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对45例出现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常规处理;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5~7d。结果治疗组喂养不耐受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显著疗效,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对45例出现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常规处理;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5~7d。结果治疗组喂养不耐受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显著疗效,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72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注射3~5 mg·kg-1·d-1,1次/d,用药至能耐受肠道喂养3 d后.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呕吐持续时间分别为(3.28±2.30)、(4.86±2.60)d(P<0.05);腹胀持续时间分别为(3.60±2.26)、(4.97±2.48)d(P<0.05);达全肠道营养时间分别为(13.20±4.36)、(16.15±4.08)d(P<0.05);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分别为(10.37±2.34)、(14.58±2.23)d(P<0.05).2组日均大便次数无明显差异,均未见肝功能损害以及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56例出现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常规处理;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5-7d。结果治疗组喂养不耐受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显著疗效,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早产儿92例,采用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辅以小剂量红霉素针6~10mg/(kg·日)分2次,静滴,治疗喂养不耐受.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肖会霞  马凯 《中外医疗》2010,29(3):88-88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于我科住院的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早产儿均给予配方奶、输液、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对照组予单纯体位疗法治疗,治疗组在体位疗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红霉素,剂量3~5mg/(kg·d),加入5%或10%葡萄糖中缓慢静滴,连用5~7d,比较2组呕吐、体重增长、及胃潴留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呕吐及腹胀消失、胃潴留消失及体重增加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可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冯国祝  詹淑贞  林伟豪   《中国医学工程》2011,(7):79+84-79,84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54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冶疗基础加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静脉滴注,1次/d,疗程5-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较对照组总有效率43.78%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显著疗效,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68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常规处理,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静滴至能耐受肠道营养1周后。结果:治疗组腹胀及胃潴留消失,恢复至正常出生体质量所需日龄,2周末奶量,足量胃肠营养日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明显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赵月霞 《海南医学》2006,17(7):88-89
目的观察静脉点滴小剂量红霉素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5年11月我科收治的60例符合条件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同样胃肠道喂养及静脉营养的条件下,观察组同时静脉点滴红霉素3-5mg/kg/d.结果观察组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以及达到全胃肠道营养的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可以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症状,且应用是安全的,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6例喂养不耐受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早产儿配方奶经鼻胃管喂养和静脉营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口服小剂量红霉素(3~5mg/kg^-1·d^-1)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具有疗效确切,给药方便,且剂量小,疗程短,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莫兰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158-159
目的:探讨开塞露灌肠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5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10ml注射器抽取开塞露2ml/kg,加等量生理盐水,用消毒8号导尿管轻轻插入肛门内2~3cm,然后把抽取好的开塞露经导尿管缓慢注入肛门,注射完后停留2min再拔出尿管;对照组不用开塞露,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胎便排完所需时间、经皮胆红素值。结果:治疗组胎便排完所需时间短,经皮胆红素值低,黄疸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早产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降低早产儿黄疸的发病率,进而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几率,从而提高围生儿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C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早产儿在出生后3~7 d内行颅脑超声检查。结果胎龄及出生体质量越低,ICH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颅脑超声检查是监测早产儿ICH的首选方法,胎龄和出生体重越低,ICH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梁创  柯桦  唐渊 《河北医学》2004,10(1):38-40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3~5μg/kg/min)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剂量红霉素.用微量电脑输液泵静脉给药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68例。通过食管复方泛影葡胺(compound meglumine diatrizoute)造影.观察患儿3d后呕吐症状及食管复方泛影葡胺造影反流情况.结果:无效0例.微效,3例.显效.14例.治愈51例。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产儿窒息后血糖变化与窒息程度的关系,评价血糖监测对判断早产儿窒息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动态监测早产儿窒息后24小时血糖变化,比较不同体重和窒息程度早产儿生后0.5h内6h、12h、24h的血糖水平.结果1、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发生异常越早,血糖波动越大,异常持续时间越长,不易纠正,预后不良;2、胎龄相对大,体重重,窒息轻者血糖较稳定,转归好.结论早产儿窒息后血糖异常生后即可发生,其变化与窒息程度及体重相关,对窒息早产儿应尽早动态监测血糖,血糖变化程度和治疗反应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82-84+88
目的 探讨阿托西班联合皮质激素在早产患儿中的疗效观察及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 年5 月~2019 年4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产患儿11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 例。对照组实施阿托西班联合利托君治疗,观察组实施阿托西班联合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妊娠结局、药物副作用及血清性激素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81.82%),孕酮(P)水平较对照组高,而雌三醇(E3)水平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1.82%)低于对照组(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3.64%)与对照组(7.2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西班联合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从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凌华 《海南医学》2006,17(8):8-8,4
目的 观察沐舒坦辅助治疗婴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婴儿肺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52)在对照组(n=44)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压缩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缩短病程等方面均较对照组缩短(χ^2=5.24,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沐舒坦压缩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儿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周子权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117-118
目的探讨自拟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强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症状及心功能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强心汤,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自拟强心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