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为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本文总结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资料,探讨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性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晓敏 《中国保健》2008,16(10):309-31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妊娠期及产褥期,妇女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率为0.5‰~7‰.由于血栓形成可引起肺栓塞及下肢功能障碍,现已成为妊娠期及产褥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2000年12月~2007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妇女再次妊娠采用阴道式分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的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采取阴道分娩的孕妇,回顾性总结成功率、母婴并发症、出血量等。结果 80例中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为72.5%,阴道试产失败者27.5%,再次行剖宫产术。阴道分娩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4%,再次剖宫产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9%。阴道分娩患者产后6h内平均出血量190mL,再次剖宫产患者产后6h内平均出血量280mL。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在掌握其适应证的情况下可选择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瘢痕处妊娠(CSP)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方式,剖宫产术后的长期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2 216~1∶1 800,占有剖宫产史妇女的1. 15%,占有前次剖宫产史妇女异位妊娠的6. 1%[1-2]。第1例CSP由Larsen和Solomon在1978年报道,随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急剧上升,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的比率也随之上升,剖宫产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再次妊娠的子宫破裂发生率日渐突显.现将我院一例横切口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后发生子宫自发性纵向破裂报告如下,且浅谈病例体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未生育妇女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效果。方法:回顾法分析68例不孕妇女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情况。结果:成功妊娠率高迭70.59%,自然流产1例,足月妊娠42例,行剖宫产术40例、阴道分娩5例,无严重并发症;妊娠据手术时间1个月-17个月,平均(4.8±3.5)个月,12个月内妊娠32例;成功足月妊娠42例,未足月妊娠与未妊娠26例,年龄〈30岁者比重、盆腔粘连等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瘤剔除术后多数未生育妇女可成功妊娠,但术后选择性应用剖宫产风险较高;子宫肌瘤剔除一定程度上可治疗不孕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剖宫产率直线上升,剖宫产术后形成瘢痕子宫,一般2年内不宜妊娠生育,而妊娠后人工流产也有一定的风险,尤其对剖宫产术后6个月内、哺乳期的妇女[1],同时瘢痕子宫还存在再孕子宫破裂、切口瘢痕处妊娠等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的发病原因,增强子宫疤痕处妊娠的预防、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效果。方法:回顾研究2000年6月~2009年6月收治子宫疤痕处妊娠患者62例,分析其发病原因、治疗、预后情况。结果:子宫疤痕处妊娠的发生率为6%,缺乏必要的B超检查、与上次剖宫产之间间隔时间、剖宫产次数及早期对本病认识不足等因素是导致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的重要原因,对于确诊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的患者,行腹部B超引导下的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能够得到有效治愈。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处妊娠严重危害妇女的安全,B超是早期诊断疤痕处妊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深部静脉血栓(DVT)是孕产期严重并发症之一,为非孕期的5倍,常发生于产后[1]。其临床诊治及预防已有较多报道,随着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推广,对患者产后避孕问题也应给予关注。本文结合2例患者的情况对产后并发DVT妇女的避孕方法选择进行探讨。一、临床资料例1,36岁,农民,因G3P2、宫内妊娠41 1周、珍贵儿于2004年3月8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顺利娩出一男活婴,体重3800g,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一般情况好。术后第4日自述输完液体后左下肢及左大腿根部活动时胀痛不适。查体左下肢肿胀、浅表静脉曲张,左侧腹股…  相似文献   

10.
如何预防剖宫产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一直是妇产科面临的问题。妊娠晚期产妇血液呈高凝状态,经剖宫产手术创伤,产妇血凝倾向更进一步增强,加之术后需卧床休息、活动减少、下肢血流滞缓,使得剖宫产术后产妇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研究表明,高龄、肥胖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是易发术后DVT的高危因素[1-2],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剖宫产率直线上升,剖宫产术后形成瘢痕子宫,一般2年内不宜妊娠生育,而妊娠后人工流产也有一定的风险,尤其对剖宫产术后6个月内、哺乳期的妇女,同时瘢痕子宫还存在再孕子宫破裂、切口瘢痕处妊娠等远期并发症。术后避孕成为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我科拟于剖宫产术中放置宫内节育器,现探讨术后避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后哺乳期妊娠32例药物流产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之一,但剖宫产后哺乳期妊娠行人工流产术风险性很大,本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剖宫产后哺乳期妊娠3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002年4月~2004年4月来本院要求人工流产的剖宫产术后1年内哺乳期妊娠妇女共32例,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术后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产后多见。目前我国尚无DVT发病率的确切统计资料,但临床报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外有统计资料表明妊娠期妇女DVT发病率是非妊娠期4倍。DVT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造成血液回流障碍,好发于单侧下肢,其发病率约为上肢的10倍。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并发症,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而远期并发症———血栓后遗症对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总结分析了我院1994~2004年剖宫产术后21例DVT患者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孕期终止妊娠的方式、孕期抗凝以及母婴并发症。方法:对32例次有记录换瓣术后妇女妊娠期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次妊娠中,14例次非意愿性妊娠,2例人流后放置曼月乐环效果好;整个孕期均常规应用华发林抗凝,无1例孕产妇发生瓣膜血栓和栓子栓塞并发症,胎儿发生流产3例,死胎1例,畸形2例。15例次晚期妊娠,11例择期剖宫产,其中1例发生产后大出血,1例急诊剖宫产出现产后大出血,3例阴道分娩中1例产后大出血;1例孕妇中孕引产过程中发生心衰,同时产后大出血。结论:换瓣术后生育年龄妇女急需有效控制生育,曼月乐环可能满足她们的需要;孕期单一、小剂量华发林抗凝对孕产妇比较安全;终止妊娠方式宜选择择期剖宫产。  相似文献   

15.
徐晓晶 《中国校医》2022,36(10):788-790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为剖宫产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情凶险、潜在风险较大,若未及时诊治,易增加子宫破裂、致命性出血风险,严重者会导致子宫切除。目前,临床针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主要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保留生育能力为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清宫术、开腹手术、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超声引导下抽吸妊娠囊、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等。生育要求、HCG水平、病灶血流情况、瘢痕肌层厚度、孕周等多因素,均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结合患者个体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是临床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指孕囊、受精卵或胚胎着床于前次子宫前壁峡部切口上,占异位妊娠的0.045%,占有剖宫产史异位妊娠的6.1%[1],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临床很少见.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疤痕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亦是异位妊娠中最为罕见的一种,如未及时发现,随着妊娠的发展,绒毛可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穿透,导致子宫破裂和腹腔内大出血;人工流产术中,则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危及妇女的生命,为控制出血,需切除子宫,致使妇女丧失生育能力。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此病的发病率亦有上升趋势。由于此病系少发病例,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尚无统一标准。我们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例剖宫产疤痕妊娠的治疗过程的回顾,以探讨临床可行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赵红 《现代保健》2012,(1):18-19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5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MTX肌内注射后行刮宫术,观察组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刮宫术。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降至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切口妊娠能降低大出血风险,保留妇女生育功能,且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副反应轻的优点,优于MTX肌内注射后刮宫术,可作为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茂梅 《中国保健》2008,16(8):294-29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避孕效果.方法1996年1月~2004年12月凤冈县人民医院对孕周为37~42孕周,有剖宫产指征,需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同时需避孕的妇女600例,在部宫产术中即时放置IUD,术后定期随访.结果600例累计观察2年,妊娠率0.33%,脱落率0.17%,因症取出率0.67%,续用率98.63%.结论剖宫产术中即时放置IUD安全性高,避孕效果可靠,脱落率低,术后并发症少,不影响乳汁分泌,减少患者痛苦,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剖宫产术后半年内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半年内再妊娠、B超提示孕囊直径≤3 cm的患者45例(研究组)及同期行药物流产(药流)的未生育妇女50例(对照组),均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观察两组药流后的效果及孕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副反应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药流后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剖宫产术后组完全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全流产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剖宫产术后组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剖宫产术后半年内再妊娠的总有效率与未生育妇女药流时间相差不大,是治疗该类病例的一种较适宜的方法,但应用时需注意防止不全流产等情况,必要时需及时行清宫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