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舟山市船舶行业不同工种的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以及健康状况。方法随机选取6家修造船企业,对其进行卫生学调查,对不同工种的作业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不同工种的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职业健康体检。结果阪电焊烟尘平均浓度为3.47mg/m3,超标率28.80%;锰及其化合物平均浓度为0.31 mg/m3,超标率为38.09%;二甲苯平均浓度为131.65 mg/m3,超标率54.54%;噪声平均83.9dB(A),超标率34.57%。工人主诉症状中,电焊工的胸痛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油漆工的头痛、头晕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电焊工、打磨工的耳鸣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焊工组、打磨工听力损失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油漆工的高频损失高于对照组(P<0.01)。电焊工的肺纹理紊乱增粗率、肺通气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电焊作业、油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超标多,需加强防护。电焊作业人员疾患以呼吸系统损伤为主。现场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较为严重,尤其是电焊工、打磨工更为严重,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电焊工1160名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新 《职业与健康》2003,19(4):9-10
目的:调查分析电焊作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防制对策。方法:对某市接触电焊作业的1160名电焊工,进行包括内、外科一般检查,尿锰,胸部X线片等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并参照电焊工所处环境空气中有害浓度的测定。结果:检出慢性锰中毒19例,电焊工尘肺8例,电焊烟尘平均浓度为36.45mg/m^3,二氧化锰平均浓度1.55mg/m3,结论:电焊作业危害严重,改善作业环境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制电焊作业职业的危害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常熟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为企业开展噪声危害控制,加强个人防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常熟市接触噪声的3631名作业工人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听力损失检出率达42.32%,噪声强度相近时,不同年龄组、不同工龄组听力损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接触多种危害因素组与单独接触噪声组听力损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噪声作业人员的岗前体检,尽早发现职业禁忌证,取得听力的基础资料,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尤为重要,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赵盛  任晓敏  孙迪  高翔 《职业与健康》2013,(22):2917-2919
目的了解某机车制造企业电焊作业工人健康状况,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测焊接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对2008--2012年职业健康检查监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共检测样品300份,电焊烟尘超标率为22.67%,锰及其化合物超标率为16.67%。但超标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②随着工龄的延长,电焊工人肺部影像学异常改变发生率有升高趋势。③随着工龄的延长,电焊工人心电图、血压和肺功能等指标异常率有升高趋势。结论电焊作业环境的职业病危害状况较为严重,应在加强健康教育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的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5.
选取宝鸡市28家涉及电焊作业企业进行作业场所电焊烟尘浓度检测,对4 149名电焊工(观察组)和352名无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群(对照组)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对可能影响电焊工肺功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作业场所电焊烟尘和二氧化锰超标率分别为26.2%和23.0%,观察组呼吸系统自觉症状、肺功能和胸片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χ2=8.24、7.57、4.13,P<0.05),电焊工肺功能影响因素有年龄、工龄、BMI以及是否使用防护用品。提示宝鸡市电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较重,电焊烟尘对作业工人的呼吸系统损伤明显,相关部门和企业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接触锰对电焊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北京市某区对18家企业的电焊作业进行现场调查并对34个作业点空气中锰浓度进行检测,对504名电焊工(接触组)和510名不接触锰的工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检查阳性结果主要包括神经衰弱综合征、跟腱反射减弱、高血压、血常规异常、尿常规异常、ALT活力增高、心电图异常,接触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业工龄5a和≥5a的电焊作业工人,高血压、ALT活力增高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触低浓度锰对电焊工的职业健康危害是轻微的,但仍应加强防护措施,尤其是要控制作业场所空气中锰浓度的短时间波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常熟市某金属材料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为企业开展噪声危害控制,加强个人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490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听力损失检出率达22.4%;34~48岁组听力异常检出率最高,达30.49%,≥8年工龄组最高,达38.71%,不同年龄组、不同工龄组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多种危害因素工人听力损失率为27.36%,仅接触听力危害因素工人为19.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危害应引起企业重视,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收集2006—2010年厦门市机械制造企业职业卫生现场监测资料及电焊工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对224个电焊作业点进行检测,其中电焊烟尘检测114个点,超标率10.53%;噪声检测84个点,超标率41.67%;MnO2、NO、NO2共检测24个作业点,各检测点空气中浓度均未超标。770名电焊工岗前体检,粉尘作业职业禁忌证检出率3.42%,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检出率17.66%;2 886名电焊工岗中体检,主要临床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和心电图异常;5年内检出42例疑似尘肺病例,确诊15例,检出率0.54%,尘肺发病工龄多集中在5~10年。提示电焊作业场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电焊作业工人体检应按照粉尘+噪声混岗作业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龙岩市电焊作业场所的主要职业病危害情况及其对作业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2011年9月,对某除尘器厂电焊作业场所进行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对162名电焊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以该厂98名管理及后勤人员为对照。[结果]检测电焊作业场所64个点,空气中锰浓度合格率为37.50%,电焊烟尘合格率为60.94%。检查162名电焊工,98名对照,神经衰弱综合征检出率,2组分别为22.22%、9.18%(P<0.01);两侧肺部细网影及纹理改变检出率,2组分别为22.84%、11.22%(P<0.05);心电图异常检出率,2组分别为12.96%、5.10%(P<0.05);轻度限制性肺功能障碍检出率,2组分别为12.96%、5.10%(P<0.05)。[结论]电焊作业场所空气中电焊尘和锰含量超标;电焊工的神经系统和肺功能受到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10.
蒋业琴 《职业与健康》2014,(13):1761-1763
目的了解木材加工企业噪声职业危害现状及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为同类企业对噪声的防控及个人防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作业场所进行噪声强度测定,对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个岗位噪声检测结果超标率为32.14%;520名工人的健康检查总异常率为38.85%,以血压异常率(25.19%)、纯音听阈异常率(16.54%)为高。纯音听阈异常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且不同工龄组、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木材加工企业生产性噪声对工人的健康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应引起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切实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s)是以增进公共福祉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1]。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非营利比较研究中心的Lester M.Salamon教授认为只要满足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宗教性、非政治性的组织就是非政府组织;他在调研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一个由非政府组织组成的庞大的非政府公共部门。  相似文献   

12.
装修所致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室内装修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并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状况科学评价,对消除、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方法]于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对河南省濮阳市35户装修居室和8处办公(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氡(Rn)浓度进行检测。[结果]35户居室内5种主要污染物的点超标率和户超标率分别为:甲醛49.62%和74.29%、苯5.43%和14.3%、甲苯11.29%和17.14%、二甲苯10.48%和17.14%、氡均不超标,以甲醛的超标率最高。8处办公(公共)场所中,只有甲醛超标,超标率为37.04%。不同功能居室房间甲醛超标率分别为:客厅50.0%、卧室50.7%、书房58.3%、餐厅33.3%、厨房50.0%。[结论]室内装修对室内空气污染严重,是引起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5种污染物检测结果表明:甲醛是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苯系物。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与职业医学》(原名《劳动医学》)杂志,创办于1984年,是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杂志创办30年来,无论是《劳动医学》还是改名后的《环境与职业医学》,由季刊到双月刊再至月刊,均保证按时、按期、高质量地编辑出版每期杂志。尤其是近十余年来,杂志努力适应学科变化,努力求新、求变,在不断变化中求得稳步发展。具体体现在:(1)通过"严格遵循办刊宗旨,提高专业学术水平;规范编审工作流程,确保编辑出版质量;注重期刊社会效应,稳步提升杂志影响"等方面促进杂志稳步发展,使之影响力位居学科前列。(2)《环境与职业医学》具有结构合理的编委会,强大的审稿专家库,勤奋努力的编辑队伍以及严谨完善的编辑工作规范,使杂志编辑出版工作得以可持续发展。(3)多次成功举办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的会议论文集被美国《会议录引文索引-科技》(CPCI-S)数据库收录传播,促进了学科交流与发展。(4)自建网站有效运行,不失时机地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已在环境医学、职业医学乃至预防医学学科领域中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类健康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人类102类主要疾病中有85类疾病与环境有关;在全球范围内,24%的疾病负担和23%的死亡可归因于环境因素;在发达地区只有17%的死亡可归因于环境原因,而在发展中国家,则可达到25%。  相似文献   

15.
第29届国际职业卫生大会(2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Occupational Health,ICOH2009)于2009年3月22日至29日在南非司法首都开普顿的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70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一全球职业卫生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题为“职业卫生:工作中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6.
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放射防护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辖区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的防护性能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放射卫生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产451P型加压电离室巡测仪,按照国家标准GBZ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等相关卫生标准进行放射防护情况检测。[结果]放射工作人员所在工作场所除控制室1个监测点剂量水平超标外,其余作业点基本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而公众所在候诊区、机房防护门、防护墙、走廊的辐射剂量率监测超标数分别占31.82%、7.69%、9.42%和3.70%。31间X机房中14间机房X射线辐射剂量率超标,占监测机房总数45.16%。[结论]医疗单位放射防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增强,依法管理是做好放射防护减少辐射危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职业病防治工作不仅是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也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工作。防治职业病,保护和促进劳动者健康,是职业卫生工作的最终目标,而职业卫生监测是连接疾病与预防的重要桥梁。职业卫生监测所反馈的信息,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近二十年里,对职业卫生监测的关注度大大增加,这一方面是得益于政府部门对工业化发展和公共卫生能力建设的重视,同时也是由于劳动力资源紧缺、用工成本增加、劳动者赔偿成本增高、人口老龄化等诸多现实因素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时间飞逝,《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迎来了创办30周年纪念。本人从30年前的中年步入了现在的耄耋时期,眼花、体衰、反应迟钝、脑力下降,而我们的杂志却是越办越兴旺,信息量倍增,质量逐年提升,多次荣获全国和上海市优秀期刊的光荣称号,使老者精神为之振奋。回顾杂志对环境与职业医学领域的作用和贡献,并希望她明天面对新挑战,更能适应时代前进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9.
金桂飘香的十月,迎来了《环境与职业医学》创刊三十周年的生日。我怀着感激和崇敬之情,致以最热烈的祝贺!结缘《环境与职业医学》,那是1999年,我还是一位在读的硕士研究生,自那时起浏览每期的文献是我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她也是我接触的第一本专业杂志,当时的刊名是《劳动医学》。在2001年,该杂志录用了我学术生涯中的第一篇论文,记得那时手捧杂志,心情激动,倍受鼓舞,是她见证了我在科研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结核病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疾病,研究显示约三分之一的艾滋病患者死于结核病。2007—2011年湖北省十堰市在房县和竹山县开展结核病合并艾滋病防治项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