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是核医学发展史上的一项新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了 PET/CT的设备概况及其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伍日照 《当代医学》2014,(35):58-59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检查时间(单日、双日)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评估,实验组采用PET/CT显像评估,比较2组患者扫描时间、花费等指标。结果实验组35例病情稳定,且患者对本院满意度为95%,患者1年生存率为45%,15例患者远期生存,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扫描时间为(20±4)min,检查费用为(4500±890)元,病情进展时间为(3.9±1.1)个月,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位生存期为(9.2±0.6)个月,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PET/CT显像技术操作简单,扫描时间较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捕仪/计算机体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ed tomography,PET/CT)检查早期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尤其对肿瘤的分期、复发和疗效的判定具有其技术优势。有文献报道,在探讨胰腺疾患的影像诊断中,用PET/CT对其诊断的敏感性为96.2%.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用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氟去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行PET/CT检查1071例的患者,护理实施是完成检查的首要条件,本文将检查时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对肺癌诊断和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DG)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显像对肺内占位病变诊断和肺癌分期的价值。方法 147例内病变患者,其中肺癌93例、肺转移癌15例、良性病变39例,共进行163次PDG PET显像。其中68例恶性和30例良性病例与相应的CT进行比较。结果 FDG PET对147例肺内占位病变良恶性鉴别的灵敏度为97.2%,特异性为89.7%,准确性为94.6%。93例肺癌患者中58例(62.4%)通过PET检查发现更多病灶,改变分期36例(38.7%)。98例PET显像与CT比较发现:两者符合仅39例(39.8%);PET发现病灶而CT未发现者29例(29.6%);CT发现病灶而PET代谢活性不高,通过随访诊断为良性病变30例(30.6%)。但CT在显示解剖结构方面明显优于PET。结论 FDG PET显像通过显示病变部位的葡萄糖代谢活性而对肺癌的诊断和分期有较大的价值,与CT精细的形态解剖结构结合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6.
<正>正电子放射型计算机断层/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是目前最尖端的功能分子影像设备,是当今临床用于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神经精神疾病的最佳手段,尤其对早期肿瘤、肿瘤的分期、复发和疗  相似文献   

7.
作为生物医学显像的一种高、新技术,PET显像已从实验研究阶段进入临床应用,开创了人体生命分子水平研究的新阶段。本文对PET显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如脑肿瘤、癫痫、抑郁、痴呆、运动障碍性疾病、脑血管疾病、脑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的临床应用刘自来综述田嘉禾审校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首先是基因生物化学和生理活动的改变。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临床医生信奉直接检测体内生物化学物质的改变来进行有效的诊断。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Positronemissin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技术评价恶性肿瘤射频治疗术近期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应用PET对恶性肿瘤患者经聚能刀射频治疗前后靶区的生强度进行观察。结果:聚能刀射频治疗后,33例患者54个治疗靶区均可测得治疗区域中心放射性缺损,提示治疗区域组织被灭活。结论:PET检查对聚能刀射频治疗的近期疗效评价具有独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脑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显像 1.脑血流灌注显像:早期以150-H20为显像剂,其初始分布与局部血流量成正比;随着锝标记的显像剂在临床的应用,PET脑灌注显像的应用明显减少。 2.脑代谢显像:18FDG进入脑内后,经脑己糖激酶磷酸化产生6-磷酸FDG滞留于脑细胞内,不参与进一步代谢。局部脑组织FDG利用率是PET-FDG  相似文献   

11.
PET/CT一出现就成为最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它是PET和CT的完美的结合,PET/CT的核心是可以进行图像融合,提供了来自两台扫描仪的信息。PET/CT的临床应用包括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PET/CT推进了影像医学的进步。微型PET/CT使现代医学基础研究获得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是一种功能性影像技术,而PET/CT图像融合技术则将CT解剖结构信息与PET功能代谢信息结合在一起,更为准确地显示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PET与PET/CT在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分期,明确原发不明颈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预测头颈部肿瘤放射敏感性及预后;在头颈部肿瘤放疗计划(RTP)中尤其是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的应用;放疗后评估放疗的疗效,以及监测肿瘤复发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其应用在很多方面存在争议,尚无大量临床证据,因此有待进一步实践和证实。  相似文献   

13.
PET和PET/CT在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癌是胰外分泌性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年来呈增多趋势,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第5位。由于胰腺癌的临床表现较多样化,常与癌肿部位、病程早晚、远近组织受累、转移及有关并发症因素有关;而且生长较快,很早发生转移,绝大多数患者一经确诊已属晚期。因此,要提高胰腺癌诊治效果,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由于早期胰腺癌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使得早期诊断十分困难,胰腺标志物CA19—9、CEA等虽有参考价值,但尚缺乏特异性。影像诊断方法主要有CT、MRI、内镜超声、ERCP、MRCP、FNAB(细针穿刺活检)等,其中CT检查是临床上最常应用的诊断胰腺癌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PET/CT在肝癌肝移植术后判断肿瘤复发及其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仁济医院行PET/CT检查的18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临床随访甲胎蛋白(AFP)的动态变化及病程。结果①AFP动态升高患者14例,其中PET显像未见氟脱氧葡萄糖(FDG)摄取3例,轻中度FDG摄取1例,高度FDG摄取10例。PET的诊断复发符合率为71.43%(10/14);PET的假阴性率为21.43%(3/14)。AFP持续阴性患者4例,其中1例胆管细胞癌术后患者未见FDG摄取,而CT示肝内孤立低密度影者随访时间>9个月,排除复发;其余3例分别为胆管细胞癌、肝细胞肝癌和肝肉瘤术后患者,FDG均呈高度摄取,临床证实均为复发。②14例肝细胞癌粗梁型Ⅲ级的肝移植术后患者,显像前的AFP水平与病灶的最高标准摄取值(SUV)相关(P<0.05),与肿瘤和非肿瘤组织SUV比值(SUV T/NT)显著相关(P=0.0001)。结论①根据现有资料分析PET/CT是判断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复发与否的一种理想方法。在胆管细胞癌和肝肉瘤等肝脏肿瘤患者,AFP绝大多数为阴性,而此时FDG-PET检测的灵敏度高。在AFP增高患者,由于部分分化程度高的肝细胞癌患者FDG摄取可以不增高,故PET/CT检查需结合AF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肝脏肿瘤细胞学类型进行分析。②对于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相同的患者,显像前AFP水平与病灶最高SUV及SUV T/NT呈显著正相关,提示AFP有调节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葡萄糖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诊断性CT的扫描在18F-FDG PET/CT在肿瘤显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10月~2007年7月的28例肿瘤患者(男性2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6±10.5岁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PET/CT显像后,根据PET/CT显像结果的不同,行诊断性CT(增强CT)检查。按PET显像后的不同结果分为3组,组1入选18例,PET/CT显像明确有肿瘤病灶,术前临床要求提供准确的肿瘤供血血管及与临近组织的关系。组2入选15例,为PET/CT显像阴性。组3入选15例患者,PET/CT显像阳性,但不能定性。结果:①组1的18例患者通过诊断性CT的CTA检查,全部明确了病灶的血供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②组2及组3的30例PET表现阴性或阳性患者的诊断问题通过CT的增强扫描均得到确定或更正。结论:诊断性CT扫描的应用可以弥补常规PET/CT检查中的某些不足,达到优势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6.
PET/CT是目前最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为保障机器正常稳定地发挥作用,本文从机房选址、整体布局和射线防护几方面介绍PET/CT机房的设计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7.
肺癌已成为人类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癌症之首^[1]。肺癌在我国也是第一大癌症,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迅速。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正确分期和合理治疗对于延长肺癌患者寿命,改善其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CT扫描能解决大部分病例的诊断和分期问题,但对于一些早期病变仍难以定性。  相似文献   

18.
关静  杜飞舟  李小凯 《四川医学》2009,30(11):1811-181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鼻咽癌与鼻咽炎性肿块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5月经确诊的18例早期鼻咽癌和11例鼻咽炎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鼻咽部^18F-FDG PET/CT检查及鼻内镜下取材病检确诊。结果18例早期鼻咽癌^18F-FDG PET/CT检查均为鼻咽部局限性高代谢灶,病检前考虑为鼻咽癌;11例鼻咽炎性肿块患者中,7例^18F-FDG PET/CT检查均为鼻咽部局限性低代谢灶,考虑炎症,有4例^18F-FDG PET/CT检查为鼻咽部局限性高代谢灶,误诊为鼻咽癌。结论^18F-FDG PET/CT检查是鉴别诊断早期鼻咽癌与鼻咽部炎性肿块较好方法,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可以为早期鼻咽癌与鼻咽炎性肿块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受检者体内18F-脱氧葡萄糖使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CT)进行扫描,评价技术因素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充分理解获得高质量PET/CT图像的必要条件,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采用GE公司Discovery LS16型PET/CT一体扫描仪对患者进行2D数据采集,对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重建,使用CT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随机选取2005~2009年期间受检患者900例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 伪影分为自身因素和设备技术因素,自身因素所致伪影中以运动伪影和高密度物质伪影最常见;设备技术因素伪影以截断伪影、放射性污染及注射点外漏较多见.不常见的生理性摄取包括乳腺摄取、子宫内膜摄取和脂肪摄取.结论 受检者体内足够的放射性计数以及规范化操作是获得高质量PET/CT图像的前提和保证,且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0.
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18F-FDG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经手术确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并已行1次或多次^131I治疗,行^18F-FDG PET/CT检查后,与治疗后全身^131I扫描结果比较,比较其在初次及多次^131I治疗后检查发现病灶的情况,并对两种检查的一致性进行对比。结果20例患者中,PET/CT发现病灶数与^131I全身扫描发现病灶数无显著性差异;但结果显示在首次治疗后^131I扫描发现病灶数少于PET/CT,第2、3次治疗后^131I扫描发现病灶数多于PET/CT,多次治疗后^131I扫描发现病灶数又少于PET/CT。结论 ^1F-FDGPET/CT和治疗后^131I全身扫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诊断方面均有较高价值,临床应用中应视具体情况选择,两者配合应用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