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中老年患者干眼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Ⅰ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以及DR-1泪膜干涉成像仪的检查,分析了60例(97只眼)中老年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干眼症患者主要的眼部不适症状依次为眼疲劳(50.49%)、眼红(49.48%)、异物感(47.42%)、干涩感(39.18%)、分泌物(38.14%)、痒(29.90%)、水分过多感(21.65%)、烧灼感(9.28%)。SchirmerⅠ试验结果为(11.10±3.14)mm,BUT试验结果为(3.12±1.05)s,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结果为1.26±0.37。干眼仪的敏感度为63.75%,特异度为49.84%。泪液蒸发过强型、泪液分泌减少合并泪液蒸发过强型、单纯泪液分泌减少型所占比例依次为63.92%、30.93%、5.15%。60例患者中曾经误诊为其他眼病者43例(71.7%)。结论眼科医生应掌握中老年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特点,重视症状、病史的询问以及传统的三项检查(Schii-merⅠ试验、BUT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干眼滴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眼滴剂的临床应用曾照年,冯联兵,王印其,陈祖基由于泪液缺乏,致角、结膜干燥的干眼症临床并非少见,仍常用泪液代用品进行治疗。5年来,我们试用由我科和河南省眼科研究所药物室研制的泪液代用品于眼滴剂治疗干眼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为证实其客观疗效,...  相似文献   

4.
247例干眼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先进  孙倩娜 《眼科》2012,21(3):177-180
目的 通过分析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特征,为诊断提供经验支持。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临沂市人民医院眼科的干眼症患者247例(494眼)。 方法 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裂隙灯、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Ιt)。干眼症诊断标准:在确定排除眼部其他疾病后,(1) BUT≤5 s,主观症状1项阳性;(2) 5 s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干眼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探讨传统的检查方法对干眼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有眼干等眼部不适症状为主诉的119例干眼症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包括8种症状:视疲劳、异物感、干涩、烧灼感、眼胀、眼痛、畏光、眼红),并进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试验、角膜荧光染色和睑板腺检查4项检查.结果 在问卷的8种症状中,占前3位的是:眼干涩(70.1%)、视疲劳(67.0%)、异物感(55.6%).在临床检查中BUT试验的阳性率最高,为81.5%,其余3项检查的阳性率明显低于BUT.结论 干眼症的临床症状中以干涩、视疲劳、异物感为主,临床检查中BUT的阳性率最高,可作为干眼症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干眼仪临床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眼仪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对50例(100只眼)经干眼仪检测,应用传统方法检测双眼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值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观察干眼仪与传统方法诊断符合情况。结果Ⅰ组与Ⅱ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干眼仪完全可替代传统方法对干眼进行诊断。方法快捷、副作用少、费用低,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 年12月于绍兴市中医院眼科诊治的干眼患者98例(196眼),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 (98眼),滴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49例(98眼),应用干眼中医学基础理论及中药作用机理 实施中药熏蒸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30 d后泪液分泌量(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 荧光素染色(FL)结果。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与对照 组治疗前SⅠt、BUT、FL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SⅠt(t=-2.78,P=0.006)、BUT (t=-2.89,P=0.005)、FL评分(Z=2.69,P=0.00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77.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P=0.021)。结论: 在临床治疗干眼中,基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及中药作用机理所制定的中药熏蒸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 干眼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泪膜功能的改变及干眼症状特征。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存在泪膜异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59例59眼,以是否存在DPN分为T2DM组31例31眼和DPN组28例28眼,另选择符合泪膜异常标准且无糖尿病的患者33例33眼作为无T2DM组。对三组患者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结膜荧光素钠染色(FL)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红外线睑板腺照相。结果:各组间BUT结果有差异(F=9.43,P<0.01),无T2DM组、T2DM组和DPN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各组间SchirmerⅠ及FL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各组间睑板腺缺失评分有差异(χ2=8.433,P<0.05),T2DM组与无T2DM组比较无差异(P>0.05),DPN组与无T2DM组、T2DM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各组间OSDI量表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两两比较,T2DM组与无T2DM组比较无差异(P>0.05),DPN组与无T2DM组、T2DM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合并DPN的T2DM患者较不伴发DPN的T2DM患者及无T2DM患者BUT更短、睑板腺缺失更重,但干眼症状更不明显,应密切关注和随访DPN患者的眼表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老年白内障患者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干眼的发病情况。方法对392例(392只眼)单眼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A组206例(206只眼)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186例(186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方式术后干眼的发病情况。结果术后1d至3个月,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组有20只眼(9.71%)出现了干眼症状,超声乳化组有29只眼(15.59%)出现了干眼症状。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比巩膜隧道的小切口自内障囊外摘除术术后千眼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后干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单纯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干眼症的相关情况。方法:选择2011-01/12我院眼科诊治的白内障患者75例78眼,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5例38眼,B组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观察分析术前、术后1d;1wk;1,3mo时两组患者的主观感觉、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Ⅰtest,SⅠt)、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泪河宽度检查等情况。结果:术前两组相比各项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1d,1wk时干燥、异物感加重,术眼BUT明显缩短,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mo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d,1wk,1mo时干燥、异物感加重,术眼BUT明显缩短,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B组患者干燥、异物感症状明显重于A组患者,角膜荧光素着色点明显多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后早期会出现泪膜稳定性下降,相对于单纯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症状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但是随时间推移,患者不适症状可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11.
高笙  赵霞  段春艳  王彩云 《眼科新进展》2011,31(10):982-984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00例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裂隙灯、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睑板腺功能的检查结果。结果 1600例患者中5~18岁206例,男女比例为1.41;19~45岁513例,男女比例为11.7;46~65岁881例,男女比例为12.7。5~18岁患者瞬目异常所占比例最高,为13.4%;19~45岁烧灼感所占比例最高,为13.2%;46~65岁畏光所占比例最高,为13.0%。BUT诊断阳性率最高。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干眼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详细询问病史、BUT检查是临床诊断干眼症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干眼症患者435例临床症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新国  孙倩娜  高杨 《眼科新进展》2008,28(10):763-765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特点。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08年2月就诊于我科的435例(870眼)干眼症患者的资料,并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检查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test,SⅠt)。结果435例干眼患者中,眼部不适症状中最多见者为眼部干涩312例和视疲劳308例,其次是眼痒265例,视物模糊/视力下降247例,眼红241例,异物感213例,畏光/流泪和眼痛均为197例,眼烧灼感112例,睫毛上粘有碎屑、球结膜出血和眼睑痉挛者少见。女性发病率多于男性。非-Sjgren综合征眼患者386例,平均年龄(34.70±12.84)岁。BUT≤5s者410例;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患者427例;SⅠt≤5mm者335例,6mm≤SⅠt<10mm者83例。结论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特点,尤以眼干涩、视疲劳、眼痒和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最为多见;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BUT、SⅠt检查是诊断干眼症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绍勇 《国际眼科杂志》2009,9(7):1384-1385
目的:分析干眼症的相关发病因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收集眼科门诊175例干眼症患者的病史资料,并进行相关检查,包括泪液分泌实验、泪液膜破裂时间测定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等。结果:在干眼症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有高度的显著性差异;40岁以上的患者多于40岁以下的,有显著性差异;长期使用电脑或处于空调房间者、司机、公务员等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结论:干眼症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眼科保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积极去除诱因或接受相关治疗,对减少干眼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上干眼症的误诊原因,探讨防止干眼症误诊的措施。方法:对146例临床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以干眼症最简单可行的3项检查结果,①SchirmerI试验≤5mm,②BUT≤10s,③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为诊断标准。结果:误诊为慢性结膜炎58例,病毒性角膜炎16例,泪囊炎1例,眼部术后患者11例,其它眼疾病者15例,另38例为在我院首诊确诊为干眼症的患者,只有7例是经上级医院确诊的干眼症患者。结论:临床干眼症误诊率高达69.2%,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干眼症,不要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妇女的干眼症状与干眼病诊断的相关性. 方法分析56例具有干眼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眼部检查的临床资料,观察主诉为干眼症状患者的干眼病确诊率及其关系.结果 56例以干眼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围绝经期妇女,确诊水液缺乏型干眼17例(30.4%),蒸发过强型干眼12例(21.4%),混合型干眼8例(14.3%);不能诊断干眼病的19例(33.9%),最终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 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干眼病确诊率较高(66.1%),但部分干眼症状可以只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精神神经症状的一种表现,临床诊断干眼应慎重.  相似文献   

16.
蒋琤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8):1631-1632
目的:探讨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对症采用综合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对68例干眼症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并根据症状不同,分为轻中度干眼症和重度干眼症,采用相应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干眼症患者68例中的轻中度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而重度患者的临床症状亦有明显改善。结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干眼不同的阶段以及患者不同的卫生知识和经济状况,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干眼症患病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分析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26例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主诉有眼部干涩、畏光、异物感、视物模糊、视疲劳、视力波动等症状者,通过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角结膜荧光染色三项检查结果确定诊断。结果:在2026例门诊患者中,发现217例患有干眼症(10.71%),其中女性169例(77.9%),男性48例(22.1%)。汽车司机19例(9.6%)、教师18例(8%),配戴角膜接触镜7例(3%),长期在空调环境工作的干部和电脑工作者(包括会计)69例(32%),长期滴用眼药水48例(22%),有角膜缘部手术史13例(6%),长期服用降血压药物者16例(7%),久治不愈的慢性结膜炎和病毒性角膜炎27例(12%)。结论: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症状是诊断干眼症的重要依据及必要条件,因此,重视患者的主诉并及时进行干眼症特异性检查,可使患者获得正确诊断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长期使用计算机并有双眼干涩不适等症状的年轻人真性干眼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因为使用计算机而引起的干眼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20例(240眼)长期在计算机前工作,并因有双眼干涩等症状来本院就诊的年轻患者进行干眼症的确定诊断,诊断标准包括:主观症状;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结膜荧光素染色。结果120例(240眼)中,有47例(83眼)确诊为干眼症,阳性率为34.58%。结论长期在计算机前工作的年轻人有干眼症状的比较常见,其中只有部分是真正的泪液分泌减少,他们的干眼症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干眼症的临床症状,探讨临床实用的检查方法。方法对325例长期视屏终端接触者干眼症进行临床调查,包括常见症状(眼干、视疲劳,异物感等),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染色和睑板腺检查。结果常见症状依次是:眼干涩感(82.5%)、视疲劳(70.2%)、异物感(65.2%)、视物模糊(34.8%)、烧灼感(30.2%)、眼痛(24.3%)、畏光(20.9%)、眼红(16.9%)、眼胀(13.2%),流泪(11.4%)等。在临床检查中BUT(84.9%)、Schirmer试验(72.0%)阳性率高,睑板腺异常、角膜荧光染色的阳性率较低。结论干眼症的临床症状中以眼干涩、视疲劳、异物感为主,临床检查中BUT、Scbirmer试验阳性率高,可作为干眼症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