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QT间期离散度与左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65例,正常对照组30例,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出左室重量指数(LVMI),同时用心电图测出QT间期离散度(QTd)和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QTcd)。结果 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组QTd及QTcd显著大于高血压病不伴左室肥厚组及正常对照组,QTd及QTcd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56,P〈0.01,r=0.59,P〈0.01)。  相似文献   

2.
季宗杰 《河北医药》2000,22(5):329-330
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和非左室肥大(NLVH)QT间期离散度(QTcd)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之间的关系。关系 对8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有或无左室肥厚两组进行QTcd与24h动态心电图及HRV测定。结果 发现高血压LVH组的QTcd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明显高于高血压NLVH组(P〈0.01),而高血压LHV组的HRV明显低于高血压NLVH组(P〈0.01)。结论 高血压LVH  相似文献   

3.
了解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105例高血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左质量指数、工室身血分数、24小时室性早搏总数Lown’s分级和QT离散度,分析VPCS与QTD、LVEFLVMI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校正QT离散度(QTcd)对高血压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我们检查了98例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动图、心电图校正QT离散度及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左室肥厚组68例,17例(25%)出现Lown2b级以上室性早搏,其中QTcd>60ms者16例(941%);非左室肥厚组30例,4例(13.3%)出现Lown2b级以上室性早搏(P>0.05),其中QTcd>60ms者3例(75.0%);两组中QTcd>60ms者Lown2b级以上室性早搏发生率明显高于QTcd≤60ms者。说明高血压病QTcd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增加。  相似文献   

5.
田建立 《河北医药》1999,21(6):451-452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量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45例,工室量指数及QT离散度。结果:左室肥厚组(B组)QT离散度明显高于无左室肥厚组(A组,左室重量指数与QTcd呈正楔关。结论:老年高血压QT离散度增加与左室重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3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病人QT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与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者及正常人的QT离散度。方法以体表同步12导联心电图仪描记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的差值。以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及正常血压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的价值山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030001)薛树仁孝义市兑镇医院李润连李有俊盂县人民医院阎志平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值即QT间期离散度,它是反映心室肌复极不同步的简易指标〔1〕,可用于预测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本文...  相似文献   

8.
50例高血压患者QT离散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T离散度(QTd)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间最长、最短QT间期的差值,反映心室肌不应期空间,时间离散的心电图变化,代表节段性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近来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LH)者,心律失常性猝死率  相似文献   

9.
QT间期离散度(QTD)是体表心电图各导联QT间期差异。缺血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且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Zareba等[2]前瞻性研究393名心肌缺血患者中,17例猝死于心律失常,后认为迟发除极和非同步复极是心肌缺血猝死的危险因子。本文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与QT高散度的关系及卡托普利对此影响。方法 测量30例健康人(组1)、35例卡托普利治疗组(组2)、治疗后(组3)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QTD及QTCD。结果 组2QTD、QTCE较组1明显延长(P〈0.01),组3QTD及QTCD明显短于组2(P〈0.01),接近组1水平。卡托普利治疗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下降(P〈0.01),左室肥厚QTCD与LVMI成正相关(r=0.48,P〈0.01)。结论 QTD及QTCD的延长是左室肥厚易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卡托普利降低QTD、QTCD可能与其对左室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本文测定68例高血压病LVH、72例高血压非LVH及60例健康人的QTd与校正QTd(QTcd),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高血压病LVH组QTd、QTcd较其他两组显著延长(P〈0.01)。提示高血压病LVH患者QTd与QTcd延长可能与其易发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并发症有关,因而具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济南250031)卫亚王奎风尤乃祯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上各导联Q-T时限变异的程度,其大小反映各部分心室肌复极化不均匀的程度。为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时QTd及其临...  相似文献   

13.
彭晓云 《安徽医药》2014,(6):1141-1143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室跨壁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并经过M型超声心动图确定有左室肥厚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予除β受体阻滞剂以外的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加比索洛尔口服治疗,2.5 mg·d-1开始,根据病情每周调整一次服药量,达到最大耐受量10 mg·d-1为止,疗程为8周。通过测量治疗前后心电图V2导联T波峰—末间期(T peak-end interval,Tp-e间期)和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及采用心律失常Lown分级标准评价心室跨壁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Tp-e间期、QTd及室性心律失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p-e间期和QTd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治疗组Tp-e间期和QTd明显缩短,室性心律失常减少。结论比索洛尔可降低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心室跨壁离散度,防治恶性心律失常,减少猝死。  相似文献   

14.
探讨扩张性心肌病(DCM)QT离散度、校正过的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关系。方法:对107例DCM患者体表心电图QT间期测量值及89例健康体检测量 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其与室性心人常及猝死发生率间的关系。结果:DCM组的QTd、QTc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QTd≥60ms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QTd〈60ms,猝死者QTd、QTc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QTd可能是DCM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根据12导联常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监测结果将9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分为伴左室肥厚者(LVH组)50例和不伴左室肥厚者(非LVH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QT离散度(QTd)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 两组病人QT离散度LVH组为(65....  相似文献   

16.
QT离散度(QTd)是普通体表心电图QT最大间期(QTmax)与QT最小间期(QTmin)的差值,反映心室心肌细胞复极的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可用以预测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1]。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找出QTd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并预测各证型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QT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定52例AMI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QTd)并计算其校正的QTd(QTcd)。结果心律失常组QTd、QTcd大于无心律失常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QTd、QTcd大于100ms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QTd,QTcd、小于100ms者,结论AMI患者QTd、QTcd增加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8.
76例急性心肌梗塞QT离散度分析南平市第一医院黄琦磊,吴凤卿南平市中医医院王军平测定7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入院时心电图的QT离散度(QTd),并与76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作对照,以探讨QTd增加与AMI泵衰、室性心律失常及病死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王晓卉,张亮清山西纺织印染厂职工医院阎引婵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杨国闻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我们用动态心电图观察了43例高血压并左室肥厚和29...  相似文献   

20.
非洛地平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及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选择52列高血压病(Ⅱ、Ⅲ期)伴LHV患者非洛地平治疗6个月,观察和分析治疗前后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QTcd,同时设正常组24例进行对照。结果:①经非洛地平治疗后,降压总有效率达92.3%,LVMI、QTcd下降;②QTcd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63,P〈0.05),且QTcd缩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