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源性肿瘤可起于神经的非特异性神经膜、特异性神经膜、神经细胞和嗜铬细胞等不同组织成份。起于非特异性神经膜者为神经纤维瘤,有孤立型与多发型,恶性为神经纤维肉瘤;特异性神经膜即许旺氏神经膜细胞,发生的肿瘤即神经鞘瘤或神经膜瘤,少见恶性;神经细胞可发生神经节细胞瘤或神经节瘤,恶性为成神经节细胞瘤或成交感神经细胞瘤;嗜铬细胞发生嗜铬细胞瘤或付神经节瘤,恶性为成嗜铬细胞瘤。纵隔神经肿瘤还可起于大血管壁内之神经丛。作者报告76例纵隔神经源肿瘤,其中49例起于神经膜,内中神经鞘瘤最多(28例),10例源于神经细胞,4例为其他类型,13例未行手术。在临床上,男女无别,神经鞘瘤平均38岁,神经纤维瘤平  相似文献   

2.
生长激素抑制素受体显像的临床应用现状上海建工医院沈钰如编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马寄晓审校生长激素抑制素(SMS)是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激素,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如大脑皮层、下丘脑、脑干、胃肠道和胰腺等。SMS的半衰期很短,仅2~3分钟。许多神经内分...  相似文献   

3.
神经元肿瘤是十分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本着重综述较常见的神经节胶质瘤的病理和影像学表现;同时还对神经节细胞瘤、成神经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等的概况和影像学表现加以简述,以提高对神经元肿瘤影像学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成神经细胞瘤是5岁以下小儿常见的实体瘤,居腹部肿瘤的第2位。2-3岁为发病高峰期,患病率男女无明显差异,临床表现复杂,老年性腹膜后成神经细胞瘤罕见,笔者搜集1例病理证实的患者,现将其临床表现及CT和MR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松果体区肿瘤按细胞来源可分三组:胚胎细胞源性——精原细胞瘤,良性畸胎瘤,恶性畸胎瘤,胚胎癌,内胚窦癌,绒癌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松果体细胞源性——松果体细胞瘤和成松果体细胞瘤;其它细胞来源性——星形细胞瘤,转移瘤,血管外皮细胞瘤,脑膜瘤,神经节神经瘤和神经节胶质瘤。作者报道28例接受MR检查的松果体区肿瘤,13例作了Gd-DTPA增强。病人于MR检查前后2周内都作了平扫及增强CT检查。28例中16例作了CSF和血清的肿瘤标记轮廓。组织学证实28例中包括10例精原细胞瘤,4例松果体细胞瘤,4例成松果体细胞瘤,5例星形细胞瘤,2例畸胎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肿瘤的影像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儿脑原发性肿瘤是儿童期常见的肿瘤之一。肿瘤可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脑神经、脑膜组织、生殖细胞及淋巴和血管组织等,其中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颅咽管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约占儿童期脑原发性肿瘤的80%以上。不同类型的肿瘤其自身的分化程度、生长方式和预后的不同。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在生长过程中可间变成高度恶性肿瘤,而局限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发生间变者罕见。肿瘤可位于幕上大脑  相似文献   

7.
F、低分化和胚胎性肿瘤1.成胶质细胞瘤(图43~52):一种间变性细胞丰富的肿瘤,可由梭形瘤细胞、小圆形低分化瘤细胞或多形性瘤细胞各别单独组成或多样化地混合组成.常见坏死、假栅栏结构,瘘状血管和血管内皮增殖、出血和浸润性生长.有些瘤细胞显示细长的胶质突起.一般典型的成胶质细胞瘤不显较分化瘤细胞的证据.但是其它多数成胶质细胞瘤中局部可辨为星形细胞瘤灶,少数局部可辨为少突胶质细胞瘤灶,个别的局部可辨为室管膜瘤灶.事实上任何这些胶质瘤都是成胶质细胞瘤分化的最终结果.这类肿瘤的变型如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腹膜后肿瘤起源于腹膜后间隙器官之外。作者复习90例的CT扫描、病理标本与临床病史,并作了相关性研究。其中恶性者59例,占66%,计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6例,脂肪肉瘤11例,平滑肌肉瘤10例,神经纤维肉瘤5例,成神经细胞瘤及成神经节细胞瘤4例,恶性胚芽细胞瘤4例,恶性副神经节瘤3例,血管外皮细胞瘤2例,未分化肉瘤2例,纤维肉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良性肿瘤31例,占34%。计有副神经节瘤9例,神经纤维瘤  相似文献   

9.
骶椎神经源性肿瘤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骶椎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骶椎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结果:良性肿瘤17例(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3例),其中位于S1-3者11例,位于S2-5和S3-5者分别为2例和4例;14例累及骶孔,骶孔有扩大;16例为实性,T2WI呈略低-低信号,T2WI呈较高-高信号、病变的实性部分均有显著强化;1例为囊性。神经节和神经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成神经细胞瘤和恶性神经鞘瘤各1例,前两者位于骶孔,后两者分别累及S2-5和S1-5,均有骨质破坏。结论:MRI可清楚地显示神经源性肿瘤的部位和范围,对其中多数肿瘤可以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肾上腺成神经细胞瘤通常为大的肿块,压迫或侵润邻近器宫和包裹腹膜后的血管。成神经细胞瘤罕见伴血管内瘤栓。作者报道3例Ⅲ/Ⅳ级巨大成神经细胞瘤伴下腔静脉瘤栓。其中1例经组织学证实,另2例虽未经组织学证实,但血管腔内肿块的超声,CT密度和/或MRⅠ强度特征均与原发的成神经细胞瘤相似。在超声、CT和/或MRI均表现为肾上腺巨大的伴有钙化的均质性肿块,且下腔静脉内有肿块影;其中1例从下腔静脉扩展至右房。3例中1例Ⅳ级成神经细胞瘤尚进行了血管电  相似文献   

11.
后纵隔少见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神经源性肿瘤是常见的纵隔肿瘤 ,几乎 90 %发生于后纵隔[1] 。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是常见的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后纵隔少见神经源性肿瘤按其起源可分为 :(1)起源于神经鞘的外周神经性的恶性神经鞘瘤、恶性神经纤维瘤 ;(2 )起源于交感神经肿瘤的神经节细胞瘤、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 ;(3)起源于副交感神经的副神经节瘤[2 ] 。为了提高影像学对这些少见肿瘤的诊断认识 ,现综述如下。1 恶性神经鞘瘤及恶性神经纤维瘤 (malignantschwan nomaandmalignantneurofibromatosis)恶性神经鞘瘤和恶性神经纤维瘤共同起源于神经鞘膜 ,为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大部分边界清楚,瘤体较大,CT表现常呈低密度,磁共振检查多呈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约20.3%可见囊变,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轻度强化。30%的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瘤内可见脂肪信号,典型者呈条样T_1WI高信号,T_2WI高信号,于脂肪抑制序列上信号减低,于CT上呈极低密度。结论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是一种罕见肿瘤,好发于成人,以小脑多见,也可见于幕上,其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骶骨肿瘤的MRI诊断(附29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MRI对骶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29例骶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17例 骶骨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脊索瘤5例,巨细胞瘤1例,神经鞘瘤3例,神经节细胞瘤2例,神经源性肉瘤1例,淋巴肉瘤4例,骨肉瘤1例;12例转移性肿瘤临床有明确的原发肿瘤病史。所有病例均行MRI、CT及平片检查,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1)5例脊索瘤中4例未累及S1节段、1例巨细胞瘤累及S2~3.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患者的术前常规MR图像,总结常见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病变的MRl表现及鉴别要点。结果 187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中少突星形细胞瘤80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22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ET)17例,胶质母细胞瘤14例,节细胞胶质瘤1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1例,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6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4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4例,恶性淋巴瘤4例,室管膜瘤4例,间变性室管膜瘤3例,胶质肉瘤2例,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2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转移瘤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例。结论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肿瘤MRI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日光状骨膜反应是骨转移瘤小常见的表现,当其出现时,可误认为原发性骨肿瘤。作者报告了20例并结合文献中的50例具有此种表现的骨转移瘤一并分析。男46例,女24例,其中男性居多反映了大多数病例继发于前列腺癌,发病年龄明显地分为患成神经细胞瘤和成视网膜细胞瘤的儿童组及位于癌龄的中老年组,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为前列腺癌,占全部病例的29%,其次为胃肠道和支气管肿瘤,其他来源者少见。大多数转移瘤发生于头颅、脊柱  相似文献   

16.
节细胞神经瘤(又称神经节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纤维瘤)是一种少见良性神经源性肿瘤,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临床无特异性症状,大多偶尔发现,故极易误诊为其它肿瘤或肿瘤样病变。  相似文献   

17.
颌骨神经鞘瘤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晓琼 《武警医学》2005,16(6):405-405
神经鞘瘤为头颈四肢软组织好发的良性肿瘤。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颌骨良性肿瘤有造釉细胞瘤、角化囊肿等。而颌骨神经鞘瘤较少见。  相似文献   

18.
Wilms瘤和成神经细胞瘤均为小儿腹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本文报告了20例Wilms瘤和10例腹膜后成神经细胞瘤,并从三个方面讨论了这二种肿瘤的x线区别。(1)IVP:前者肾盂肾盏破坏多见,显影延迟,密度较淡.肾盂肾盏受压移位,主要向内下方或上方.腹膜后成神经细胞瘤对肾盂肾盏破坏较前者次之,肾盂肾盏受压移位主要向外下方,无向上移位。(2)肿瘤转移:前者多发生肺转移,后者则以骨转移为多。(3)钙化:Wilms瘤钙化率较低,可呈环形,蛋壳状或小斑点状,而后者钙化较多见,多为细砂样,颗粒状或斑块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对脑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单发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的颅脑肿瘤患者37例,其中高级别星形细胞瘤(Ⅲ~Ⅳ级)17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5例,胶质母细胞瘤12例),脑单发转移瘤20例。37例行颅脑常规MRI检查及多体素1 H-MRS分析,分析肿瘤实质强化区、强化边缘区、对侧相应正常区域脑组织的生化代谢物及其比值,并进行对照。结果:1脑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1 H-MRS与对侧相应正常区域对比均表现为Cho峰升高,NAA、Cr峰下降。12例胶质母细胞瘤中,显示Lip峰者11例。20例脑转移瘤中,11例见Lac峰升高,9例Lip峰升高。2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肿瘤实体区的Cho/NAA明显高于脑转移瘤(P0.05);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的Cho/Cr、Cho/NAA明显高于脑转移瘤(P0.05)。结论:3.0T1 H-MRS分析对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脑单发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一种非损伤性的鉴别手段;肿瘤瘤周水肿带的波谱更有利于胶质瘤与转移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088 ̄(111)In-DTPA-澳曲肽用于小细胞肺癌生长激素抑制素受体显像的初步研究[英]MainiCL…NuclMedCommun.-1993,14(11).-962~968小细胞肺癌(SCLC)的细胞表面均有生长激素抑制素(SS)受体,并与S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