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云南地处边疆 ,民族众多 ,很多地区都有吃生肉的不良习惯 ,致使旋毛虫病在云南的流行较为严重 ,为控制旋毛虫病的暴发流行 ,为全省的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选择了旋毛虫病流行区保山市板桥镇及广南县者兔乡作为云南省旋毛虫病防治试点 ,于 1998年 11月在两地采集人、猪、鼠滤纸血进行了旋毛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 在保山市板桥镇及广南县者兔乡分别采集人群、猪、鼠滤纸血 ,干燥低温保存待检。1.2 方法 用 EL ISA法检测旋毛虫抗体。(人旋毛虫抗体检测试剂盒由深圳绿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猪、鼠旋毛虫抗体…  相似文献   

2.
2001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20 0 1年 ,全国各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方案》,继续开展监测工作。现将 2 0 0 1年度各监测点的疫情报告如下。1 监测点基本情况全国 2 0个疫情监测点选自我国血吸虫病的主要流行区 ,基本代表了主要的流行类型及不同流行层次。其中湖南、湖北省和四川省各 4个 ,江西省 3个 ,安徽省和江苏省各 2个 ,云南省 1个。各监测点基本情况见表 1。2 内容与方法2 .1 病情调查 以年内 5 - 65岁的居民为对象 ,采用血清学 ( IHA或 COPT)初筛 ,阳性者 Kato- Katz法 (或集卵透明法 )粪检 ;江西省星子和四川省的 4个监测点…  相似文献   

3.
为系统观察汉寿县实施世界银行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后血吸虫病流行的动态变化及效果 ,科学评价防治策略 ,依照项目的疾病监测方案 ,按高、中、低不同流行程度分层设置疾病监测点。在 1992 - 2 0 0 0年项目期间 ,全县共设置监测点 4 1个 ,现将各监测点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1.1 监测点 按省项目统一方案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每年由省项目办随机抽取设定。1.2 监测指标 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和感染度 (EPG)、耕牛血吸虫感染率、钉螺感染率和阳性螺密度 (每框为 0 .1m2 )1.3 监测方法1.3.1 病情监测 根据 1989年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洪雅县对原丝虫病流行程度轻、防治薄弱的边远乡村和与流行区接壤的非流行村进行了病原学、蚊媒及外来人口监测 ,结果如下。1 方法1.1 监测点 选择花溪镇唐坝村、东岳镇孙坝村和三宝镇金沙村作为监测点 ,3村人口分别为 6 98、6 5 4和 6 35人。历史上前两村为丝虫病轻度流行区 ,现两村各有 1名慢性丝虫病病人 ,金沙村为与流行区接壤的非流行区。1.2 病原学监测 对监测点 1周岁以上居民采血镜检 ,采血率达 90 %以上。1.3 重点人群监测 对迁入人员 ,外出打工返乡人员与长期暂住人口以及当地 3~ 10岁儿童作为监测重点。特别对来…  相似文献   

5.
桂阳县是以致倦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班氏丝虫病流行区 ,全县 37个乡均有流行 ,流行区人口 5 95 92 5人 ,微丝蚴率为4.2 8%。于 1983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1985~ 1995年进行了丝虫病的横向监测。1 内容与方法1.1 病原学监测 根据不同方位和点多面广的原则 ,以村或居委会为单位 (不少于 10 0 0人 )进行分层整群抽样 ,对原微丝蚴率较高及既往存在薄弱环节的乡、村进行重点监测 ;1周岁以上的居民为血检对象 ,于 2 1:0 0~ 0 2 :0 0取耳垂血 12 0 μl,涂成双片 ,常规染色后镜检。1.2 血清学监测 在监测点内随机抽取 8~ 18岁人群 5 0…  相似文献   

6.
岳池县位于四川省中部 ,由于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媒介按蚊孳生繁殖 ,疟疾曾广泛流行 ,195 3年发病率曾高达 188.3/万 ,经长期不懈防治 ,有效地控制了流行。为了巩固防治成果 ,进一步降低发病率 ,在上级的指导下 ,开展了疟疾监测。现将 1999- 2 0 0 2年监测结果报告于后 :1 内容与方法1 1 监测点选择1999- 2 0 0 0年监测点在花园镇高石梯村 ,后因该村农田改种黄花梨 ,2 0 0 1- 2 0 0 2年将监测点改在花园镇挖断山村。两村均系水网地区 ,其中高石梯村为平坝 ,挖断山村属浅丘地形 ,每年 5~ 10月 ,专业人员定时到该村监测。1 2 病原监…  相似文献   

7.
南宁市曾是中低度班氏丝虫病流行区 ,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 ,1983年全市 (含一郊两县 )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1995年通过了省级消灭丝虫病的审评。 1996~ 1999年 ,为了解和巩固消灭丝虫病的成果 ,我们继续加强了对原流行区村屯和外来人员聚居区的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病原学监测 以原纵向监测点 (消灭丝虫病前的纵向点 )流行较严重的村屯和外来人员聚居区为重点监测点 ,以历史曾经有丝虫病流行的村屯为横向监测点 ,以村屯为单位 ,每点整群血检 6周岁以上居民或外来人员聚居区人群 5 0 0人以上 ,采用单耳双…  相似文献   

8.
2000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及时掌握我国血吸虫病的分布、流行情况 ,尤其是水灾后疫情的动态变化和趋势 ,为制定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过去 1 0年工作的基础上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于 2 0 0 0年对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监测点进行了调整。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方案》,将对新调整的全国 1 8个监测点进行为期 5年的监测。现将第 1年度 (2 0 0 0年 )各监测点的疫情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 .1 基本情况  1 8个监测点分布于 7个流行省份 ,代表了我国血吸虫病的主要流行类型 ,其中洲垸8个 (湖南 4个、江西 3个、湖北 1个 ) ;垸内水网 3个…  相似文献   

9.
按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疾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并在总结1992年至199C年疾病监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于1997年度在血吸虫病有行区选择了50个疫情程度不同的流行村.进行疾病监测,结果如下。1内容与方法1.1选择监测点以1989年全国血区中病袖样调查结果作为本次选择监测点  相似文献   

10.
张家界市辖 2区 2县 ,4个街道办事处 ,115个乡镇 ,15 74个行政村 ,总人口 15 1万余人。丝虫病流行于永定区 (原大庸县 )和桑植县的 6 0个乡镇 45 1个村 ,疫区人口为 92 6 70 3人。防治前 ,永定区、桑植县微丝蚴率分别为 0 .2 2 %和 2 .93% ,为班氏丝虫病低度流行区。经反复查治 ,分别于 1984和 1985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 方法1.1 病原学监测 按照不同的流行程度及方位整群抽样 ,每个监测点对 1岁以上居民按常规 3大滴厚血膜法检查不少于10 0 0人。1.2 蚊媒监测 于丝虫病传播季节 ,选择防治前微丝蚴率较高的村作为监测点 ,捕捉人…  相似文献   

11.
12.
Results of repair of tetralogy of Fallo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3.
A total 89 fish and lamprey species has been recorded from Polish freshwater habitats. Twenty-seven of them (30.3%) have not been surveyed for parasitic helminthes. Some of the latter fishes are either rare or not easily accessible. Other live only in specific habitats in scattered localities. An important obstacle for studying parasite faunas of some fishes may be their status on an endangered species. Among the non-surveyed fishes, are those which have been relatively recently introduced to Poland or migrated there on their own.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all hitherto not studied helminthologically fish species, their habitats, localities and current protection status.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高血压降压治疗目标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的高血压水平的定义,1993年WHO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 Hg(1mm Hg=0.133kPa),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必须将血压降至同一水平,而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Framingham进行的一项长达10~12年的心血管事件研究发现,第5年后,正常上限血压[收缩压(SBP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AND AIM: Both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the degree of mucosal damage in coeliac disease vary greatly. In view of conflicting information as to whether the mode of presentation correlates with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we reviewed a larg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coeliac disease. PATIENTS AND METHODS: We correlated mode of presentation (classical, diarrhoea predominant or atypical/silent) with histology of duodenal biopsies and examined their trends over time. RESULTS: The cohort consisted of 499 adults, mean age 44.1 years, 68% females. The majority had silent coeliac disease (56%) and total villous atrophy (65%).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of mode of presentation with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p=0.25). Sixty-eight percent of females and 58% of males had a severe villous atrophy (p=0.05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trend over time for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patients presenting as atypical/silent coeliac disease and having partial villous atrophy, though the majority still had total villous atrophy. CONCLUSIONS: Among our patients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in duodenal biopsies did not correlate with the mode of presentation, indicating that factors other than the degree of villous atrophy must account for diarrhoea in coeliac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