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bFGF和BDNF对MCAO大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SGZ)神经干细胞原住增殖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bFGF组(24只)、BDNF组(24只)、bFGF+BD—NF组(24只)。采用线辁法制作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3d、7d、14d、28d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SGZ区BrdU、Nestin的表达。结果:各组SGZ区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均在脑缺血3d后开始增加,7d达到高峰,14d后开始下降,28d降至最低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FGF+BDNF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数增加更明显。结论:侧脑室注射bFGF、BDNF可促进脑缺血大鼠SGZ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bFGF和EGF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效应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神经干细胞(NSCs)实验室分离、培养方法,为NSCs移植提供细胞源.方法:取4月龄(±15 天)正常孕妇水囊引产胎儿大脑纹状体区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培养于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B27的无血清培养基;同时利用单细胞克隆技术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抗原的表达来鉴定神经干细胞.结果:体外培养的干细胞在bFGF和B27培养基中可不断增殖形成细胞球,并出现少量细胞分化.单细胞培养4天即开始分裂,同时伴有个别细胞分化;出现大量神经球一般为15天;分化的细胞在30天开始分解,50天左右基本消失.细胞培养3个月(每月补液1次)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单细胞克隆可连续传代10次,仍具增殖分化能力.液氮冻存6个月的细胞复苏后仍具增殖分化能力.单细胞克隆传代增殖的细胞球经Nestin免疫荧光鉴定,呈阳性结果,证实其胚胎源性.结论:采用bFGF和B27的无血清培养基能促进神经干细胞连续稳定增殖,并有少量分化,细胞体外培养3个月、克隆连续传代10次情况下的细胞仍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神经干细胞 (NSCs)实验室分离、培养方法 ,为NSCs移植提供细胞源。方法 :取 4月龄 (± 15天 )正常孕妇水囊引产胎儿大脑纹状体区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 ,培养于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B2 7的无血清培养基 ;同时利用单细胞克隆技术进行连续传代培养 ;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抗原的表达来鉴定神经干细胞。结果 :体外培养的干细胞在bFGF和B2 7培养基中可不断增殖形成细胞球 ,并出现少量细胞分化。单细胞培养 4天即开始分裂 ,同时伴有个别细胞分化 ;出现大量神经球一般为 15天 ;分化的细胞在 3 0天开始分解 ,5 0天左右基本消失。细胞培养 3个月 (每月补液 1次 )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单细胞克隆可连续传代 10次 ,仍具增殖分化能力。液氮冻存 6个月的细胞复苏后仍具增殖分化能力。单细胞克隆传代增殖的细胞球经Nestin免疫荧光鉴定 ,呈阳性结果 ,证实其胚胎源性。结论 :采用bFGF和B2 7的无血清培养基能促进神经干细胞连续稳定增殖 ,并有少量分化 ,细胞体外培养 3个月、克隆连续传代 10次情况下的细胞仍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4.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新生大鼠海马分离培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方法:应用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无血清条件培养基,采用无底物的悬浮培养法培养神经干细胞,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鉴定传代后形成的细胞团。结果:EGF bFGF可能明显地促进神经干细胞分裂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发现传代后形成的细胞团中的细胞均表达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结论:我们成功地建立了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培养模型。  相似文献   

5.
陈霞  尹晓娟 《中国药业》2010,19(21):8-9
目的分离胎盘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并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以期找到能成功标记神经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将胎盘组织剪碎后消化、培养,加入神经干细胞诱导因子1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10ng/mL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DMEM/F12,并分别添加相应浓度的血清,预诱导3d后加入DMEM/F12+0.1μmol/L全反式维甲酸(RA),10ng/mL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10ng/m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进行正式诱导7d。结果诱导10d后用Feridex标记诱导后的细胞,普鲁士蓝染色显示90%以上的干细胞胞质内出现细小的蓝色铁颗粒,Nestin染色显示阳性。结论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能成功诱导为神经干细胞,且Feridex可成功标记诱导后的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对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bFGF EGF; bFGF PDGF;bFGF BDNF;bFGF)分离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并用免疲细胞化学技术研究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在bFGF、bFGF EGF、bFGF BDNF及bFGF PDGF不同因子或因子组合中,均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分化后的神经元比例分别为(14.5±1.2)%、(14.7±1.8)%、(23.3±2.1)%、(35.5±2.4)%,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比例趋势为bFGF PDGF >bFGF BDNF>bFGF EGF>bFGF(P<0.05)。姑论:PDGF对bFGF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培养和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方法。方法通过梯度分离获得成年大鼠MSCs,在细胞因子和氧化剂作用下对其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巢蛋白(Nestin)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诱导率。结果BMSCs被转化神经元样细胞并表达Nestin。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所获得的神经元样细胞诱导率高(49.7%)。结论bFGF、BHA能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离并检测成年大鼠脑膜组织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亚群,探讨其诱导成神经细胞的能力.方法 自成年大鼠活体分离、剪取脑膜经胰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皿,用无血清的特殊培养基培养,动态观察脑膜细胞克隆球的形成及分化过程,并用巢蛋白(Nestin)、表面抗原CD133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对阳性细胞进行表观遗传学鉴定.分离的脑膜细胞经曲古抑菌素A(TSA)诱导培养基分别诱导分化后检测脑膜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成熟程度,用免疫印迹法(westen blotting)检测诱导分化后脑膜细胞内成熟神经细胞相关标志性蛋白--高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200)、神经元蛋白(BM88)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年大鼠脑膜组织体外培养时不同类型细胞的贴壁时间有差异,具有干细胞特性细胞呈球形,黏着在首先贴壁的扁平基底细胞上分裂形成克隆球,克隆球细胞Nestin、CD133免疫荧光染色阳性.诱导分化后NF-200、BM88有明显表达,表明经诱导分化后脑膜细胞可分化为神经细胞.结论 活体分离成年大鼠脑膜组织部分细胞体外培养具有干细胞特性,并可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成年大鼠嗅球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探索新的成年神经干细胞种子来源。方法用无血清方法分离培养成年大鼠嗅球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用克隆培养、BrdU整合的方法检验培养细胞的干细胞特性;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BrdU、神经干细胞标记物Nestin和SOX2,分化的细胞标记物Tuj1、GFAP、NG2的表达。结果从成年大鼠嗅球能够分离、培养出具有自我更新、增殖的神经球,构成神经球的细胞呈Nestin和SOX2阳性,它们分化后产生Tuj1阳性的神经元、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NG2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结论成年大鼠嗅球存在神经干细胞,能够在体外进行培养、增殖、分化,是神经干细胞的新的种子来源。  相似文献   

10.
神经营养素对培养的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不同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不同时间的大鼠脑神经干细胞(NSCs,Neural stem cells)分化的影响,采用BDNF、GDNF、CNTF、NGF和PDGF,以及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forskolin等对新生大鼠脑神经干细胞进行诱导。研究发现,BNDF、GDNF、CNTF对体外培养3个月内的NSCs分化为神经元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体外探讨ATRA和bFGF对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作用。方法 :采用Ficoll paque(1 0 77g/ml)分离液从骨髓分离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扩增 ,以bFGF/ATRA为诱导剂 ,再加入BME、BHA、DMSO ,诱导期间观察细胞形态、数目的变化 ,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元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在此诱导条件下 80 %的细胞表达NSE ,86 %的细胞表达NF M。结论 :ATRA和bFGF能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而且具有比其他作者报道的更高的阳性转化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共移植体所构成的微环境对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48只同一基因背景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NSCs移植组,共移植体移植组。在新生的同一基因背景鼠海马取神经干细胞和大脑皮质取血管内皮细胞,把单独NSCs和共移植体移植入同一基因背景大鼠MCAO造模后24h缺血半暗带区,Brdu标记其中NSCs,利用免疫荧光双标于3d,7d,14d,60d分别观察NSCs向神经元分化情况。结果:在7d,14d,60d三个时间点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中,共移植体组神经元分化率高于NSCs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移植体对移植入MCAO模型大鼠的NSCs向神经元分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将维甲酸(RA)诱导的人胚神经干细胞移植入受损的大鼠脊髓内,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变化及细胞的分化情况。方法 实验大鼠30只遭受脊髓中度损伤后7天作移植治疗,实验组分两组:一组移植经维甲酸诱导后的细胞,另一组移植未诱导的细胞;对照组注射等量PBS液。每周一次观察大鼠后肢运动情况,移植后4周,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移植细胞在大鼠脊髓内的生存和分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大鼠脊髓内见许多移植细胞存在,部分可分化出神经元样细胞,其后肢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其中维甲酸诱导组能分化出神经元样细胞,其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的能力较另一组更强。结论 维甲酸预处理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内能替代缺失的神经细胞,促进受损的脊髓功能恢复.在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对大鼠表皮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影响。 方法 分离获得饲养了1~3天的新生SD大鼠表皮基底层组织,利用10 min快速贴壁法消化、分离获得表皮干细胞,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表皮干细胞的形态。培养表皮干细胞的培养基为K-SFM,然后按照不同密度表皮干细胞进行分组处理(0.1×107/mL,0.3×107/mL,0.5×107/mL,0.1×106/mL),每组加入20 ng/mL的bFGF,利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标志物Nestin和NSE的变化,以及观察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 结果 成功分离得到SD大鼠表皮干细胞;bFGF诱导后,0.3×107/mL组和0.1×107/mL组细胞第3天即可见细胞开始伸展生长,在约1周时细胞开始分化成神经细胞;且在细胞形态发生双极化改变的数目趋势上也具有一致性;Nestin和NSE检测均呈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谷氨酸所致神经干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大鼠13.5 d胚胎皮质,提取神经干细胞,分为谷氨酸处理组(500μmol/L)、依达拉奉干预组(500μmol/L谷氨酸+500 ng/mL依达拉奉)和正常对照组。谷氨酸及依达拉奉处理24 h后,应用光学显微镜高倍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并对各组细胞作DAPI及TUNEL染色,计数阳性细胞。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谷氨酸处理组细胞的数量减少(P<0.05);依达拉奉组细胞的数量较谷氨酸组明显增多(P<0.05)。谷氨酸处理组的TUNEL阳性细胞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组的TUNEL阳性细胞明显少于谷氨酸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通过拮抗谷氨酸诱导的细胞凋亡对谷氨酸所致的神经干细胞损害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后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后肢动脉硬化闭塞模型60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治疗组(NS组)15只,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bFGF组)15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VEGF组)15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VEGF+bFGF组)15只。NS组、VEGF组分别隔日一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100μg/LVEGF 1mL;bFGF组隔日一次后肢股内侧多点肌肉注射100μg/L bFGF 1mL;VEGF+bFGF组隔日一次腹腔注射100μg/L LVEGF 1mL+后肢股内侧多点肌肉注射100μg/L bFGF 1mL,共治疗21d。分别于7d、14d、21d观察大鼠后肢缺血情况如:间歇性跛行情况、皮肤颜色改变、皮温改变、足溃疡情况等。继续饲养至3个月后取后肢股内侧部位肌肉组织行免疫组化观察血管数。结果 VEGF+bFGF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bFGF组、VEGF组及N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可见VEGF与bFGF联合应用可促进后肢动脉硬化闭塞大鼠的血管再生。结论 VEGF联合bFGF能促进大鼠后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再生,为临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提供新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小艳  余昌胤  范瑞明 《贵州医药》2008,32(2):99-101,F000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高血糖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rived neurotropic factor,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4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正常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NIR)和糖尿病性高血糖脑缺血再灌注组(DIR),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和线栓法分别诱发大鼠糖尿病和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再灌注6h和24h脑组织BDNF和bFGF蛋白表达。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BDNF主要在梗死区表达,bFGF主要在梗死灶周边区表达,NIR组BDNF和bFGF的表达在再灌注6h组和24h组均较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DIR组BDNF和bFGF的表达在再灌注6h组和24h组较NIR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BDNF和bFGF表达增加可能是内源性保护机制;糖尿病性高血糖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BDNF和bFGF表达降低可能是糖尿病加重缺血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Depression is accompanied by the activation of the inflammatory-response system, and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may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depressive disorders. Imipramine (IM), a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drug, has recently been shown to promote neurogenesis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neurons in the hippocampus. However, whether IM elicits a neuroprotective o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r promot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NSCs)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In this study, we cultured NSCs derived from the hippocampal tissues of adult rats as an in vitro model to evaluate the NSCs drug-modulation effects of IM.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3 microM IM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survival rate of NSCs, and up-regulated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and Bcl-2 in Day-7 IM-treated NSCs. Similar to BDNF-treated effect, incubation of NSCs with 3 microM IM increased Bcl-2 protein levels and further prevented lipopolysaccharide (LPS)-induced apoptosis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extracellular-regulated kinase (ERK) pathway. Inhibition of BDNF expression with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 or blocking the MAPK pathway with U0126 further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cl-2 protein levels and abrogated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IM against LPS-induced apoptosis in NSCs. In addition, the percentages of serotonin and MAP-2-positive neuronal cells in the Day 7 culture of IM-treated NSC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using microdialysis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the functional release of serotonin in the process of serotoninergic differentiation of IM-treated NSCs was concomitantly increasing and mediated by the activation of the BDNF/MAPK/ERK pathway/Bcl-2 cascades. In sum,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IM can increas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suppress the LPS-induced inflammatory process, and promote serotoninergic differentiation in NSCs via the modulation of the BDNF/MAPK/ERK pathway/Bcl-2 casca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