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老年肺部病变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CT表现,探讨CT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老年肺部病变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CT资料.结果 60例中恶性肿瘤25例(41.7%),肺结核23例(38.3%),肺部炎性病变12例(20%).单侧胸腔积液35例,双侧胸腔积液25例,包裹性胸腔积液24例;中、大量胸腔积液多为恶性肿瘤(58%).上肺叶病灶合并胸腔积液者多为肺结核(91%),下肺叶病灶合并胸腔积液者多为恶性肿瘤(58%).不规则胸膜增厚、纵隔胸膜增厚者多为恶性肿瘤(79%).结论 详细分析胸腔积液、原发病灶和胸膜增厚的CT特征,对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胸腔积液最常见于渗出性胸膜炎。中青年患者常由结核病引起;对中老年患者的胸腔积液(尤其是血性胸腔积液),应考虑恶性病变与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向胸膜或纵隔淋巴结转移所导致。肿瘤累及胸膜使其表面通透性增加,或淋巴引流受阻,或伴有阻塞性肺炎累及胸膜,均可引起渗出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分为游离性胸腔积液和局限性胸腔积液,游离性胸腔积液典型的X线表现为液体上缘呈外高内低边缘模糊的弧形曲线,  相似文献   

3.
谢文远 《中国保健》2009,(17):749-750
胸腔积液的病因有近100多种,除常见的肺、胸膜疾患外,还可有心脏、肾脏和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系统疾病引起。消化系统疾病中有肝硬化、肝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常可累及胸膜出现胸腔积液而产生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认识以上疾病所致的胸腔积液并发症,有助于对疾病整体的判断,关系到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本文主要详细介绍我院自2004年以来收治106例胸腔积液临床情况,其中结核性胸膜炎及胸膜疾病58例、肝硬化24例、肺癌5例、消化道恶性肿瘤10例、心功能不全3例、肾病综合征2例、白血病2例、营养不良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各1例。其中结核性胸膜炎及胸膜疾病、肝硬化所占比例为77.35%。防治结核性胸膜炎及胸膜疾病、肝硬化所引起的胸腔积液的诊治是胸腔积液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和对恶性胸腔积液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结果34例患者中12例行全胸膜肺切除术,术后生存期为14~26个月;9例行胸腔镜下胸腔积液清除、胸膜固定、胸腔内化疗,术后生存期为12~18个月;13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及胸腔内化疗后胸膜固定,生存期为13~16个月。结论对于以恶性胸腔积液为首要表现的肺癌可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一侧全胸膜肺切除术或胸腔镜下胸腔积液清除、胸膜固定、胸腔内化疗,胸腔镜下胸腔积液清除、胸膜固定、胸腔内化疗或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及胸腔内化疗后胸膜固定可作为晚期恶性肿瘤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5.
恶性胸腔积液(MPE)属恶性肿瘤进展期内的并发症,患者出现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胸痛及发热等不适症状。胸膜原发性肿瘤或恶性肿瘤侵犯胸膜进而产生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如不及时治疗,那么患者的生存期平均仅剩数月。因而提高患者恶性胸腔积液有效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延长病患的生存期。本文根据当前的研究,综述了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法,特别是分子靶向治疗和基因治疗等近年来的新研究热点,总结了近年来出现的新药物及新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王轶珊  沈红梅  黄杰  赵荣 《健康天地》2010,4(2):12-13,15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PE)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所致,占前3位的分别为肺癌(36.3%)、乳腺癌(25%)和淋巴瘤(8%-26%),恶性胸腔积液增长迅速,常伴有胸闷、气急、心悸、不能平卧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恶性胸腔积液腔内给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恶性胸腔积液是指由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异常积液,是肿瘤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咳嗽等症状,平均生存期为3~12个月。临床多采用姑息性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众多,如反复胸腔穿刺抽液、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给药、放射治疗、胸腔-腹腔分流、胸膜剥离、胸膜肺切除等。但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和放射治疗,临床多采用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后腔内给药,该方法简便、疗效好、可重复操作。现就当前腔内给药的治疗现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所致,为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恶性胸腔积液中占前3位的分别为肺癌(36.3%)、乳腺癌(25%)和恶性淋巴瘤(8%-26%),其次为卵巢癌、胃癌、结肠癌等。恶性胸腔积液增长迅速,常伴有胸闷、气促、憋喘、心慌、不能平卧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患者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人下肺叶病变合并胸腔积液的X线和CT表现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60岁以上,有下肺叶病变和胸腔积液及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病例共35例。结果老年人下肺叶病变合并胸腔积液主要见于肺癌(19/35,占54.3%)、肺炎(10/35,占28.6%)和肺结核(4/35,占11.4%)。良性病变多为轻度胸腔积液(8/15,53%),恶性肿瘤多为中~重度胸腔积液(16/20,80%)。若以环状胸膜增厚、增厚胸膜>10mm、纵隔胸膜受累和结节状胸膜增厚作为恶性肿瘤的征象,诊断准确率为71%(12/17)。结论综合分析胸水程度、胸膜增厚和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对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癌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沈阳铁路局总医院(110032)王斯闻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李玉癌性胸腔积液是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或其它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所致,是癌症的晚期表现之一。癌性胸腔积液占整个胸腔积液的25%。肺癌胸水发生率为28.6%,...  相似文献   

11.
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简称胸液或胸水)是肺、胸膜或其他许多全身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胸腔积液的病因有100多种,除常见的肺、胸膜疾患外,还可有心脏、肾脏、结缔组织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系统疾病引起。消化系统疾病中有肝硬化、胰腺炎、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穿孔、腹腔内脓肿和腹部手术后等,常可累及胸膜出现胸腔积液而产生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认识这些疾病所致的胸腔积液并发症,有助于对疾病整体的判断,关系到明确胸腔积液的病因及拟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本文主要详细介绍肝硬化、胰腺炎、所引起的胸腔积液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胸腔恶性积液占整个胸腔积液25%,为晚期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胸膜内转移的常见表现。作者通过胸腔闭式引流后注入乌体林斯治疗33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胸腔积液是目前临床常见病症,既可原发于胸膜本身,也可继发于肺部或全身疾病,在临床上仍以恶性肿瘤和结核最为常见.由于经胸腔常规穿刺抽出胸腔积液行细胞学检查只能对大约60%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做出确定诊断[1],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率更低,因此迫切需要更多、更有效的检查方法,以期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下肺叶病变合并胸腔积液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人下肺叶病变合并胸腔积液的X线和CT表现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60岁以上,有下肺叶病变和胸腔积液及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病例共35例。结果老年人下肺叶病变合并胸腔积液主要见于肺癌(19/35,占54.3%)、肺炎(10/35,占28.6%)和肺结核(4/35,占11.4%)。良性病变多为轻度胸腔积液(8/15,53%),恶性肿瘤多为中~重度胸腔积液(16/20,80%)。若以环状胸膜增厚、增厚胸膜〉10mm、纵隔胸膜受累和结节状胸膜增厚作为恶性肿瘤的征象,诊断准确率为71%(12/17)。结论综合分析胸水程度、胸膜增厚和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对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所致,为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恶性胸腔积液增长迅速,常常造成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上大多采用全身或局部化疗等,但胸水吸收多不理想且严重的毒副反应使患者难以耐受。因此我们采用射频透热治疗结合局部化疗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谭敏  舒丽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272-6273
目的:了解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315例胸腔积液患者胸膜活检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5例患者共行320次胸膜活检术,298例首次胸膜活检取材成功;其中确诊胸膜结核167例,恶性肿瘤96例,慢性炎症36例,其它16例,胸膜活检阳性率95%。发生气胸10例,胸膜反应7例,出血3例。结论胸膜活检术简单、易行,创伤小,并发症少,可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对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内科胸腔镜对106例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活组织检查.结果 102例患者通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肺癌胸膜转移28例,恶性胸膜间皮瘤9例,恶性淋巴瘤1例,其他恶性肿瘤胸膜转移3例,结核性胸膜炎40例,胸膜炎性反应16例,结节病1例,未能确诊4例,内科胸腔镜下未见异常4例.结论 内科胸腔镜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是一种安全、易操作的方法,可在直视下取到理想的胸膜组织,明显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膜CT特征表现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2月CT检查显示胸腔积液并胸膜改变的患者67例,其中恶性肿瘤患者42例,良性病变患者25例,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胸膜CT表现。结果恶性组胸膜弥漫线状增厚和胸膜钙化发生率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胸膜结节状增厚、不均匀环状增厚、条带状不规则增厚和纵隔胸膜受累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膜CT特征性改变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经皮穿刺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胸膜活检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方法对72例病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行经皮穿刺胸膜活检。结果 70例(97.2%)获得阳性结果,其中恶性肿瘤11例(15.3%),胸膜结核49例(68%),未确诊2例(2.8%)。结论经皮胸膜活检对不明原因的胸膜腔积液的定性诊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具有阳性率高、及时、简便、创伤小、易于推广的优点,有助于疾病的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20.
孙素琴 《现代保健》2011,(3):191-192
目的 分析胸腔积液的CT表现,提高CT对胸腔积液的定性诊断水平.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0年6月收治的中等量积液以上76例患者的CT表现及病理结果、临床治疗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性胸腔积液52例,恶性胸腔积液24例.良性胸腔积液主要表现为脏层胸膜增厚,线状粘连近膈面上多见胸膜钙化,下胸部胸膜增厚(厚度<5 mm)较明显,纵隔胸膜较少受累.恶性胸腔积液多表现为单侧、大量积液,一侧胸膜环状增厚、壁层胸膜规则增厚、结节样增厚及纵隔胸膜受累.结论 CT对胸腔积液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结合临床、纤维支气管镜检及抽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大都能作出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