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阿司匹林应用于临床近80年,是一个比较老的解热镇痛抗炎药。近年来发现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有效预防妊娠中毒症。1985年,Beaufils等把102名有高血压病史或妊娠高血压史的孕妇随机分为二组,一组日服300mg潘生丁、150mg阿司匹林,另一组不给予任何治疗,结果用药组孕妇无一人发生妊毒症,另一组6例发生子痫,1986年,Wallenburg等把输注血管紧张素Ⅱ动脉感应性增强者认为是妊毒症高危状态,对46名妊娠28周的高危孕妇随机分二组进行研究,一组日服60mg阿司匹林,另一股组安慰剂,服阿司匹林组无一人发生妊毒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多维元素胶囊预防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云浮市妇幼保健院产检的合并有发生子痫前期高危因素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接受多维元素胶囊干预,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干预.疗程结束后,收集两组孕妇的子痫前期发生情况以及妊娠结局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子痫前期高危孕妇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安慰剂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舒适护理,治疗2~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产妇妊娠演化结局。结果研究组孕妇经治疗和护理后胎儿围生期病死率、胎盘早剥率、阴道分娩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重度、轻度、早发子痫前期和妊娠诱发高血压病、胎儿功能发育迟缓、流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出生孕期、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痫前期的高危孕妇可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配合舒适护理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正>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产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现认为妊娠高血压疾病与免疫因素、血管内皮受损、遗传因素、营养缺乏、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严重的危害着母婴的健康安全。有研究认为钙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能起到降低先兆子痫的发生率,但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观察分析了我院妊娠高血压孕妇在传统硫酸镁解痉降压的基础上口服钙剂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的疗效,及对母婴的影响,现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宋颖  郭琳 《中国实用医药》2014,(29):173-174
目的探讨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孕产妇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孕产妇108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分别采用小剂量安慰剂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两组孕产妇的凝血功能状况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并开展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共11例(20.37%),对照组孕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共24例(44.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凝血功能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危患者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显著改善凝血功能,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具有明确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SDF-1/CXCR4在正常妊娠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中的表达和血清水平。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先兆子痫、重度先兆子痈和正常妊娠组各15例)胎盘组织中SDF-1/CXCR4表达程度,同时用ELISA检测孕妇血清中SDF-1的浓度水平。结果SDF-1在妊娠期高血压组及正常妊娠组的胎盘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子痫前期组中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妊娠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组血清SDF-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SDF-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01)。结论SDF—1/CXCR4可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9):81-83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作用,为临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提供有效的途径。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有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孕妇1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9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孕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低体重发生情况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因素。结果对照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为41.1%,显著高于观察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13.3%,观察组孕妇中重度、中度和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和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和窒息发生率分别为3.3%、1.1%和8.9%、6.7%,观察组新生儿低体重和窒息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很好的治疗妊娠期高血压,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对新生儿没有危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先兆子痫的选择应用先兆子痫乃妊娠的特殊情况,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有时可见凝血功能或肝功能异常。治疗妊娠所致高血压的目标是安全地降低血压,避免孕妇合并脑血管并发症,确保婴儿安全。本文主要评价了治疗先兆子痫的药物─硝苯地平和拉贝洛...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脏病妊娠患者先兆子痫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妊娠先兆子痫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妊娠风险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妊娠前已患慢性肾脏病的孕妇资料,按是否发生先兆子痫分为先兆子痛组(30例)和对照组(45例),比较各项临床指标,用回归模型分析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在妊娠年龄、原发病类型、妊娠前及妊娠20周后血压及蛋白尿水平、妊娠20周后血尿酸水平上有明显差别。结论非适龄妊娠、妊娠前慢性肾脏病控制欠佳以及免疫性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或狼疮性肾炎)是发生先兆子痫的危险因素,这类孕妇若在妊娠20周后发生2级以上的高血压和蛋白尿翻倍。且伴有血尿酸水平增加,则高度提示发生先兆子痫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先兆子痫的孕妇3—8年高发病率。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患有妊娠高血压或先兆子痫的孕妇进行临床分析,选择同期正常妊娠101例为对照,随访统计做回顾分析。结果随访49例,高血压发病率为18.37%,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妊高征的孕妇产后需严密监护血压变化。  相似文献   

11.
妊娠高血压与先兆子痫可能与血栓素A_2(TXA_2)的生成过多有关,TXA_2由胎盘和血小板产生,有较强的收缩血管和促使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每日服用1~2mg/公斤体重的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和血小板合成TXA_2。作者对无并发症的初孕妇在妊娠26周时,静脉滴往血管紧张素Ⅱ,在用量≤10ng/公斤/分能有效地引起舒张压上升  相似文献   

12.
曹晓蕾  王向红  习望 《河北医药》2011,33(9):1312-1313
目的确定C-反应蛋白(CRP)与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 49例先兆子痫或子痫患者45例(试验组)和健康孕妇50例(对照组),根据平均动脉血压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来观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试验组血清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严重先兆子痫或子痫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先兆子痫(P〈0.01)。结论 CRP与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先兆子痫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对孕16—18周中期妊娠妇女进行筛查,选出60例具有血管紧张肽原(AGT)基因多态的孕妇,按照所具基因型(MM、MT、TT)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100mg&#183;d^-1),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0.4g&#183;d^-1,观察孕晚期子痫前期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子痫前期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子痫前期的发生率(36.67%,P〈0.01)。基因型TT治疗组的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MM、MT型的治疗组孕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宫内发育迟缓、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早产的发生率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携带有AGT基因TT型的妇女与MM、MT型子痫前期发病危险升高。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AGT基因TT型高危孕妇子痢前期的发生,而对围产期母儿的健康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患有慢性高血压的孕妇在妊娠中期并发子痫前期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方法 10例妊娠中期并发子痫前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同进选取同期的10例慢性高血压妊娠无并发子痫前期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有慢性高血压孕妇在妊娠前期尿蛋白检测阳性率和发生子痫前期几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此类孕妇妊娠中危险因素与血中尿酸、血红蛋白等指标有关。结论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中通过对尿酸和血液高凝状态的检测来诊断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阿司匹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了用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风湿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许多其他疾病外,近年来还大量报道了用于防治妊娠妇女的各种疾病,如先兆子痫、妊娠高血压、宫内生长障碍以及子宫内血流不足所致的流产等。据报道,在英国,阿司匹林是妊娠末三月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用药率达到69%。但随着阿司匹林的应用,也出现了对母亲和胎儿的一系列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临床应用一、先兆子痫先兆子痫的形成与体内血栓素A_2(TX-A_2)的生成增多有关。阿司匹林很可能通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维生素E、乐力钙在预防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子痫前期高危孕妇4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每日给予阿司匹林75mg、维生素E100mg、乐力钙2.0g口服,至分娩。对照组按常规处理。结果无论是轻度或重度子痫前期,治疗组的发病率(13.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9.1%)(P〈0.05);治疗组早产率、死胎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产后出血及胎盘早剥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维生素E、乐力钙对子痫前期的发生有着重要的预防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痫发病前于孕中期检测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TX)血浆浓度预测子痫的价值。方法孕妇在孕12周被纳入研究,并随访至分娩,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子痫组、先兆子痫组)和对照组,于孕12~16周及孕37~39周时采集孕妇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孕妇血浆前列环素、血栓素浓度,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300名孕妇中34例孕晚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13例,先兆子痫21例)为研究组,而266名未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剔除流产、早产、妊娠期糖尿病等,剩余190名为对照组。孕中期子痫组血栓素B2水平明显升高,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明显降低,血栓素B2/6-keto-PGF1α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子痫组甘油三酯、LDL、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HDL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妊娠周数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血脂增高,出现血栓素B2/6-keto-PGF1α的平衡失调,进而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子痫患者虽然在孕中期血压正常,但已存在前列环素、血栓素血浆浓度变化,通过检测前列环素、血栓素血浆浓度可预测子痫发生。  相似文献   

18.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20周以后发生的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症候群,甚者出现先兆子痫和子痫,对孕妇及胎儿危害极大,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轻度妊高征的护理 一般在门诊治疗,嘱病人保持愉快的及安定的情绪,饮食方面应注意摄入足够蛋白质及维生素,钠的摄入不宜过多,指导孕妇注意适当的休息及采取左侧卧位,对失约未按时来诊的患者应主动督促或随访。 2 中度妊高征的护理 如收缩压20.0kPa,或舒张压达13.3kPa应住院观察,孕妇应保证足够的休息,处理原则在预防子痫。若子痫发作时,则采取措施制止抽搐。住院观察期间,每4~6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有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发生风险的高危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观察妊娠晚期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妊高症的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然流产、围生儿死亡、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子痫前期及剖宫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不影响围生期母儿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性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中对胎盘病理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有HDCP高危因素的360例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80)和观察组(n=180),对照组定期孕检和监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终止妊娠后比较两组胎盘病理改变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子宫胎盘细胞滋养细胞、合体细胞结节、绒毛血管减少或淤血、纤维素样坏死、胎盘部分梗死、钙盐沉着和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和新生儿结局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减少有HDCP高危因素孕妇胎盘病理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