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 11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 2组 ,治疗组 6 2例 ,对照组 5 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将脉络宁注射液 30mL加入 5 %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 2 5 0mL中静滴 ,1次 /d ,10d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4 %和 5 5 % ,经统计学处理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脉络宁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好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金鸿斌 《河南中医》2012,32(8):1061-106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9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可靠,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协定处方2号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1∶1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协定处方2号中药复方治疗,疗程均为14天。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定处方2号中药复方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肺病治肠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肺病治肠”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运用的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12 0例 ,分为对照组、中西医组、观察组每组各 4 0例。通过各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心血管功能各项指标的检测比较 ,综合疗效评定。结果 :对照组 ,总有效率为 6 7 5 % ;中西总有效率为的 80 % ;总有效率为 87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的疗效较单纯的西医治疗要好 ,观察组 ,即在中西医组各型中加大黄兼以通腑治疗 ,疗效较中西医组疗效好 ,提示“肺病治肠”在慢性肺心病急性作期运用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将 12 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72例采用静滴川芎嗪并配合西医常规治疗 ,对照组 5 2例则单用西医常规治疗 ,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发作期肺心病安全而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照组单用常规西药,两组疗程均为两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人,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煎服,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80%,(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急性加重期的肺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肺心痛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用西医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9.
魏葆琳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1):946-94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87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所用西药与疗程基本相同。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肝肾功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肝肾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84例确诊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2例,西药组42例。[结果]两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92.9%,对照组有效率<71.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较单用西药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的变化水平。方法:中西医组采用西医常规法加破瘀通络汤治疗,西药组采用西长短常规疗法,采用酶 联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表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水平。结果:中西药组及西药组治疗前sVCAM-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两组sVCAM-1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予以环磷酰胺、激素特等及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75例)予以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狼疮性肾炎(LN)活动指标,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的变化及两组在复发率和不良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79%,P〈0.05),治疗组在改善LN活动指标,尿蛋白,血浆白蛋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刺、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汤加味并配合针刺、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综合组),并设单纯中药组32例、单纯西药组31例作为对照;比较各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血脂的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血液流变性及血脂均有改善,尤以综合组明显:各组疗效比较亦以综合组为佳。结论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应梅 《山西中医》2007,23(3):27-2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36例在常规西医治疗(能量合剂、维生素、对症支持疗法)的基础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36例,对照组100例单用西药治疗.15天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18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显效50例,好转3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6.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制动方治疗慢性抽动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抽动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3组,每组20例,中药组用制动方,西药组用氟哌啶醇,中西药组用制动方加氟哌啶醇,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均进行症状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中药组有效率50%,西药组有效率55%,中西药组有效率80%,3组治疗后比较前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后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制动方对慢性抽动确有疗效,而中西药结合则是治疗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6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60例中,治愈21例,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中,治愈4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血清心肌酶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中方  张毅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10):464-465
观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6 2例 ,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3 8例 ,在西药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心肌炎合剂 ;对照组 2 4例 ,予单纯西药治疗。结果表明 ,治疗组在治愈率、有效率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方面 ,均优于对照组 ( P<0 .0 5 ) 。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TCM),采用Cochraneh and-book进行文献评价,采用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评价中医药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现状。结果:纳入22项随机对照试验,漏斗图明显不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包括8项中医药与西医药对照的试验和14项中西医结合与西医药对照的试验。合并后,中医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疗效均优于西医药对照组(P〈0.00001)[中医药VS西药:P=0.01,RR=1.23,95%CI(1.04,1.44);中西药联合VS西药:P〈0.00001,RR=1.15,95%CI(1.08,1.23)];2项中西医结合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0.05);中医药组咳嗽、咳痰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P=0.002),中西医结合组喘息、哮鸣音、咳嗽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0001);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FEV1(P=0.03)、FVC(P〈0.00001)、FEV1%(P〈0.00001)和PEFR(P=0.002);中西医结合可以显著降低嗜酸性粒细胞(EOS)(P〈0.00001)、血清IgE(P〈0.00001);中医药治疗未见不良反应报道。结论:中医药单用或与西医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疗效,亦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报道。但由于所纳入试验方法学质量低下等原因,其潜在的疗效及安全性还需严格设计的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输卵管阻塞有效而且实用的方法。方法12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随机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组)、单纯中药(中药组)、单纯西药(西药组)3种不同方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同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结果中西医组输卵管双侧通畅率86.7%,妊娠率85.0%;中药组分别为66.7%和63.3%;西药组分别为53.3%和50.0%。3组比较,中西医组效果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治疗3个疗程后,3组CRP和IL-1β均下降(P<0.0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效果好,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