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中整合素β1蛋白和ki-67的表达及它们在乳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sivion法,检测62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整合素β1与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腋淋巴结转移者中整合素β1阳性率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者(P〈0.05);组织学分级Ⅲ级者,整合素β1阳性率明显高于组织学分级Ⅰ、Ⅱ级者(P〈0.01);整合素β1表达与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整合素β1蛋白和ki-67蛋白是乳腺癌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随着整合素β1表达水平的增高,肿瘤细胞的ki-67(PI)增加,恶性程度增加并且侵袭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整合素对肿瘤的增殖、分化、转移起重要作用。整合素α5β1作为其一亚型证实该基因的低表达和黑素瘤,肠癌等肿瘤的恶性程度,肿瘤转移有关。本研究探讨其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Northern杂交和图象分析技术,定量检测了5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7例乳腺癌组织中整合素α5β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合肿瘤大小,TNM分期和腋下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和病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乳腺良性病变组整合素α5β1基因mRNA的表达要高于乳腺癌组(P相似文献   

3.
iNOS、TGFβ1、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iNOS、TGFβ1、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与胃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观察iNOS、TGFβ1、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iNOS、TGFβ1及VEGF在胃癌组织中均是高表达状态(71.70%、60.00%、75.56%),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iNOS、TGFβ1、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TNM分期、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且iNOS、TGFβ1与VEGF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1=0.618P〈0.05,r2=0.874P〈0.05)。结论 iNOS、TGFβ1及VEGF共同参与肿瘤的形成,且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整合素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3例胃癌组织中整合素β1、VEGF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病理分级、分期、分型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整合素β1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及患者年龄、性别无关。整合素β1的阳性表达率在全层与黏膜下层间,全层与肌层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肌层与黏膜下层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55.56%、57.14%、64.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胃癌发生转移组中的表达(80.56%)明显高于未转移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性别、浸润深度及组织学分型均无关,但与有无转移有关,发生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为86.11%(31/36),未转移组有62.96%(17/27)表达阳性,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素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浸润程度越深,阳性表达率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VEGF的表达与胃癌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有关,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转移组。  相似文献   

5.
杨红军  丁彦青  周军  杨磊 《实用癌症杂志》2007,22(4):331-333,337
目的比较粘着斑激酶(FAK)和整合素(integrin)α5β1在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FAK和整合素α5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FAK和整合素α5β1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低分化癌组织FAK和整合素α5β1的表达均高于高、中分化癌组织(P〈0.05);FAK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而整合素α5β1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FAK较整合素α5β1可以更有效地衡量大肠癌的发生与发展,FAK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1种较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Guo QS  Jia H  Han MY  Yu JM  Zhong WX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0):746-749
目的研究整合素α5β1和上皮钙黏连素(E—C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NSCLC组织及12例正常肺组织的石蜡标本中α5β1及E-CD的表达情况。结果整合素α5β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58.5%)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16.7%),E—CD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32.1%)显著低于对照组(91.7%)。整合素α5β1表达与病理分级(P=0.021)、淋巴结转移(P=0.006)、临床分期(P=0.002)相关。整合素α5β1阳性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23.0%)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40.6%,P=0.041)。E-CD的表达与病理分级(P=0.010)、淋巴结转移(P=0.002)呈负相关。E-CD阴性表达组3年生存率(19.9%)低于阳性表达组(4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素α5β1表达与E—CD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整合素α5β1高表达促进了NSCLC的侵袭、转移,E-CD高表达抑制淋巴结转移,两者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α,β-连接素(α,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α,β-catenin、cyclin D1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有37例(61.7%)α-catenin,42例(70%)β-catenln异常表达,28例(46.7%)cyclin D1过度表达。α,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与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显著相关性(P〉0.05);α,β-catenin在浸润性小叶癌中的异常表达率(85.7%、95%)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50%、58.3%)(P〈0.05)、(P〈0.01)。cyclin D1过度表达率与乳腺癌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显著相关(P〈0.05)。β-catenin异位表达病例中,57.1%(24/42)的病例出现cyclin D1的过度表达,但β-catenin正常膜表达病例中,22.2%(4/18)的病例呈现cyclin D1的过度表达。β-catenin异常表达与cyclin D1过度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n=0.321,P〈0.05)。结论 β-catenin的异常表达激活cyclin D1的过度表达,引起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在乳腺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熏要作用。α,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不是影响乳腺癌细胞转移的主要因素,但可能是一个协同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Rα/ERβ、TGFβ1蛋白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乳腺外科及临沂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入院治疗的258例患者的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n=61)、乳头状瘤(n=65)、乳腺原位癌(n=45)及乳腺浸润性癌(n=87)组织中ERα/β、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应用方差分析。结果ERα/ERβ的比值在正常乳腺组织(0.34)、乳头状瘤(0.43)、原位癌(0.68)及浸润性癌细胞(0.71)呈逐步上升的趋势。TGFβ1总体表达情况在乳头状瘤、原位癌及浸润性癌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癌及浸润性癌强度分数高于乳管内乳头状瘤与正常乳腺组织(P〈0.05)。结论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ERα/ERp升高,提示ERβ可能是乳腺癌的一个自我保护因素。TGF-β1蛋白表达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事件,如能在早期阶段对TGFβ1的表达进行干预,可能对乳腺癌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105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0例大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组织中TGF—β1和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105(测算微血管密度)的表达。结果TGF—β1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率62%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阳性率30%。TGF-β1阳性表达与CD105值在不同肿块大小及病理组织学分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GF—β1的表达与CD105值在不同的大肠癌临床分期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TGF—β1的阳性表达及CD105值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有相关性(P〈0,05和P〈0.01)。TGF—β1与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105呈正相关。结论TGF—β1的过表达、高CD105值可能对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有促进作用,两者是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TGF-β1有可能成为大肠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中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sivion法检测62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腋淋巴结转移者中整合素β1阳性率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者(P〈0.05);组织学分级Ⅲ级者,整合素β1阳性率明显高于组织学分级Ⅰ、Ⅱ级者(P〈0.01)。结论:整合素β1蛋白是乳腺癌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随着整合素β1表达水平的增高,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增加并且侵袭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二步检测65例乳腺癌组织中TGFβ1,VEGF,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VEGF,c-erbB-2的表达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或P<0.01),TGFβ1表达还与癌浸润相关(P<0.01),VEGF表达与TGFβ1,c-erbB-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TGFβ1、VEGF和c-erbB-2的过度表达预示着乳腺癌具有较强的转移能力;3种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管癌组织中TGF—β1、TβRⅡ及p27^kip1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它们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肝外胆管癌及8例正常胆,营,管组织中TGF—β1、TβRⅡ、p27^kip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49例胆管癌组织TGF—p1、TβRⅡ和p27^ki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3%(35/49)、36.73%(18/49)和40.82%(20/49),而在正常胆管组织分别为12.50%(1/8)、100.00%(8/8)和87.50%(7/8);TGF-β1、p27^kip1蛋白表达与胆管癌临床分期及转移相关,Ⅲ~Ⅳ期胆管癌的TβRⅡ阳性表达率(25,81%)明显低于Ⅰ~Ⅱ期(55.56%),P〈0,05;TGF—β1及其Ⅱ型受体的共同表达与胆管癌临床分期相关(P〈0.05);TβRⅡ与;p27^kip1在胆管痛中的表达呈正相关(γs=0.724,P〈0.01);p27^kip1表达与TGF—β1及TBRⅡ共同表达相关(P〈0,01)。结论TGF-β1表达增高伴TβRⅡ、p27^kip1表达降低提示胆管癌生物学行为不良;胆管癌中p27^kip1蛋白的调控可能与TGF-β1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13.
TGF-β1 Snail E-cadherin及N-cadher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GF—β1、Snail、E—cadherin及N—cadher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6例胃癌组织及80例癌旁组织中TGF—β1、Snail、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做对照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TGF—β1、Snail、E—cadherin及N—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5%、83.3%、37.5%、44.8%,癌旁组织分别为28.8%、41.3%、100%、11.3%。四种蛋白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E—cadherin表达的降低及TGF—β1、Snail、N—cadherin表达的升高与胃癌不同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N—cadherin与TGF—β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并且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E—cadherin与TGF-β1、Snail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TGF—β1、Snail蛋白的高表达、E—cadherin蛋白的低表达与N—cadherin的反常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密切的关系;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E—cadherin向N—cadherin转化及TGF—β1、Snail表达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研究TGF-β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85例食管鳞癌组织TGF-β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在85例食管鳞癌中TGF-β1阳性62 ,阳性率72.9%,其表达与患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以及肿瘤远处转移无关(P>005);与肿瘤局部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以及生存时间有关(P<0.05)。结论:TGF-β1高表达是食管鳞癌早期浸玫淋巴转移的危险信号,并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其相关受体蛋白表达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GCs)生物行为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4例TCCs中TGFβ1及其受体TβRI、TβRⅡ和PCNA蛋白表达。结果:TGFβ1,TβRI和TβRⅡ在TCCs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9.2%,70.3%和48.6%,浸润性生长的膀胱癌TGFβ1过表达率为83.8%,明显高于表浅性生长组(33.3%)(P<0.05);TGFβ1表达与TCCs术后复发有关(P<0.05);TGFβ1表达强度与PCNA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05);TβRII阳性表达与TCCs浸润程度负相关(P<0.005),TGFβ1及其受体的共同表达与TCCs浸润程度有密切关系(P<0.005)。结论:TGFβ1在TCC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双向调节作用,其负性调节作用的丧失与TβRII失表达有关;TGFβ1过度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浸润性生长、复发等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是评价TCCs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人胰腺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血型受体(TβRⅡ)的表达进行研究,探讨其与胰腺癌进展、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βl、TβR-Ⅱ在10例正常胰腺,13例慢性胰腺炎和36例胰腺癌中的表达。结果:1.TGF-β1、TβⅡ阳性率在正常胰腺均为10.0%,慢性胰腺炎中分别为7.7%、15.4%,胰腺癌中分别为44.4%、47.2%,胰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前两组(P<0.05));2.TGF-β1、TβRⅡ的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位置、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相关(P<0.001);3.TGF-β1、TβRⅡ在胰腺癌中共同阳性率为36.1%,其共同表达与胰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01)。结论:单独检测TGF-βl、TβRⅡ的表达对判断胰腺癌的进展、转移趋势有参考价值;二者共同表达对判断胰腺癌的恶性程度及进展、转移趋势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cx(hypoxiainduciblefactor-1仪,HIF—lo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B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pl,TGF—p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in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NSCLC患者术后癌组织和13例正常肺组织中HIF—1α、VEGF和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NSCLC组织中HIF-1α、VEGF和TGF-β。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JD〉0.05),三项指标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05o结论HIF-1α、VEGF和TGF—β,在NSCLC中的高表达可能与NSCLC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及其异构体(ERβ1、ERβcs)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与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临床分期和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HER-2高表达(卅)51例与无表达(一)5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的ERα、ERβ、ERβ1、ERβcx及PR表达水平,分析其相互关系及与肿瘤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x^2检验对HER-2(卅)组与(一)组淋巴结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HER-2(卅)及HER-2(一)组内各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HER-2(卅)与(一)两组中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HER-2(卅)组ERα、ERβ1、ERβcx、PR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HER-2(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HER-2(卅)组中,ERβ1与ERα的表达、ERβcx与PR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0),但ERG、ERβ1及ERβx均未显示与淋巴结转移状况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0)。HER-2(一)组中,HEβ1及ERβcx的表达均与ERα、ERβ1、ERβ、PR呈正相关(P〈0.050),但ERα、ERβ、ERβ1及ERβcx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0)。结论 ERβ1和ERβcx可能作为乳腺癌预后良好的指标,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与乳腺癌治疗后的生存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癌症杂志》2000,10(3):253-254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4例随访5年以上乳腺癌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蛋白表达.结果TGFβ1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等无显著相关性.与乳腺癌预后呈负相关,TGFβ1阴性患者的术后五年生存率为74.19%,明显高于TGFβ1阳性患者的50.91%(P<0.05).将TGFβ1与腋淋巴结转移状况合并,可增大预后判断价值.Cox多因素分析表明TGFβ1是相对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TGFβ1是乳腺癌的预后不良因素之一,临床检测乳腺癌TGFβ1蛋白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0.
马特  王恩华  张斌 《中国肿瘤》2007,16(6):445-446
[目的]探讨Caveoli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4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结果]84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aveolin-1阳性表达率为45.2%。Ⅰ、Ⅱ、Ⅲ、Ⅳ期乳腺癌中,Caveolin-1阳性率分别为81.8%(9/11)、45.1%(23/51)、33.3%(6/18)和25%(1/4)(P〈0.05)。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Caveolin-1阳性率31.1%(14/45),明显低于无腋淋巴结转移(66.7%,P〈0.01)。T1、T2、T3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10/15)、41.8%(20/49)、36.4%(4/11),三者间无明显差异。但T1和T2+T3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Caveolin一1表达与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C-erbB-2和受体状况均未见相关性。[结论]原发性乳腺癌Caveolin-1的表达与肿块大小和腋淋巴结状况密切相关,随着病情的进展其表达呈下调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