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膀胱破裂26例均行手术修补。结果25例治愈,1例死于复合伤。及时手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对于危重患者应作抗休克等术前准备,手术力求操作简单、时间短并对复合伤作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位回肠膀胱重建术(附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术后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方法:14例膀胱肿瘤患者行膀胱全切后,采用回肠折叠成"W"形或"U"形成贮尿囊与后尿道吻合,尿液经原尿道排出的正位回肠膀胱重建术治疗.结果:围手术期无1例死亡,随访0.5~6.0年,膀胱容量220~460 ml,平均380 ml;膀胱充盈压1.27~4.41 kPa(平均2.94 kPa);最大尿流率12~20 ml/s(平均18 ml/s);新膀胱排尿功能良好,除2例有轻度尿失禁,3个月后自行恢复控尿;2例出现上尿路积水,间断自我导尿后好转;血电解质显示5例患者血清Cl-偏高,但无酸中毒发生,血清肌酐、尿素氮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正位回肠膀胱重建术是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描述目前所用的原位回肠新膀胱的手术技术,并报告7例的经验和功能效果。方法:自2008年起,选择7例因膀胱恶性肿瘤行膀胱切除的患者,应用回肠新膀胱替代膀胱。此技术我们称之为“回肠新膀胱术”。结果:平均术后观察时间15月(8~20月)。无围手术期或术后早期死亡者,未出现早期严重并发症。结论:很多技术可以应用于创建回肠新膀胱。应用较短回肠完全去管化并U形折叠不做乳头结构构建新膀胱易于施行,并发症发生率易于接受,可以在低压状态下获得足够的容量,并可以提供满意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回肠膀胱成形术作为治疗膀胱挛缩的手术方式。方法对5例结核性小膀胱患者采用回肠膀胱成形术,并对其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术后膀胱容量等方面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回肠膀胱成形术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治疗膀胱挛缩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7.
采用腹膜后输尿管回肠吻合法作腹膜外回肠膀胱术15例,其中膀胱肿瘤病理分析T1期1例,T2期6例,T3期8例。多发性复发性膀胱肿瘤已接受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者10例(10/15)。结果认为:用腹膜后输尿管回肠吻合法将回肠段放置于腹膜后,保留了腹膜外回肠膀胱术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有膀胱部分切除或输尿管膀胱移植手术史,盆腔粘连较甚,输尿管截取较短的患者。在输尿管跨过髂血管  相似文献   

8.
可控性回结肠膀胱成形术3例报告米庆辉郭太明(四一四医院外二科都匀558000)对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后的尿流改道,人们一直在探讨、寻求一种最接近正常生理排尿的理想术式。传统的方法主要采用直肠膀胱术及回肠膀胱术,但有高氯血性酸中毒、大小便失禁、结肠造瘘、输...  相似文献   

9.
下半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三角区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0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5例膀胱憩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总结诊治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例患者中经B超诊断3例,CT诊断2例,术前均经膀胱镜检查确诊,术后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1例,腺癌1例,移行细胞癌3例。5例均行膀胱憩室切除术或膀胱部份切除术,2例复发后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正位新膀胱术,3例术后予以膀胱灌注化疗,1例加作放疗,2例仅行放疗,5例患者均获随访,存活时间4~68个月。结论明确诊断膀胱憩室癌首选膀胱镜检查及活检,B超、CT和MR对肿瘤分期具有重要意义,对膀胱憩室癌患者行手术联合化疗和/或放疗,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报告患者 ,男 ,2 9岁 ,因膀胱外伤后 2年 ,尿不尽感伴反复尿频 5个月 ,于 2 0 0 3年 11月 18日第二次入院。 2 0 0 1年 11月 ,患者下腹憋尿时被一机动车突然撞压到树干上 ,当时有尿液自尿道外溢 ,后感下腹部疼痛并出现肉眼血尿 ,排尿时疼痛加重 ,无排尿困难 ,2h后入院。体检见腹壁软组织挫伤 ,B超检查提示 :膀胱前壁增厚 ,回声不均匀 ,膀胱内见血块。诊断 :膀胱前壁挫伤 ,腹壁软组织挫伤。给止血 ,预防感染 ,留置尿管 ,血尿逐渐好转 ,7d后血尿消失 ,2周后拔导尿管 ,患者排尿正常 ,有时排尿时下腹稍疼痛 ,复查B超膀胱内未见异常。 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因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单个外科医生60例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的学习曲线,探讨如何缩短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减少并发症,分析医生从第1例手术到熟练掌握手术技术的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2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单个外科医生完成的60例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其中女性9例,男性51例,平均年龄(60.8±11.4)岁,平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9±2.7)kg/m2。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A、B、C组,每组20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日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平均术中出血为(799.2±717.8)mL,平均手术时间为(420.2±119.8)min;平均术后住院日为(15.7±11.0)d。3组患者在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BMI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A组(497.5±131.2)min、B组(413.6±75.6)min、C组(349.4±100.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中出血A组(1 080.0±1 028.8)mL、B组(862.5±510.6)mL、C组(455.5±26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术后住院日A组(20.8±13.5)d、B组(16.4±10.6)d、C组(9.8±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例数的累积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住院日。经过大约20例手术后,医生可以达到较熟练掌握手术技术的程度;经过大约40例手术后,医生的手术熟练和稳定程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膀胱血管瘤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血管瘤临床罕见.我院于1994年至1998年诊治2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女性,50岁.因体检行B型超声显像检查发现膀胱左后壁有一大小约0.8 cm×0.5 cm基底窄的肿物.于1994年3月30日入院.既往无血尿病史.查体无特殊发现.膀胱镜检示:膀胱左后壁距左输尿管口约2 cm处有一1.0 cm×0.8 cm×0.5 cr大小之肿物,表面凹凸不平,血管迂曲,肿物呈紫黑色.1994年4月2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左后壁部分切除术.病理报告:膀胱脉管瘤,大部分为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大部分切除一期行生物补片膀胱修补术在高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部分切除、一期行生物补片膀胱修补术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1,87岁老年男性,膀胱前壁病变,范围5.5 cm×2.5 cm,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病情分级Ⅲ级。病例2,77岁老年女性,膀胱右前壁病变,范围5.2 cm×4.0 cm,ASA Ⅱ级。患者采用膀胱大部分切除生物补片膀胱扩大的手术方式,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手术资料及术后膀胱镜及尿动力学随访情况。结果: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5.0±35.4)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患者均在术后8 d出院。术后随访10~14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随访尿动力结果:最大尿流率16.5 mL/s,最大膀胱容量303 mL。白天3~4次,夜尿0~3次,排尿间隔2 h,每次尿量200~300 mL,美国泌尿外科协会症状评分(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 symptom score, AUASS) 2~5分。对于高龄、合并症多、手术麻醉风险大的患者可以行膀胱部分切除,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肿瘤体积小的患者,膀胱部分切除后能够保留足够的正常膀胱壁,并逐渐恢复膀胱容量。对于病变范围较大、残余正常膀胱组织较少的患者,保证切缘阴性的情况下,膀胱扩大术有助于恢复膀胱容量。结论:膀胱大部分切除一期行生物补片膀胱修补术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保留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适用于高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膀胱肿瘤406例,B超、CT及膀胱镜检查诊断膀胱肿瘤的阳性率分别为90.6%、81.0%、98.7%。其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87例,膀胱部分切除术40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73例。结果:355例随访时间1~8年,无瘤生存235例,复发93例,死亡26例,T4期带瘤生存1例。随访患者总生存率92.6%。结论:对T1、T2 a期患者采取保留膀胱手术是安全的,对T2b、T3期患者应采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膀胱癌和膀胱血凝块的超声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超声诊断中,常需准确鉴别膀胱癌和膀胱血凝块.现就28例膀胱癌和13例膀胱血凝块的声像图作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82年1月至1994年12月收治膀胱鳞癌4例,占同期膀胱肿瘤的3.3%。均在现有膀胱刺激症和血尿,3例伴膀胱结石,2例有膀胱切开取石史。文章就膀胱鳞癌的组织发生、病理过程及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求解决膀胱肿瘤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膀胱全切除可控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5例.结果回肠膀胱自控功能良好,电解质紊乱不明显.随访3年5个月~10年2个月,1例术后3年脑溢血死亡,1例女性因转移死亡,余3例均健在.结论可控回肠膀胱术并发症少,是治疗膀胱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膀胱癌根治术后N型回肠膀胱替代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膀胱恶性肿瘤患者23例,腹膜外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截取35~40 cm回肠纵形切开后折叠形成N型贮尿囊,以改良乳头法将两侧输尿管分别移植于N型新膀胱的上臂两侧,贮尿囊底部与尿道4~6针吻合,将贮尿囊完全置于腹膜外.结果本组23例手术时间5.5~7 h,术中平均出血400 ml,术后随访2~27个月,平均16个月,原位回肠新膀胱控尿、排尿良好,术后静脉尿路造影、B超检查未见上尿路扩张,膀胱造影未发现输尿管返流,血生化检查正常,未发现新膀胱或尿道肿瘤复发.尿动力学检查,新膀胱最大容量为(340.5±65.8) ml,最大尿流率(17.5±6.8) ml/s,充盈期膀胱内压力为0~9 cm H2O,排尿期膀胱内压力为8~16 cm H2O,剩余尿0~55 ml.结论原位N型回肠膀胱替代术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新膀胱容量大,内压低,顺应性好,具有较好的尿控和排尿能力,明显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良好的尿流改道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膀胱部分切除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T2 M0 N0期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选取膀胱癌T2 M0 N0期患者60例,其中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A组)与膀胱根治性切除术( B组)患者各30例,比较2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5年生存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1);术后生活质量评价显示,A组整体健康状况评分明显优于B组(P<0.01)。2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2 M0 N0期膀胱癌参照适应证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两者5年生存率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