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梅核嗌哽,疏郁化痰无功王某,女,45岁。咽部似有物堵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延逾半载,曾多次服中、西药罔效。伴胸膈满闷,神疲乏力,纳差,夜寐不实等证,舌淡苔白微腻,脉虚细无力。拟疏肝达郁,化痰散结利咽法。半夏厚朴汤方出入:半夏、厚朴、茯苓、苏叶、川贝母、枳壳、陈皮、  相似文献   

2.
古方今用一直为中医临床所探讨,是取得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于临床上多从古方今用之道,收效甚佳,现将三例病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笔者以前贤的理法为圭臬,用以总结自己失治之教训,既可得以自警,又俾同道以前车之鉴。现举误治救逆医案三则如下。咳喘案:徐×,男,56岁。时值隆冬,喘咳发作已五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周身骨节痠楚,咽干口苦,恶心欲吐,痰多色白,喉中声如曳锯,入夜尤甚,舌苔白腻而滑,脉浮紧兼数。余以风寒外客太阳,引动痰饮为患。师仲景之法,小青龙汤加杏仁、紫苑、款冬、苍术,水煎治之。服二剂后,寒热,头、身痛,喘咳悉减,唯口苦咽干依然,仍步前意继进两贴,以彻余  相似文献   

5.
临证治验三案徐州矿务局职工第二医院分部(221011)刘世昌1胃脘痛李某,女,40岁,售票员。1979年12月6日诊。于上月21日突发胃脘疼痛,头晕,呕恶,纳呆不适,便稀色酱。经某西医院确诊为十二指肠球溃、浅表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疗月余(未手...  相似文献   

6.
一、胆火上逆孙××,女,34岁,工人,门诊号:78—15421。今晨突然寒战高热,继则恶心呕吐,胁痛胀满,以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为重,口苦咽干,便秘,溲黄。诊为:急性胆囊炎,介绍来我科中药治疗。诊查:形本消瘦,表情痛苫,右上腹压痛明显,腹肌紧张,莫菲氏征( ),体温38.5℃,脉象弦数,舌苔黄厚而腻。化验:白细胞21.000,中性78%,淋巴15%;超声波检查:胆襄区探查提示炎症。证属肝胆湿热,气机不畅,胆火上逆。治宜疏泄肝胆,清热化湿,佐以通便止痛。处方:柴胡15克、白芍25克、郁金15克、黄芩15克、功劳叶30克、白蔻仁10克、元胡15克、大黄20克(后下),水煎服。6月6日二诊:服药后,大便通畅,胁痛大减,热退,呕止,舌苔薄黄,脉细数,  相似文献   

7.
一、黄龙汤合菌陈篙汤治胆囊炎患者符××、女性、78岁。去年五月患急性胆囊炎,于××医院作胆囊造瘘术。今于上月21日吃糯米饭及脂类食物引起复发,右上腹饱胀,疼痛拒按,目睛发黄,大便秘结,今已六日不行。舌苔黄而厚腻,干燥无津。脉象软弱无力。年高体衰,积滞内停,乃虚实夹杂之证,宜用攻补兼施之法,拟以黄龙汤合茵陈蒿汤加减。处方:太子参9克、当归身9克、生大黄5克、炒枳实9克、制川扑5克、茵陈30克、炒山栀9克,2帖。二诊:2月2日。目黄减,大便已行二次,色黑奇臭,腹痛减其大半,已知饥能食稀粥,脉右手较前有力,左手仍软弱。舌苔  相似文献   

8.
[例一]刘某某,男,37岁。1984年8月31初诊。患者恶寒发热,身痛,汗出40余天,曾住某医院以“败血症”治疗11天未效,来余处求治。入院时伴有颈项强直,背微恶寒,口苦咽干而不渴,时有咳嗽,二便正常,体温38.9℃,白血球3800/mm~3,舌淡苔薄,脉弦微浮。 观其脉症,四诊合参,诊为三阳合病,拟柴胡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药用柴胡15g,黄芩9g,知母12g,半夏9g,甘草9g,桂枝6g,白芍9g,葛根12g,玉竹12g,大枣5枚,生姜6g。上药连进5剂,热退证减,饮食渐增,体温、白血球计数均转正常,随方加减佐以扶正之品调进5剂痊愈出院。 按:患者恶寒发热、身痛有汗、咳嗽等,为太阳中风;颈项强直,背微恶寒,二便正常为阳明经证;口苦咽干而不渴为少阳证。此属三阳合病之伤寒发热。以小柴胡汤合桂枝和解透表,加葛根、知母、玉竹以解肌清泄阳明之热,方药相助,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一、消渴束×,男,41岁,职员。1981年4月7日初诊。病起三月,口干多饮水,小溲亦多,精神逐渐不振,腰膝痠软,能食,体重由80公斤降  相似文献   

10.
刘世昌 《江苏中医》1996,17(9):25-25
  相似文献   

11.
临证治验三则李庆升邓国兴冯贞梅河北中医学院(050091)1顽固性呕吐案杨某,男,47岁,农民,1993年4月17日诊。呕吐4月余,经多方治之无效,患者疑为患胃癌,精神萎糜,生活失去信心,经省医院和省二院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排除胃癌。现身体消瘦,...  相似文献   

12.
一、湿温过汗患者毙命[病案] 患者王××女26岁已婚住院日期1978年9月14日。患者神志昏迷。于1978年9月14日晚7时入院,病危要求中西医会诊。会诊所见,神志昏迷,头汗淋漓,粘滞如油。面色潮红,四肢冰冷,脉沉微欲绝。追朔病史,爱人代述:起病至今已有20余日,开始发热怕冷,周身不适,曾按感冒,予APC等药治疗半月余、热势不退,应使体温上升至39℃左右,全身发沉,懒言食少、胸憋腹胀,大便不爽。西医诊断:风湿热、肠伤寒待查,并傲各种有关化验检查,予解热止痛药及消炎药治疗,嘱1周后看结果。第二天病情  相似文献   

13.
通过3则验案简析柴平汤加减后的新用,指出在柴平汤临证中可不拘泥于和解少阳,祛湿和胃,表明切准病机尤为关键,为灵活运用柴平汤启发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已故著名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说:没有不治之症,只有不知之症,笔者在学习运用黄煌教授方证相应理论过程中,感到朱老的话诚非虚语!兹将笔者在临床上遇到的3则败案,后改用经方治愈的病例,介绍如下。案例1.遂漏不止患者,女,65岁。2007年6月9日来诊。诉感冒后发热伴咳嗽,经输液抗病毒、抗感染后,发热退,咳嗽大减,但汗出畏风,稍劳尤重,怕冷,精神不振,遂求治于中  相似文献   

15.
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认为“赭石色赤,性微凉,能生血兼凉血,而其质重坠,又善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用之得当能建奇功。”笔者在临证中亦常用代赭石,疗效甚佳,现介绍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16.
郭志生 《中医研究》2009,22(5):53-54
风引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是治疗中风病的方剂之一,由大黄、干姜、龙骨、桂枝、甘草、牡蛎、寒水石、滑石、生石膏、赤石脂、白石脂、紫英石组成。后世因其组方庞杂,石类药物过多,对该方多舍而不用。笔者认为该方虽貌似杂乱,实为精巧,寒温并用,攻补兼施,遂总结个人运用该方的临证治验三则,以希引起同道重视,从而进一步研究、挖掘,发挥此方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增液汤临证治验三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液汤出自《温病条辨》一书,由玄参、生地、麦冬三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养阴之功能.笔者近年来将其与其他方剂合方运用于临床,取得了颇为满意的疗效.现举三例验案于下,供同道参考.1 肝阳头痛患者郭××,女,64岁,1989-7-10初诊.自诉头痛如裂,发烧,潮热,素喜冷  相似文献   

18.
1 痛经患者李××,女,18岁,学生,1986-5-15就诊.该患于16岁月经初潮,后则经期如常,近半年以来,每于经前2日开始小腹疼痛下坠,甚至剧痛难忍,经血量少,淋漓不断,血色紫暗,胀甚于痛,伴有胸胁乳房胀痛,善太息,时引一息为快,烦躁易怒,不思饮食.舌质紫黯无苔,脉象沉  相似文献   

19.
例1:曹××,男,一岁半,1981年6月30日初诊.其母代诉:发热22天,体温随气温升高而升高,朝轻暮重,体温高时在39℃左右,西医诊断为夏季热.证见:肌肤灼热,少汗,纳差,面赤唇燥,口渴喜饮,烦躁不安,小便特多,精神尚可,有时仍能玩耍.舌质红,苔微黄,指纹微紫。此属热郁肺胃,热灼津伤。治宜养阴生津,轻透郁热.处方:淡竹叶.生石膏各10克,参须、  相似文献   

20.
刘斌 《湖南中医杂志》2011,27(3):109-110
慢性便秘是指长期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但排便困难,并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为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伴有排便不畅,时间延长,粪便量少质硬,或排便不净感。便秘的病位虽然在大肠,但是与肺、肝、肾三脏关系密切。不同的患者,由于地域、性格、体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素有疾病等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