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郭煜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361-1362
目的通过电子病历和传统手写病历质量的比较分析,探讨电子病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2年1月—6月电子病历600份以及该院电子病历实施前半年手写病历600份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分析两种病历的甲级病案率和各环节的质量评分。结果电子病历缺陷率高于手写病历,甲级病案率低于手写病历。电子病历的入院记录、病程记录的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手写病历;书写基本要求环节的评分高于手写病历。结论电子病历虽然提高了书写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但更易出现操作失误,应加强网上实时监控、医生相关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和医务人员对易犯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运行病历书写质量的现状,分析存在的缺陷和产生的原因,探讨其质量管理和对策.方法我院质控科2011年对全院的运行病历进行实时监控,共抽查3744份病历进行缺陷分析,同期随机抽查归档病历1440份进行对比.结果在3744份运行病历(甲组)中,缺陷项目发生率前三位的依次是病程记录占37.1%,入院记录占32.6%和治疗医嘱达占30.5%;甲级病历2306份(61.6%),乙级病历占1136份(30.3%),丙级病历占302份(8.1%).在归档病历(乙组)中,甲级病历1210份(97%),乙级病历38份(3%),无丙级病历,两组的甲级率、乙级率和丙级率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实时监控能及时发现病历缺陷,能将缺陷立即反馈给临床医师,能追踪整改,能有效的提高归档病历质量,提高甲级率,减少乙级病历,消灭丙级病历.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病历书写时限质控,提高病案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对2012年1-12月份10595份运行病历的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医嘱、手术记录的书写时限进行监控。结果经过一年多以来持续不断地周周检查、通报、整改、反馈,并落实奖惩措施,使病历书写及时率从56.25%提高到93.2%,明显改善。结论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有效地监控病历完成时间,从而加强病历质量的环节管理,提高病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实时监控,提高运行电子病历书写质量。方法应用电子病历系统随机抽取3963份运行病历进行实时监控,对发现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入院记录中基本信息填写缺陷频率占37.4%,其次为时限性问题和复制粘贴错误等。通过实时监控,运行病历缺陷率不断降低,分别为18.92%、17.68%和15.55%。结论电子病历实时质控是提高病历质控工作效率、促进病案质量提升的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实施环节质控对终末病案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2个临床科室划分为内科、外科、妇产儿科和专科四个组,分别随机抽取实施环节质量监控前后的病历资料各200份,纵向比较平均甲级病历率、病历缺陷率、病历返修率及病历缺陷前5位数据的变化。结果相对于2007-2009年间的终末病历资料,2009-2011年实施环节质控后病历甲级病案率有显著提高,而病历缺陷率及病历返修率均呈现下降,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病历和病程记录中缺陷较前减少。结论实施环节病历监控对终末病案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伦演荭  曹钰芹  黄珺 《吉林医学》2012,33(25):5596-5597
目的:对医院归档病历进行质量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适宜对策,以利于提高病案质量,防范医疗纠纷。方法:按10%的比例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1年9月份归档病历1 415份,按照《广东省病历书写与管理规范》要求进行缺陷统计。结果:1 415份抽查病历中,甲级病历1 347份(95.19%),乙级病历68份(4.81%),无丙级病历,手术与非手术科之间甲级病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陷统计总次数2 124次,是抽查病历的1.5倍。缺陷率位居前三位的项目分别为病程记录无内涵(21.63%)、入院记录中诊断缺陷(21.27%)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缺陷(15.34%)。结论:医院归档病历甲级病案率较高,但出现缺陷次数较多。今后应加大病案质控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减少病历缺陷次数,提高病案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我院电子病历与手写病历质量,明确电子病历在提高医疗质量中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临床T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出院电子病历2000份作为实验组,2012年手写病历2000份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历缺陷项目、缺陷数、平均住院病历评分值及甲级病历率;结果实验组住院病历缺陷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见缺项项目包括:三级医师查房霄同、未按时完成记录、诊断欠规范、病案首页填写不完整、签名不及时或漏签名等;平均住院病历评分值及甲级病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住院病历质量明显高于纸质病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实时监控电子运行病历质量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樱  陈理 《中国病案》2008,9(8):43-44
目的对网络实时监控电子运行病历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为标准,对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实施网络实时监控前后的电子运行病历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电子运行病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同缺陷,实施网络实时监控后,电子运行病历的质量有明显改变,其中病历合格率、72小时三级医师查房记录缺失发生率、入院记录缺失发生率的改变等共10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网络实时监控提高了电子运行病历的合格率,减少了电子运行病历中存在的各类缺陷。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按时完成病历纪录的管理,提高病案质量。方法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对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所有病房科室的入院记录和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时限进行监控。并实施改进措施,如及时向临床科室反馈,加强科室管理,进行培训并与奖惩挂钩等。结果 1季度首次病程记录的按时完成率85.19%,入院记录按时完成率89.51%,首次病程记录超时在48小时之内占70.19%,入院记录超时在48小时之内占53.39%。实施改进措施后,3月份首次病程记录按时完成率97.25%,入院记录按时完成率96.56%,1月份与3月份比较,P值<0.01,明显改善。结论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有效的监控病案完成时间,从而加强对病案的管理,改善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0.
陈文权  陈琳玲  林敏 《中国病案》2011,12(10):20-22
目的分析病历书写缺陷,找出对策,从而提高病历书写质量。方法依据《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制定的评分标准,随机抽取运行和归档病案进行评分评级和缺陷检查,并对缺陷进行统计。结果 734份抽查病历的甲级病历率97.55%,达到要求,外科、运行病历的质量需提高。书写缺陷主要分布在病程记录(33.44%),缺陷项目主要为缺签名(22.86%)。结论不断完善病历质量控制,提高病历书写水平,促进病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电子病历实时质量控制模式对降低在架病历缺陷率的控制效果。方法:以2002年国家卫生部制定的《病历书写规范》对病历时限性、完整性要求为理论依据,采用专家咨询法形成病历实时质量控制模式的指标及实现方法,在医院原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基础上二次开发。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实验前后828份在架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编制了病历首页、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转科(转入科与转出科)记录、阶段小结、手术前讨论记录、手术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出院记录、死亡记录、入院医患谈话记录13项记录,在时限、完整性、逻辑关系三个纬度进行控制。实验组干预前、后在架病历零缺陷率由32.21%提升到59.22%,其中时限性缺陷率由22.6%下降到12.14%,完整性缺陷由干预前的34.13%下降到干预后的17%。结论:病历实时质量控制模式可以提高在架病历的质量,特别是降低时限性缺陷与完整性完陷。  相似文献   

12.
重点针对中医内涵质量进行监控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中医病案质量。结合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的有关要求,通过总结广安门医院7012份环节病历中存在的中医内涵质量方面的缺陷,归纳出中医病案内涵质量存在着望闻问切四诊信息记录不全,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内容简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中无中医内容或简单空洞、形式化等具体问题,提出中医病案内涵质量要求,细化病历书写切入点,强化三级病历管理网络作用,加强病历质量考核的力度,多措并举,进而提高中医病案的内涵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干预医疗行为,提高全量电子病历质量,最终提升大数据决策支持能力和终末医疗质量.方法:开发设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与电子病历系统深度集成后,对医疗过程进行节点监测和管控,一旦发现电子病历中存在质量缺陷即触发质控规则提醒.结果:CDSS从临床业务流程出发设计,可主动提醒...  相似文献   

14.
季芳  徐旭 《中国病案》2014,(4):22-24
目的剖析目前运行病历质检的缺陷,探讨提高运行病历的完成质量的持续改进的措施,以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升。方法分别于2012年及2013年抽取外科电子病历及内科电子病历,统计缺陷病历的情况应用SPSSl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处理和统计。结果外科组、内科组改进后缺陷份数百分比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进后百分比平均值均明显低于改进前,有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进后的2013年病历质检的平均分明显高于同期2012年病历质检的平均分。从而促进甲级病案率的提升及医疗纠纷数明显下降。结论完善电子病历环节质控系统及信息化管理,加强持续改进,使运行病历质量不断提升,不仅有效降低医疗风险,也是全面提升医疗内涵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行业应用HL7体系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L7(Health Level 7)是西方医学电子数据传输与交换的标准,西方医疗机构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数据共享。据此探讨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学数据传输标准、如何实现电子病历和建立医学数据中心,以及HL7对医药行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电子病案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病案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参照卫生部《病案书写基本规范》和《住院病案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分,对使用电子病案系统后6个月的终末病案进行病案质量监控及统计分析。结果在18,370份终末电子病案中,甲级病案18,003份,乙级病案367份,无丙级病案;手术科室的缺陷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科室;病案缺陷中病程记录、复制粘贴及错字别字缺陷出现率占比例大。结论建立健全的电子病案管理制度及分明的奖惩制度,加强电子病案规范培训及医师法律意识,提高医院的病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