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丹红 《新中医》2016,48(4):171-172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外周静脉留置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55例,2组均采用22G静脉留置针行静脉穿刺。中医组予如意金黄散外敷,西医组予单纯50%硫酸镁湿敷。2组均干预7天。观察并记录2组干预后静脉炎发生例数、级别及发生率,比较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静脉滴注疼痛程度。结果:干预7天后,中医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西医组(P0.05),静脉滴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效果确切,可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轻静脉滴注疼痛程度,使用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2.
艾灸预防输液并发静脉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艳 《广西中医药》2003,26(1):12-13
目的 :探讨艾灸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 ,每组60例共输液320例次。观察组艾灸足三里及穿刺点始沿近心端静脉约10cm处预防静脉炎 ,对照组按留置针常规护理 ,对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后出现静脉炎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0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2.5%(P<0.005)。两组套管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为:留置时间≤4天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10例 (P<0.01) ,留置时间5~6天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4、24例 (P<0.005) ,留置时间>7天2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0、22例 (P<0.01)。结论:使用艾灸可使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及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3.
王淑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60-161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最佳时间。方法:选择外科术后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91例,从输注液体的量,留置针使用的时间及静脉营养治疗对留置时间的影响及对静脉产生的刺激等方面进行临床研究。结果: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输注液体的量、留置针使用时间以及静脉营养治疗有关(P<0.05)。有静脉营养治疗的患者比无静脉营养治疗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高,且疼痛率高。结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受输注液体的量,留置针使用时间的影响,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时静脉炎发生率较高,建议外科术后静脉留置针最佳留置时间为3d,并适当活动留置静脉针肢体,以减少静脉炎和堵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三黄软膏预防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保证药物的顺利输入,减少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也可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但在使用套管针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率也明显增高,为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发生,自2004-10~2005-02.我院采用三黄软膏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输注血管性药物及脂肪乳剂所致静脉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防止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方法:通过对静脉炎发生原因的分析,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结果:经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结论: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可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消毒方法对留置针输液并发局部静脉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留置针穿刺前采用0.5%碘伏消毒,对照组采用0.5%碘伏在留置针穿刺前后均消毒.结果:实验组留置针静脉输液并发静脉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前后均用0.5%碘伏消毒,能降低局部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与留置时间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临床上不同型号的静脉留置针与留置时间的长短致静脉炎的关系;方法:将18、20、22、24号静脉留置针各25例分一组,选择前臂头静脉为试验血管,留置时间为1~3天、4~7天、7天以上,观察它们发生静脉炎的情况;结果:型号大的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大,留置时间长发生静脉炎的机会多;结论:临床上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选择22号、24号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在4~7天为宜,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芦荟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花 《河南中医》2003,23(6):63-64
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它不仅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也可保护穿刺的静脉 ,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措施。但在使用的同时 ,套管针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率在 30 %左右[1] ,一般在置留 6~ 7d[2 ] 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临床研究表明 ,主要影响留置套管针输液留置时间的是并发静脉炎。为防止置管并发静脉炎的发生 ,自 2 0 0 0年始 ,采用芦荟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  相似文献   

9.
肿瘤科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保留时间长、减少患者因多次穿刺造成的痛苦、方便护士工作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但使用留置针易引发静脉炎的发生[1].笔者对2008年3-7月在本院肿瘤科住院的231例患者使用留置针后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颈外静脉留置针与前臂静脉穿刺在乳癌化疗应用中静脉炎发生情况,探讨乳癌化疗较佳的静脉途径。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4例行颈外静脉留置针,B组21例行前臂静脉给药,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A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B组发生率为57%,2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颈外静脉留置滴注化疗药物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老年患者皮肤松弛、血管易滑动且弹性差,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能有效的保护血管,老年患者皮肤减少老年患者因长期治疗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然而使用留置针后引起静脉炎的事例时有发生,这间接给患者造成另一方面的伤害.我科通过缩短留置时间,严格无菌操作及合理选择静脉等方面使用留置针,有效的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鲜鱼腥草外敷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鲜鱼腥草外敷预防静滴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静滴甘露醇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于静滴甘露醇时沿静脉走向外敷鲜鱼腥草,至静脉输液结束后30min,对照组未采用任何预防措施。记录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留置针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低,静脉炎发生时间延迟,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结论采用鲜鱼腥草外敷静脉穿刺部位,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迟静脉炎发生的时间,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是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突破血管壁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静脉炎,多发生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后一周内。我科在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共使用静脉留置针148例,其中发生静脉炎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采用静脉留置针治疗100例妇产科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为1~7 d,平均(5.0±0.5)d,对患者留置针头进行细菌培养,未发现有致病菌。患者中穿刺失败2例,未发现发生静脉炎的病例。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避免多次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影响,为临床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6月于我院静脉输液并行静脉留置针的新生儿4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静脉留置针后进行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护理干预的实施,观察组患儿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显著下降(X2=7.222,P=0.007)。结论:制定合理的对症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对于静脉炎预防的意识,对于临床上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锦  孙亚利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63-16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及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需要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案,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及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积极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7.
潘洁 《新中医》2015,47(10):236-237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高营养输注的88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干预组患者在穿刺针孔周围约2 cm用如意金黄散外敷于静脉穿刺向心端走向部位,并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保持药物湿润;对照组患者在穿刺针孔周围约2 cm予50%硫酸镁浸湿纱布覆盖,外敷方法同干预组,2组均干预5天。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干预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并比较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干预5天后,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较显著,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改善静脉炎所出现的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延长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预防和减轻静脉留置针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220例使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住院患者,将其分为实验者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10例,实验者在输注甘露醇时使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静脉留置针穿刺上方皮肤,对照组不使用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炎分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能显著减少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结论: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能减低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时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制芦荟红花中药搽剂湿敷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注思他宁并发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接受思他宁静脉滴注的住院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自制芦荟红花中药搽剂、75%酒精从穿刺点始沿近心端10cm处湿敷,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6.67%、27.59%;观察组发生静脉炎的4例均为留置时间超过7天的患者。结论:采用自制芦荟红花中药搽剂湿敷可明显降低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预防和减轻静脉留置针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20例使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住院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10例,实验组在输注甘露醇时使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静脉留置针穿刺上方皮肤,对照组不使用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炎分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能显著减少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结论: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能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时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