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21例临床拟诊颧弓骨折和外伤2进行常规颧弓 位及改良反汤氏位投照,并用RGD3型光剂量仪对其中6例患者颜面部X线辐射剂量进行了测试。结果:两种投照位置照片,对颧弓骨折的阳性率相同,但对骨折线及骨折错位程度的显示,后者估于前者。在患者颜面部接受X线辐射剂量上,改良反汤氏位约低于常规颧弓轴位的19-23倍。在投照方法学上,改良反汤氏位简便,易行阴茎海绵体造影医患双方均易接受。  相似文献   

2.
对颧弓轴位的投照方法,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依照教科书上写的“颌下顶位”进行投照,由于颧弓的投照大多见于外伤类病人,对于颌面部损伤较重的患者,体位摆法往往难以达到要求,而且还需配备患者垫背的沙袋或棉被,过程也较复杂。2007年8—12月我们通过对48名患者进行实验,改良出一种新的颧弓轴位投照方法,其体位摆法是:利用日立500mA X线机,  相似文献   

3.
对疑有颧弓骨折的患者 ,理论上要求采用标准的顶颌斜位投照法进行摄影 ,但由于此类患者常合并头面部的损伤 ,下颌前伸困难 ,患者常不能摆出放射技师所需要的投照姿势 ,或由于颌面部软组织肿胀程度的不同使放射技师难以确定投照角度 ,此时如采用顶颌斜位进行投照颌面倾斜角度 ,难以摄得符合诊断要求的颧弓X线片。 针对这一问题 ,1986年我科开始采用改良的颅底位投照法 ,一次性摄取双侧颧弓X线片 ,通过随机抽查 30例受检者的照片进行观察分析 ,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让患者仰卧在一个木制的颅底架上 ,颅底架侧面观呈①②型 ,患者…  相似文献   

4.
温国强  杨健 《当代医学》2009,15(7):86-86
常规的颧弓轴位投照多采用颌下顶位和顶颌斜位,这两种投照位置的摆法要1求较高,需要患者充分配合,而在临床上,大多数外伤病人(特别是急诊病人)都为混合性外伤,除了颜面部外还合并有其它部位的损伤,患者不能也不宜在X线检查中过度搬动、翻转,避免在检查过程中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损伤。笔者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探索出一种让患者平躺任诊断床上不加任何搬动翻转的前提下就能尽快完成检查并能很好显示颧弓轴位的投照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颜面部骨折大都是由于直接撞击性损伤所引起,其中以鼻骨骨折,颧骨骨折,上、下颌骨骨折,颞颌关节脱位较为常见。由于面骨的结构比较复杂,摄影时又会相互重迭,所以对颜面部骨折的X线检查处理,要求良好的投照技术及恰当位置的X线片,以便重点显示观察的部分。经过近...  相似文献   

6.
颧弓轴位的X线摄影通常采用仰卧颌下顶位的投照方法,因该方法存在摆位困难、患者不易配合等因素,常使影像产生倾斜,且对老年或驼背等患者明显不适用。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总结出颧弓轴位—顶颌位投照方法,经过颅骨标本及13例颅面部外伤患者的投照,证明此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方法及效果(1)位置摆法:患者坐于摄影台旁,身体前倾、颈部前伸、下颌内收,使听眦线与胶片平行,被检侧颧弓置于胶片中心,头向健侧倾斜,使矢状面与胶片呈75~80°。中心线对准被检侧颧弓中央垂直射入胶片。(2)效果:颧骨弓部及颧弓的颞侧与颧侧根部暴露较充…  相似文献   

7.
对颌面骨折的诊断,除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外,通常借助X线影像检查手段,给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我科对接诊治疗37例颌面骨折,结合临床表现,根据不同部位,分别摄取相应:CR、PR、CT及三维CT片做比对分析,结果发现:X线片作为检查手段,需选择投照汤氏位作追加方位投照.对于颧骨、颧弓仍是理想的辅助方法,CT片、对于上颌骨、眶底、眶尖区呈髁状突骨折,同时冠状位及横断位扫描、CT片较X线片能提供更精确信息.CT三维重建更能逼真显示颧骨、上颌骨、颧弓骨折,图像直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轴位改良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仰卧前后位,将球管向头侧倾斜30°角~40°角,对准患侧锁骨中点进行投照点片。结果:15例锁骨骨折伤患,采用常规后前位投照,仅3例明显显示骨折端前后移位和/或向后成角X线征;1例小儿未被发现骨折;其余11例骨折伤患显示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而采用改良轴位投照,原诊对位对线良好的11例患者,7例出现明显前后移位和/或成角的X线征;1例原未见骨折的小儿伤患,显示青枝骨折X线征。结论:锁骨骨折投照中,常规后前位投照不能全面反映骨折情况,应用锁骨轴位改良投照技术,能够较明确反映锁骨骨折骨折线对位对线情况,提高锁骨骨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颧弓轴位的X线摄影通常采用仰卧颌顶位投照 ,此方法操作较为困难 ,投照体位不适 ,患者不易配合 ;且颧弓轴线与胶片难以平行而使颧弓影像变形。为此 ,我们采用坐位颌顶位投照 ,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1 投照方法①将 2 5 .4cm× 30 .5cm胶片置于立式滤线器内 ,遮线筒(+) ,焦 -片距为 80cm。②患者前后位坐于自制的后靠背可升降的座椅上 ,使患者枕部置于后靠背上端 ,头顶部抵住立式滤线器 ,使听眦线与胶片平行 ,头冠状面与胶片垂直 ,矢状面向健侧倾斜 10°~ 15°。中心线对准患侧颧弓中央 ,平行于暗盒中上 1/3交界处 ,垂直投照。2 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Broden位投照在跟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其进行跟骨侧位+轴位X线投照检查及Broden位X线投照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骨折检出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Broden位X线投照检查的骨折检出率为93.5%(43例/46例),跟骨侧位+轴位X线投照检查的骨折检出率为78.3%(36例/46例),X2值分别为5.385和6.238。Broden位X线投照检查的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跟骨侧位+轴位X线投照检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roden位投照在跟骨骨折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将其与跟骨侧位+轴位X线检查的结果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跟骨骨折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颌骨喙突合并同侧颧弓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半侧冠状切口,在对颧弓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同时,对手术方式稍作改良,充分显露颧弓骨折区域后,将颧弓骨折块翻起,在其深面沿颞肌纤维走行方向向下继续分离寻找到喙突骨折块,并分离后摘除。结果手术切口一期愈合,随访3~24个月,开闭口,下颌运动功能正常。结论采用半冠状切口,治疗颧弓骨折的同时摘除下颌骨喙突骨折块,为手术治疗下颌骨喙突合并同侧颧弓骨折提出了一种新的并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内镜引导下口内切口治疗颧弓骨折单端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2例颧弓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上颌后牙相应部位的前庭沟做小切口入路,内镜监控下确定颧弓骨折线位置后,适当调整两侧骨断端,将移位的骨折断端按解剖关系准确复位.在靠近颧骨的颧弓骨折断端行单端固定.通过手术效果、有无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对此手术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全部60min内结束,术后切口均无感染、血肿及气肿.口内切口瘢痕隐蔽.全部患者颧部对称,颧牙槽嵴等骨折部位无骨性台阶形成,侧压颧部有极好的稳定性.结论 内镜引导下行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术,避免了传统方法单凭感觉复位导致断端复位不齐的弊端,并且口内切口加以单端固定,保证了复位后的稳定性及美观性,并有效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颧弓骨折坚强内固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颧弓上缘入路,微型钛板行颧弓骨折坚强内固定的疗效。方法:采用颧弓上缘切口,微型钛板对26例单纯颧弓骨折患者进行复位内固定。结果:26例患者4例术后有轻度张口受限,2例伤口延迟愈合外,其余均开口度正常,面型对称,伤口甲级愈合。结论:以颧弓上缘切口入路,微型钛板行颧弓骨折坚强内固定,操作简便,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颧弓骨折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一种对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准确、操作简单、创伤小、不留疤痕的骨折复位治疗器。方法:根据颧骨颧弓骨折机制和局部解剖特点,利用钩拉、撬拨杠杆原理设计复位器,通过力学试验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在弹性限度内颧骨颧弓骨折复位钩横钩的最大承受弹性张力为107N,竖钩的最大承受弹性弯曲载荷为356N,手柄(钩杆)抗弯弹性载荷为700N,比模拟手术操作加力试验时钩部的实际最大极限力100N大,比正常手术所需要的力(50N)大很多。结论:颧骨颧弓骨折复位钩的力学性能,完全能够满足颧骨颧弓骨折复位操作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氧瞬得可视喉镜在颧弓骨折手术中经鼻气管内插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单纯颧弓骨折患者1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可视喉镜组(A组)与传统喉镜组(B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声门暴露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插管前后收缩压、心率、术后咽痛及咽部损伤情况。结果 A组患者插管时间和声门暴露时间分别为(28.16±5.62) s、(25.17±6.44) s、均短于B组的(37.26±7.89) s和(32.68±11.83) s,首次插管成功率为96.00%,高于B组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A组收缩压、心率分别为(110.13±8.79) mmHg和(71.29±4.63)次/min,明显低于B组患者的(126.47±9.17) mmHg和(89.47±5.32)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咽痛和咽部损伤率分别为8.00%和2.00%,均明显低于B组的34.00%和2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颧弓骨折手术患者在氧瞬得可视喉镜下行经鼻气管内插管可有效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应用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于我科应用冠状切口治疗 38例颧弓、颧骨骨折行综合临床分析。方法 收集经冠状切口治疗的颧弓、颧骨骨折患者 38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依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面部畸形整复效果及并发症消失程度分级 ,38例中效果优级 2 6例 ,占 6 8.4% ,良级 1 2例 ,占 31 .6 %。结论 应用冠状切口行手术治疗较其它术式可获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金松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7,26(1):40-41,50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特点及流行病学趋势。方法:对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1996~2005年间163例颌面外伤住院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原因等进行统计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口腔颌面部创伤住院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口腔颌面部创伤高发年龄在21~40岁,男∶女比例为3∶1。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90/163),并逐年递增;在颌面骨折中,下颌骨折最常见,占67。5%,其次是颧骨颧弓、上颌骨。结论:现代社会交通事故及暴力性损伤日益增多,口腔颌面部颌面创伤治疗是临床口腔颌面外科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眶颧复合体骨折合并眶底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颧眶复合体骨折合并眶底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81例眶颧复合体骨折合并眶底骨折患者根据骨折时间及部位选择性地采用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口内切口,复位、固定骨折并行同期眶底重建.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摄双眶水平及冠状位CT、头面部三维CT像,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6~37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面形基本对称,开口度正常,58例复视基本消失,5例有不同程度改善;66例眼球内陷者中,60例基本矫正,4例内陷<2 mm,2例内陷2~3 mm.3例出现轻度下睑外翻,2例巩膜暴露,无人造骨片排异和移位出现.结论 颧眶复合体骨折合并眶底骨折应根据患者症状确定是否行眶底探查,颧弓及颧蝶缝是骨折复位的重要参考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颞部小切口配合自制外固定夹板在颧弓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颧弓骨折患者48例进行颞部小切口配合自凝塑料外固定夹板复位固定手术方式分析及术后外及功能恢复调查。结果:48例患者面部塌陷畸形消失,张口度恢复良好,术后复查X线及CT示骨折愈合良好。结论:颞部小切口配合自制外固定夹板在颧弓骨折可使患者手术创伤及费用明显降低,固定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颧骨、颧弓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颌面部外伤疑有颧骨、颧弓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骨折块移位特点和类型等空间信息。结论 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颧骨、颧弓骨折具有重要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