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亮  丁静娟 《贵州医药》2003,27(11):1025-1028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 ,我国是其高发区 ,患病率约为 2 770 / 1 0万 ,HBsAg检出率约 1 0 % ,慢性无症状携带者 (AsC)可能超过 1 .2亿。乙型肝炎病毒 (HBV)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 ,1 970年被Dane所鉴定。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得以从核酸水平观察并认识病原体 ,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基础研究就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利用各种方法对其基因型及其意义进行研究。1 HBV基因型的发现与确立基因型 (genotype)是指按照病毒全长核酸序列的差异程度进行分型。 1 988年 ,Okamoto等[1] 通过对 1 …  相似文献   

2.
HBV在其复制过程中,容易发生核苷酸的错误配对,故经常发生基因突变。这种同一病毒核苷酸序列的差异,表现为HBV不同的基因型。而各基因型的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及预后等,可能也各有异同。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与治疗药物耐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杜蓉 《医药导报》2004,23(8):0536-0538
乙型肝炎病毒(HBV)常常发生基因变异从而导致HBV耐药性的产生,使得乙型肝炎的治疗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该文从HBV变异的种类、基因变异与HBV的耐药性等方面综述近年来的有关进展,并针对基因变异所导致的HBV耐药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白红莲  严海明  杨光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443-3444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as,HBV)基因分型特征.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对1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113例患者中,检测出C基因型60例(53.1%),B基因型50例(44.2%),D基因型2例(1.7%),BC混合型1例(0.9%),C基因型分布显著高于B和其他基因型(P<0.05、P<0.01).B、C基因型HBeAg阳性组高于HBeAg阴性组(P<0.05).结论:佛山地区HBV基因型的分布较为丰富,C型和B型为本区域的主要HBV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HBV基因型及基因变异与原发性肝癌(PHC)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型特异引物PCR法测定HBV基因型,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基因亚型;直接测序法检测HBV DNA 1653、1762/1764及1896位点的变异情况;统计比较多个因素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和PHC患者中的异同,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与CHB组比较,PHC组患者年龄较大,HBeAg阴性更常见,而ALT水平和HBV DNA载量较低(P<0.05)。CHB组HBV的基因型B型与C型相当,而PHC组绝大多数为C型(P<0.01);两组基因型C型的亚型多为Ce亚型。两组病毒G1896A变异无差异,而PHC组C1653T、A1762G/T1764A变异出现的几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只有基因C型和高龄为PH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V基因型C型为HBV相关PH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1653T、A1762G/T1764A变异与PHC有一定相关,但非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乙型肝炎研究的热点,HBV基因型与 HBV 流行病学特点、HBV 标志物的表达、致病性、乙型肝炎的病程、转归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与 HBV 血清型比较,HBV 基因型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现将 HBV 基因型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用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定量方法检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乙肝病毒基因型,患者均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应用干扰素α-2b和苦参素联合抗病毒治疗,疗程6个月。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及随访6个月时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HBVDNA阴转率、HBVDNA降低2—5logL率为B基因型组分别为83.3%、83.3%、16.67%;66.67%、75.00%、25.00%;C基因型组分别为45.83%、47.92%、45.65%;35.42%、39.58%、41.67%。B基因型组与C基因型组比较.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HBVDNA阴转率、血清转氨酶及肝纤维化指标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随访观察疗效B基因型优于C基因型。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耐拉米夫定P基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三  丁静娟 《贵州医药》2002,26(3):277-280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 ,全国约有 1 3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 ,其中约 30 0 0万是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进展性肝病患者。以前治疗措施主要依赖于干扰素 α ,但干扰素 α疗效并不理想 ,且有一些不良反应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新近发展的核苷类似物可抑制HBV复制 ,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一大突破。目前已经上市的拉米夫定 (Lamivudine ,3TC)最具有代表性 ,它可以显著地抑制HBVDNA水平 ,减轻肝脏的炎症 ,改善临床生化指标。但长期治疗可引起HBV多聚酶基因变异 ,导致病毒耐药 ,从而影响拉米夫…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山东省潍坊地区HBV-DNA阳性患者249例。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快速检测HBV基因型。结果:潍坊地区慢性HBV感染者中,乙肝病毒基因型为B、C、B+C基因型,未见其他基因型,C基因型124例(49.8%),B基因型84例(33.7%),B+C混合基因型41例(16.5%)。在活动性肝病(CAH、LC、FHF)中C基因型占优势(P〈0.01或P〈0.05),而ASC组则是以B基因型为主(P〈0.01)。三组基因型之间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基因型组HBeAg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HBV感染的患者中,无症状携带者以B基因型多见,活动性肝病以C基因型多见,基因型与病情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深圳市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情况.探讨HBV基因分型与抗病毒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ELISA法(mAbsELISA)对143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 143例患者中.B型67.8%.C型26.6%。B型多见于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95.4%);C型多见于肝硬化患者(LC)(64,7%)。年龄≤35岁及有乙型肝炎家族史的患者中B型均较C型多见(P〈0.05)。拉米夫定治疗的LC中.HBVDNA持续阴性者B型较C型多见(P〈0.05)。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完全应答者B型较C型多见(P〈0.05)。25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B型存活(94.1%)较C型存活(57.1%)高(P〈0.05)。结论 深圳地区HBV基因分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B型多见于年轻患者。C型多见于年老患者.且C型肝硬化患者对拉米夫定疗效差。  相似文献   

11.
庄林  游晶 《云南医药》1997,18(4):309-311
乙型肝炎病毒前C/C基因变异及其临床意义庄林游晶综述马永良审校以往观点认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临床所产生的不同的肝脏疾病谱及血清学表现,是由于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反应的类型和程度不同所致,而非病毒的毒力差异所为。近年大量分子病毒学研究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1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未愈组79例,好转组135例),根据多项临床指标、相关的并发症,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的策略提供参考.结果 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肌酐、MELD-Na在未愈组与好转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严重低钠血症(血钠< 120 mmol/L)3项指标在未愈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8,99%、15.19%、17.72%,在好转组的发生率分别为4.44%、1.48%、4.44%,两组比较,P< 0.05.结论 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严重低钠血症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预后有关,可以有效地判断预后转归情况,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拉米夫定治疗效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拉米夫定治疗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DNA测序和寡核苷酸芯片技术,检测分析了41例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的基因型与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变异情况,同时跟踪观察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9、12个月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结果41例HBV患者中B基因型21例(51.2%),C基因型20例(48.8%);拉米夫定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后B基因型与C基因型两组间AL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过程中C基因型HBV DNA转阴率显著高于B基因型,B基因型HBVDNA反跳率显著高于C基因型(P<0.01).C基因型YMDD突变率与B基因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V基因型与拉米夫定治疗效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基因型对拉米夫定的治疗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YMDD变异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对113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检测HBVYMDD变异.结果 113例患者中,检测出B基因型50例(44.2%),C基因型60例(53.1%),D基因型2例(1.7%),BC混合型1例(0.9%);发生YMDD变异33例,变异率为29.2%.其中B基因型13例,变异率为26%,C基因型19例,变异率为31.7%,D基因型1例,变异率为50%,C基因型YMDD变异的发生率与B基因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3例YMDD变异者中,30例同时存在L528M变异.结论 本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优势基因型为C型和B型,经拉米夫定治疗后YMDD变异的发生率在B型和C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闫芳  梁利民  李筠竹  俞舒  裴欢欢 《安徽医药》2017,38(11):1459-1461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部分成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2012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合肥市滨湖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载量,并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分析各基因型与患者年龄、HBeAg、病毒载量(HBV 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之间的关系。结果 208份血清标本,B基因型144例(69.23%),C基因型64例(30.77%),未检出其他基因型;C基因型的病毒载量和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B基因型[(7.13±1.21) log10copies/mL vs(6.61±1.48) log10 copies/mL,P<0.05;93.75%vs 77.78%,P<0.05];2种基因型ALT、AST均明显升高,B基因型的ALT、AST与C基因型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35.58±477.45) U/L vs(430.69±259.00) U/L,P<0.05;(305.08±345.59) U/L vs(260.06±175.90) U/L],P<0.05)。结论 合肥地区部分成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未见其他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肝功能(ALT、AST)等指标可能与基因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是全球广泛分布的传染病,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呈现地域性分布。全世界大约有3.5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我国就有1.2亿人,每年因肝病死亡30万人左右。HBV感染不仅可导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还可发展为肝硬化(LC)和肝细胞癌(HCC)。目前,HBV的自然变异对于疾病临床转归的影响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从病毒学、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等方面对HBV基因型进行了大量研究,HBV基因型的地理性分布差异已经基本明确,而HBV基因型与HBV引起的临床疾病的相关性,特别是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江门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12月本院收治的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20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一荧光探针法对HBV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生化学指标及肝功能损害差异进行分析。结果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142例B基因型,43例C基因型,15例BC混合型,不存在其他基因型;肝癌患者和重型肝炎患者中主要为B基因型,分别为90.0%和81.1%,明显高于HBsAg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C基因型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低于B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江门地区HBV的基因型主要为B型、C型和BC混合型,其中B型基因主要存在于肝癌和严重肝病患者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突变,为临床治疗乙型肝炎联合用药或单一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Roche LightCycler TM荧光PCR定量分析仪,应用FQ-PCR技术进行乙肝病毒基因突变(YMDD)及HBV-DNA的检测.结果:经半年以上的临床治疗观察,拉米夫定加胸腺肽联合用药组20例乙肝患者未检测出YMDD变异株,用药后HBV-DNA和ALT检测指标分别随治疗的进度拷贝数降低和恢复正常;而单一服用拉米夫定药物治疗组37例乙肝患者,检测出发生YMDD变异有8例,阳性率22%,其中YIDD型6例,YVDD型2例,HBV-DNA和ALT检测结果的反跳分别占5.4%和8.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突变的检测有助于临床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表现类型、HBV感染者的肝功能,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 DNA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毛细管电泳仪应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序技术对239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的检测,并对于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型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和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唐山地区乙型肝炎患者的239例样本中未检出基因型5例(2.1%)。已检测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234例样本中共检出B、C、D 3种基因型,其中B基因型30例12.8%,C基因型203例86.8%,D基因型1例0.4%,C基因型为主要基因型。C基因型感染者与B基因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基因型感染者血清中抗-HBe阳性率显著低于B基因型(χ2=13.093,P<0.01)。C基因型在肝硬化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中所占的比例均大于B基因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肝脏损伤严重程度与C基因型相关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实施PCR法检测行临床观察、分析。方法从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将存在甲、丙、戊等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及其他可引发肝脏病变疾病的患者排除,选取430例患者血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采用基因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430例血清中B基因型262例,占60.93%;C基因型51例,占11.86%;BC基因型117例占27.21%;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各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B基因型在病毒携带者以及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分布占绝对优势,C基因型分布不具显著差异(P>0.05),BC基因型多见于肝炎肝硬化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C基因型血清ALT水平较高,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基因型于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含量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基因型以B型为主,其次为BC、C型,未见其他类型,BC基因型与疾病进展可能存在一定关联性,肝脏病毒复制和炎症与病毒基因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