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存最早的方书,是《五十二病方》。最早专门剖析方剂论理的专著,是《伤寒明理药方论》。最早由政府编制的成药专书,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最早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是《医方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方剂学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历代医药学家撰写了大量的方书,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方》等,皆为中医方剂专书中之犖犖大者.此外,伤寒、温病、内、外、妇、儿各科专书中所载之方,亦揭示了治疗各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是,这些方剂均散见于各书中,既不集中.又缺乏系统  相似文献   

3.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我国历史上载方最多的方书是()①《太平圣惠方》②《备急千金要方》③《普济方》④《医方集解》  相似文献   

4.
正《太平圣惠方》是一本收集了大量宋代以前医药方书及民间验方的方书类著作,其既阐明诊断脉法,又叙述用药法则,按类分述各证病因、病理、方药,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经籍访古志补遗》称其为"经方之渊薮"。该书共收载消渴证方剂170首,其中汤剂78首,丸剂52首,散剂37首,膏剂3首。深入学习《太平圣惠方》治疗消渴诸方,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1沿袭汉唐承上启下张明华认为~([1]),《太平圣惠方》的医学理论基本取材  相似文献   

5.
我国药学史上第一部成药制剂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历史悠久,方书众多,浩如烟海。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赵佶的《圣济总录》等,都是庞大的方书,内容浩瀚,各具特色。但切合实用,流传较广,被历代医家所公认的第一部成药制剂规范,应属北宋年间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书同时也是世界医药史上最早的官方制剂规范。  相似文献   

6.
一、单项选择越(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该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尊为方书之祖的医籍是,() ①《五十二病方》②《黄帝内经》 ⑧《圣济经》④《伤寒杂病论》 2.明确提出“七方”名称的医籍是:() ①《药对》②《伤寒药方明理论》 ③《伤寒类方》④《千金要方》 3.再造散的功用是:() ①发汗解表,宜肺止咳②发汗解表,祛风止痛 ③发汗解表,散风祛湿④发汗解表,助阳益气 4.黄苏、山桅并用的方剂是:()①安宫牛黄丸③泻白散②普济消毒饮④篙岑清胆汤 5.下列答案中哪一项不是解表剂的功用:() ①发汗②解肌③透…  相似文献   

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理论的著作是 ( ) ①《医方考》;②《太平圣惠方》; ③《伤寒明理药方论》;④《医方集解》。2.到目前为止,我国载方最名的方书:黾( ) ①《圣济总录》;@《普济方》; ③《太平惠民和剂局》;④《备急千金要方》。3.“十剂”中不包括( ) ①宣、通、滑;②补、泄、涩;③轻、重、湿; ④寒、热、降。4.桔梗、甘草不同用的方剂是( ) ①桑菊饮;②银翘散;③杏苏散;①养阴清肺汤。5.桂枝汤与小青龙汤不同用的药…  相似文献   

8.
《千金要方》"伤寒"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千金要方》系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撰 ,千百年来 ,多数医家据该书卷九“江南诸师 ,秘仲景要方不传”一段文字 ,误认为孙氏撰著《千金要方》之际 ,尚未见到过《伤寒杂病论》,或仅看到了《伤寒杂病论》的片言只语等 ,这种认识陈陈相因 ,一直沿至今日。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参照晋·王叔和《脉经》、《金匮玉函经》,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王焘《外台秘要方》,孙思邈晚年所著《千金翼方》,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林亿等《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日本国康平本《伤寒论》,白云阁《伤寒杂病论》等不同时代的有关《伤寒杂病论》…  相似文献   

9.
正《太平圣惠方》是一本收集了大量宋代以前医药方书、民间验方的官修方书类著作,今人所用的很多方剂和药物的选择和配伍,以及后世中成药的选方、制作等,均出自此书,效验犹佳。整理并分析其中治疗积聚的方剂,并研究其组方用药规律,对临床治疗积聚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太平圣惠方》治疗积聚的方剂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梳理,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相似文献   

10.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发展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元时期政府对中医学高度重视,组织编写《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医普救方》、《圣济总录》等方书,成立校正医书局校勘出版方书,将太医局列为独立机构发展中医教育,"经方"崛起,《局方》盛行,民间方书大量涌现,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显著进步,重视方剂理论研究,对方剂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世传丹溪著作因整理人员和时间的不同,在内容上有较大差异,给后世研究丹溪学术思想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有必要对这些著作的来源及内容进行探讨,以梳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丹溪手镜》与其它7种著作进行对比和分析说明。1,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丹溪手镜》上卷第6篇《五脏绝死》与《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八·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十一》基本相同;《丹溪手镜》上卷第4篇《汗吐下温水火刺灸八法》与《千金翼方·伤寒宜忌第四》内容基本相同。2,与《太平圣惠方》:《丹溪手镜》卷上第5篇《五脏虚实》摘自《太平圣惠方》卷3《肝脏论》、卷4《心脏论》、卷5《脾脏论》、卷7  相似文献   

12.
北宋官修的医药方书《太平圣惠方》在当代缺乏完善的传本,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多种抄本互校增补的排印本,广受学界推崇,但其中仍存在缺字、字误等现象,不利于该书的使用。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征引的宋本《太平圣惠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故依据《证类本草》国内现存最早的两大传本对《太平圣惠方》进行纠误。  相似文献   

13.
一、单项选择题。 1.北齐徐之才所提出的“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是作为: A、方荆功效分类的依据B、药物功效分类的依据C、治法分类的依据D、以上三项都不是 2.历史上被称为“方书之祖”的是: A、《五十二病方》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千金方》 3.桂枝汤的组成是: A、桂枝赤芍生姜炙甘草大枣 B、桂枝芍药干姜炙甘草大枣 C、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大枣 D、桂枝芍药生姜半夏大枣 4.蒿芩清胆汤组成中没有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清代黄云鹄所著的《粥谱》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粥专著。早在《周书》中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但应用药物与米谷煮粥治疗疾病,最早见之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该传中载到:齐王有疾,医家淳于意诊断后让齐王服'火齐粥',服后齐王病愈。而后有关论述药粥的书籍甚多。如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就有许多米药同用或药后食粥的论述,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都是米药合用的典型;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就列有‘食治’专节,还有应用‘牛乳粥’,‘天花粉粥’治疗老年病的记载;《太平圣惠方》收集了宋以前方书中和流传民间的保健粥食129方,如用杏仁种治疗咳嗽,傲枣仁黹治疗失眠等;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选载了药粥62方,并列出专节作了论述。明代有关论述药粥的书籍也甚多,如《普济方》收有180方,《二如亭群芳谱》收有18方等等。由此不难看出,明朝应用药粥防病治病已十分普遍了。  相似文献   

1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皿共25分。 (答题说明: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从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字母填入题千后的括号内。) 1.北齐徐之才所提出的“宣、通、补、泄、轻、重、滑、涩、操、湿”是作为:() A、方剂功效分类的依据; B、药物功效分类的依据; C、治法分类的依据; D、以上三项都不是。 2.历史上被称为“方书之祖”的是:( A、《五十二病方》;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D、《千金方》。 3.桂枝汤的组成是:() A、桂枝、赤芍、生姜、炙甘草、大枣; B、桂枝、芍药、干姜、炙甘草、大枣; C、桂枝、芍药、生…  相似文献   

16.
1 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1.1 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诸病源候论》1.2 中医治病主要着眼于辨别( )A.疾病 B.病机 C.症状 D.体质1.3 “阳虚则寒”所致寒证的性质是( )A.实寒证 B.虚寒证 C.真热假寒证 D.上热下寒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太平圣惠方》中药茶方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茶处方治疗疾病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太平圣惠方》中包含的全部药茶处方,包括服用方法中提到的以温茶、冷茶以及热茶下等处方,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通过软件中的方剂分析模块,对114首药茶方进行用药频...  相似文献   

18.
关于记载方剂的书籍,首为《内经》,书中载方十三首。说到方书专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计有经方十一家,295卷。历代方书迄今不下一千七百余种,它固然反映了祖国医学遗产的丰富多采,但也给学习和研究方剂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扼要介绍方剂学的主要文献资料,以供有志研究祖国医学者参考。一具有总结性的方剂学专著  相似文献   

19.
1.王怀隐(约925~997年),宋朝睢阳(含河南商丘南)人。曾在开封建隆观为道士,后奉诏还俗,官至“翰林医官使”,奉命编成《太平圣惠方》。2《.太平圣惠方》全书100卷,选用方剂6834个,对病证、病机、方剂、药物都有详尽论述。其中,有很多关于枸杞的记载。3.王怀隐爱用善用枸杞,不仅  相似文献   

20.
就《灸经图》22个古穴中"手小指头"穴"、足小指头"穴"、手十指头"穴穴位名称来源及其主治病症等进行考证论述,指出各穴位名称亦见于《龙门石刻药方》《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针灸大成》,为研究针灸图提供了例证,有助于古穴奇穴的研究,同时举典型病例说明古穴奇穴的研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