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对182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在术中行鼻肠管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营养管给予瑞素或各类营养液治疗.结果 所有食管、贲门癌术中均顺利留置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胸腔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传统常规补液组明显减少,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肠内营养支持简便、经济、无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手术后简便、安全、有效地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2.
鼻肠管营养是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之一,较肠外营养有其独特之处。分析了114例食管贲门癌术后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认为术前正确留置鼻肠管,术后加强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是按时完成肠内营养的基础,并从中论证了食管贲门癌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19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在术中行鼻肠管留置,术后经鼻肠管给予营养治疗。结果所有食管、贵门癌术中均顺利留置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胸腔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胸胃或残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常规补液组明显减少,无一例死亡。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肠内营养支持简便、经济,无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术后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手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是否安全、可行、经济。方法:52例食管和胃手术患者随机分两组,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组、肠外营养组。结果: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相比住院时间蛋白指标,氮平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CD3,CIM,CD8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经济的一种术后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6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术中放置鼻肠管,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结果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经鼻肠管进行,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结论胃肠道肿瘤手术后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是术后营养支持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腹部术后患者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实验组留置鼻肠管,于术后12h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照组留置鼻胃管,以肠外营养为主,等肠蠕动恢复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生活指标、生化指标、胃肠道恢复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及营养代谢障碍,营养支持后7d血清蛋白呈上升趋势,但两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糖均较营养支持前下降,两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肠蠕动恢复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腹部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辅以场外营养能够较好的满足患者代谢需要,改善肠道功能,纠正代谢紊乱,减轻患者胃肠不耐受症状,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施海燕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1,31(6):484-485,487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经鼻肠管应用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3月间在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7例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时间顺序分成全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变化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外周总淋巴细胞水平术后第2天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术后第l4天后逐渐恢复,与术前变化不显著(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各个并发症发生率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全肠外营养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肛门排气时间及营养支持的时间,较全肠外营养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经鼻肠管合理应用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水平,促进肠蠕动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成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8.
梁艳  徐仲璇  李玉洁 《吉林医学》2010,(27):4820-4821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的鼻肠管管内营养的观察,总结在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方法:对35例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进行分析,其中20例患者进行鼻肠管肠内营养,另外15例患者给予肠外营养,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局部出血、静脉栓塞、心力衰竭加重)发生情况。结果:通过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结论:危重患者早期给予鼻肠管肠内营养,可以维持患者的正常代谢,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胡丽娟 《河北医学》2004,10(9):850-851
食管贲门肿瘤术后肠内营养,可以早期激发和调动胃肠道的分泌,免疫和营养代谢的调理作用。促进肠功能恢复,保护肠粘膜屏障,改善和纠正患者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状态。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146例食管贲门肿瘤手术患者经鼻肠管途径进行肠内营养.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联合应用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方法、护理要点及优点。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88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常规肠外营养及肠外营养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疗效。结果:联合应用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胃癌无论从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还是患者的住院费用上都少于单纯肠外营养治疗。结论:胃癌患者早期在给予肠外营养的同时采用经鼻肠管给予含足够的营养素的营养液采用由低浓度小量开始、逐步增加浓度和量并持续缓慢滴注的方法是治疗胃癌更科学、更安全、更合理、更有效的方法。胃癌患者早期联合应用肠内外营养支持,不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而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患者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防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3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支持组(23例)和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支持组(30例),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支持组腹泻、胃肠道出血、二重感染、高血糖症、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营养支持组(P<0.05或0.01)。结论对于食管癌术后患者,应用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不易引起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2.
钟红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2):195-196,199
目的:观察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留置鼻肠管,对照组留置鼻胃管,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辅以场外营养的营养支持方式,观察两组生活指标、胃肠道耐受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营养支持后7d血清蛋白呈上升趋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均较营养支持前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患者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辅以场外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胃癌术后早期瑞素肠内营养对患者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瑞素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8月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完全肠外营养组,每组30例.早期肠内营养组于术后24h施行早期瑞素肠内营养,完全肠外营养组于术后24h术后给予常规完全肠外营养输液治疗.两组患者共接受7天营养支持治疗及临床观察,分别于手术前1d、术后第1d与第8d检测营养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并观察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选取我院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8月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完全肠外营养组,每组30例.早期肠内营养组于术后24h施行早期瑞素肠内营养,完全肠外营养组于术后24h术后给予常规完全肠外营养输液治疗.两组患者共接受7d营养支持治疗及临床观察,分别于手术前1d、术后第1d与第8d检测营养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并观察肠功能恢复时间.[结论]早期瑞素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及全身机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基底节出血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重症基底节出血病人分为EEN(早期肠内营养)组和TPN(肠外营养)组各20例,EEN组在术后24h即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TPN组则先行肠外营养支持,待伤后6~8d后再逐步过渡到肠内,观察患者营养状况、血生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TPN组相比,EEN组通过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能较快纠正负氮平衡,营养状况改善明显,消化道出血及二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结论 在基底节出血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9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EN组给予肠内营养,PN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EN组术后8天PA水平高于PN组;TBIL、GGT均低于PN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N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提前于PN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N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少于PN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PN组的29.17%(P<0.05).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采用鼻肠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 27例患者配合完成营养计划,创口愈合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余3例肠内营养不适,改肠外营养。结论胃癌术后经鼻肠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不同营养支持疗法对术后早期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一种能减少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最佳营养支持疗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患者208例,分肠外营养组66例、经鼻留置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组72例和空肠造瘘术肠内营养组70例。对3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并比较分析并发症和痊愈情况。结果采用经鼻留置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 d,无并发症发生,早于肠外营养组或空肠造瘘术肠内营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患者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可提供充分的营养供给,是避免术后营养支持疗法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EEN及延迟期肠内营养组(DEN),EEN组30例,术后24 h开始给予所需50%肠内营养支持,另50%由肠外营养补充,持续3天,过渡到全肠内营养;DEN组30例,进行全肠外营养,直至肠蠕动恢复,再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观察两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EEN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早于DEN组(P<0.001);住院时间亦显著少于DEN组(P<0.001)。术后两组各种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良好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5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组(肠内营养支持)和PN组(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N组(P<0.05)。而PN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较EN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后出现并发症共16例次,EN组的并发症明显少于PN组(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效果优于肠外营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等状况恢复的比较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4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别经鼻肠管、经颈内静脉进行营养支持,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营养评定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后体重均低于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EN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小于PN组(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EN是安全可行的,且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