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裂口位于主动脉弓远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腔内修复术治疗裂口位于主动脉弓远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通过股动脉入路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21例内膜撕裂口位于主动脉弓远端和近端降主动脉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进行血管腔内治疗,根据椎动脉造影确定是否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结果全组21例中,急性夹层13例,慢性夹层8例,均接受了血管腔内带膜支架修复术,手术成功率100%。17例同时封闭了左锁骨下动脉,其中4例行左锁骨下动脉重建。4例发生内漏,1例术后发生脑梗死。平均随访22.3个月(6~65个月),所有病例均存活。假腔内完全血栓形成12例,部分血栓形成9例。结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内膜撕裂口位于主动脉弓远端和近端降主动脉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有效和安全的,具有微创、成功率高和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支架误入假腔是孙氏手术少见的严重并发症。我院孙氏手术中出现1例术中支架进入假腔患者, 女, 54岁, 合并高血压, 经主动脉CTA确诊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诊行升主动脉置换及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替换并支架象鼻术。术中发现下肢血压异常, 经食管超声确诊术中支架进入降主动脉假腔, 遂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3.
四分支人工血管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David等[1]报道若未及时治疗,33%的患者发病24 h内死亡,36%~72%的患者48h内死亡.深低温停循环下置换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并在降主动脉内植入支架人工血管,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采用四分支人工血管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支架修复术后再发逆撕型A型主动脉夹层的原因及其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8年8月既往行腔内修复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因再发逆撕型A型主动脉夹层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患者均常规门诊复查和电话随访。结果 共纳入16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3例,年龄(49.1±12.2)岁。再发A型夹层时症状为胸痛12例,头痛和意识障碍各1例,无症状2例。16患者均接受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植入术。主动脉根部行Bentall手术2例,行根部成形术10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术中发现夹层破口明确位于近端金属裸支架周围共10例,另外6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前侧壁。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为(152.2±29.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3.6±27.8)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为(29.8±8.3)min。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内无死亡。术后随访32~85(57.4±18.3)个月。随访期间均存活,1例于术后3年因腹主动脉夹层再次行腔内支架植入术。结论 采用全弓置换合并支架象鼻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并分析Cabrol手术用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主动脉根部处理的疗效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行Cabrol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3例,年龄21~66岁,发病至手术时间为(15.2±28.5)d。全组均行Cabrol手术处理主动脉根部,根据主动脉弓受累情况,行右半弓置换或全主动脉弓置换加降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结果全组手术均成功,行单纯Cabrol术4例,其中1例行Bentall术中转行Cabrol术,右半弓置换术10例,全主动脉弓置换加降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23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2.7%),术后死亡4例(10.8%);随访1~24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结论 Cabrol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效果良好,远期人造血管通畅,冠状动脉无压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联合体内激光原位开窗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外科对7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应用体内激光原位开窗技术进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中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窗4例,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开窗2例,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窗1例。急性期手术5例,慢性期手术2例。结果 7例病人植入锥形大动脉支架13枚、Fluency plus直管型覆膜支架18枚。术中因升主动脉破裂死亡1例(14.3%),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所有病人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结果均显示夹层破口隔绝良好,无内漏,开窗血管通畅。结论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联合体内激光原位开窗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恢复快、术中成功率高、内漏发生率低,近期效果良好,中、远期疗效尚需随访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同期杂交手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探讨基层医院施行该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010年12月至2013年3月襄阳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对7例复杂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同期杂交手术治疗。男2例、女5例,年龄45~64(50.0±8.3)岁。术前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示主动脉夹层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5mm 4例,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3例,其中1例合并胸主动脉壁多部位钙化,冠状动脉CTA示前降支近中段狭窄约70%。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手术室先期行颈部切口完成主动脉弓分支旁路手术,术毕转送导管室行股动脉切口完成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同期完成前降支支架植入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植入覆膜支架。1例术后发生少量Ⅰ型内漏。围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CTA证实主动脉夹层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旁路血管血流通畅,支架植入定位准确,支架无明显移位。随访7例,随访时间3~24(12.0±3.6)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恢复正常生活。6例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或2年复查主动脉增强CT示支架无移位和内漏,支架内及人工血管旁路血流通畅;1例少量Ⅰ型内漏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假腔内仍有造影剂显示,但部分血栓形成,假腔程度及范围较术前变小,真腔明显增大,术后6个月复查内漏消失。所有患者未见脑部和肢体缺血征象。结论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同期杂交手术治疗安全、有效,扩大了介入覆膜支架腔内治疗的适应证,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12月,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22例,均完成了杂交手术。术后即刻行升主动脉造影,术后1个月个随访CT资料,观察支架和人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完成杂交手术,并植入覆膜支架。术中血管造影证实支架植入定位准确,无明显内漏和移位。主动脉夹层真腔血流恢复正常,围手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2例,随访时间3个月,所有病人均生存,并恢复正常生活。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主动脉增强CT显示,支架无移位和内漏,支架内及人工血管旁路血流通畅。结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采用杂交手术,安全、有效,能明显减轻病人的创伤和痛苦,该方法扩大了介入覆膜支架腔内治疗的适应证,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并发A型夹层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自2013年11月至2018年3月,南京鼓楼医院外科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并发的A型夹层患者14例,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24~66(52±3)岁,合并高血压13例,糖尿病2例,马方综合征1例。所有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施行手术,近心端13例行升主动脉置换术,1例行Bentall术。共实施全弓置换加象鼻手术13例,弓部开窗支架植入术1例。结果全组无死亡,1例术后右上肢单瘫,1例术后血行感染,1例出现右侧偏瘫及肾功能不全行肾脏替代治疗。随访6~45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术后1个月因原介入支架远端胸降主动脉发生新的夹层再次行TEVAR,其余患者CT血管造影检查未见吻合口造影剂渗漏及人工血管扭曲。结论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并发A型夹层及时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发病24h内腔内修复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1O月急诊行腔内修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30例临床资料.本组腔内修复术均在胸痛症状出现后2.4h内完成;采用全身麻醉,在x线透视下将覆膜支架经股动脉放置在夹层第l裂口位置;其中1例第1裂口位于腹腔干对侧缘,运用开窗支架技术实施腔内修复术.术后1周、1、3、6、12个月行螺旋CT检查,观察手术疗效以及有无内漏、支架移位和内脏血供等.结果 30例支架均成功释放,无支架移位,无中转开胸手术,即刻造影I型内漏4例(13.4%),近端球囊扩张后3例消失,1例小于10%;所有患者真腔供血均得到改善.术后30 d死亡1例(3.3%),可能缘于术后夹层破裂;30例术后随访1-19个月,平均(12 4-8)个月,术后6个月发现1例(3.3%)I型内漏;无其他新发内漏出现.随访期间死亡1例(3.3%),该患者术后2月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死因不明.结论 24 h内腔内修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可明显降低急性起病期患者死亡率,但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最常见的疾患.是由于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层.形成主动脉壁两层分离状态而成。夹层可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如其假腔不断扩大,在主动脉壁间形成动脉瘤.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可发生于主动脉任何部位.按Stanford分型,凡病变累及升主动脉者为A型.内膜撕裂口可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近端降主动脉.病变扩展可累及升主动脉.也可延至弓部、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根据DeBakey分型,如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扩展累及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胸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者,称为DeBakeyⅠ型:而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扩展仅限于升主动脉者.称为DeBakeyⅡ型。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起病急骤、预后凶险的动脉疾病。胸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的最佳治疗方案依然充满争议。尽管B型夹层的外科开放性手术治疗在技术和方法上都有长足提高,但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仍然较高。20世纪90年代后期,血管腔内支架型人工血管释放的概念逐渐进人治疗领域。通过支架型人工血管的释放能修复近端撕裂口,随后诱导主动脉管腔的重塑,从而可避免传统手术。尽管缺乏随机对照的前瞻性实验数据,但现有的临床资料还是表明与药物或手术治疗相比,夹层的腔内治疗具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中操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于1998年由景在平教授完成国内首例,8年来该技术发展迅速,普及全国各省市,已有多家血管外科中心完成过百例手术。但不可否认该手术仍有一定风险,我科统计其围手术期死亡率约为3%。  相似文献   

14.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is a life-threatening disease. A 46-year-old female patient with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placing a stent-graft into the ascending aorta via femoral artery. No complication was found immediately after the operation. Bentall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to treat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e aortic insufficiency 21 months after the stent-grafting procedure. Literature review was done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endoluminal stent placement to treat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相似文献   

15.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Zheng SH  Sun YQ  Meng X  Zhang H  Hou XT  Wang JG  Gao F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8):1177-1180
目的总结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68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45例,慢性主动脉夹层23例。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53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脑保护11例,DHCA加选择性脑灌注4例。急诊手术39例(其中紧急手术19例),择期手术29例。术式为升主动脉置换术7例,升主动脉加右半弓置换术6例,升主动脉加全弓置换术3例,升主动脉加全弓置换加术中支架置入术4例,Bentall手术34例,改良的Wheat术12例,同时行主动脉瓣成形术2例、二尖瓣成形1例。结果全组死亡5例(7%),其中急诊手术3例,急诊手术病死率8%(3/39);择期手术2例,择期手术病死率7%(2/29)。共随访58例,随访率92%(58/63),随访时间(37±22)个月(5~77个月),死亡4例,累积1,3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100%,95%和86%。结论StanfordA型夹层的手术方式应根据内膜破口位置决定,正确的手术指征、技巧和脑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99年,Dake和Nienaber分别报道了以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成功治疗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BAD),从而开创了血管腔内治疗BAD的时代[1-2].十余年来,随着血管腔内技术和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血管腔内修复术已经成为治疗BAD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普遍认为,对于无并发症(稳定型)的BAD,首选内科药物治疗;只有对于出现并发症(不稳定型)的BAD,才考虑进行开放手术或血管腔内修复术[3].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渐成熟,其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已明显降低,短中期效果良好.然而,对于部分复杂BAD,血管腔内处理仍然较为棘手.本文结合目前的最新进展和我们的经验,对复杂BAD的治疗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Stanford B型)的腔内血管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l2例StanfordB型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l2例患者全为男性,年龄40~68岁,平均52.1岁。其中10例患者进行了腔内血管外科治疗,均取得了技术上的成功,术后内漏1例,3d后漏血停止。其余病例术后即时造影示瘘口已被完整覆盖,假腔无血漏入,内脏动脉等恢复真腔供血。2例未行腔内治疗的患者,l例因并发呼衰死亡,l例死于夹层动脉瘤破裂。结论对Stanford B型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如适应证掌握合适,腔内治疗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安全度大,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可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保守治疗难以控制病情的发展,易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0.
Stanford B型夹层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动脉疾病.随着临床分类的细化及诊断方法的改进,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死率逐渐降低.治疗上,腔内修复因其微创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开放手术成为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首选.对于非复杂性夹层,腔内修复也逐渐取代药物治疗,并显示出良好疗效.开放手术仅适用于不适用腔内修复,修复失败或合并结缔组织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