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肥厚型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肥厚型与扩张型心肌病病例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对9例肥厚型心肌病与19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肥厚型心肌病组77.8%心电图出现异常,以ST—T改变发生率最高(6例,67%),左心室肥大次之(5例,56%),传导障碍(3例,33%),有1例V3-V5导联出现巨大倒置T波(11%)。扩张型心肌病组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电图改变,ST—T改变发生率(12例,63%)与肥厚型大致相等,P波改变(12例,63%)、传导障碍(9例,47%)、心房颤动(4例,21%)、室性心动过速(3例,16%)发生率均较肥厚型高,左心室肥大较肥厚型低(37%)。结论肥厚型与扩张型心肌病均可引起多种类型心电图改变,重视临床及心电图变化,采取进一步的检查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该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猝死的临床分析山东泰安解放军88医院(271000)杨曙光,苏玉文,解直彬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预后不良,年死亡率25%~45%,其中30%为猝死。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来住院期间猝死的IDC病例,对多项临床、心电图(ECG)和超声... 相似文献
3.
辅酶Q10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中的最常见的一型 ,发病率较高。由于其病因不明 ,心肌病变弥散 ,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预后较差。我科自 1 988年以来对收治的 42例原发性心肌病患者应用 COQ1 0 和卡托普利治疗 ,效果满意。现对其治疗机制及临床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 ,男 2 8例 ,女 1 4例 ,年龄 2 3~ 72岁 ,平均 ( 43± 4.5 6 )岁。病程 3个月至 1 6年 ,平均 ( 2 8.0 2±7.2 4)个月。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 (见表 1 )。心功能分级 级者6例 , 级者 2 2例 , 级者 1 4例。常规做血、尿常规、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是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心脏病。临床上起病缓慢,多在症状明显时才就诊,如有气急、端坐呼吸、浮肿和肝肿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时,才被诊断。因此,及时观察、护理尤为重要。我们对2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了自我护理指导,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血压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心力衰竭患者分成合并高血压组 (n =4 2 )和未合并高血压组 (n =4 2 ) ,两组基础状态相似 ,随访比较其长期预后情况 ,包括生存率 ,死亡原因 ,死亡患者生存时间以及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患者的生存率、死亡原因、死亡患者生存时间相似 (P >0 .0 5 ) ,两组患者中死亡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左心房内径以及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存在差异 (P <0 .0 5 )。结论 :经严格降压治疗 ,合并高血压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远期预后与未合并高血压者相似 ,ACEI对上述两组患者作用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6.
秦云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5,(137):84-84
目的:探讨儿童扩心病心电图ST段、T波参数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儿童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T波与ST段参数分析。结合超声心电图、临床症状、心功能状态、X线胸片检查确诊。结果:本组扩张型心肌病患儿ST—T波改变24例(63.2%),窦性心律改变9例,各类传导阻滞7例,心房颤动4例。结论:全导联ST—T波改变,同时伴有异常心律、传导阻滞对临床诊断儿童扩张心肌病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4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容积指数(LVVI)、室壁厚度(LVWT)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其诊所左室肥厚(LVH)常用五项心电图(ECG)标准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多数ECG标准与LWI、LVWT、LVMI呈轻、中度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VVI、LVMI主要与Romhit—Estes记分(RE记分)、Sokolow和Lyon指数(SL指数)有关,LVWT主要与SL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8.
张琴霞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7(3):62-63
扩张型心肌病是以心脏扩大、射血分数降低,进行性心力衰竭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变。本病原因不明,可能与感染、中毒、代谢障碍等有关。散发于世界各地。临床表现是心功能不全的症状,然而早期症状可不明显。心电图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是心脏科最常见的检查方法。但由于心脏超声检查比较昂贵,往往许多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早期未及时做心脏超声检查而耽误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本文通过对29例扩张型心肌病常见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改变相关性的分析,目的是从中发现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的早期异常,为尽早做心脏超声检查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多见的一种,其原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主张综合性因素如感染特别是病毒性感染、自身免疫、环境影响等综合并发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T波振幅对于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诊断为DCM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 NYHA Ⅱ级组(n=28)、NYHA Ⅲ级组(n=26)和NYHA Ⅳ级组(n=26)。所有患者均完善超声心动图和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T波振幅与DCM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T波振幅评估DCM左室收缩功能的诊断效能。 结果 NYHA Ⅲ级组和NYHA Ⅳ级组左室收缩期末期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高于NYHA 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 Ⅳ级组LVESV、LVESD、LVEDV、LVEDD均高于NYHA Ⅱ级组和NYHA 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 Ⅲ级组和NYHA Ⅳ级组LVEF低于NYHA 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 Ⅳ级组LVEF低于NYHA Ⅱ级组和NYHA 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 Ⅱ级组、NYHA Ⅲ级组、NYHA Ⅳ级组心电图T波振幅在II、V4、V5、V6导联均逐渐降低,以NYHA Ⅳ级组降低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参数LVESV、LVESD、LVEDV、LVEDD与DCM患者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486、0.514、0.473、0.522,均P<0.001);LVEF与DCM患者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0.504,P<0.001)。心电图T波振幅在II、V4、V5、V6导联与DCM患者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0.438、0.465、0.530、0.512,均P<0.001)。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T波振幅对DCM左室收缩功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922,95% CI:0.845-0.998,P<0.001),显著优于单独应用超声心动图对DCM左室收缩功能的诊断价值(AUC=0.863,95% CI:0.757-0.970,P<0.001)和单独应用心电图T波振幅对DCM左室收缩功能的诊断价值(AUC=0.706,95% CI:0.560-0.853,P=0.024)。结论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T波振幅可作为评估DCM左室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将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损害为特点的心肌疾病称为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其病理基础在于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1]。该病病因未明、病死率高,并且占整个心肌病的70%-80%,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扩大、血栓栓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31例经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并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严重心律失常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非严重心律失常组明显增大,[69.47±7.65 mm & 61.92±4.80 mm,(31.37+5.73)% & (39.50±6.26)%],P<0.01;(2)房颤组的左房内径较非房颤组显著增大,(49.00±3.11 mm & 39.88±2.36 mm),(P<0.01).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并且呈多样化,对出现严重心律失常、ST-T异常等改变的患者,有必要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3.
杨作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3):6868-6870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以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心肌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是左心室受累,可伴有或不伴心室舒张功能障碍。芬兰儿童的发病率达2.6/10万。根据2006年美国心脏协会的心肌病分类,DCM属于原发性心肌病中的混合性心肌病的亚型。而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则将心肌病分为5 相似文献
14.
扩张型心肌病是指不明原因的左心室或全心室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受损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30-50岁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慢性心衰是扩张型心肌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作通过36例患临床观察,评价倍他乐克与卡托普利加常规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衰患心室重塑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特点是心肌收缩力减弱,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猝死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病因与病毒持续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死因主要为心衰和猝死,伴三尖瓣反流者猝死危险性可增加^[1]。 相似文献
16.
1 病案特点 本例患者以原因不明的左心室扩大 ,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应考虑以下疾病: 相似文献
17.
杨建群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5,3(1):27-27
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以双侧心室扩张,收缩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病因不明。心内科治疗心功能进行性减退转心外科治疗。手术有2种,一种为心脏移植,由于供体问题短期无法解决;另一种为左心室减容术,据国内外有关报道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现就我院一例儿童扩张型心肌病行左心室减容术后的护理作一浅析,以提高今后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窄QRS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室内同步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同步性指数评价窄QRS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室内与心室间不同步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2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组)和21例正常人(对照组)的局部心肌,获得多普勒组织速度曲线,分别测量QRS波起点到射血期S波起点的时间(Q Sb),计算心室内同步性指数(TSI)和各室壁壁内的同步性指数(RSI)。结果 DCM组患者各壁Q Sb延长;TS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36. 55±16. 12)msvs(18. 18±10. 62)ms, P<0. 001];左室侧壁、后壁、室间隔的RSI明显增高。结论 对窄QRS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明显存在心室内不同步,左室各壁各节段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延迟,因此可以考虑扩大双腔起搏治疗的临床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拟稳心汤中药方剂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西药组和西药组。西药组根据2005心衰治疗指南用药,包括利尿剂、ACEI、ARB、β-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洋地黄类制剂,并随心功能调整剂量;中西药组在上述西药基础上,加用自拟稳心汤方剂治疗,稳心汤疗程3个月。治疗12个月随访,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12个月后随访,中西药组较西药组头晕、乏力等发生率下降(P<0.05),利尿剂使用剂量、洋地黄类制剂使用例数、中西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率及再次住院率均明显下降(P均<0.05),中西药组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衰患者优于西药组。结论自拟稳心汤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衰可减少西药毒副作用,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心电图T波振幅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DCM患者80例,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NYHAⅡ级组(28例)、NYHAⅢ级组(26例)和NYHAⅣ级组(26例),均行超声心动图和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比较各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电图T波振幅的差异。分析超声心动图参数和心电图T波振幅与DCM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心电图T波振幅评估D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诊断效能。结果 各组LVESV、LVESD、LVEDV、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Ⅱ、V4、V5、V6导联T波振幅均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VESV、LVESD、LVEDV、LVEDD与DCM患者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r=0.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