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62例在48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降纤酶及普通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都有明显改善,比对照组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47例脑梗塞患者应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前后的高切,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及Q值的有显著性差划(P〈0.01或P〈0.05)提示ILIB疗法能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应用该药治疗 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组,并以 57例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患者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和甲襞微循环积分改善均有显著意义(P<0.05~0.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提示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应用降纤酶治疗40名脑梗死患者,分别记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用药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力、红细胞压积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降纤酶可降低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有助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通心络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通心络治疗对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为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检测血粘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胆固醇。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粘度及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血液粘度及血脂高于单纯脑梗死组,通心络治疗能够降低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粘度,同时对血脂也有作用。结论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生过程中,血粘度及血脂异常系重要发病因素.且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粘度增高、血脂代谢异常,加重脑血管病的发生,通心络在治疗急性脑梗死及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中能明显降低血粘度及血脂,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观察36例脑出血及38例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5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两组患者的10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出血血粘度增高主要在于红细胞压积高,脑梗塞患者则主要为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粘附性增高,作者认为在血液流变学检测中显示,脑出血以降低血球压积为主;脑梗塞则主要是降低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性及外周血白细胞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影响变化.方法 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0名健康人进行血流变学参数及外周血白细胞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 血液流变性及外周血白细胞异常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检测了60例肺心病患者和31例肺心病合并脑梗塞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肺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粘附率、纤维蛋白原与血沉均显著升高(P<0.05);血红蛋白无显著改变。结论:肺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血液呈高凝和高粘滞状态,强调肺心病在常规治疗上应用血液流变学药物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是否尿激酶溶栓及尿激酶溶栓时间早晚对急性脑梗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住院的256例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ABC3组,A组发病6小时以内静滴尿激酶100万U,B组发病6—24小时内静滴尿激酶100万U,C组用安慰剂代替。结果:ESS分数增加速度A组明显高于B组,B组明显高于C组,mRS得分:A组明显优于C组,B组明显优于C组,死亡率三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满意,溶栓者优于末溶栓者,6小时以内溶栓者优于6—24小时内溶栓者。对于急性脑梗塞,尽可能进行溶栓治疗,越早溶栓,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89例慢性脑梗塞患者和63例正常人进行了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体外血栓形成、血栓弹力图18项血液流突学指标的检测。结果在明.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数值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极显著。作者认为,血液流变到指标的检测时于脑梗塞患者预测和治疗可提供重要的客观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