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ALK—1型电子助行器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助行器的功能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连甲 《中国康复》1996,11(4):180-182
近年来随着康复事业的发展及国外各种康复产品的引进,国内助行器在开发、生产方面有了较大发展,品种规格不断地增加,已逐步发展为系列产品.但由于助行器分类不清,功能解释不规范,称谓也不统一,造成助行器行业生产管理及商品流通领域中的混乱,给生产和使用者带来困难,使得康复医师无法指导患者配购适用的产品.因此探讨助行器的功能与分类是当前康复用品用具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助行器英语中将助行器产品统称为Walking aids,即辅助行走的器具.香港和国内某些部门翻译为助行器,也有的翻译成步行器、步行架或步行辅助器等.定义为辅助人站立与行走的工具和装置.从当前国际发展状况来分析,助行器从操作力源上可划分为3类①动力助行器:即由人体外部动力驱动的助行  相似文献   

3.
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其在痉挛性瘫痪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神经肌肉电刺激 (neuromuscularelectricstimulation ,NES)是指任何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缩 ,达到提高肌肉功能或治疗神经肌肉疾患的一种治疗方法 ,国外用于瘫痪治疗已有 4 0多年的历史[1 3 ] ,国内尚未受到足够重视。本文对NES及其在痉挛性瘫痪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要介绍。1NES种类NES包括以下类型 :①功能性电刺激 (functionalelectricstimulation ,FES) ;②经皮电神经刺激 (transcuta neouselectricnerv…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瘫患儿流涎的影响。方法43例脑瘫流涎患儿分为NMES组(n=22)及对照组(n=21),两组常规治疗相同,NMES组同时给予NME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评定患儿流涎情况。结果NMES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MES可以改善脑瘫患儿流涎,促进其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同步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72例符合入组条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按Excel产生的随机数字随机分成3组:NMES组(n=24)、TENS组(n=24)、同步组(n=24)。NMES组予颈肩部NMES治疗同步麻木侧上肢安慰TENS治疗;TENS组予颈肩部安慰NMES治疗同步麻木侧上肢TENS治疗;同步组予颈肩部NMES治疗同步麻木侧上肢TENS治疗。每天1次,每次20min,连续治疗14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7次、14次及1个月后比较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TZC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生活质量(SF-36),并观察14次治疗后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3组治疗前各项评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14次治疗后,同步组痊愈率69.57%,高于NMES组(40.91%)、TENS组(34.78%)(P<0.0167)。在TZCS、NDI、神经传导功能、生活质量(SF-36)评分方面,第14次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同步组优于NMES组、T...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电刺激治疗慢性腰背痛的效果,应用双盲的随机的重复测量的设计,比较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NMES与TENS综合及安慰治疗的作用。研究结果提示:综合治疗不仅在疼痛减轻或疼痛缓解方面都比安慰治疗显著有效,而且也比单用TENS或NMES显著有效。此外,为评价长期应用TENS、NMES和综合治疗的作用及副作用,必须随访观察包括疼痛、精神状况和功能在内的临床征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易化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疗效。方法:选择48名痉挛型脑瘫患儿,将其分为试验组28例和普通治疗组20例,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添加易化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连续4周。治疗前后均采用下列评估:①临床痉挛指数(CSI);②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中站(D区)和走跑跳(E区)2项;③行走速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的CSI评分、GMFM中D、E区分值及行走速度,都有明显改善(P<0.01);组间相比,治疗后的CSI评分、GMFM中D、E区分值及行走速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易化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现代康复》1997,1(1):55-55
以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肌肉以恢复其功能的方法称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rve muscle stimulating current therapy)或称电体操疗法(electrogymnastics)。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对侧控制型电刺激(CCNMES)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40例初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侧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内科治疗与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摆放、直立床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等。对侧控制组在患侧腕背伸肌、患侧胫前肌给予CCNMES。对照组接受患侧腕背伸肌群、患侧胫前肌常规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运动力指数(MI)、患侧腕部背伸主动活动度(AROM)、患侧踝部背伸AROM对患者的功能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功能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对侧控制组患者NIHSS[(11.24±6.36)分]、FMA[(41.14±13.45)分]、MI[(32.14±9.36)分]、患侧腕部背伸AROM[(15.68±4.51)°]、患侧踝部背伸AROM[(11.57±5.61)°]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NIHSS[(13.34±4.43)分]、FMA[(37.84±14.13)分]、MI[(27.76±11.63)分]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对侧控制组患侧腕部及踝部的背伸ARO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CCNMES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在腕部及踝部AROM方面的治疗效果优于NMES。  相似文献   

11.
杨光显  缪吉  梅强  卢光军  肖侃 《中国康复》2020,35(4):194-196
目的:研究深层肌肉刺激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步态的影响。方法:将32例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使用三维步态分析仪进行步态分析。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步幅、步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步幅、步速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其余各项参数2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髋关节最大伸展角度和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均P<0.05),观察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均P<0.05),且观察组膝关节最大伸展角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增大(均P<0.05),其余各项参数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基础上,应用深层肌肉刺激疗法能改善痉挛型双瘫患儿步态,是痉挛型双瘫患儿康复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吴爱纯  章志超 《中国康复》2010,25(6):453-454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均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并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20 d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0.01);观察组基本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0%与35.0%,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神经肌电刺激治疗失神经肌肉萎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正逐步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神经肌肉疾患。功能性电刺激主要利用电流的作用来防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为修复后的神经重新支配肌肉争取时间,最大限度地保留残存肌肉形态与功能。本文就其在治疗失神经肌肉萎缩方面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不同组合模式神经肌肉电刺激促进瘫痪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电刺激对脑卒中神经损伤是否具有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30例,在常规进行促通技术治疗基础上,给予AK-2000型微电脑低频治疗器治疗,取连锤加针灸和推拿加按摩4种模式;治疗时间每种选择模式各15min,30min/次,1次/d,5次/周。对照组不采用上述方法,仅采用常规促通技术。结果:治疗Fugl-Meyer评分(FNA)由治疗前(12.55&;#177;9.04)分升至(21.26&;#177;8.12)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92,P&;lt;0.05),治疗组较对照组(16.36&;#177;8.27)分改善明显(t=2.33,P&;lt;0.05),独立功能性测评治字疗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AK-2000型低频治疗器提供的电刺激能恢复脑卒中患者的功能,可作为瘫痪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针刺治疗偏瘫周光辉脑卒中在我国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致残率高,常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了使这类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我院从1995年1月~1997年6月对50例脑卒中所致偏瘫患者采用神经肌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肌群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2020年12月治疗的76例脑性瘫痪合并吞咽障碍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吞咽肌群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测定两组吞咽功能,评价干预效果,并记录干预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吞咽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干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期间均未发生喉痉挛、血压波动、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结论:脑性瘫痪合并吞咽障碍患儿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肌群训练可有效减轻吞咽障碍,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均给予对症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1及3个月时,观察组House Brackmann评定达Ⅱ级以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侧面神经运动诱发动作电位比较,观察组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波幅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能够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对弛缓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表面肌电变化。方法40 例弛缓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均接受30 d 的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另外对股四头肌进行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每周5 次,治疗30d。治疗前后按改良Lovett 肌力测定法进行股四头肌肌力测定(Lovett 分级),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定患儿粗大运动发育情况,同时运用表面肌电仪测定股四头肌自主收缩位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和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脑瘫患儿的Lovett 分级、GMFM评分、iEMG和RMS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有利于提高弛缓型脑瘫患儿股四头肌肌张力,增强肌力,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经皮脉冲磁刺激脊柱T12-L1椎体水平(骶2~4脊髓)副交感节前神经,对促进截瘫患者胃肠蠕动,缓解便秘症状的影响。方法将52例患者按入院日期奇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药物干预、饮食结构、水平衡、下腹部按摩方法、灌肠、盆底肌训练及高压氧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脊髓损伤早期行经皮脉冲磁刺激脊柱 T12-L1椎体水平(骶2-4脊髓)副交感节前神经,以促进受损排便神经功能的恢复。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和疗效。结果干预组除颈椎骨折脱位并高位截瘫1例、脊柱原发肿瘤侵犯脊髓马尾神经2例效果不明显外,有规律排便率为88.46%(23/26),而对照组患者仅为61.54%(16/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5)。干预组有效率为76.9%(20/26),明显高于对照组50.0%(1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6,P<0.05)。结论通过经皮脉冲磁刺激骶髓2~4副交感节前神经,改善支配排便神经功能的恢复,为截瘫后便秘患者提供无痛、无创、简单的治疗方法,减少便秘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及痛苦,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截瘫:附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瘫是严重残疾,不但患者本人痛苦,而且给家庭、社会都带来极大的困难。如何进行康复治疗,是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功能性电刺激(FNS)治疗瘫痪近年来在国内外兴起,我院自1986年4月起,运用FNS治疗截瘫,有较好的疗效,现把资料较完整的截瘫20例的治疗情况总结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