温阳通络的药物。由于中医多应用复方治疗相关疾病,很少仅应用一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建兴 《河北中医》2001,23(9):718-720
缓慢性心律失常 (以下简称本病 )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心脑缺血为主的一组症候群。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 ,许多中医学者都在寻求运用中医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取得了一些进展 ,现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本病临床多发于冠心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近年来 ,许多学者根据本病患者多见迟脉 ,并见沉、细、结脉 ,临床表现不仅有胸闷、心悸、气短、疲乏等心气虚弱症候 ,并多伴有面白光畏寒、眩晕昏厥、腰膝酸软等心肾阳虚症候的特点 ,认为心肾阳虚是本病的共同病…  相似文献   

12.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居新 《四川中医》2002,20(8):36-3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998年11月至2001年5月住院患者47例,按中医辨证分型为三组,给予中药汤剂及针剂治疗。结果:治疗前后各组基础心律比较有极其显著差异,心率上升明显,总有效率达91.49%。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疗效令人满意,而且安全,稳定,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介绍了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现状与研究进展,说明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具有毒性低、副作用少、疗效高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以心率减慢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一般起病隐匿,病程进展较缓慢。近年来,中医药针对此类病症中心病理环节,审证求因,病证结合,整体论治,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小,长期依从性好,表现出一定优势。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笔者从本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古方应用、自拟方及中成药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蔡晓月  赵英强 《光明中医》2022,(16):3054-3057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以心率减慢且持久地低于60次/min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律失常性疾病。近年来,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西医药物治疗和起搏器治疗均有各自的局限性。中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优势。此文将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治疗原则、常用方药几个方面论述中医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认识和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46例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辨证给予中药汤剂口服,4周后观察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为84.78%.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可明显提高心率,增强窦房结自律性,改善心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30例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心宝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缓慢型心律失常大多属难治性心律失常,主要指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起病大多隐袭或缓慢,但又骤然突变。本病属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张仲景《伤寒论》中提出"伤寒,  相似文献   

19.
周智恩 《光明中医》2013,28(2):239-240
分析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论治规律及现代医学治疗该病的局限性,提出辨病与辨证有机结合,辨治紧扣病机关键"虚"、"痰"、"瘀",谨守病机,灵活遣药,以及吸取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衷中参西的治疗观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Brady arrhythmias,BA)的证治特点,为中医临床及新药研究提供文献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近20年来中医治疗BA的文献,录入"中药复方分析"软件,对其证型、药类、核心药物、药组药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证型中居前五位的依次为心肾阳虚证、心阳亏虚证、心阳亏虚兼心血瘀阻证、心肾阳虚兼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常用药类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补益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温里药、理气药,使用频次居前十位的核心药物依次为附子、甘草、黄芪、桂枝、丹参、人参、细辛、麻黄、麦冬、当归,其常用药组药对是核心药物的排列组合。结论:中医治疗BA的基本组方思路是配伍温里散寒补益药以消除病因,活血理气化痰药以顾及重要病机,收涩安神药以缓解神志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