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指标与无尘肺接尘工人(0期)有无差异,了解不同期别煤工尘肺肺功能有无差异以及灌洗前后肺功能有无差异。方法 2018年1—8月选取应急总医院121例煤工尘肺(包括22例大容量肺灌洗患者)和86例0期工人的肺功能结果,比较两者指标的差异。结果 0期和煤工尘肺患者的1秒钟肺活量(FEV1)、肺活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75%的呼气流速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EF75%)、50%的呼气流速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EF50%)和25%的呼气流速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EF25%)5项指标不同(P0.05);叁期患者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值低于壹期和贰期患者,患者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3个月残气量/肺总量(RV/TLC)值优于灌洗后1个月的值。结论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指标较0期工人明显降低,尚不能认为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严重程度与煤工尘肺期别有关以及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对煤工尘肺肺功能指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WLL)治疗煤工尘肺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100例壹期煤工尘肺患者进行WLL治疗,对治疗前、中、后动脉血气、肺功能及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壹期煤工尘肺行WLL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肺功能于灌洗后1个月有所改善,血氧饱和度于双肺灌洗结束后有所下降,术后10 d的PaO2有所提高。提示煤工尘肺行WLL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改善肺功能;WLL治疗也可能导致一过性肺创伤,故患者术后1周要加强临床的监护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克矽平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煤矽肺2年疗效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矽平灌洗液用于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不仅能洗出滞因肺脏的粉尘等致病物质,使药液直接到达病灶。本文通过21例治疗及21例对照,经二年疗效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全肺灌洗可洗出滞留在肺脏一定量粉尘,其洗出量快型尘肺明显高于慢性尘肺(P〈0.01),但临床症状,但临床症状、肺功能、X线胸片二年时未见明显不同,半年、一年时胸片显示有效 克矽平作用。以上结果提示,该项技术适用于早期快型尘肺,但仍需作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近中期疗效及并发症,便于临床推广应用。方法采用双侧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对39例煤工尘肺病患者进行肺灌洗治疗,测定第1瓶和最后1瓶灌洗液蛋白质含量、细胞总数及分类、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观察灌洗前后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氧分压情况;分析术后半年肺功能及运动能力变化。结果最后1瓶灌洗液细胞总数、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1周动脉血氧分压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肺通气功能及各项运动能力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双侧同期大容量肺灌洗可有效清除中小气道内的有害粉尘、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明显改善煤工尘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近中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MWLL术也可能导致一过性肺创伤,故术中和术后应加强临床的监护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8例煤工尘肺施行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治疗。结果表明,此法可清除肺内大量粉尘和含尘巨噬细胞,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但肺功能和肺X线片未见明显改善。此外,还对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治疗煤工尘肺病可延迟病变进展,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2010—2016年我院对36例煤工尘肺患者采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在围术期的麻醉安全性上取得一定的经验。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10—2016年我院住院的36例煤工尘肺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5~65岁,身高165~174 cm,体重58~80 kg,依据《尘肺病诊断标准》(GBZ 70—2009、2012、2015)诊断为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尘肺观察对象和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行大容量肺灌洗术后再次从事接触粉尘工作,对其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准北矿业集团职业病防治院行大容量肺灌洗手术的尘肺观察对象及Ⅰ期煤工尘肺患者,术后再接尘者为术后接尘组(86例),术后不再接尘者为灌洗对照组(86例);以其同班组年龄、接尘史、接尘种类大致相同的工友作为未灌洗对照组(86例).分别在术后接尘组和灌洗组常规灌洗接受大容量肺灌洗术前、灌洗术后1个月及灌洗后1年时随访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等指标.结果 术后1个月,术后接尘组和灌洗对照组临床表现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和未灌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术后接尘组和灌洗对照组临床表现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未灌洗对照组临床表现评分明显高于术后接尘组和灌洗对照组,灌洗对照组临床表现评分明显低于术后接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术后接尘组和灌洗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术前水平和未灌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灌洗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术后接尘组,未灌洗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于术前、术后接尘组和灌洗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接尘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于术前,灌洗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对象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二氧化碳分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肺灌洗术后应避免继续从事接尘工作,以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尘肺患者196例肺通气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强  刘源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48-1950
目的探讨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损伤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德国Jaeger公司的Spiro-labⅡ型肺功能测试仪对接触矽尘、煤尘作业人员进行离岗后肺功能测定,并对确诊为矽肺和煤工尘肺患者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6例尘肺患者的肺功能FVC、FEV1.0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值、FEV 1.0%的正常率分别为63.8%、61.2%、58.7%;不同年龄组Ⅰ期尘肺的肺功能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别矽肺与煤工尘肺的肺功能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与煤工尘肺发生肺通气功能障碍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肺病可引起患者肺功能损害,随着病程的进展和年龄的增长损害加重;同期别矽肺与煤工尘肺的肺功能损伤程度相近;矽肺与煤工尘肺发生肺通气功能障碍类型相似,且均以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尘肺患者灌洗前与灌洗后1周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分析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对尘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在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进行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100例。按照《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医疗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对100名患者进行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在灌洗术前和灌洗术后1周检测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TLC)、1秒率(FEV1%/VC)、最高呼气流量(PEF)、呼吸后期瞬间流速(MEF 75%)、呼吸中期瞬间流速(MEF 50%)、呼吸中断流速(MEF 25%)、最大通气量(MVV)、残总比(RV/TLC)和弥散功能(DLCO)的变化。结果共纳入尘肺病患者100名,均为男性,尘肺Ⅰ期41例,尘肺Ⅱ期29例,尘肺Ⅲ期30例。平均年龄(49.07±6.65)岁,平均身高(170.62±4.94)cm,平均体重(70.23±10.05)kg,平均接尘年限(23.33±4.26)年,年龄、身高、体重及接尘工龄在不同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7周肺功能VC、FVC、TCL、FEV1.0%、PEF呼气流速峰值、MEF25%、MEF50%、MEF75%、MVV、RV/TLC和DLCO指标,除MVV外,其余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容量双肺灌洗后1周,VC、TLC、RV/TLC各期别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容量双肺灌洗后1周和DLCO各期别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容量双肺灌洗后1周,PEF、MEF25%和MEF75%各期别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EF50%各期别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规范的双肺同期大容量肺灌洗及术后护理,尘肺病患者术后1周肺功能恢复较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煤工尘肺可用大容量灌洗术进行治疗,对灌洗回收液可进行简易检查,包括灌洗回收液总量、细胞总数及分类(白细胞和吞噬细胞)、湿重等。灌洗回收液中固形物的检查,对观察全肺灌洗术的成功程度及其疗效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铸造粉尘对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铸造粉尘对接尘工人和铸工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Ⅰ期铸工尘肺患者38例、0^ 者22例、有20a以上粉尘接触史而胸部X线改变无异常者85例,进行肺功能测定,并与65名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铸工尘肺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损伤程度以轻、中度损伤为主;0^ 和接尘工人小气道功能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损伤程度以轻度损伤为主。结论 铸造粉尘既可以导致铸工尘肺患者肺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也可使0^ 和接尘工人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治疗儿童感染性肺不张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在本院住院确诊为感染性肺不张患儿80例,对照组40例为同时期根据痰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抗菌素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常规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症状、肺部体征及肺部X线或CT变化,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后呼吸道症状、肺部体征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好转消失快(P<0.01)及肺部X或CT吸收情况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快(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出血 2.5%,发热5%,喉头水肿2.5 %,支气管痉挛 2.5%,紫绀 2.5%。 【结论】 儿童感染性肺不张早期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可促使肺泡液排出,炎症吸收,使肺尽早复张,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焦炉逸散物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探讨焦炉逸散物(COE) 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465 名焦炉作业工人和365 名对照工人进行了体格检查、胸部X 线摄片和肺功能测定。结果 与对照相比,作业工人呼吸道炎、咽喉炎发生率明显增高;X 线异常改变主要表现在肺纹理与肺门的变化,工龄超过20 年的有统计学意义;FEV1 .0 、FEV1 % 、MMF、FEF50% 、FEF75 % 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下降,工龄< 10 年者FEF75% 差异具有极显著性,工龄10 ~20 年者FEF50 % 差异有显著性;工龄> 20 年者FEV1 % 、MMF、FEF50 % 、FEF75% 的差异具显著性或极显著性意义。结论 提示接触COE 可引起肺通气功能减退和呼吸系统的损害,且随工龄延长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胸部CT在矽肺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评价胸部CT 检查在矽肺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8 名长期接触矽尘的工人进行临床、X 射线平片、胸部CT 等检查, 该组病人平均年龄(59 ±2) 岁, 平均接尘工龄29 年。结果 两种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其结果是类似的, 但对早期矽肺的诊断CT 片并不优于普通X 射线平片, 在8 例经CT 检查诊断为0 + 的病例中有2名X 射线平片检查诊断为矽肺Ⅰ期; 而对融合团块的发现, CT 检查要较X 射线平片检查敏感, 在经CT 检查发现的27例有融合团块的复杂矽肺病例中, X 射线平片检查只发现22 例。另外对于矽肺合并症的诊断CT 检查对临床也很有帮助, 在合并肺癌的7 例病人中, 均属经CT 检查证实, 在合并肺结核的13 例病人中也有9 例经CT 检查证实。结论 胸部CT 与X 射线平片比较虽然不能发现更多的早期病例, 但能较早地发现团块融合改变, 此外对肺结核及肺癌等合并症的发现也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煤矿新工人早期肺通气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煤矿粉尘对新工人肺通气功能的早期影响。方法 选择徐州矿务集团新招收的男性工人2 87人为矿工组,选择该集团技工学校在校男生132人为对照组。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家族疾病史、职业史、吸烟史、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肺通气功能随访测定。前瞻性队列调查为期3年,每半个月测定作业场所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定期测定两组人群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结果 矿工作业场所的总粉尘平均浓度为2 3.8mg/m3 ,呼吸性粉尘平均浓度为8.9mg/m3 ,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接尘第1年,矿工组FVC(5 .19L)高于对照组(4.92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 ,第2年和第3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接尘前矿工组FEV1[(4.4 8±0 .4 9)L]高于对照组[(4.2 8±0 .4 8)L];接尘1年时FEV1下降至4 .2 5L ;第2年和第3年FEV1(4.34L)低于对照组(4.5 6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矿工组FEV1呈下降趋势。矿工吸烟者3年中的FVC、FEV1损失量(15 4、184ml)高于不吸烟者(83、91ml)。FVC、FEV1与年龄、身高和体重存在一定相关。结论 粉尘对煤矿新工人的早期肺通气功能有明显影响,FEV1下降比FVC更为明显;吸烟可加重粉尘对肺通气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金属研磨尘染毒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金属研磨的混合粉尘对大鼠呼吸系统的损伤作用。方法 大鼠经支气管注入磨工粉尘染尘后饲养 2周 ,采用大鼠支气管肺灌洗技术 ,分析灌洗液中细胞含量、分类、存活率及乳酸脱氢酶 (LDH)、碱性磷酸酶 (ALP)活力的变化。结果 染尘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含量随磨工粉尘染尘剂量的加大而增大 ,且均高于SiO2 尘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比例 [SiO2 粉尘组为 (33 .83± 4 .54) % ,1 0、2 5、50mg/ml磨工粉尘组分别为 (2 6 .50± 3 .99) %、(36 .0 0± 3 .58) %和 (38.0 0±2 .1 0 ) % ]均较对照组 [(2 .83± 0 .75) % ]明显增加 ;巨噬细胞比例 [SiO2 粉尘组为 (62 .1 7± 4 .54) % ,1 0、2 5、50mg/ml磨工粉尘组分别为 (70 .83± 3 .66) %、(60 .83± 2 .1 4 ) %和 (58.1 7± 2 .48) % ]比对照组[(95 .67± 1 .2 1 ) % ]相应降低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对照组大鼠肺泡灌洗液细胞存活率达80 %以上 ,与磨工粉尘组、TiO2 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各染尘组大鼠肺灌洗上清液中LDH、ALP活力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随磨工粉尘染尘剂量加大 ,LDH、ALP活力逐渐升高。结论 磨工粉尘对大鼠肺细胞有损害作用 ,进一步证实磨工粉尘可能对肺脏有致纤  相似文献   

17.
During 1990 all present and retired china clay workers in the United Kingdom were invited to take part in a chest health survey. A total of 4401 china clay workers participated representing over 70% of current employees and 17% of pensioners. The survey consisted of a chest x ray film, lung function measurements, and a questionnaire on respiratory symptoms and smoking habits. The chest x ray films were read by three readers to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ILO) 1980 classification. Full details of occupational history for each participant were available and for each employee an estimate of total exposure to china clay dust was derived from representative dust concentrations for each location and job. These were based on measured dust concentrations after 1978 and on estimates before 1978. Analyses of the data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exposure, x ray film category, lung function, and respiratory symptoms. The percentage of people with small opacities greater than major x ray film category 1 was 0.8% (lower than in previous studies). Dust concentrations have been reduced in recent years, averaging 1.7 mg m-3 for dryers in 1990 compared with 3.5 mg m-3 in 1978. The lower effect of exposure after 1971, compared with earlier exposure, was confirmed by the analyses. After 1971 the milling of dried china clay (Atritor mills) was found to be the occupation with the highest effect on x ray film category. The relation between total exposure to china clay dust and x ray film category is such that a typical non-smoker worker employed in the most dusty of current occupations may expect to reach the lower limit of category 1 after about 42 years continuous employment in that job at current exposures. Both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a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 were found (as in other studies) to decline with age, more rapidly for smokers than non-smokers at the rates for FVC of 0.035 l/y and 0.033 l/y, whereas for FEV1 the rates are 0.039 l/y for smokers and 0.034 l/y for non-smokers. Changes in x ray film category are also related to lung function , a change of one major category being equivalent to about six years of aging in its effect on FEV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江苏省某煤矿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为完善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方案以及煤工尘肺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该煤矿1 269名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企业和劳动者问卷调查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各类岗位间胸片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接尘频繁的1类岗位胸片异常率(1.58%)偏高。各类岗位间肺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尤其以1类岗位肺功能异常率(14.87%)最高; 烟龄≤ 10年组工人胸片异常率、肺功能异常率均低于10~年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0.01)。工人胸片、肺功能异常率有随工龄增长而增加、随文化水平增高而下降的趋势(P < 0.05)。个人防护用品佩戴越齐全, 工人肺部健康状况越好(P < 0.05)。
结论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工人仍旧面临着严峻的煤尘威胁。企业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 降低劳动者罹患职业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应用高分辨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对粉尘作业人员早期肺气肿的检出情况,为实施职业健康监护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312例粉尘作业职业健康监护观察对象进行分析,其中136例接触电焊粉尘,119例接触其他致尘肺粉尘,57例接触不引起法定尘肺的其他粉尘。全部人员经内科胸部检查、高千伏胸片、HRCT及肺功能检查。[结果]高千伏胸片检查均未见肺气肿表现。HRCT检查发现早期肺气肿51例,其中电焊作业人员29例,其他致尘肺粉尘作业人员18例,不致法定尘肺的其他粉尘作业人员4例,检出率分别为21-3%、15.1%和7.0%(x2=6.30,P〈0.05);且接尘工龄越长,检出率越高(x2=14.59,P〈0.001);年龄≥50岁组早期肺气肿检出率高于〈50岁组。[结论]粉尘作业人员早期肺气肿的检出率与年龄、接尘时间、接尘种类有关,电焊工早期肺气肿检出率高。建议对年龄≥50岁的接触电焊粉尘工人优先开展HRCT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对肺炎合并结构性肺病且咳痰困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肺炎合并结构性肺病且咳痰困难的患者根据是否同意支气管肺泡灌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静脉应用抗生素、化痰、平喘及吸痰管吸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第(3±1)天的动脉血氧合指数(PO2/Fi O2)、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N)及第(7±1)天的肺部炎性病灶吸收情况和体温转正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治愈率、病死率等变化。结果治疗后第(3±1)天治疗组的PO2/Fi O2升高、外周血WBC、N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1)天治疗组X射线胸片显示的肺部炎性病灶较对照组明显吸收(P0.05),治疗组体温转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是肺炎合并结构性肺病且咳痰困难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