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目的是使梗死心肌相关联的阻塞的冠状动脉再灌注 ,以挽救缺血心肌 ,缩小梗死面积 ,提高心脏功能。 1999年~ 2 0 0 2年运用尿激酶( UK)静脉溶栓治疗 AMI9例 ,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例 AMI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 37岁~ 76岁。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下壁 4例 ,下壁合并右室 2例 ,前壁 2例 ,前壁、高侧壁 1例。其中高脂血症 3例 ,既往脑梗死 3例 ,原发性高血压 2例 ,并发心律失常 , °AVB1例 ,吸烟史 10 0% ,家族史有死于心肌梗死的 2例。均有溶栓适应证。1.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4年4月至2007年6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28例,死亡59例,现就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在收治的528例患者中,男368例,女160例,年龄32~81岁,平均60.7岁.前壁、前间壁梗死189例,前壁广泛心肌梗死86例,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191例,右室梗死24例,心内膜下梗死38例,死亡59例.……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使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能降低患者住院病死率,改善其预后已得到公认。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AMI溶栓治疗是否可以早期普遍开展。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老年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5~88岁,平均(72±6)岁。非老龄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5~64岁,平均(50±8)岁。梗死部位:老年组前壁心梗18例,前间壁2例,下壁10例;非老年组前壁19例,下壁9例,下壁 右室  相似文献   

4.
我院 1998年以来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4 8例 ,现将该病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8例患者中男 30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5 8.5岁 ,从发病到入院时间 2~ 6 2小时。前间壁心肌梗死2 1例 ,下壁 11例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8例 ,高侧壁 6例 ,下壁合并右室梗死 2例。 2 3例 (47.9% )出现并发症 ,其中心律失常11例 (47.8% ) ,心力衰竭 7例 (30 .4 % ) ,心源性休克 5例 (2 1.7% )。1.2 治疗与转归 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脉、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量 (右室梗死不用 …  相似文献   

5.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重视再梗死的预防和护理。对此我们有如下体会: 1 一般资料 1990年以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例,男28例,女9例,年龄39~80岁。其中前壁(包括前间壁、前侧壁)梗死12例,下壁(包括正后壁)梗死8例。6例为广泛前壁梗死,3例兼前壁和后壁梗死,合并室性早搏者23例,室性心动过速者27例,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13例,心力衰竭17例,心源性休克7例,共死亡7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结果探讨其发生机制.随访了34例患者.结果 42例中,33例(86.8%)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AMI;30例(78.9%)为前壁梗死,4例并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LVEF<40%者23例,LVEF≥40%者19例.随访34例,1年内死亡6例.CAG示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者22例(71%).结论 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AMI多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MI,前壁梗死、冠脉严重病变者多见.其发生机制为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7.
我院2010年6月-2011年2月采用国产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例,均符合WHO制订的AMI诊断标准,且有溶栓适应证,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46~65岁,中位年龄54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2例,下壁3例,前间壁2例,前侧壁1例.溶栓时机均在发病6h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80岁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住院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02年8月~2008年1月住院年龄≥80岁的AMI患者86例,分为死亡组27例和存活组59例,对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既往病史、梗死部位、并发症等特点,分析死亡高危因素。结果:年龄≥80岁AMI患者住院期间总病死率达31.4%,与死亡密切相关的并发症:心力衰竭36例(41.8%),心源性休克8例(9.3%),心律失常32例(37.2%),肺炎15例(17.4%),梗死后心绞痛12例(15.1%)、心脏破裂4例(4.6%)。死亡病例组前壁心肌梗死,既往心梗、既往心衰、糖尿病4项临床特征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80岁AMI死亡率高,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既往心梗、糖尿病、既往心衰是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6例均为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住院患者,男性40例,女性6例,年龄40~65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20例,前间壁5例,高侧壁6例,下壁10例,右室 下壁4例,右室 正后壁1例。  相似文献   

10.
AMI的静脉溶栓治疗目的是使冠状动脉再通,最大限度地挽救缺血濒死的心肌,维护心脏功能,降低病死率.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院应用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116例AMI患者,比较两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本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并确诊11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UK组,均符合AMI溶栓治疗参考方案[1]溶栓条件,且无禁忌证.rtPA组62例,其中男48例,女16例,年龄45~75岁,平均59.3±11.1岁.梗死部位:前壁和前间壁28例,广泛前壁16例,下壁9例,下壁并正后壁6例,右室3例.UK组54例,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42~75岁平均(58.2±11.2岁).梗死部位:前壁和前间壁17例,广泛前壁16例,下壁9例,下壁并正后壁并右室8例,高侧壁2例.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2001年52例AMI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分析包括发病年龄,时间、症状,梗死部位,并发症,心电图,结果:本组70-79岁年龄组死亡人数最多;多数患者死于冬春季节,凌晨至午间,合并心源性恶心呕吐梗死面积较大;前壁梗死,大面积梗死,合并传导阻滞(CB)、房颤(Af)、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者预后差;本组P波异常者占73.1%,非梗死部位导联ST段压低占86.5%;AMI早期QTc间期延长易引起恶性心律失常。结论:高龄,心源性恶心呕吐,前壁梗死,大面积梗死、合并CB、Af、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QTc间期延长可作为AMI预示危险的信号,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前心绞痛(PIA)与临床预后之同的关系.方法 78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分为两组:A组46例PIA患者与B组32例无PIA患者.观察两组基础临床情况、梗死后心绞痛、心衰、住院期间及随访30天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发生率.结果 78例患者平均年龄71.5岁,男52例(66.7%),女26例(33.3%).伴随高血压患者62例(79.4%),糖尿病17例(21.8%),高脂血症19例(24.4%).心功能Killip I级58例(74.3%).A、B两组病人临床终点事件比较: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9.5%与20%,P=0.63);心衰发生率(23.6%与13.1%,P=0.67),住院期间及随访30天,MACE发生率(4.3%与3.1%,P=1.00).结论 本组研究认为老年AMI患者梗死前心绞痛与临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静脉溶栓治疗 6h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使心肌血管再灌注率高至 80 %左右[1 ] 。我院共收治了 3 8例早期AMI用尿激酶治疗的患者。溶栓期间护士积极配合、密切观察 ,3 6例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 ,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3 8例AMI患者均于发病 6h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 ,男 2 8例 ,女 10例 ,年龄 40~ 70岁。心电图显示梗死部位 :前壁 2 0例 ,广泛前壁 4例 ,下壁 5例 ,后壁 9例。溶栓治疗前检查血常规 ,血小板 ,凝血系列均在正常范围。1 2 治疗方法 尿激酶 150万U用生理盐水溶解后加入0 9%氯化钠注射液 10 0ml在…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并发症之一为充血性心衰,它对AMI病人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就我院近年收治的AMI并发心衰的3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 1性别及年龄: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38~84岁。<40岁1例(占3 % ) ,41~60岁10例(占31 % ) ,61~70岁12例(占38 % ) ,>70岁9例(占28 % )。1 2梗死部位:广泛前壁14例,前间壁4例,下壁12例,前壁加下壁2例。1 3临床表现:咯泡沫样痰30例,肺部湿罗音27例,呼吸困难32例,心率大于100次/分31例,心律失常30例,其中伴室早LownⅢ级以上24例,心源性休克5例。1 4心衰出现时间:AMI后6小时内出现心衰占64 %…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元月至2002年3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102例,治愈率94.1%。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02例AMI,男82例,女20例,年龄29~81岁,平均(57.6±11.3)岁,其中广泛前壁梗死9例(8.8%),前壁32例(31.4%),前间壁24例(23.5%),下壁19例(18.6%),正后壁4例(3.9%),侧壁8例(7.8%),非Q波性6例(5.9%)。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78例(76.4%),Ⅱ级7例(6.9%),Ⅲ级14例(13.7%),Ⅳ级3例(2.9%)。伴窦性心动过速23例(22.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塞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降低AMI死亡率。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每一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2000年1月~2006年12月,医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9例,其中男38例,女11例,年龄46~84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前壁梗死16例,下壁梗死13例,后下壁梗死6例,侧壁梗死4例,前壁并侧壁梗死4例,前壁并下壁梗死2例,后下壁梗死2例,其他部位梗死2例。2护理体会2.1严密观察血压由于心肌大面积梗死,心肌收缩力…  相似文献   

17.
我们自1992年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急性心肌梗塞(AMI),现将完整病历3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胸痛持续>30min,经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能缓解,至少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1mv。年龄<560岁。起病6h内到达病房,无使用溶栓药物禁忌证。个别患者到达病房时间超过6h,但胸痈持续存在,ST段抬高,并残留R波,其他条件具备者也列入治疗对象。AMI 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2~60岁。梗塞部位:前壁12例,前间壁8例,广泛前壁8例,下壁加后壁2例。  相似文献   

18.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琦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0):884-885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溶栓治疗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手段之一,已成为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方法。现选取近几年来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15例患者的资料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64岁。梗死部位:前壁梗死(包括广泛前壁、前间壁)10例,下壁梗死4例,下壁加前间壁梗1例。其中并发心功能衰竭2例,休克2例,Ⅱ度AVB3例。诊断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溶栓具备的条件符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溶栓疗法参考方案[1](1996年7月修订,以下简称修订方…  相似文献   

19.
楼枫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59-3459
溶栓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手段之一.已成为减少AMI病死率,改善病人心功能及提高存活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本文总结我院近年来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34例AMI病人的治疗体会。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为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月收住的34例病人,男25例,女9例,年龄45~78岁,平均64岁?梗死部位:前壁(包括广泛前壁,前间壁及前侧壁)16例,下壁8例,下壁加右室梗死5例,下壁加前间壁梗死5例,其中并发休克4例,并发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并发恶性混合性心律失常1例。诊断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溶栓条件符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1996年7月修订的溶栓参考方案(以下简称修订方案)均无溶栓禁忌证。  相似文献   

20.
自1995年~2000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例51例,男38例,女13例,年龄31~83岁。有心绞痛病史者20例为观察组,无心绞痛病史者31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前间壁A-M118例,广泛前壁AMI12例,下壁AMI2。对照组前间壁AMI 11例,广泛前壁AMT 6例,下壁.AMI 2例。两组性别,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