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干燥综合征A抗体(SSA)和干燥综合征B抗体(SSB)检测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22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110例非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ANA、SSA及SSB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SSA、SSB、SSA/SSB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ANA检测阳性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SA、SSB及SSA/SSB检测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中,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超声评分法对干燥综合征涎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由两名医师对103例腮腺和颌下腺4个腺体的声像图进行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诊断最佳阈值及其诊断效力.结果 两名医师评分结果的Kappa值为0.80.疾病组腮腺、颌下腺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腮腺、颌下腺评分和总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0.95、0.99,总评分的最佳诊断阈值为8,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97%、95%、95%.结论 腮腺和颌下腺4个腺体的超声评分法评价干燥综合征涎腺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干燥综合征(sjogren 's syndrome,S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选72例检查对象,其中病例组37例,对照组35例,分别进行双侧腮腺及颌下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量腺体与附近肌肉的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以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腮腺、颌下腺的SR与SS病理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84 (P<0.05).腮腺、颌下腺诊断早期SS的SR临界值,分别为1.20、1.23,诊断中晚期SS的SR临界值,分别为1.90、1.87.结论 腮腺、颌下腺超声弹性成像参数与SS病情进展呈正相关关系,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判断涎腺受累程度,对SS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MRI对干燥综合征涎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110例干燥综合征涎腺病变患者(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轻度组69例和重度组41例,各组均行剪切波弹性成像和MRI检查,比较双侧颌下腺及腮腺杨氏模量值、T1WI、T2WI、脂肪信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α—fodrin蛋白抗体联合检测在原发性q-燥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42例(观察组),健康体检者77例(对照组),应用斑点法检测抗SSA抗体、抗SSB抗体,ELISA法检测抗α—fodrin蛋白抗体。结果: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α—fodrin蛋白抗体在观察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4%、40.5%、33.3%,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5.6%、3.9%、7.8%。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α-fodrin蛋白抗体在观察组中的特异性分别为84.4%、96.1%、92.2%。观察组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均阴性者,抗α—fodrin蛋白抗体的阳性率达41.7%。抗SSA抗体、SSB抗体联合抗α-fodrin蛋白抗体检测,可使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的阳性率提高至83.3%。结论:抗SSA抗体、抗SSB抗体联合抗α-fodrin蛋白抗体检测,可提高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的敏感性。抗SSB抗体及抗α—fodrin蛋白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中均有较高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诊断早期干燥综合征(SS)涎腺病变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唇腺活检证实的SS患者44例(SS组),其中早期SS患者21例,中晚期SS患者23例。另选取同期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健康志愿者45名(健康对照组)。应用VTQ技术定量检测SS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受检者腮腺及颌下腺组织剪切波速度(SWV)。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S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涎腺SWV值的差异。绘制VTQ技术诊断早期SS、中晚期SS患者腮腺、颌下腺病变的操作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结果SS组患者颌下腺、腮腺的SWV值分别为(2.44±0.48)、(2.77±0.70)m/s;健康对照组受检者颌下腺、腮腺的SWV值分别为(1.74±0.24)、(1.77±0.28)m/s;SS组患者颌下腺、腮腺SWV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67、19.92,P均<0.01)。早期SS组患者颌下腺、腮腺的SWV值分别为(2.42±0.37)、(2.76±0.57) m/s;中晚期SS组患者颌下腺、腮腺的SWV值分别为(2.47±0.34)、(2.80±0.37)m/s;早期SS患者与中晚期SS患者颌下腺、腮腺SWV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VTQ技术诊断早期SS颌下腺病变最佳阈值为SWV值=2.28 m/s,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0.41%,曲线下面积为0.997;VTQ技术诊断早期SS腮腺病变最佳阈值为SWV值=2.27 m/s,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5.89%,曲线下面积为1.00;VTQ技术诊断中晚期SS颌下腺病变最佳阈值为SWV=2.30 m/s,敏感度为73.76 %,特异度为92.59%,曲线下面积为0.845;VTQ技术诊断中晚期SS腮腺病变最佳阈值为SWV=2.41 m/s,敏感度为72.66%,特异度为93.10%,曲线下面积为0.836。 结论VTQ技术能诊断早期SS患者涎腺病变,弥补常规超声检查无法早期诊断SS涎腺病变的不足;但VTQ技术诊断中晚期SS患者涎腺病变的价值与常规超声检查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干燥综合征患者涎腺的超声表现。方法对15例确诊为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利用高频超声观察其涎腺(主要是腮腺和颌下腺)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进行总结。结果 15例患者的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超声改变。根据声像图特点将其主要分为4种类型:不均匀型、结节型、纤维化型和混合型。结论干 燥综合征患者的涎腺改变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这对我们评价干燥综合征患者涎腺受累的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剪切波弹性模量与核磁共振(MR)对干燥综合征涎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的6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10例干燥综合征涎腺病变患者(观察组)均在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集,根据观察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两组,轻度组(n=69)、重度组(n=41),对比三组双侧颌下腺及腮腺杨氏模量均值、T1WI、T2WI、腮腺导管扩张分级、脂肪信号分级,再用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单用和八项联合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轻度组双侧颌下腺杨氏模量均值、腮腺杨氏模量均值、T1WI、T2WI、脂肪信号分级、腮腺导管扩张分级高于对照组(P<0.05),经Spearman法分析患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与腮腺导管扩张分级、脂肪信号分级、T1WI、T2WI、双侧杨氏模量均值均呈正相关性;经ROC曲线分析,八项联合预测干燥综合征涎腺病变的AUC为0.973,早期预测准确性高。结论:MR、剪切波弹性模量对干燥综合征涎腺病变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两者联合预测更好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与核素动态显像检查在诊断干燥综合征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对98例干燥综合征(SS)和30例非干燥综合征患者分别行超声和核素动态显像检查;所有病例均经唇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SS组患者腮腺声像图表现较为特异,与对照组比较腮腺厚度、实质点状回声增粗率、实质回声不均匀率、实质回声减低率增加,以Ⅲ、Ⅳ级多见,共56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SS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明显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则下降(P<0.01)。超声诊断的敏感度为93%,特异度91%;核素动态显像的敏感度为86%,特异度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疑诊为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应先行超声检查,若超声表现不典型可行唇腺活检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评分法与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有口眼干燥症状、疑诊pSS的患者113例,根据2016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与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共同制定的ACR/EULAR标准进行诊断,并对患者双侧腮腺、颌下腺行二维超声与SWE检查,分析超声对pSS的诊断价值。结果pSS组74例患者,对照组37例非pSS患者。pSS组超声评分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vs 59%,P<0.01)。分组后,0、1、2分组中pSS患者腮腺、颌下腺杨氏模量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评分法与SWE相结合,能够在评估腮腺、颌下腺形态结构改变的同时,进一步评估其弹性改变,对pSS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对涎腺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兰州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干燥综合征患者50例(试验组)和同期健康志愿者60名(对照组),运用VTIQ技术分别测量双侧腮腺及颌下腺剪切波速度(SWV),采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SWV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腮腺ECT在诊断干燥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怀疑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做相关的自身抗体及眼科检查,唇腺活检,腮腺ECT检查。结果在确诊为干燥综合征(包括原发、继发)的14例患者中双侧腮腺,颌下腺功能均减低13例,占92.8%;颌下腺功能减低1例,占7.2%。但有口干、眼干等不适的1例排除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EST正常。结论腮腺ECT能客观地评价唾液腺及腮腺病变程度,是简便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颌下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提示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中的价值.方法 对36例经病理确诊的SS患者(其中早期组20例、中晚期组16例)、42例同期非SS志愿者进行双侧颌下腺超声检查,并根据声像图表现对受检者颌下腺进行评价.结果 SS组颌下腺病变均累及双侧.早期颌下腺上下径增大,实质回声轻度不均匀、减低,腺体实质内血流信号增多,面动脉频谱未见异常改变;中晚期颌下腺上下径及左右径缩小,实质回声明显不均匀、减低,腺体内出现散在分布的点状血流信号,面动脉频谱出现异常改变.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提示SS颌下腺受累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诊断干燥综合征(SS)涎腺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6例检查对象,其中病例组66例,对照组120例,应用VTQ技术分别测量腮腺及颌下腺的横向剪切波速度。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TQ技术诊断早期SS患者腮腺、颌下腺病变的临界值分别为1.87、2.01m/s。腮腺与颌下腺VTQ值与唇腺活检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479、0.447 (P0.001)。结论腮腺、颌下腺VTQ值与SS病情进展呈正相关关系,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有助于判断涎腺受累程度,对SS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抗SS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抗SSB抗体)均阳性患者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SB抗体和抗SSA抗体,以日本希森美康XE-2100全自动仪检测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淋巴细胞百分比(LY%)。结果与ANA荧光、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阴性对照组相比,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阳性组中,血细胞分析参数Hb、WBC、PLT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仅Hb减少53例占29.94%;仅WBC减少59例占33.33%;仅PLT减少24例占13.56%;Hb和WBC同时减少46例占10.50%;WBC和PLT同时减少12例占6.78%,Hb和PLT同时减少26例占14.59%;Hb、WBC、PLT三者同时减少12例占6.78%。结论血液系统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异常损伤造成的血细胞分析参数变化对临床自身免疫病的诊断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成像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唾液腺硬度的评价效能。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4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PSS组,同期选择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腮腺和颌下腺进行声触诊组织定量(VTQ)和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检查,比较两组VTQ和VTIQ评分值、腮腺和颌下腺大小。比较PSS患者VTQ和VTIQ评分值及腮腺和颌下腺的超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结果两组腮腺长度和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组颌下腺长度[(28.30±3.10)mm vs(35.00±3.80)mm]和宽度[(11.10±2.40)mm vs(15.40±1.50)m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PSS组双侧腮腺和双侧颌下腺的超声评分以及所有腺体的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颌下腺超声诊断PSS的特异度(90.37%vs 82.54%)、敏感度(93.25%vs 75.57%)、约登指数(83.62%vs 53.11%)均高于腮腺(P<0.05)。PSS组腮腺VTQ值、VTIQ值和颌下腺VTIQ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颌下腺VT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组颌下腺VTIQ值显著高于VTQ值(P<0.01)。PSS患者腮腺VTQ和VTIQ呈正相关关系(r=0.870,P<0.01),颌下腺VTQ和VTIQ呈正相关关系(r=0.530,P<0.01)。结论 PSS患者大唾液腺硬度显著高于健康人群,能够通过超声VTQ和VTIQ成像加以区分,超声在诊断PSS方面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涎腺超声(SGU)与腮腺核素显像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SS)的诊断价值。方法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53例,正常对照组32例,分别进行SGU和腮腺核素显像。结果 SGU在p SS中的敏感性为67.9%,特异性为96.9%,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0.029。腮腺核素显像在p SS中的敏感性83.0%,特异性为71.9%,ROC曲线下面积为0.729±0.058。SGU对pS S诊断的准确性优于腮腺核素显像,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GU在pS S组中的诊断价值优于腮腺核素显像,在不具备腮腺核素显像设备的医疗机构可行SGU检查。  相似文献   

18.
程佳  邬锐 《华西医学》2013,(12):1862-1864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干燥综合征A型/B型抗体(抗SSA/SSB抗体)的关系。 方法 纳入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系统检查,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利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 结果 8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有27例(30.7%)存在周围神经病变。有或无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方面无明显不同。有周围神经病变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抗SS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4%(19/27)、70.5%(4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991);抗SSA/SSB抗体双阳性率分别为63.0%(17/27)、14.8%(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6,P=0.000);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390 ± 55)、(410 ± 86)pg/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8,P=0.370)。 结论 周围神经病变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较常见,且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多伴随血清抗SSA/SSB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自身抗体产生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将5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按年龄分为A、B两组。对A、B两组的抗SSA/SSB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抗SSA和抗SSB阳性表达率明显大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抗SSA/SSB的产生与患者的年龄相关。年龄越大,自身抗体阳性表达率越低,这可能与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泪腺超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泪腺超声特征。方法病例组选取我院风湿科确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女性患者53例,对照组为健康成年女性61例,两组行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泪腺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泪腺动脉的血流形态,频谱多普勒检测泪腺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结果病例组中超声探及双侧泪腺肿大29例(54.7%),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大量囊性改变,CDFI显示泪腺动脉的血流形态呈长条状,频谱多普勒检测PSV和RI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探及单侧泪腺肿大13例(24.5%),内部回声不均匀,有少量囊性改变,CDFI显示泪腺动脉的血流形态呈短棒状,频谱多普勒检测PSV和RI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探及无泪腺肿大11例(20.8%),内部回声较均匀,无囊性改变,CDFI显示泪腺动脉的血流形态呈点状,频谱多普勒检测PSV和RI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例组中两两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超声可作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泪腺病变的重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