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巨大型垂体腺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巨大型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入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6例巨大型垂体腺瘤,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及部位分别采用经蝶、经额下、额下经蝶、扩大经蝶、扩大额下硬膜外、额下—翼点等手术入路,并在显微镜下配合电磁刀实施手术治疗。结果:36例巨大型垂体腺瘤全切19例,近全切10例,大部切除7例,复发4例;病死l例。平均随访2年,证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依据巨大型垂体腺瘤的不同位置及生长方向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全切率、降低死亡率及复发率的重要手段。显微手术结合电磁刀是安全切除肿瘤、保护下丘脑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 34例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分别采用经额下入路 (3例 ) ;经纵裂入路 (14例 ) ;经翼点入路 (8例 ) ;经口鼻蝶入路 (7例 ) ;经眶上锁孔入路 (1例 ) ,内镜下经鼻腔经蝶窦手术 (1例 )实施治疗。结果 依据术中显微镜下所见及术后CT或MRI复查结果 ,31例垂体腺瘤全切 ,3例次全切 ,无明显术后并发症 ,无死亡病例。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及内镜手术是治疗垂体腺瘤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曹东彪  戴刚  李锐  谈华 《中原医刊》2009,(11):56-57
目的探讨巨大型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垂体柄保护方法。方法采用改良法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型垂体腺瘤26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76.92%),垂体柄保留17例(65.38%);术后发生尿崩16例(61.54%)。其中12例在术后1~2周内恢复正常,占尿崩总数的75%;4例在3月内恢复正常。结论术中的垂体柄保留可有效降低术后尿崩症,尤其是永久性尿崩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告32例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0例经额下入路手术,9例经翼点入路手术,3例经终板入路手术。结果 全切除21例(66%),次全切除11例(34%)。术后并发暂时性尿崩14例,并发非酮症高渗性昏迷1例,并发垂体功能低下3例。均无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术后27例恢复工作,4例生活自理,1例死亡(3.1%)。结论 术前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术中显微镜下对颅底动脉环及其重要穿通支,垂体上动脉,垂体柄,下丘脑的保护;术后积极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巨大垂体腺瘤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对42例巨大垂体腺瘤分别采用神经内镜经蝶窦,显微镜下经额下、额下-翼点等手术入路施行手术治疗.结果 42例巨大垂体腺瘤全切13例,近全切24例,大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巨大垂体腺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率及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肖颖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9):11-12,57
目的研究额下入路(额下组)和单鼻孔经蝶入路(单鼻孔组)手术切除鞍内鞍上型垂体腺瘤的疗效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额下入路与38例单鼻孔经蝶入路手术切除鞍内鞍上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内分泌、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结果额下组肿瘤全切17例,次全切7例,部分切除3例;单鼻孔组全切28例,次全切8例,部分切除2例。视力视野障碍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者额下组19例,单鼻孔组33例。患者术后泌乳停止或减少额下组8例,单鼻孔组14例。额下组术后出现尿崩9例,术侧视力下降3例,嗅神经损伤12例。单鼻孔术后脑脊液鼻漏4例,尿崩11例。结论对于手术治疗鞍内鞍上型垂体腺瘤来讲,额下入路和单鼻孔经蝶入路均是两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单鼻孔入路在肿瘤切除后内分泌改善方面和残存垂体功能保护方面优点更明显,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巨大型垂体腺瘤手术中对垂体柄及垂体的辨识和保护.方法自1998年4月~2002年10月,采用扩大额下硬膜内入路显微手术治疗76例巨大型垂体腺瘤,术中仔细辨识垂体柄及垂体并予保留.结果肿瘤全切63例(83%),54例(71%)垂体柄及垂体得到辨认和保留.术后尿崩发生率为61%,39例(51%)出现血钠紊乱,大部分在1周内恢复.功能性腺瘤术后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结论扩大额下硬膜内入路可提高巨大垂体腺瘤的全切率,有利于术中辨识和保留垂体柄及垂体,对垂体柄位置、形态及肿瘤的切除范围的认识和理解,仔细耐心的手术操作是提高垂体柄及垂体保留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对24例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经翼点入路开颅,采用显微技术,充分解剖鞍区各脑池,利用其间隙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11例,大部切除5例,部分切除2例,全切次全切率达67%。术后尿崩1例,癫痫1例,高热1例,复发2例(8%),无死亡病例。结果表明,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巨大型垂体瘤是提高全切次全切率、降低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垂体巨腺瘤的显微外科切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117例垂体巨腺瘤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所有病例均经翼点入路开颅,采用显微手术解剖鞍区各脑池,充分利用鞍区4个解剖间隙切除肿瘤。同时主张全部病例在术后短期内放疗。本组患者中有94例获得全切,占80.3%。死亡6例,占5.1%。复发8例,占6.8%。结果表明,垂体巨腺瘤经翼点入路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是提高全切率、降低死亡及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117例垂体巨腺瘤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所有病例均经翼点入路开颅, 采用显微手术解剖鞍区各脑池,充分利用鞍区4 个解剖间隙切除肿瘤。同时主张全部病例在术后短期内放疗。本组患者中有94 例获得全切,占80.3% 。死亡6 例, 占5.1% 。复发8 例, 占6.8% 。结果表明, 垂体巨腺瘤经翼点入路采用显微手术治疗, 是提高全切率、降低死亡及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扩大经额硬膜外入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扩大的经额硬膜外入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应用.方法:1997年6月至2002年3月采用该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10例,肿瘤主要累及于鞍上、蝶筛窦及上斜坡区.结果:本组10例中,肿瘤全切6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发生颅神经麻痹4例,其中动眼神经障碍3例,外展神经障碍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影像学随访6~24个月,全切除肿瘤病例未见肿瘤复发,次全切除者无明显增大.结论:该入路可充分显露鞍区肿瘤,术野开阔,对脑组织损伤小,适用于已侵犯蝶筛窦区及上斜坡的侵袭性垂体瘤.  相似文献   

12.
垂体瘤术后并发癫痫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垂体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并发癫痫的原因。方法:分析7例垂体瘤患者术后出现癫痫的临床及术后CT影像特点。结果:本组病例在经右额下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后,分别在1~2周时出现癫痫症状,以大发作为主,7~12d较多。同时行头部CT检查发现,7例患者均表现为右额叶不同程度脑水肿。结论:垂体瘤患者经右额下入路手术治疗后并发癫痫的原因与术后脑水肿密切相关,如何避免或减轻这类患者术后脑水肿,是避免术后出现癫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通过三个间隙不同手术入路应用显微技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经验。方法: 36例全部进行显微手术,经额下入路22例;经翼点入路13例;联合入路1例;经鼻腔蝶窦入路1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2例。手术后,患者视力明显改善3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其中尿崩症4例,消化道出血2例,右侧视力暂时减退4例,但10天左右视力逐渐恢复;病死1例。6个月后随访,35例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 经额下、翼点或联合入路时,选择其3个不同间隙切除肿瘤对切除鞍上池、额叶及向视交叉池扩展的巨大垂体瘤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具有对视神经、视交叉减压充分、肿瘤全切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Transsphenoidal microsurgical removal of large pituitary adenomas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diagnostic modes, transsphenoidal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and outcomes of 145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macroadenoma or giant pituitary adenoma.
METHODS A total of 145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pituitary macroadenoma or giant pituitary adenoma with suprasellar extension were performed with transsphenoidal microsurgery in our department. Diagnoses were made by CT or MRI scanning. All adenomas had suprasellar extension (extension size: > 10 mm).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via either sublabio-septo-sphenoidal approach or naso-vestibulo-sphenoidal approach under microscope. During operation, a subarachnoid catheter was inserted into the lumbar cistern, via the catheter saline was slowly injected to increase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and to deliver the suprasellar tumor into the operative field for easy removal.
RESULTS The gross total removal of adenoma in 102 patients (70.4%) and subtotal removal in 35 patients (24.1%) were achieved; partial removal was carried out in the remaining 8 patients (5.5%) with fibrous or dumbbell-shaped adenomas. There were no deaths after surgery. Long-term follow-up observation (median: 3.5 years) in 132 patients revealed good recovery in 93 (70.5%) and late recurrence in 39 (29.5%). Those patients with tumor recurrence underwent reoperation, drug therapy, radiotherapy, and radiosurgery either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CONCLUSIONS Except for fibrous and dumbbell-shaped ones,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via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way to remove large pituitary adenoma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扩大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11例,平均病程4.8年;肿瘤最大径4.0cm-6.3cm;海绵窦均有侵袭,其中单侧侵袭8例,双侧受累3例;4例肿瘤包绕颈内动脉,累及斜坡2例。本组均采用扩大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术切除巨大侵袭性垂体瘤。结果 肿瘤生切除2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3例。结论 扩大经蝶入路。术野显露较大,肿瘤暴露优于传统经蝶入路。充分利用海绵窦静脉丛已大部分乃至完全闭塞的解剖特点。切开海绵窦。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瘤的方法 及经验.方法 对43例垂体瘤患者行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结果 所有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术后临床症状及内分泌检查均有明显缓解.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切除垂体肿瘤优缺点。方法  95例垂体肿瘤选择不同手术入路 :经额下入路 73例 ;经额颞入路和翼点入路 10例 ;经蝶入路 7例 ;经双额前颅窝扩展入路和额眶蝶联合入路 5例。结合文献对各种手术入路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对病人分 0 .5、1、3、5年不同时间随访以确定疗效。结果 经额下入路 73例 ,全切除 2 8例 (38.36 % ) ,大部分和部分切除 45例 (6 1.6 4% ) ,死亡 3例 ,复发 16例。经额颞入路和翼点入路 10例 ,全切除 4例 (40 % ) ,大部分切除 6例 (6 0 % ) ,死亡 1例 ,复发 1例。经蝶入路 7例 ,全切除 3例 (42 .86 % ) ,大部分切除 4例 (5 7.14% ) ,死亡 1例 (鼻漏术后继发颅内感染 ) ,复发 1例。经双额前颅窝扩展入路和额眶蝶入路 5例 ,全切除 3例 (6 0 % ) ,大部分切除 2例 (40 % ) ,无死亡及复发。结论 垂体肿瘤手术时 ,一般采用经蝶显微外科手术入路 ,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 ;垂体肿瘤向鞍旁一侧生长时应选择额颞及翼点入路 ;对巨大或侵袭性垂体腺瘤适宜经双额前颅窝扩展入路和额眶蝶联合入路 ,该入路视野宽阔 ,全切除率高 ,复发及死亡率低 ;经额下入路手术视野小 ,全切除率低 ,易复发。  相似文献   

18.
李德坤  王斌  程宏伟  孙炜 《安徽医学》2008,29(5):530-531
目的探讨经单侧鼻蝶入路切除垂体巨腺瘤术后鞍上脑池积血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单侧鼻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出现鞍上脑池积血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此6例患者术后出现意识障碍,经头颅CT发现为鞍上脑池积血。2例行单侧鼻腔蝶窦入路血肿清除术,1例死亡,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4例行双侧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术,均痊愈。结论术中肿瘤塌陷过快牵拉瘤壁血管,导致肿瘤的异常供血血管破裂,可能是垂体巨腺瘤术后鞍上脑池积血的原因;行双侧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