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统计近10年来26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癌复发的诊治,结合文献复习,对其复发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直肠癌前切除术时的要求;(1)肿瘤远侧肠管切除距肿瘤边缘的长度,分化差的癌应在5cm以上,分化高的癌应在3cm以上;(2)术中注意无瘤术操作;(3)对于中下段癌Dukes B期以后者,要有充分的侧方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治疗67例患者资料,并分析其预后。结果经肛门切除61例,经骶骨切除5例,经阴道切除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5年生存率为89.6%。肿瘤的侵袭深度、直径〉3cm、溃疡型癌和局部是否复发与预后有关(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病理为高中分化、直径≤3cm的病变及原位癌,是局部切除术的面靠指征。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患者23例与按性别、年龄挑选出的未复发患者69 例,分析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术后病理阳性淋巴结个数、肿瘤位置高低及T分期是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 T4期)是影响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因素,肿瘤位置高低(肿瘤距肛缘小于5 cm)则近似构成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曾德改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171-171,174
目的 探讨吻合器技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直肠癌低前切除术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3例,术后无吻合口瘘,无吻合口狭窄.术后肿瘤局部复发2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尿潴留4例.结论 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保持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曹锡朝  刘华安  姜杰  黄承裕  吴国忠  卢强 《广西医学》2003,25(12):2402-2404
目的:总结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0年收治的26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均为直肠腺癌;(2)26例直肠癌T0 10例,T19例,T2期7例。(3)围手术期病死率为0。(4)术后特异性并发症仅有1例,占38.5%。(5)有4例局部复发。其中1例经局部切除治愈。另外3例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6)本组直肠癌病人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后,随访都超过2年,5年生存为83.4%。结论: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直肠癌适于T1~T2,N0M0、组织分化好,距肛缘6cm以内的肿瘤,但严格掌握适应证,完整的肿瘤切除,术中预防肿瘤种植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术后应进行密切随防,以尽早发现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以期降低术后复发率.方法对230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并获得随访的患者进行分析,了解其复发情况及复发率与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方法等的关系.结果术后32例出现局部复发,复发率为13.9%,不同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患者复发率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降低直肠癌前切除后的复发率,肿瘤的分明、病理类型与肿瘤术后复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是否应将常规磁共振用于结肠直肠癌肝转移早期检测;老年结肠直肠癌患者术后病死率的预测研究;POSSUM评分预测根治性结肠直肠癌术后的总体存活率;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切除术伴前壁部分切除术:降低局部复发的策略;40岁以上女性人群中大便失禁的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该院收治的行直肠系膜全切除(TME)的直肠癌69例临床资料,采用病理大切片技术检测直肠系膜转移及环周切缘情况.分析局部复发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1.6%(8/69).局部复发与肿瘤直径(P=0.011)、浸润深度(P=0.021)、分化程度(P=0.001)、癌性穿孔(P=0.013)、淋巴结转移(P=0.041)、脉管侵袭(P=0.014)、环周切缘情况(P=0.005)和Dukes分期(P=0.018)密相关,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系膜转移和手术方式不相关(P>o.05).结论 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癌性穿孔、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环周切缘情况和Dukes分期是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典国  龚志明 《中外医疗》2012,31(33):53+55-53,55
目的分析局部切除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02年5月—2003年5月收治的52例直肠癌患者,均接受局部切除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研究局部切除术的应用效果。结果术后局部复发率是17.6%,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率为0%,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比例为9.6%,Tis、T1与T2三个时段局部病变的复发率为0%、11.9%、33.4%。上述三个时段的5年生存率是100%、91.1%、66.9%。影响预后效果的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术后放疗化疗、分化程度、局部复发、脉管癌栓,以局部病变复发为主。结论针对早期分化直肠癌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局部切除术。针对处于或者超过T2期的患者,应采用直肠癌根治术,针对部分不合要求的患者,应进行姑息性切除术,进行局部切除,术后进行放疗与化疗,巩固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组织切片研究直肠癌在直肠系膜内及环周切缘的播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直肠癌在直肠系膜内及环周切缘的播散转移规律 ,为合理施行直肠癌手术提供病理学证据。方法 对 6 2例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 ,手术标本制作直肠及全层系膜大组织切片 ,HE染色 ,显微镜观察。结果  期病例中 ,直肠系膜外带 (左、后、右三区 )癌灶占 4 3.2 4 %。直肠侧壁肿瘤 ,系膜同侧癌灶多于对侧 (P<0 .0 5 )。远端直肠系膜内癌播散距原发灶 1~ 3.5 cm,均为 TNM 、 期患者 ,发生率为 12 .9% (8/6 2 )。肿瘤环周切缘癌浸润 (CMI)与肿瘤分化及 TNM分期相关 ,直肠不同部位 CMI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P>0 .0 5 )。结论利用大组织切片技术 ,能够全面观察直肠、直肠系膜及其癌灶分布。系膜外带及肿瘤同侧系膜内癌灶分布较多。手术应完整切除肿瘤远端 4 cm直肠及其周围系膜。 TME减少了癌残留及环周切缘癌浸润可能 ,应作为直肠癌手术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直肠癌手术远端肠管长度的安全范围。方法 对82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样本进行多个指标的临床病理学研究。结果 显示肿瘤局部复发远端肠壁内扩散不是主要的,而侧方扩散相对重要。结论 导致直肠癌复发的因素较多,不宜过分强调远端扩散。对距肛门5cm左右的低位直肠癌如能争取到肿瘤下方(1.5-2cm)安全区和肛周3cm的清除范围,保留肛门的直肠前切除应属可行。  相似文献   

12.
李邓松  刘金炎  庄丹 《吉林医学》2013,34(14):2639-2640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行内括约肌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评估肿瘤根治效果和术后控便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成功完成保肛手术的肿瘤下缘距肛缘<5 cm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通过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A组)36例,通过双吻合器行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42例(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及术后控便功能情况。结果: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A组)的术后复发率比通过双吻合器行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近期(1年内)和远期(>1年)的控便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行内括约肌切除术完成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是一种可选择的保肛术式,具有安全性高、根治效果好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使用国产一次性单吻合器行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外科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8月~2004年10月采用国产单吻合器行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7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72例中Dukes分期:A期18例,B期29例,C期25例。9例(12.5%)出现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5例(6.94%),伤口感染2例(2.77%);切口疝2例(2.77%);低位前切除45例中,3例(6.67%)控便不良,有正常便意.可控制半成形便.对稀便及水样便控制较差。结论:应用国产一次性单吻合器技术进行直肠癌前切除手术安全性好,经济实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成功率高.对预后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331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发生吻合口瘘的治疗措施。结果共有18例患者(5.4%)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其诊断发生吻合口瘘的中位时间为4.5 d。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6 cm、老年人、肥胖为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现吻合口瘘后,有8例患者采取了保守治疗1,0例患者采取了手术治疗。结论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6 cm、老年人、肥胖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易出现吻合口瘘,治疗方法应根据病人临床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hand-assistedlaparoscopic surgery,HALS)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微创性。方法将住院的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HALS组(28例)和开腹组(32例)两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HAL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天C反应蛋白均少于开腹组。结论手辅助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六安市立医院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101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吻合口瘘的10例患者(9.9%),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性别、糖尿病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及血浆白蛋白含量并不是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7例患者采取了保守治疗,2例患者采取了积极手术治疗,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后,予手术治疗。10例患者吻合口瘘口均愈合。结论男性、术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易出现吻合口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葛春刚  贺平波  胡志杰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145-146,14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LA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腹腔镜下LAR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传统手术方法行直肠癌前切除术25例进行对比。结果本组均在全麻下完成腹腔镜下LAR.并且达到TME标准,术后患者肛门功能不同程度地得到保留,随访1年未发现明显转移癌灶及局部复发灶。腹壁切口长度、肿瘤下缘距肛缘的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但手术时间明显延长。结论腹腔镜下行LAR有明显优势,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保肛率增加,对于部分超低位直肠癌行前切除术,仍可不同程度地保留肛门功能,同样可达到直肠癌根治要求及TME标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吻合器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09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采用Proximate与GF-1管状吻合器吻合病例资料。结果采用Proximate管状吻合器吻合残端完整100例,吻合口复发1例,GF-1管状吻合器吻合残端完整71例,吻合口复发7例,两组差异显著;手术时间、临时性粪便转流、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采用管状吻合器吻合是安全可靠的,而Proximate管状吻合器使用更方便,优于GF-1管状吻合器。  相似文献   

19.
47例中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保肛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手术根治方式及保肛的效果.方法 本组总结了47例低位直肠癌开腹在TME手术规范操作下进行直肠低位或超低位切除、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近期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并发症为吻合口瘘2例,远期吻合口部分狭窄无梗阻6例,控便率100%.结论 严格掌握保肛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患者、规范手术是根治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