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农家类型对巴戟天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和HPLC技术对不同农家类型的巴戟天进行内在质量的分析。结果不同农家品种的巴戟天RAPD指纹图谱和蒽醌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不同的农家类型是影响巴戟天内在质量的主要因素,RAPD和HPLC两种方法可较全面地评价不同农家类型的种质资源对中药质量的影响,为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巴戟天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平  刘瑾  仰铁锤  邱金英 《中草药》2008,39(12):1869-1872
目的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标记技术对广东产5个类群的栽培巴戟天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应用15种引物对64个个体进行检测,应用Popgen32软件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共得到224条带,其中多态位点112个,多态百分率为50.00%。种群内多态位点百分率在37.05%~53.13%,平均为45.86%。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均反映出巴戟天各类群遗传多样性有一定的变化。Shannon指数为0.287 6,各类群的Shannon指数在0.103 3~0.236 2,Nei指数为0.175 6,各类群的Nei指数在0.074 5~0.154 0。结论目前栽培巴戟天居群间有一定的分化,并产生了多种农家类型,其中小叶巴戟天(POP2)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这些可能是导致目前栽培巴戟天质量产生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半夏种质资源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半夏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对21份半夏种质资源进行检测。结果29个引物共得到162条扩增DNA片段,其中123条(75.9%)的片段具多态性,揭示了半夏居群间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所有材料可划分为3类,根据RAPD遗传相似系数划分的类群同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结论半夏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遗传差异。RAPD标记可作为构建半夏DNA指纹图谱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巴戟天中糖类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刘晓涵  陈永刚  林励  肖凤霞  刘征  赵红英 《中草药》2009,40(10):1641-1643
目的 建立巴戟天中糖类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产地的巴戟天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Inertsil NH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室温;体积流量:1.2 mL/min,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检测条件:漂移管温度100℃;N2气流速度2.2 L/min;He在线脱气,气流速度20 mL/min.使用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产地的巴戟天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除两批外,其余8批巴戟天与系统生成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4以上,归纳出巴戟天13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比较,1、2号峰分别为D-果糖、蔗糖.不同产地巴戟天药材中糖类化合物化学组成相似,但相对比例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所用方法稳定、重现性好,可突出巴戟天药材的内在质量特征,为更好地控制巴戟天的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野生金线莲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不同地理组群间金线莲的遗传特性.方法 通过DNA提取、PCR扩增及引物多态性检测法筛选金线莲转录组数据中特异性SSR引物,并根据聚类结果分析福建省不同地理组群金线莲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基于金线莲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出44对特异性SSR引物,聚类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6.
利用ISSR标记分析鱼腥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标记对70份鱼腥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所有引物扩增产物均具多态性,22个ISSR引物共得到352条扩增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可获得16条DNA片段。其中,92.3%的片段具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能扩增出4~58条DNA片段,平均可扩增出14.8条多态性片段,峨眉蕺菜与蕺菜中染色体数目为36的细胞型间相似程度最高,其平均遗传相似系数GS值达0.618。蕺菜中,除染色体数目为54的细胞型外,其余细胞型的类间GS值几乎均是与染色体数目为36的细胞型间最小。栽培蕺菜类群遗传多样性略高于野生类群。聚类分析表明,利用ISSR技术可将全部供试材料区分开,所有材料共划分为8类。根据ISSR遗传相似系数划分的类群主要同染色体数目有关,也与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据此认为,鱼腥草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遗传差异,ISSR标记可作为构建鱼腥草DNA指纹图谱的有效工具之一。鱼腥草药材道地性与环境因素有关,但更大程度上由其遗传因素所决定。本文中还讨论了蕺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居群美花石斛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濒危现状以及亲缘关系。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和方法对不同居群美花石斛进行检测;通过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建立其聚类分析图。结果从117个随机引物中,共筛选出8个有效引物,对8个美花石斛居群进行RAPD-PCR扩增,共扩增出287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的扩增条带为35.88个;287个条带共占据78个位点,其中11个位点是8个居群的共有位点,67个为多态位点,多态性比率达85.95%;8个居群的相似性系数在0.149~0.517。结论美花石斛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铁皮石斛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美花石斛的濒危原因与人为过度采收、种子自然萌发力弱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有一定的关系;美花石斛8个居群比较自然地向3个方向演化发展,并形成3个分支;美花石斛系统演化规律与其地理分布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巴戟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巴戟天种质资源现状,为巴戟天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及优良种质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了广东、福建、广西和海南产区,对巴戟天种质资源的分布、植物学性状及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种质进行了收集。结果:不同产地巴戟天的叶和根存在较大差异。广东巴戟天叶片革质、有突起;根据平均叶长主要分为两类,还发现了一类较为狭长的叶片;根大都肉质肥厚,连珠状不明显;均为栽培,未发现野生资源。福建巴戟天叶片革质、有突起;根据平均叶长主要分为两类,野生巴戟天有的品种叶呈簇状生长;根肉质紧实,连珠状不明显;栽培与野生均有。广西巴戟天叶片革质、光滑;野生品种连珠状明显。海南巴戟天叶片革质,光滑;根肉质紧实,部分呈念珠状。结论:巴戟天野生种质资源已濒临灭绝,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和开发;不同产地和不同种质巴戟天的遗传特性需进一步研究,为巴戟天种质资源的保存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上分析不同居群正品鸡血藤DNA遗传多样性;建立鸡血藤与其常见混淆品的DNA分子鉴别方法及DNA指纹图谱。方法对鸡血藤类药材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采用Ntsys 2.10软件,UPGMA法聚类分析不同居群鸡血藤种质间遗传多样性。结果从110条引物中筛选出9条随机引物,8个不同居群鸡血藤的基因组DNA共扩增出100个DNA片断,其中多态性片断40个,占4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8个不同居群正品鸡血藤归为三类;鸡血藤与其常见混淆品的RAPD分析结果显示,其DNA指纹图谱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正品鸡血藤不同居群间DNA基因水平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鸡血藤与常见混淆品可从分子水平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广东省巴戟天DNA条形码数据库以及研究广东省不同产地巴戟天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149个巴戟天样本进行分析,构建DNA条形码数据库。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东省8个居群的巴戟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巴戟天五个通用条形码的PCR测序成功率为psbA-trnH > rbcL > matK > ITS2 > ITS,149个巴戟天样本建立了含有569条序列的数据库。研究筛选出6条ISSR引物,从巴戟天中扩增得80条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2.50%,遗传相似系数在0.5625-0.8910,表明广东省巴戟天的遗传多样性较高。ISSR标记揭示的PCoA结果、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八个居群分为两大支。结论 广东省巴戟天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贵州天麻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贵州省境内药用植物天麻的野生和栽培15个样品的基因组DNA遗传多态性的RAPD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有效引物,共检测到93个位点,其中66个显多态性,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0.97%。经NTSYSpc,ver.2.2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与栽培天麻之间的遗传变异较大,说明地理分布和生长环境的差异是导致天麻形成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苦叶七种质资源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苦叶七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30个苦叶七地方品种进行检测,并用NTSYS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统计和聚类。结果80个随机引物中有10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平均可扩增出6个片段。聚类分析表明,全部材料可划分为五个类群。结论苦叶七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3.
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随清  王利丽  冀春茹 《中草药》2006,37(3):430-432
目的分析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为山茱萸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后的CTAB法从山茱萸叶片中提取总DNA,进行RAPD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计算DICE遗传相似性系数,Be-tween-groupslinkage方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树系图。结果共筛选出22个10个碱基随机引物用于PCR扩增,12个样品获得了13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5条,占56.3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纺锤形果型自成一类,短梨形果型与短圆柱形果型聚为一类,其余几种较长大的果型聚为一类,反映了栽培过程中人为选择的后果。结论实验结果与山茱萸栽培品种的生物特性和区域分布基本一致;RAPD分析可作为对山茱萸品种选育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美花石斛进行分析,为美花石斛种质资源的准确鉴别提供依据。方法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美花石斛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根据其扩增产物分子量大小进行编码计算。结果从117种随机引物筛选出8种有效引物,S2108的PCR扩增产物中的特异性位点能够鉴别出广西玉林居群和贵州安居群。结论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鉴别美花石斛种质资源是可行的,在严格控制各项条件下能够保证鉴别美花石斛种质资源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5.
中药白芷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目的:对中药白芷的种质资源进行分析。方法:用12个随机引物对野生白芷、杭白芷的4个居群超过17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共扩增出4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6个,占6.5%;祁、杭白芷的多态位点的百分率显示出低水平的遗传变异。根据RAPDistance分析,祁、杭间的遗传距离(0.160)小于祁白芷居群内单株间和杭白芷不同居群间遗传距离,并且它们都小于野生白芷与祁、杭白芷间的遗传距离。结论:祁、杭白芷应属同一类群,与野生白芷有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