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球囊辅助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采用全身麻醉,经股动脉入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监视下,先经导引导管放置不可脱球囊于载瘤动脉瘤开口处,然后在微导丝引导下,再置微导管头端于动脉瘤腔内。在行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前,先在透视下用低浓度造影剂缓慢充盈动脉瘤开口处的球囊,使其暂时闭塞载瘤动脉与动脉瘤颈开口后,通过预先放置的微导管用合适的弹簧圈填塞动脉瘤囊,然后抽出球囊内的造影剂,恢复血流后行造影检查,确认所致弹簧圈稳妥后再解脱。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弹簧圈填塞满意为止。结果 10例宽颈动脉瘤患者在球囊辅助下弹簧圈均填塞满意,其中1例在栓塞左侧后交通动脉开口处宽颈动脉瘤结束撤出球囊复查造影时,发现半环弹簧圈突出载瘤动脉内,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在扩展了栓塞动脉瘤适应证的同时,也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但是,由于它是一种不开颅、创伤小、恢复快的技术操作,对宽颈动脉瘤来说,该项介入治疗技术仍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支架半释放技术辅助可解脱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的疗效,评价该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所选2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在DSA监视下,载瘤动脉放置LEO支架封堵动脉瘤口,然后经支架网眼在微导丝引导下,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腔,直到瘤腔致密填塞为止.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成功置入支架,支架置入后造影显示支架位于载瘤动脉内并跨越动脉瘤颈.其中100%栓塞21例,95%栓塞2例,死亡1例.23例患者电话随访1个月后恢复良好,无再出血发生.结论 支架半释放技术联合微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占80%~90%,其它多为头痛、头晕和视、动眼、滑车、三叉、外展等颅神经被压迫受损症状。一般认为,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占人口的1%~2%,其中一半左右会破裂出血,而破裂出血的早期病死率约为30%~40%。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主要有载瘤动脉的闭塞和动脉瘤的囊内栓塞两类。对于梭形动脉瘤和巨大型、部分大型宽颈动脉瘤,如果侧支代偿良好或通过颅内外动脉搭桥建立良好的旁路代偿血流,可以闭塞载瘤动脉。一般半年后动脉瘤可逐渐皱缩吸收,其压迫症状减轻或消失。1971年Serbinenko发明了可脱性球囊,1975年Debrun又进行了改进,由此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逐步兴起。由于用球囊进行动脉瘤的囊内栓塞操作比较困难、相对危险和容易复发,目前球囊主要用于载瘤动脉的闭塞。1991年Guglielmi报道了电解可脱式铂金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颅内动脉瘤。GDC的临床应用,使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产生了新的飞跃。综合国外多家大宗病例的报告,80%~90%的动脉瘤可一次栓塞治愈,10%~15%的动脉瘤需要再次栓塞,栓塞后的动脉瘤再次出血率在0.5%以下,栓塞的死亡率和永久残废率均在2%左右。栓塞结果不仅完全可与外科手术结果相媲美,而且还具有创伤微小和术后恢复很快的优势。   在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上,主要有以下技术:(1)篮筐技术(basket technique):指在动脉瘤内放置第1,2个弹簧圈时,使其沿动脉瘤边缘盘旋形成一包含整个动脉瘤腔的篮筐,后续弹簧圈紧密地填塞于筐内,达到完全栓塞。(2)重塑技术(remodelling technique):对宽颈动脉瘤,可将一球囊导管放置于载瘤动脉内,球囊面对动脉瘤瘤颈,放置弹簧圈的微导管头端置于动脉瘤内,先用对比剂将瘤颈处的球囊充盈以挡住瘤颈,然后经微导管在动脉瘤内放置弹簧圈,如此反复栓塞动脉瘤。(3)双微导管或连环技术(double micro-catheter technique or hand in hand technique):也常用于宽颈动脉瘤的栓塞。用2根微导管,经1根向动脉瘤内推送1个弹簧圈,先不解脱;经另1根推送另1个弹簧圈,2个弹簧圈相互缠绕使支撑更加稳定,此时解脱第1个弹簧圈;再放入第3个弹簧圈,然后解脱第2个弹簧圈,如此反复进行栓塞。(4)蚕食技术(piecemeal technique):对于不规则形的宽颈和长形动脉瘤,第1个弹簧圈应选其直径相当于动脉瘤的横径,当瘤顶填塞紧密后,利用弹簧圈的最后几个袢突向瘤颈再形成筐网,随后再紧密填塞,如此直到瘤颈。临床实践表明,篮筐技术适用于大多数动脉瘤的栓塞,尤其在形态较规则的(如圆形或椭圆形)动脉瘤常能奏效。重塑技术和双微导管(连环)技术虽然巧妙,但两者均须载瘤动脉较粗和无严重血管痉挛。前者对于克服宽颈动脉瘤弹簧圈放置时容易脱出或不稳定,以及由于瘤颈处缺乏对弹簧圈的反作用力,使弹簧圈不易填塞紧密很有帮助;后者则无须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血流,并从容应付后续弹簧圈将前面弹簧圈顶出的可能,栓塞时弹簧圈比较稳定。蚕食技术是将动脉瘤“分块”栓塞,一个难点是选择合适直径和长度的弹簧圈,以达到既把动脉瘤先栓的部分填紧,又能留出足够的长度在后栓的部分形成新的篮筐。以上几种技术可以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结合可伸缩自膨式(LEO)支架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蛛网膜下隙出血经DSA或CTA证实为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人14例(7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椎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瘤),1例选择先释放支架,微导管穿过支架网眼填塞微弹簧圈;2例先填塞动脉瘤,栓塞完全后再在瘤口释放LEO支架;11例选择先半释放LEO支架后填塞动脉瘤,待栓塞完全后,再完全释放支架。结果 13例宽颈动脉瘤均应用Remod微弹簧圈结合LEO支架完全栓塞,1例部分栓塞。结论微弹簧圈结合LEO支架治疗宽颈动脉瘤具有易操作、输送方便、支架进出外微导管顺利的特点,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球囊或支架辅助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24例,介入治疗术前经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诊断.采用全身麻醉,经股动脉穿刺入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根据动脉瘤的形状、大小,采用相应辅助技术,选用合适的弹簧圈,逐步将瘤腔满意填塞.结果 24例患者共计24个瘤体,使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技术栓塞8个,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技术16个,其中100%栓塞21例,95%栓塞2例,死亡1例.23例患者电话随访1个月后恢复良好,无再出血发生.结论 联合使用支架和微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球囊辅助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栓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球囊辅助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应用体会。方法采用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对34例患者36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29例患者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19个动脉瘤发生在颈内动脉,10个动脉瘤发生在椎基底动脉,7个动脉瘤发生在其他小动脉。球囊辅助技术采用双导管,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后,不可脱球囊置于瘤颈,充盈以覆盖瘤颈,再行GDC填塞动脉瘤。结果球囊辅助栓塞完全35个,次全填塞1个,无死亡,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平均随访(5.3±1.2)个月,球囊辅助栓塞再通率12.5%(1/8)。结论球囊辅助技术是处理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球囊保护技术栓塞动脉瘤的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的效果,并且球囊保护技术复杂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动脉瘤栓塞术已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栓塞宽颈动脉瘤过程中,弹簧圈容易移位或逃逸出瘤腔,导致严重后果。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技术,目前释放支架和微导管到位次序一般有两种.  相似文献   

8.
高小平  余翔  张抗南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09-2212
【目的】4g讨LEO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并发症防治,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1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采用LEO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术后3、6及12个月随访临床症状,6~12个月造影随访。【结果】13例宽颈动脉瘤致密填塞,3例不全填塞,所有患者载瘤动脉通畅,支架均到位;15例临床症状随访,均无再出血及血栓形成;14例造影随访,13例动脉瘤不显影,1例有轻度血管狭窄。【结论】LEO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8例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应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18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有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男11例,女7例,35~66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确诊动脉瘤部位:后交通动脉瘤9例,前交通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瘤4例.均择期手术,采用电解可脱式铂金微弹簧圈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以往多采用电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但电解脱弹簧圈解脱时间较长,解脱区质地硬,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微小动脉瘤的栓塞。目的:观察水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经头颅CT检查确认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有脑叶出血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证实为颅内动脉瘤,采用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与结论:经过治疗,患者破裂动脉瘤致密栓塞,填塞达99%,出血得到控制。提示水解脱弹簧圈的超柔软性及对瘤体壁的顺应性,操作方便,提高了动脉瘤的致密性栓塞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的可能,应该为目前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较好的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以往多采用电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但电解脱弹簧圈解脱时间较长,解脱区质地硬,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微小动脉瘤的栓塞.目的:观察水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经头颅CT检查确认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有脑叶出血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证实为颅内动脉瘤,采用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与结论:经过治疗,患者破裂动脉瘤致密栓塞,填塞达99%,出血得到控制.提示水解脱弹簧圈的超柔软性及对瘤体壁的顺应性,操作方便,提高了动脉瘤的致密性栓塞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的可能,应该为目前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较好的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颅内宽颈动脉瘤无论血管内介入治疗还是手术夹闭,都是神经外科非常棘手的难题。随着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的推广应用,血管内栓塞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手段。但据报道,85%的窄颈动脉瘤可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获得完全闭塞,而宽颈动脉瘤中只有15%可获得完全闭塞[1]。鉴于单纯弹簧圈栓塞时弹簧圈易于突入载瘤动脉,无法致密填塞,目前临床已先后应用球囊辅助瘤颈重塑形技术和颅内专用自膨支架来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近年来作者应用血管内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球囊辅助瘤颈重塑形技术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1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患者均为本院2005年2月~2007年12月确诊为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32~68岁,平均44岁。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按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2例;合并颅内血肿2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1.2影像学检查本组病例均行CTA及DSA检查,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1例,后交通动脉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2例,眼动脉3例,椎动脉1例,基底动脉顶端1例。动脉瘤直径3~15 mm,瘤颈宽度2~7 mm,7...  相似文献   

13.
动脉瘤囊内闭塞经历了一个可脱性球囊至游离弹簧到可脱性弹簧的发展过程。可脱性球囊囊内栓塞可撑破动脉瘤,也可因“水锤效应”造成动脉瘤扩大而复发或出血[1]。此后,游离弹簧圈用于动脉瘤瘤内栓塞,但不可控制,一旦推出微导管则不能回撤,易发生弹簧圈逸出动脉瘤造成正常血管栓塞,且多数不能完全栓塞动脉瘤或不能致密填塞。近几年,可脱性弹簧的应用极大地扩展了囊状动脉瘤的栓塞范围,使80%以上的动脉瘤可通过血管内栓塞治愈。目前常用的可脱性弹簧圈有两种,一种为机械解脱性弹簧圈,另一种为电解解脱性弹簧圈(GDC),两种弹簧圈有不同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效果,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栓塞治疗25例颅内微小动脉瘤(直径小于3.0mm)的手术方式及效果。均在全麻下行介入治疗。术后即刻血管造影:16例单纯弹簧圈栓塞中14例100%填塞,2例95%填塞;6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中4例100%填塞,2例95%填塞。3例单纯支架覆盖瘤颈造影剂滞留加重。结果:单纯弹簧圈栓塞中10例复查,8例100%填塞,2例50%填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4例复查,全部100%填塞。2例单纯支架覆盖瘤颈复查动脉瘤均不显影。结论:对颅内微小动脉瘤采取单纯使用弹簧圈或结合颅内支架栓塞是较好的治疗方法,治疗关键是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微导管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5.
颅内宽颈动脉瘤无论血管内介入治疗还是手术夹闭,都是神经外科非常棘手的难题。随着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的推广应用,血管内栓塞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手段。但据报道,85%的窄颈动脉瘤可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获得完全闭塞,而宽颈动脉瘤中只有15%可获得完全闭塞。鉴于单纯弹簧圈栓塞时弹簧圈易于突入载瘤动脉,无法致密填塞,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支架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使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的1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瘤颈∶体平均0.96)手术方式及效果。11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其中应用Neuroform支架6例,LEO支架5例。1个Neuroform支架覆盖瘤颈2例,2个LEO支架重叠覆盖瘤颈1例。结果:10例在术后3个月~12个月复查造影。①1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应用Neuroform支架6例,LEO支架5例;术中5例100%栓塞,3例复查瘤腔均不显影;术中6例75%~90%填塞,但均有造影剂严重滞留,4例复查,3例瘤腔完全闭塞,1例瘤腔扩大。②2例采用1个neuroform支架覆盖瘤颈,术中均有造影剂严重滞留,复查瘤腔均不显影。③1例采用2个neuroform支架重叠覆盖瘤颈,术中有造影剂严重滞留,10个月后瘤腔消失。结论:对颅内宽颈动脉瘤采取单纯血管内支架或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关键是血管内支架的选择和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介入治疗的31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瘤颈∶体大于0.5)手术方式及效果.结果:1.14例瘤颈∶体0.5~0.7者均接受单纯三维(3D)弹簧圈栓塞,术中12例栓塞率大于90%,2例小于90%.7例复查,6例100%栓塞.2.11例瘤颈∶体0.7~0.9.①2例接受单纯3D弹簧圈栓塞,术中栓塞率大于90%,1例复查,100%栓塞;②1例接受单纯3D弹簧圈栓塞失败,采用BAGDC技术,术中栓塞率大于90%,未复查;③1例接受单纯3D弹簧圈栓塞失败后采用双导管技术部分栓塞,术中栓塞率小于90%,复查,瘤腔仍部分残留;④7例接受二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例栓塞率大于90%,4例栓塞率小于90%.4例复查100%栓塞.3.6例瘤颈∶体≥1.0.①4例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中2例栓塞率大于90%,2例栓塞率小于90%.2例复查,1例瘤腔100%栓塞,1例瘤腔仍部分残留;②2例微小宽颈动脉瘤使用Neuroform支架覆盖瘤颈,术中均有造影剂残留,术后复查瘤腔均消失.结论:对颅内瘤颈∶体0.5~0.7的宽颈动脉瘤,单纯应用3D弹簧圈栓塞可获成功.对瘤颈∶体≥0.7者应采取单纯血管内支架植入或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  相似文献   

18.
支架在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内支架在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治疗过程,其中3例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2例位于颈内动脉眼动脉段,2例位于颈内动脉后交通段,1例位于前交通动脉,2例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1例位于椎动脉,1例位于基底动脉;绝对宽颈(瘤颈〉4mm)动脉瘤9例,相对宽颈3例,瘤颈/瘤体均〉0.7。术中将颅内支架引至动脉瘤处并释放支架覆盖动脉瘤颈,然后行弹簧圈栓塞术。结果7例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5例采用Leo支架,12枚支架全部成功释放。其中100%栓塞8例,95%栓塞3例,1例支架释放后动脉瘤不显影未行弹簧圈栓塞。1例术中出血经迅速填塞弹簧圈及支持对症治疗后患者治愈。本组患者无死亡。10例术后3个月随访造影,9例动脉瘤腔完全闭塞,1例达95%栓塞,载瘤动脉无狭窄。结论颅内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闭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既可保护载瘤动脉通畅,又可提高宽颈动脉瘤栓塞的致密程度,效果较好,并且可降低穿支血管阻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背景:近年来,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保持载瘤动脉通畅,防止弹簧圈脱入载瘤动脉,可显著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目的:探讨Neuroform3自膨式支架在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宽颈前交通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Neuroform3自膨式支架辅助下,采用弹簧圈介入栓塞32例宽颈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41-71岁,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32例患者技术操作顺利,宽颈前交通动脉共置入32枚Neuroform3支架,弹簧圈置入顺利,释放位置满意,技术成功率达到100%。在Neuroform3支架辅助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完成后造影显示,32枚动脉瘤完全栓塞30枚,占94%;部分栓塞2枚,占6%。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平均住院6.3 d。32例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再行全脑血管造影未见再次脑出血、脑血管栓塞或动脉瘤复发。表明在Neuroform3自膨式支架辅助下采用弹簧圈介入栓塞治宽颈前交通动脉瘤,材料与宿主生物相容性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及栓塞效果.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对2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应用Solitaire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围术期给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评价栓塞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共使用27枚Solitaire支架,其中1例患者使用2枚支架.术中支架均顺利到位,放置位置满意,即刻血管造影致密栓塞24例,次全栓塞2例,支架释放位置满意,载瘤血管通畅,3个月后,23例患者获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无动脉瘤复发迹象.结论 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操作简单,栓塞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