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的脑神经元保护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精神分裂症脑神经元保护治疗的理论依据及脑细胞保护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这一治疗措施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米诺环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及其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并观察心肌损伤后给予保护心肌治疗的疗效。方法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心电图及心肌酶,比较不同药物及是否联合用药时患者的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异常情况,并分析药物剂量及服药时间与心肌酶的关系及观察给予保护心肌治疗后心肌酶改善情况。结果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53例患者心电图均有不同的病理变化,以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ST-T的降低最常见,其中以服用氯氮平、氯丙嗪及合并氟哌啶醇者常见,其中38例资料完整的患者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护心治疗后均能恢复正常。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可逆的,经保护心肌治疗后均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前后肢体保护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入院时采用传统与改良后的肢体保护带进行保护,采用保护患者记录单评定效果。结果改良后肢体保护带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传统肢体保护带,且无明显不良后果。结论改良后的肢体保护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少而轻,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诊断单元的提出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是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还不清楚,许多治疗理论至今仍是假设[1].精神医学界从生物医学角度对精神分裂症做了大量研究,心理学界也从他们的视角对精神分裂症进行了漫长的探索.目前仍主张对精神分裂症综合干预和长期治疗,心理治疗是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重要辅助治疗之一.本文主要从心理动力学派、亲附理论学派、认知行为心理学派的主要理论假设和技术出发对精神分裂症的个体心理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存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而且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认知障碍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如职业、社交、经济等方面等受损的重要原因,是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否重新融入社会的重要因子,因此改善认知功能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目标,由此出现了多种认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其与社会功能的关系及认知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11例有乙肝病毒感染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用药、副反应、疗效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与117例无乙肝病毒感染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了比较。调查结果表明乙肝病毒感染不影响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五氟利多维持治疗社区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五氟利多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177例,并进行了一年的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 五氟利多对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优于其它抗精神病药物,且副作用轻微。结论 认为五氟利多较适合于精神分裂症的长期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精神病.WHO1992年公布的资料显示其年发病率为7‰~14‰,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有资料显示仍有30%~60%的患者在充分的药物治疗后仍然缺乏反应或仅有部分反应,迁延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导致临床治愈率低,预后差,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负担.本文介绍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概念、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重点介绍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措施及进展,关注到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心理康复的综合治疗问题.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仍不明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临床医生将仍然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10.
奎硫平治疗多种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奎硫平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国外有许多关于奎硫平治疗其它精神疾病的报道,本文综述了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以外的多种精神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结果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81.7%,痊愈率56.7%,不良反应轻,依从性好。结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综合干预对非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一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良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但对于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和结局的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疗效并不一定理想[1].因此,近年来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结合社会技能训练、职业康复等综合干预,是人们正在积极探索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更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本研究比较了综合干预与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130例非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期2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脑影像成像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临床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多模态脑成像技术已经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功能连接异常。包括电抽搐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在内的物理治疗已经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但是这些物理治疗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精神分裂症物理治疗机制及脑成像研究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综合多种无创的神经成像方法可以纵向研究物理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起效机制,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评价均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康复难度大、复发性高是其特点,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分裂症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精神分裂症的认知行为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现通过复习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治疗的相关文献,从研究现状、存在的障碍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应用认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学改变的细胞学基础.方法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以9名外科手术腰麻脑脊液作对照.结果 (1)精神分裂症患者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多,出现吞噬细胞,治疗前及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2)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治疗前的脑脊液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多比偏执型更为突出(P<0.01),治疗后这种差异消失.(3)精神分裂症治疗前病程在半年以内者脑脊液淋巴细胞减少比三年以上者突出,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2),治疗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不明,即使经充分有效治疗后,仍有30% 以上的患者由于疗效欠佳 发展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造成重大疾病负担。现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现状、神经病理机制、潜在 治疗靶点及疗效预测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特征及相关因素,以利防范。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35例,以有攻击行为的52例为研究组,无攻击行为的183例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既往攻击行为史、自知力、幻觉妄想、脑电图和地形图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养育方式中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各种可能因素,对重点病人采取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并加强精神科监护,以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针对精神分裂症和氧化应激的关联,有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现对氧化应激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非酶类抗氧化物对精神分裂症的可能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抗氧化剂在抗氧化防御系统中的影响和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进一步拓宽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新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工作记忆缺陷,影响其功能及预后,但目前尚无有效干预手段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工作记忆缺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非侵入性干预手段,基础及临床研究提示rTMS对精神分裂症的工作记忆缺陷可能具有改善作用,但是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反映rTMS对精神分裂症工作记忆缺陷的治疗全貌及真实情况.因此,对rTMS治疗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精神分裂症的工作记忆缺陷机制,同时也能为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缺陷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改善患者的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治疗周期长,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严重,社会功能逐步退化[1].尽管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并预防复发的主要方法,但仍有25%~40%的有效服药患者饱受残留精神症状的困扰[2].精神分裂症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是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CBT来改善患者精神症状,从而达到治疗效果[3].近十年来,随着CBT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中,其相关研究也从简单的个案研究发展到随机对照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就CB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本方法及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