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工作套管经棘突旁小切口进入,在显微内窥镜下半环切除椎板下部,外侧黄韧带,关节突内侧。保留硬膜囊后黄韧带,用脑棉片、保护器保护神经,环切突出的纤维环和髓核组织,扩大根管。结果:本组共治疗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随访2~12个月,平均9个月。按陆裕朴标准评定。优41例,良11例,可4例,差0例。无复发,无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无1例术中转开放手术。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在保证神经根通道充分减压的基础上,具有手术创伤小,组织剥离少,保持脊柱中后柱完整性,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出血少、卧床时间短及恢复快的特点,是传统手术的微创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患者为期5年的临床随访,了解其近、远期疗效。结果接受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的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8 min;术中平均出血55 ml;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术中硬脊膜破裂2例,切口感染3例,椎间盘炎1例),平均住院时间8 d,1年内的优良率达到95.9%,5年内的优良率达到93.4%。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且轻微,近、远期疗效满意且稳定,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时期多裂肌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同时期多裂肌形态变化。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行MRI检查,观察不同时期多裂肌MRI形态变化以及患者早期健患侧多裂肌最大横径。结果发病初期伴有腰痛者患侧多裂肌横径较健侧大,与单纯下肢疼痛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在中晚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多裂肌萎缩,其与患病时间呈正相关。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早期多裂肌可能存在痉挛,而随时间推移,在中晚期则逐渐出现萎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腰椎间隙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索一种有效、经济、简单、快捷的治疗方法。方法 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分为3组,间隙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组67例(间隙牵引组),电针配合理疗治疗组61例(电针组),持续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组52例(持续牵引组),观察疗效及治疗时间。结果 3组从疗效及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性意义。结论 间隙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起效快,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经济、简单、快捷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德华  张仁付 《现代康复》1999,3(12):1504-1504
目的:观察腰椎牵引对侧后突出型及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LID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同一时期采用腰椎牵引治疗的患分成侧后突出型及中央型两组.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侧后突出型组疗技明显优于中央型组。结论:腰椎牵引可作为侧后突出型LIDP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6.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5 9例经临床及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79例 ,其中男性 34例 ,女性 4 5例 ,年龄 32— 6 9岁 ,平均 4 8 9岁 ,病程 3天— 2 0年。对照组 79例 ,其中男性 34例 ,女性 4 5例 ,年龄 30— 70岁 ,平均 4 9 5岁 ,病程 4天— 18年 ,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按摩。1.2治疗方法1.2 .1常规治疗 :①卧硬板床休息 3周及药物对症治疗 ,症状好转后 ,加入增强腰背肌和腹肌肌力训练 (如俯卧式背伸…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综合分析我院收治的4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结果 442例患者优319例(70.3%)、良89例(20.2%)、可27例(6%)、差7例(3.5%);再次手术13例(2.9%).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必须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适宜的术式,加强术后护理与康复,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治疗170例2~3个间隙典型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单纯减压探查,40例髓核摘除。70例髓核摘除加植骨融合,40例行髓核摘除加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156例获得1a~5a随访(平均2a),优80例,良70例,可20例。内固定无内固定物松动折断发生。结论: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手术治疗方式多样,本组病例根据条件采取不用术式,重点以植骨融合为主,条件许可行内固术,优良率88.23%,手术操作简便,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椎牵引对侧后突出型及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LIDP) 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同一时期采用腰椎牵引治疗的患者分成侧后突出型及中央型两组,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侧后突出型组疗效明显优于中央型组。结论:腰椎牵引可作为侧后突出型LIDP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三维快速牵引与腰椎持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组105例,采用三维快速牵引法治疗,1次/周;对照组105例,采用腰椎持续牵引法治疗,30分钟/次,5次/周;两组均同时配合针灸、超短波及推拿疗法,30分钟/次,5次/周。1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随访2年比较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组有效率分别为91.43%,79.05%,两年复发率分别为21.88%,41.5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维快速牵引加针灸、超短波及推拿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且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而手术治疗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其许多优点是其它治疗方法无法替代的,我院自2000年4月~2005年4月收治多种保守治疗方式治疗无效的较重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明确诊断和手术指征后,均采用后路进入或侧方开窗方式行髓核摘除术,获1~5年近远期随访21例,效果满意,说明传统手术摘除方式仍不失为腰椎间盘治疗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症,与提高手术有效率。方法:将2175例患者分为开窗法、半椎板法与全板椎板法三组观察适应症,通过随访观察有效性。结果:通过3个月-13年随访,除15例无效外,均恢复工作,有效率为99.3%(98.85%-99.61%)。结论:严格执行手术适应症,冲洗、植骨、控制感染等应很好地针对性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采用后路间盘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或加椎板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临床疗效评价优28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5.6%。结论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牵引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人群中的常见病 ,是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积累到一定程度而致纤维环破裂 ,髓核膨出、突出或脱落而引起的一系列腰痛、腿痛的综合征候群 ,该病目前的治疗 ,大多数为保守治疗 ,在保守治疗方法上 ,其中腰椎牵引这种方法 ,在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 ,其效果也较为肯定 ,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我院根据在该病的保守治疗中摸索出针对不同的病情而制定出不同的牵引方式方案 ,经临床分析对照 ,使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取 6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 ,其中男性 39例 ,女性 2 1例 ;年龄最大者为 64岁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多方位牵引、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492例患者分为多方位牵引组、手法复位组和手术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并在治疗前后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评定百分法进行评分.结果各组治疗前3组评分无明显区别,但治疗后各组评分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均<0,05),同时治疗后手术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多方位牵引组和手法复位组(P均<0.05).结论虽然手术疗法疗效优于非手术疗法,但后者仍是许多患者的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6.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兆凤  王昌喜 《中国康复》2006,21(2):120-120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6例,均接受MED系统微创治疗。结果:术后3-6个月按Nakai分级评定,达优132例,良61例,可31例,差5例,总有效率98.2%。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且创伤小,但应注意严格把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病因之一。为提高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减少患者的痛苦 ,我们对不同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 ,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123例患者中 ,男70例 ,女53例 ,年龄24~65岁 ,平均45岁。病程1天~20年。直腿抬高试验60°(+ )98例 ,123例患者均经CT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部位 :L2~33例 ,L3~410例 ,L4~576例 ,L5~S134例。二、方法123例病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甲乙两组 ,先就诊的患者61例为甲组 ,后就诊的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部多裂肌横截面面积(CSA),评估多裂肌萎缩情况。方法5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15例、亚急性期10例、慢性期30例,使用实时定量超声测量腰4/5水平椎间盘突出累及侧及非累及侧在俯卧休息位下腰部多裂肌CSA。结果男性、女性及总体累及侧多裂肌CSA的急性期与慢性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15、3.54、4.11,P均<0.05),女性非累及侧多裂肌CSA急性期与慢性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P<0.05)。男性与女性腰部累及侧、非累及侧各期多裂肌CS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72、2.88、2.20;5.70、3.35、2.79,P均<0.05)。在亚急性期,男性累及侧多裂肌CSA较非累及侧小;在慢性期,男性和女性的累及侧多裂肌CSA均较非累及侧小;且总体累及侧多裂肌CSA也较非累及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85、2.73、4.66、14.11,P均<0.05)。在慢性期,女性和男性腰部多裂肌累及侧CSA与非累及侧CSA之间不对称差异值(CSA%)分别为(12.16±10.10)%、(16.45±7.20)%,较急性期同性别组CSA%值均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2.44,P均<0.05)。结论定量超声可以用于评估腰部多裂肌形态改变;椎间盘突出病程不足3月,腰部多裂肌萎缩可不明显;反复腰痛大于3个月的患者,多裂肌在双侧横截面面积均减小,以累及侧萎缩较为明显,双侧多裂肌横截面面积呈不对称性表现。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极为常见.我院骨伤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88例,其中经手术治疗64例(34%),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30~50岁体力劳动.尤其是老年人由于椎间盘退变,平时锻炼少,偶因用力不当亦易患此症。椎间盘退变失去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后由于较重的外伤或反复多次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刺激和压迫其周围的神经根、血管等组织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状。随着CT的普及运用,其发病率日趋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