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经皮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心包积液多由于肿瘤心包转移所致,少数因心包间皮瘤引起。心包积液少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大量心包积液则可引起心包填塞,危及患者生命。1996年1月至1997年9月,我院采用经皮穿刺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肿瘤致恶性心包积液患者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朱铁年郭立娟王瑞琴张健周学敏我们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图1)置入心包腔方法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取得成功,现报千如下。1穿刺针2血管扩张器3弹性导丝导引注射器4中心静脉导管5弹性导丝图1部分仪器临床资料:10例中,男、女各5...  相似文献   

3.
心包积液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包积液58例临床分析夏小杰,段宝祥我们在1984~1994年间共收治心包积液患者58例,现对其病因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58例,男19例,女39例;年龄15~83岁,平均55.2岁,心力衰竭(心衰)20例(34.5%),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10...  相似文献   

4.
1997~1998年,我们应用中心静脉导管(CVC)在X线电视监视下,穿刺、置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42.5岁。本组心包积液均为恶性肿瘤引起,其中肺癌引起心包积液1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心包积液病因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将渗出性心包积液分成恶性肿瘤组和非肿瘤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包积液中VEGF、乳酸脱氢酶(LDH)和腺苷脱氨酶(ADA),并行心包积液常规和细胞学检查,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结果:恶性心包积液20例,其中肺癌11例,乳腺癌3例,淋巴瘤3例,纵隔肿瘤、直肠癌和黑色素瘤各1例。非恶性心包积液26例,其中结核性16例,结缔组织病7例,甲状腺机能减退2例,射频消融术后1例。恶性心包积液组VEGF水平明显高于非恶性心包积液组(4.53±3.72pg/μl vs 1.10±0.74pg/μl,P〈0.01),而两组之间LDH、ADA和常规检查无明显差异,ADA、LDH和VEGF之间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VEGF在鉴别良恶性心包积液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恶性心包积液初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149例恶性肿瘤患者心包积液的病因分布,并分析其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恶性肿瘤合并心包积液患者以肺癌、乳腺癌及恶性淋巴瘤占多数。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窦性心动过速、胸/全导联低电压及 ST-T 改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良性心包积液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当原发肿瘤患者出现上述心电图改变时,应高度怀疑合并恶性心包积液,可结合心脏彩超或 CT 等其他影像学资料进一步诊断。  相似文献   

7.
16 例中到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X线下使用Seldinger法,经剑突下穿刺心包放置7F导鞘,心包造影,定量抽液及压力测定。资料完整的15 例患者显示:心包腔内压力与心包积液量无相关性。有心包填塞症状者,当抽液量达到150 m l时,心包内压力下降曲线最为陡峭:幅度最大,而以后随积液量减少,压力下降徐缓。当抽液到250 m l时心包腔舒张压在0.40 kPa~- 1.46 kPa 之间,大多数低于文献报道的右房舒张压。在积液基本抽完时,12 例心包腔平均压在0~- 1.33 kPa之间,最低可达- 2.0 kPa,与胸膜腔压近似。1 例有肺气肿的老年患者和2 例有胸腔积液者压力在0.13 kPa~0.53 kPa之间  相似文献   

8.
顺铂凝血酶序贯应用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顺铂凝血酶序贯应用治疗恶性心包积液金普乐张钧周俊琴徐金升对象与方法42例患者均为肺癌、乳腺癌等晚期恶性肿瘤心包内转移者,心包积液量中等以上并伴有心包填塞症状。男27例,女15例,年龄19~79岁。治疗前2月内均有全身化疗史。在B超引导下,心包内置中心...  相似文献   

9.
恶性心包肿瘤的超声诊断姜克庆,曾萍,吴红宁(南京市胸科医院210024)本文报道29例恶性心包肿瘤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特点。资料和方法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胸闷、气短、胸痛、心悸。其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32~70岁(平均54.5岁)。29例...  相似文献   

10.
689例心包积液病因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分析心包积液病因变化及误诊原因。方法:病例回顾分析。结果:结核性、非特异性、肿瘤性、心力衰竭性及尿毒症性心包积液分别占689例心包积液的25.5%、12.6%、12.2%、6.5%和6.1%,其他各种原因所致者合计占37.1%。结核性心包积液由80年代中期以前的29.0%降至80年代中期以后的22.3%(P<0.05),而肿瘤性心包积液则由9.9%升至14.1%(P<0.05)。结论:结核性心包积液比例明显下降,而肿瘤性心包积液所占比例则明显上升。心包积液病因误诊主要是将肿瘤性心包积液误诊为其他性质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11.
心包穿刺并发症5例抢救的体会浙江省文成县人民医院(325300)林宏祥我院内科近年来用心包穿刺术处理心包积液病人10例(男6例,女4例)有5例发生并发症见表1。讨论:心包穿刺是诊断与治疗心包积液最有效的方法,但心包穿刺可引起心包胸膜反应、心律失常、心...  相似文献   

12.
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65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对象与方法对象:我科1990年1月~1998年3月,采用经皮心包穿刺留置导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病人共65例,男45例,女20例;年龄6~65岁(平均38.0±11.5岁);其中心包转移瘤18例,化脓性心包炎2例,心脏术后20例,甲状腺机能减退1例...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心包积液14例临床分析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内三科(312000)包铧本文分析了我院近5年来的60岁以上的心包积液住院病人14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9例,女5例,年龄60~80岁,平均66.5岁。1.2临床表现均有呼吸困难,胸痛...  相似文献   

14.
恶性心包积液通常采用反复心包穿刺抽液和外科心包开窗引流来解除心包填塞[1]。作者应用5F的中心静脉压监测导管(SAFE-DWELPLUS导管)经皮穿刺心包置管进行顺铂、丝裂霉素腔内注射,治疗11例癌症患者的大量心包积液,疗效满意。1对象和方法1.1对...  相似文献   

15.
尿激酶心包腔程序灌洗法治疗粘连性心包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天津医院周洪高,朱友涛,王苏我们采用经皮穿刺心包腔置管引流、尿激酶心包腔程序灌洗治疗心包积液心包粘连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例均系住院患者,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2...  相似文献   

16.
恶性心包积液是肿瘤晚期急症,发生率为0.1%~21%,以肺癌多见,占35%。一般患者症状严重,需积极治疗。目前,化疗药物和生物反应调节剂均常用于心包积液治疗。2000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院采用基因重组白介素-2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患者3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血性心包积液41例临床分析文登中心医院(264400)王锦乾,王福安1985~1995年,我院共收治心包积液患者292例,其中41例经心包穿刺证实为血性心包积液。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1例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15~75岁,平均4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需要进行心包穿刺和引流的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指导该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并分析202例需要进行心包穿刺和引流的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因及心包积液性质。结果:除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不及进行心包穿刺外,191例均成功进行心包穿刺和引流,漏出液12例,渗出液179例。渗出液中,肿瘤性77例,结核性62例,医源性18例,急性心肌梗死15例,结缔组织疾病10例。77例肿瘤性心包积液中,肺癌42例,乳腺癌7例,原发灶暂时不明确的转移性腺癌6例,淋巴瘤7例,肝癌4例,纵隔瘤3例,胃癌、膀胱癌、直肠癌、心包肉瘤、横纹肌肉瘤、黑色素瘤、恶性胸腺瘤和心脏血管瘤各1例。18例医源性心包积液中,心律失常导管消融者1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6例。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并发医源性心包积液的比例女性高于男性、房颤患者高于非房颤患者。9例导管消融者行心包穿刺和引流即可,余9例医源性心包积液还需外科修补。15例急性心肌梗死者在住院期间均死亡。结论:需要进行心包穿刺和引流的心包积液多为渗出液及血性,肿瘤和结核为主要原因,注意识别和鉴别医源性心包积液和急性心肌梗死,积极心包穿刺和引流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16例中到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X线下使用Seldinger法,经剑突下穿刺心包放置7F导鞘,心包造,定量抽液及压力测定。资料寒带的15例患者显示:心包腔内压力与心包积液疸无相关性。有心包填塞症状者,当抽液量达到150ml时,心包内压力下降曲线最为陡峭,幅度最大,而以后随积液量减少,压力下降徐缓。当抽液到240ml时心包腔舒张压在0.40kPa~-1.46kPa之间,大多数低于文献报道的右房舒张压。在  相似文献   

20.
58例结核性心包炎并大量心包积液病人,在短程化疗基础上,采用留置导管引流与常规心包穿刺。结果:两组消除心包填塞症状分别为1.2±0.5天及7.9±2.2天,前者较后者缩短6.7天。经6~15个月随访,引流组无缩窄性心包炎发生,常规组有两例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