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中国白裤瑶与南方其它少数民族群体的体质特征。方法:根据白裤瑶9项头面部测量指标和身高数据,与南方11种少数民族16个群体体质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白裤瑶与湖南侗族、贵州毛南族、云南苗族相接近。结论:南方少数民族体质特征与其居住的地理距离呈明显平行关系,分布距离靠近的民族的血统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
我国20个少数民族群体体质指数特征及其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国20个少数民族群体体质指数特征及其类型,方法:根据20个少数民族男性群体的6项体质指标,计算出10项体质指数后进行聚类进行分析。结果:南北民族群体体质指数各聚一类,西北的两个民族;保安族和土族与南方的民话群体聚在一起,结论:我国20个少数民族群体体质指数类型可分为南部类型,北部类型及由北向南过渡的藏彝走廊类型。  相似文献   

3.
我国少数民族体质特征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我国少数民族体质间的相互关系,并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为民族学的研究积累资料。方法 选择1987-1997年发表的18个少数民族的10项体质测量数据(头长、额宽、面宽、下颌角宽、两眼外宽、鼻宽、鼻高、口裂宽、身高、指距),在SPSS10.0统计软件包中,采用欧氏距离平方系数和组间连接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8个民族可分为北方组、南方组和中间组三大类型,其中北方组包括新疆的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以及青海撒拉族、甘肃回族;南方组包括云南的景颇族、傈僳族、纳西族、阿昌族、普米族和苗族;中间组包括甘肃的东乡族、保安族、贵州的仡佬族、水族和广西的侗族、徕族。结论 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各民族实际居住的地理位置一致,而且中间组各族居住的地域正好位于从甘肃南部经四川西北高原到云南南部的民族走廓地区,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为民族学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苗瑶民族迁徙化对其体质特征的影响。方法:对7个苗瑶民族群体的12项体质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广西瑶族,贵州苗族和湖南瑶族聚在一类;而白裤瑶与广西苗族、云南苗族聚为一类;湖南苗族为另一类。结论:探讨苗瑶民族迁徙化对其体质特征的影响,对研究苗瑶民族的起源、演进、遗传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广西巴马长寿乡世居(当地)人群体质特征.方法 选择广西巴马世居成人528名(男263名,女265名)为调查对象,调查其体质特征,计算出42项测量项目的均数、31项指数值和9项观察项目的出现率,并与国内的30个群体的体质进行比较.结果 广西巴马世居人群的体质特征为:上眼睑皱褶出现率高,男为90.49%,女为89.81%;蒙古褶出现率低,男为3.42%,女为2.64%;鼻根高度多为中等型;鼻翼高度多为低等;耳垂多为圆型;发形多为直;额发无尖;鼻梁非凸.广西巴马世居人群男女均为狭头型、中面型、中躯干型、窄肩型、中骨盆型;男为圆头型、高头型、亚长腿型、窄胸型;女为中头型、中腿型、中胸型;男身高均数为1627.4 mm,女身高均数为1512.5 mm.结论 广西巴马世居人群具有南方人群体质特征,其体质与仫佬族(广西)和广西大新壮族接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贵州[亻革]家人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分布特点,为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采用遗传学界公认的方法对412名(男217,女195)生活在贵州的[亻革]家人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利眼、扣手、利手、利足、叠臂、叠腿、起步类型)进行活体观察。调查对象年龄7~55岁,三代均为[亻革]家人。结果:(1)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右型高于左型;(2)除利眼外,其他特征的出现率男女间差异不明显;(3)扣手与利眼、扣手与利手、扣手与利足、扣手与叠臂、利手与利足、利手与叠腿、利手与起步类型、利足与叠腿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具有同侧组合特征(除扣手与利眼外),且均以右-右型组合居多;(4)与我国其他19个民族群体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亻革]家人与贵州汉族最为接近,与湖南侗族、靖州苗族和凤凰苗族次之,与内蒙古蒙古族、达斡尔族、朝鲜族、回族、鄂伦春族和天津汉族较远。结论:[亻革]家人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多为右型,特征出现率男女间差异多不显著,特征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同侧组合特征类型为其亲和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贵州世居民族群体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多样性。方法:对贵州布依族、苗族、水族、彝族、仡佬族、土家族、侗族、白族、回族、毛南族、畲族、穿青人和汉族群体5655人(男性3045人,女性2610人)的头面部28项指标进行活体观察和聚类分析。结果:贵州世居民族头面部形态特征,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基本上呈现南北部两大类型。结论:贵州世居民族头面部形态特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些特征对探讨贵州少数民族起源及其渊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壮侗语族民族肤纹特征间的群体遗传学关系.方法: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我国壮侗语族10个民族群体的11项肤纹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贵州仡佬族、侗族、布依族与水族,海南黎族与广西侗族,广西壮族、仫佬族与毛南族各聚为一类,云南傣族独为一类.结论:壮侗语族民族肤纹特征分布与他们居住的地理距离呈平行关系,不同地域同一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国18个少数民族学生1985年至2010年成年身高生长长期变化的特点、规律和趋势。方法:利用1985、1995、2000、2005和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查资料,对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藏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纳西族、土族和羌族18个少数民族17岁学生身高进行了分析。结果: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男生的成年身高有很大幅度提高,2010年18个少数民族17岁男生平均身高均超过162 cm,回族、蒙古族、朝鲜族17岁男生平均身高均超过170 cm;身高每10年增速超过2 cm的民族分别是回族(2.64 cm/10年)和侗族男生(2.05 cm/10年),身高每10年增速超过1 cm的民族有朝鲜族(1.99 cm/10年)、藏族(1.90 cm/10年)、哈尼族(1.80 cm/10年)等12个少数民族。2010年,所调查的18个少数民族17岁女生平均身高均超过150 cm,有15个少数民族女生的成年身高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身高每10年增速超过1 cm的民族分别是回族(1.56 cm/10年)和朝鲜族女生(1.29 cm/10年),身高增长幅度具有显著性的民族有回族(3.89 cm)、朝鲜族(3.23 cm)、侗族(2.35 cm)等9个少数民族(P<0.05)。结论: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生长长期趋势,但各民族男、女生成年身高增长幅度存在明显不平衡,要给予生长长期趋势增长缓慢的少数民族更高的关注度。同时,对成年身高增长较为迅速的少数民族亦要注意其生长长期趋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州少数民族群体惯用手群体遗传学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贵州白裤瑶、布依族、苗族、侗族、水族、土家族、彝族和汉族等8个民族群体惯用手的基因频率进行调查。结果:贵州白裤瑶、布依族、苗族、侗族、水族、土家族、彝族和汉族的惯用手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5991、0.5398、0.5821、0.6450、0.4935、0.6795、0.7795和0.7061。结论:惯用手的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民族和性别问差异,为国人惯用手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侗族人群ABO及Rh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方法:对检测人群严格入选标准,随机抽取1927例非血缘关系的广西侗族人群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和分析。结果:ABO血型分布特征:O>B>A>AB;基因频率p(A)=0.1556、q(B)=0.1920、r(O)=0.6524;Rh(D)阴性率为0.052%,d基因频率0.0228。Rh发现8种表型,以CCDee频率最高(65.28%),未发现CCDEE表型。组合体基因频率以CDe(0.8080)为最高。结论:广西侗族人群ABO、Rh血型分布符合国内南方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但Rh阴性比例明显低于汉族人群。  相似文献   

12.
应用多元分析法对中国南方26个民族组的体质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南方中国人显示出面貌头型比例适中,但绝对值较小,身体较瘦小的基本特点。面部轮廓因子、头部形态因子和体型因子是区分他们体质特征的简便而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贵州省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苗族和侗族儿童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和临床特点,阐明地中海贫血的种族差异性。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筛查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和侗族儿童(1623人)的地中海贫血情况。采用血红蛋白A2(HbA2)和血红蛋白F(HbF)定量分析对入选儿童进行地中海贫血初次筛选,采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地中海贫血患儿的DNA,采用ASO/RDB-PCR反向点杂交法分析地中海贫血儿童的基因特点。结果:筛查的苗族和侗族儿童1623人中苗族儿童(938人)检出α型地中海贫血阳性18人,β型地中海贫血阳性36人,阳性检出率为1.92%;侗族儿童(685人)中检出α型地中海贫血阳性13例,β型地中海贫血阳性24例,阳性检出率为3.50%;苗族儿童 αβ 复合型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1.49%,侗族儿童αβ 复合型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4.61%;2个民族儿童中各型地中海贫血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EA/-αα和-α3.7为 α型地中海贫血的主要基因突变类型,CD17/N和CD14-15/N是β型地中海贫血的主要基因突变类型,--SEA/β41-42和--SEA/β17是 αβ 复合型地中海贫血的主要基因突变类型,2个民族儿童各型地中海贫血的主要突变类型基因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和侗族儿童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率差异不大,CD17/N、--SEA/-αα及 --SEA/β41-42分别为α、β及 αβ 复合型地中海贫血的主要基因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14.
陆雪萍  林东  韦弘 《西部医学》2010,22(10):1967-1968
目的了解侗族高中学生个性特征。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对龙胜各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共189名侗族高中生进行测试。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侗族高中生P、L量表分低于常模,E、N量表分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性别比较显示:男生N、P量表分高于女生,而L分较女生低;不同地区比较显示:龙胜各族自治县男生P分高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男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侗族高中生个性有其特征,表现合群、外向、情绪不稳定,多民族聚居环境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毛庭枝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201-1204
目的:研究广西仫佬族指纹特征,补充该民族肤纹学正常值数据库。方法:共印取200份仫佬族指纹印资料,男女各100例。分析其指端纹型频率、纹型组合格局及指纹嵴计数,并从文献资料中选择我国其他8个居住地区相距较远民族的指纹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其他8个民族的指纹一样,仫佬族手指纹型也以斗型、尺箕为主要纹型,桡箕和弓型纹出现频率极低;但仫佬族的斗型、尺箕、桡箕及弓型纹的出现频率与其它8个民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仫佬族纹型组合出现频率较高的是W/W、L/L和W/L,W/A的出现频率最低,这是因W与A纹型结构不相容所致;W/W、L/L、A/A的观察频率显著高于期望频率(P〈0.01),显示出同类纹型组合的亲和性。仫佬族男女总指纹嵴计数(TFR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6个民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广西仫佬族的指纹具有一定本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与成人多囊肾病基因1(PKD1)紧密连锁的微卫星序列DNA等位基因在广西侗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体外扩增KG8、SM6、CW2和CW4等4个位点的基因片段,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并与标准DNA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受检的62名侗族人染色体当中,分别在KG8、SM6、CW2和CW4等4个位点分离到了14、12、16和21种等位基因.结论:与PKD1连锁的4个微卫星DNA在广西侗族人群中存在高度多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广西侗族、京族、仫佬族男性手指纹型,以补充此三个民族肤纹学正常值数据库,并对纹型形成时胎儿指端胎垫形态进行推测探讨。方法印取男性指印资料400份(侗族200份,京族、仫佬族各100份)。参照《人类肤纹学研究观察的标准项目》分析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民族男性手指纹型均以斗型、尺箕为主要纹型,桡箕和弓型纹出现率极低。斗型、尺箕及弓型的出现率在三个民族之间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三个民族男性左右手各对应手指相同纹型出现率均较高;三个民族男性各指别的指纹嵴计数(FRC)均值从高到低,均依次为拇指>环指>中指>小指>食指。总指纹嵴计数(TFRC)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手指纹型形成时,胎儿的指端胎垫均多为对称形隆起胎垫或顶部偏桡侧的非对称形中等胎垫,而对称形低平胎垫及顶部偏尺侧的非对称形中等胎垫较少见。结论三个民族男性被研究的指纹项目参数基本相似,亦存在部分民族间差异;在指纹形成时,胎儿的指端胎垫形态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Yao nationality is one of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living mainly in South China (Guangxi Provin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data of MHC classI and GLO in Chinese Yao nationality and the different genetic background of Yao and Han nationality, the latter representing the major nationality in China.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MHC classI and GLO in Chinese Yao nationality was determined. Previously the Japanese were considered to have the lowest C*2C frequencies (0.9386), but now we ascertained that the Yao have the lowest C2*C frequencies (0.9336). The data concerning gene frequencies of Yao are presented. They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data of H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