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531-5532
目的分析探讨DWI及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病变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5年1~10月在我院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MRI(DCE-MRI)检查的72例乳腺病变患者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对DCE-MRI半定量参数信号增强比率(SER)、早期强化率(slope)以及DWI的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的SER、slope以及ADC值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ER、slope以及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85、0.91,三者在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上的敏感性分别为87%、84%、92%,特异性分别为83%、68%、82%。结论在乳腺病变临床诊断诊断上,DWI和动态增强MRI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DWI诊断效能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联合DWI对致密型乳腺中的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乳腺X线摄影检查诊断为致密型乳腺,并同时行MRI检查且病灶最大直径≤2cm的患者72例,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致密型乳腺中、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72例致密型乳腺病变中的小乳腺癌29例,良性病变3例。MRI动态增强联合DWI对致密型乳腺中的小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96.55%,与乳腺X线摄影79.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 MRI动态增强联合DWI是诊断致密型乳腺中的小乳腺癌的有效方法,对致密型乳腺中的小乳腺癌的敏感性优于乳腺X线摄影。  相似文献   

3.
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76处乳腺病灶进行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分析乳腺病灶MRI平扫和增强图像表现以及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以B超,钼靶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为93.3%,优于B超和钼靶摄片。结论:乳腺MRI增强扫描能提高对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手术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变的形态和动态增强表现,绘制它们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及分析早期强化率和强化峰值指标.结果:34例患者,良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19例.良性肿瘤多边缘光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动态增强曲线中流入型10例,平台型4例,流出型1例.恶性肿瘤多边缘不光整或伴有毛刺,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动态增强曲线中流入型1例,平台型6例,流出型12例.动态增强曲线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7%(18/19)、66.7%(10/15)、82.4%(28/34).结论:动态增强扫描模式结合病灶形态学改变,有助于提高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陈慧  王洁  程晖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11):2017-2020
目的:分析MRI动态增强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126例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行MR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价MR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126例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发现良性肿瘤82例,恶性肿瘤44例,MR平扫检查的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87.8%,准确度为85.7%,阳性预测值为78.3%,阴性预测值为90.0%,MR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敏感度为95.5%,特异度为97.6%,准确度为96.8%,阳性预测值为95.5%,阴性预测值为97.6%,MR动态增强扫描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MR平扫(P<0.05)。结论:MR动态增强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术前辅助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RI动态增强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的MR资料,分析病变的MR信号、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经统计学处理,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平扫的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75%和73.1%;应用ADC值分别为76%、83%和69%;而两者联合应用分别为92%、91.7%和92.3%,明显高于前二者。结论:联合应用MRI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ADC值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SENSE-body线圈用于乳腺临床检查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临床触诊阳性乳腺肿块病人30例,33枚肿块,使用SENSE-body线圈进行MRI与钼靶摄影检查。分别将MRI平扫征象、动态增强表现对肿块良恶性的诊断结果与钼靶摄影进行对比。结果: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X线钼靶摄影分别为66.7%,87.5%,81.8%;MRI平扫分别为66.7%,75.0%,72.7%;动态增强分别为88.9%,100%,97%。结论:使用SENSE-body线圈进行乳腺MR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方面,可以达到等同乳腺专用线圈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动态增强MRI、乳腺摄影片、超声对乳腺病变,尤其是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乳腺病变的61个病灶的三种影像学检查手段与病理结果相对照,计算每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并两两比较。结果超声、乳腺X线摄影、动态增强MRI对61个乳腺病灶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1.2%、84.6%,35.3%、87.2%,94.1%、94.9%;超声、乳腺X线摄影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为47.6%、85.4%。动态增强MRI与乳腺摄影诊断正确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2.378,P=0.000);乳腺摄影和超声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569,P=0.451)。结论对乳腺病变的检查,动态增强MRI较X线摄影和超声的诊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钼靶与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间于招远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3例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钼靶检查、动态增强MRI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乳腺钼靶与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即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检出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另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乳腺钼靶、动态增强MRI表现。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93例患者中有59例为阳性(恶性病变),34例为阴性(良性病变);乳腺钼靶检查结果显示93例患者中有61例为恶性病变,32例为良性病变,阳性预测值为68.85%,阴性预测值为46.88%,检出准确率为61.29%,灵敏度为71.19%,特异度为44.12%;动态增强MRI检查结果显示93例患者中有62例为恶性病变,31例为良性病变,阳性预测值为87.10%,阴性预测值为83.87%,检出准确率为86.02%,灵敏度为91.53%,特异度为76.47%;比较发现动态增强MRI诊断乳腺癌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检出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乳腺钼靶诊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10.
多种MRI技术联合应用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多种MRI技术在鉴别诊断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47例胰腺癌与 2 8例慢性胰腺炎的MRI表现。MRI技术包括 :平扫FSFLASHT1WI和TSET2 WI、MR胆胰管成像 (MRCP)及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测量肿块与正常胰腺信号值 ,计算对比噪声比 (CNR)。结果 平扫FSFLASHT1WI和TSET2 WI对胰头癌的敏感率为 5 9.4% ,对胰体癌为 86.7% ,对慢性胰腺炎为 78.6%。MRCP对胰头癌的敏感率为 90 .6% ,对胰体癌为 6.67% ,对慢性胰腺炎为 82 .1%。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对胰头癌的敏感率为 78.1% ,对胰体癌为 93 .3 % ,对慢性胰腺炎为85 .7%。联合应用多种MRI技术对胰头癌的敏感率为 96.9% ,对胰体癌为 93 .3 % ,对慢性胰腺炎为 92 .9% (P <0 .0 1)。结论 多种MRI技术联合运用 ,是一项对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进行鉴别诊断的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和纤维腺瘤MR信号强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研究乳腺癌和纤维腺瘤的MR信号强度 ,探讨其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12 0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行乳腺MR平扫和增强扫描 ,分析病灶的平扫MR信号强度特点以及MR常规和动态增强扫描的信号强度增强率。结果MR平扫 ,SE T1WI乳癌组与腺瘤组病变均以等信号或低信号为主 ,FS T1WI乳癌组与腺瘤组病变均以等信号或高信号为主 ,TSE T2WI、FS T2WI乳癌组与腺瘤组病变间信号强度分布相比 ,相差显著 (P <0 .0 5 )。MR常规增强扫描 ,乳癌组与腺瘤组病变间信号强度增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MR动态增强扫描 ,乳癌组病变早期信号强度增强率高于腺瘤组 ,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 ;乳癌组与腺瘤组病变间峰值信号强度增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MR信号强度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诊断乳腺癌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包含动态增强成像(DCE-MRI)、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探讨如何增加乳腺癌的确诊率。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经我院乳腺外科确诊为占位性病变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手术或穿刺活检前进行磁共振检查,选择常规磁共振序列、DWI、DCE-MRI三种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扫描。统计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动态时间信号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s,TIC),以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随访患者病理结果并以此为金标准,将三种方法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物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进行比较,选出判断乳腺癌良恶性的最优方法。结果:60例乳腺疾病患者中,28例为恶性病变,约占47%,32例为良性病变,占53%,最大直径约1.1~7.3cm;DCE-MRI检查的TIC曲线流出型为乳腺癌的诊断标准,敏感性为89.2%,特异性为77.2%;DWI磁敏感系数b=1000s/mm^2时,以ADC=1.02×10^-3作为诊断阈值,此时曲线下面积(ROC)最大为0.876,敏感性为82.3%,特异性为80.1%;DCE-MRI、DWI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7%、84.5%。结论:DWI及DEC-MRI均能准确的区分乳腺疾病的良恶性,两者联合对乳腺疾病的定性诊断准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类型与早期强化率对乳腺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乳腺病变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分析病变增强后血流动力学特点,包括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TIC)及96s、144S早期强化率。结果对乳腺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灵敏度为0.842,特异度为0.762,AUC值(ROC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8083;96S早期强化率(%)的灵敏度为0.526,特异度为0.857,舯C值为0.7193;144S早期强化率(%)的灵敏度为0.737,特异度为0.857,AUC值为0.8534。结论在诊断乳腺病变的良恶性方面,96S、144s早期强化率与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三者相比:96S、144S早期强化率的特异度较高;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的灵敏度较高;144S早期强化率的AUC最大,即144S早期强化率的诊断价值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直径≤2.0cm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技术于术前检测57例乳腺小肿块患者,利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时间-强度曲线类型、肿块增强模式,并分析上述结果在良恶性肿块间的差异。结果乳腺良恶性病例在肿块的大小、基础强度、峰值强度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恶性肿块在强化强度、上升斜率、强化强度指数以及曲线类型、增强模式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超声造影后乳腺肿块的强化强度、强化强度指数,以及曲线类型可作为鉴别良、恶性乳腺小肿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与血管生成拟态(VM)的相关性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52例,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术后标本行病理检查。记录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和超声造影特征(均匀性、是否存在灌注缺损、增强强度、增强形态、边界等),分析VM阳性与阴性的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因素鉴别VM阳性的诊断效能。结果152乳腺癌患者中,经病理确诊VM阳性率为26.3%。病灶直径>2 cm、临床分期为Ⅲ期及Ⅳ期、腋窝淋巴结转移与VM阳性相关(均P<0.05)。超声造影结果显示病灶增强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晰、增强模式为快进快退和快进慢退与VM阳性相关(均P<0.05)。其中病灶增强边界不清晰鉴别VM阳性的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764,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0%、66.7%、90.3%。结论超声造影特征与VM阳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超声造影表现为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晰、快进快退征象可作为诊断乳腺癌VM阳性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3D T1WI动态增强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T1WI动态增强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54例乳腺疾病患者的59个病灶经T1WI动态增强成像,分析每个病灶的强化曲线类型、定量分析T1WI动态增强的早期强化率和达到强化峰值的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应用T1WI动态增强成像序列,良、恶性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分布有特异性,良性病变多为I、II型,恶性病变多为IV、V型,表现为III型曲线的病灶大部分为恶性病灶,少部分为良性病灶;信号强度增加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63,P=0.015),但两者的早期增强程度范围有很大的重叠,敏感性为89.1%,特异性仅为30.7%;良、恶性病变增强信号达到峰值时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450,P=0.000),且二者之间重叠很少,诊断的敏感性为93.4%,特异性为69.2%。结论:T1WI动态增强的强化曲线类型、早期强化率在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较差,病灶强化的峰值时间在乳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提高乳腺MR成像诊断的准确性,减少组织穿刺活检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的MRI动态增强表现,以期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患者的MRI资料,分析病灶的形态特征、动态增强特征,以及病灶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表达。结果 30例患者共53个病灶,其中乳腺纤维腺瘤病灶38个,乳腺癌病灶15个。乳腺纤维腺瘤边界大多较清晰光整,且增强后强化均匀或不强化,TIC表达主要为I型,占78.95%。乳腺癌的形态多表现为不规则或毛刺状,强化不均匀,TIC以Ⅲ型为主,占60.00%。二者在Ⅱ型TIC上有交叉。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提高病灶的检出率,能更好地鉴别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探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95例乳腺肿块的超声造影表现及时间-强度曲线。结果60个乳腺良性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斜率、峰值强度均较35个恶性肿块小,60个良性乳腺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斜率、峰值时间、峰值强度与周围组织的差值均较35个恶性肿块小与周围组织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相似,清除相有一平台期;恶性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与周围正常组织相差较大。结论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MRI动态增强扫描I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s,TIC)的临床意义.方法 析53例乳腺磁共振扫描患者的MRI表现.MR扫描机为Signa Excite HD 3.0 T超高场装置.扫描序列包括轴面T1WI,轴面和矢状面反转恢复脂肪抑制(STIR)T2W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