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不同上颌窦自然开口处理方法与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采用根据窦口的形态与上颌窦本身的病变情况,处理窦口周围组织而不扩大窦口,对照组46例,采用扩大上颌窦口,观察两组窦口开放率和闭合率。结果随访1年,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窦口开放率分别为96.15%:71.74%和闭合率分别为3.85%: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扩大上颌窦开口发生狭窄和闭锁的比率,高于保持窦口黏膜完整,内窥镜鼻窦手术保持自然口周围黏膜的完整性,使术腔上皮化而提高鼻窦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患者舒适度的差异。方法 将50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行鼻内镜下鼻窦球囊扩张术,对照组行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比较两者手术舒适度、症状、窦口开放率、手术安全性。结果 术后12个月共45例患者回访,其中对照组23例,观察组22例,45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鼻内镜检查观察组窦口开放率为78.1%,对照组窦口开放率为84.8%,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主观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窦口开放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前患者对手术舒适度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在手术舒适度方面,鼻窦球囊扩张术明显优于传统鼻内镜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中钩突尾端的处理对上颌窦窦口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20例双侧慢性鼻窦炎患者,术中左侧鼻窦完整切除钩突尾端,右侧仅用反咬钳扩大窦口未完整切除钩突尾端。6个月后比较两侧窦口恢复情况。结果左侧窦口开放良好率、治愈率分别为91.8%、90.0%,高于右侧的77.3%、75.0%,且闭锁率、狭窄率低于右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内镜下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关键是完整切除钩突尾端及窦口周围的异常解剖结构,减少窦口黏膜的损伤。若自然窦口通畅,引流良好则不必扩大窦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诊断为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患者实施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采取下鼻道开窗、中鼻道自然窦口开放的治疗方式,分析术后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2年,39例(92.9%)患者获得临床治愈,3例(7.1%)显效,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不适症状均获得缓解,鼻窦腔黏膜光滑、自然窦口开放良好。随访结束时所有患者症状均未出现反复。结论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创伤,充分暴露上颌窦腔,方便术后内镜复查和术后复发的处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3例上颌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患者采用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方式,18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术后均接受6MV-X线放射治疗(60~70)Gy/(30~35)F/(6~7)W,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结果: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45.4%。传统手术+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42.9%。两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径路鼻内镜手术可以彻底切除上颌窦癌,优点是创伤小,避免了面容损毁,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但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随机分组、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术中保护上颌窦自然开口的重要性及疗效.方法对52例68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窥镜术中仅纠正上颌窦口鼻腔移行部的解剖结构异常,不行上颌窦口扩大,上颌窦内病变经尖牙窝进路清除,最大限度地保护上颌窦自然开口.结果随访3~12个月,上颌窦口开放率为97.1%,术腔上皮化时间缩短,术腔粘连率低,临床症状缓解率高.结论鼻内窥镜术中尽量减少损伤,保护上颌窦自然开口周围黏膜,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时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与否对其疗效的影响程度.方法8 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清除中鼻道病变及异常结构不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对照组40例术中切除中鼻道病变及异常结构的同时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窦口的开放率在不扩大和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分别为92.5%和75%,治疗组治愈率90%,对照组治愈率7 3%,两组病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手术中主要清除窦口周围异常结构及病变,上颌窦自然开口如无明显狭窄不必扩大.  相似文献   

8.
于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2):39-4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和上颌窦根治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有1例患者复发,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和上颌窦根治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性,但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和前壁径路切除上颌窦囊肿和息肉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将上颌窦囊肿和息肉患者共48例分为两组,自然口径路组24例,前壁径路组24例,自然口径路组鼻内镜下切除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口,经扩大的自然口切除上颌窦内囊肿息肉;前壁组鼻内镜下上颌窦穿刺套针经前壁穿刺两个窗口,鼻内镜观察下切除上颌窦内囊肿息肉.结果 术后随访6月至1年,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自然口径路组复发率12.5%,前壁径路组复发率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前壁径路暴露清楚,可彻底清除病灶,不易复发,且不破坏上颌窦自然口的功能,具有微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来我院手术治疗的43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鼻内镜手术组23例和传统手术组2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鼻内镜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鼻内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传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鼻内镜组的总满意率高达92.30%,远高于对照组的76.47%,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鼻内镜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小诸多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霉菌性上颌窦炎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3例,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B组57例,采用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评定疗效,A组治愈35例,复发8例,治愈率为81.4%,B组治愈55例,复发2例,治愈率为96.5%,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术式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有效手段,疗效确切,较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手术治疗上颌窦癌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本院手术治疗的35例上颌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常规综合组和鼻内镜综合组。常规综合组采取传统手术方式治疗,鼻内镜综合组采用鼻内镜辅助手术治疗,两组术后均接受6MV-X线放射治疗(60~70)Gy/(30~35)F/(6~7)W。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临床疗效,并进行鼻内镜辅助手术可行性分析。结果鼻内镜综合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12/17)、56.3%(9/16),优于常规综合组的52.9%(9/17)、37.5%(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综合组Ⅱ、Ⅲ、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50.0%、25.0%,高于常规综合组的60.0%、42.9%、0.0%;本组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远小于Ⅱ、Ⅲ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手术可以彻底切除上颌窦癌,具有创伤小和避免面容损毁的特点,相比传统手术疗效和预后均有明显提高,并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林建武  林美凤  陈俊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152-152,155
目的:探讨提高上颌窦息肉或囊肿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对152例慢性鼻窦炎并上颌窦息肉或囊肿患者行鼻内镜切割吸引器下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结果:术后随访至少1年,治愈125例(82.2%),好转23例(15.1%),无效4例(2.6%),总有效率为97.3%。结论:该方法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术中不同开口方向切割吸引器直接伸入上颌窦内,清除病变,减少术后复发,弥补了鼻内镜普通器械在手术中处理上颌窦病变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均为单侧,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接受鼻内镜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治疗,观察组(n=48)再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下鼻道开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残留霉菌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95.83%vs81.2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残留霉菌率对比4.17%vs 18.7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治疗效果更好,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上颌窦根治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0例患者在鼻内镜辅助下上颌窦根治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并与常规开放上颌窦根治术的患者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总住院时间,并统计两组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引流不畅、上唇麻木以及术后出血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下上颌窦根治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采用鼻内镜手术:B组采用传统手术:比较A组与B组术后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发热、鼻腔粘连、上颌窦口狭窄或闭锁。结果A组与B组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0%,70.0%,两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73,P<0.05),A组无一例发生术后出血、感染,而B组均出现出血、发热、鼻腔粘连、上颌窦口狭窄或闭锁,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3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38,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易于操作,具有微创、安全性好、并发症少,适合广大基层单位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联合上颌窦改良根治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58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9例患者,手术方式:实验组采用改良上颌窦根治术联合鼻内镜上颌窦开放术,对照组为鼻内镜术,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25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愈率96.5%;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4例,无效7例,治愈率75.9%。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上颌窦根治术联合鼻内镜上颌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内镜鼻窦外科技术及鼻窦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的发展,采用鼻内镜下自然窦口扩大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已越来越为广大鼻窦外科工作者所认同。1999年3月至2005年10月,我院对128例202侧慢性上颌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上颌窦口扩大术治疗,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此方法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较单纯鼻内镜手术与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在上颌窦囊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6例上颌窦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鼻内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观察组给予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67%、4.65%、6.9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05%、11.63%、16.2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颌窦囊肿患者中开展鼻内镜联合纤维喉镜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柯一陆氏手术)与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张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以往采取柯一陆氏手术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本院采取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El扩张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57.89%)与总有效率(94.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1.03%,72.41%),P〈0.05;观察组复发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20.69%),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张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手术创口小、术后易恢复、复发率低,可于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