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中小学生眼屈光度动态变化与近视眼的追踪调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索学生半年眼屈光度变化与近视眼发病规律。方法 对708 名学生眼屈光度与近视眼发病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 6 ~14 岁学生各年龄组段眼屈光度半年下降均值为0-282D~0-465D,其中远视屈光度下降均值为+ 0-122D~+ 0-397D。学生在6 岁时已有近视眼发生,6 ~14 岁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为4-44 % ~23-96 % ( P< 0-01) 。有近视眼家族史的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出现高峰年龄为8 岁,无家族史者为10 岁。学生远视屈光度逐渐下降,下降幅度随年龄组段的递增而减少。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随年龄组段递增而上升,有近视眼家族史的学生发病高峰年龄比无近视眼家族史者提前2 岁。结论 远视屈光度下降幅度大小可作为预测学生近视眼发生与否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68例近视眼患者进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随访1年,治盒率100%。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男42例,女2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例。近视—2.50D~—10.00D39例,一1000D~—1400D27例,—1400~2400D和伴300D散光者2例。二、术前准备:(1)术前3天用0.25%氯霉素眼药水点眼,每天3次。(2)心理护理:患者大多数为青年人,特别担心手术效果和视力恢复情况,有恐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屈光度为-7.1~-22.40D的30例(52眼)高度近视的患者行有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人术。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数、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眼压等,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52例眼均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屈光度为0.25~1.50D之间,平均值为0.531±0.394D。92.6%患者术后屈光度在预期1.0D以内,有3例6眼术后早期眼压升高,经过积极治疗,3~5d恢复正常。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是高度近视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林庆 《中国校医》1992,6(5):21-23
<正> 近视眼是青少年中的常见病,我用针刺治疗近视眼87例,除去2例单眼近视患者和3例治疗时间不足1周者外,有效例数共80例(160只眼)。统计资料以眼数为单位,有效率为99.38%。现将疗效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本日病例80人,共160只眼。其中重度近视(0.1-0.3)91只,占56.88%;中度近视、0.4-0.6)61只,占38.13%,轻度近视(0.7-0.9)8只,占5.00%。治疗前有29人曾经过药物、仪器等  相似文献   

5.
目前近视眼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治疗近视眼的新方法也不断问世。应用较多的有透明晶体摘除术、后巩膜加固术、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和激光角膜切削术等,现又有一种最先进的治疗近视眼的新方法问世,即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简称LASIK)。 LASIK手术对600度以上深度近视有良好疗效,且安全可靠。与目前国内较先进的PRK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制学龄期中度以上(≥-3.00D)近视眼进展的简便可行方法,观察分别配戴远、近用两种屈光度的眼镜对其近视眼进展的延缓作用.[方法]给年龄6~19岁的学龄期中度以上(≥-3.00D)的近视眼分别配戴远、近用两副眼镜,即近距离用眼时戴用较远用镜减少-1.50~-2.00D的近用镜,连续2年观察对其近视进展及近距离用眼活动感觉的影响(实验组195例),并与远近用眼只配戴同一屈光度眼镜者(对照组176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年间实验组近视屈光度增加的例数较对照组少7.03%,其中近视增加-0.50~-1.50D实验组为55.38%,对照组为40.90%,增加-1.75~-2.75D实验组为28.20%,对照组为47.15%,增加>-3.00D实验组为2.56%,对照组为5.1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近距离用跟活动时实验组大多数感觉良好,丽对照组则多有程度不等的视疲劳症状.[结论]分别配戴远、近用两种屈光度的眼镜通过减轻调节和眼疲劳对学龄期中度以上近视眼的进展有一定的抑制、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视眼是一种多发病。据美国眼科学会1993年报道,世界人口的1/4患有近视眼。据调查,我国有近3亿人患近视眼,特别在大城市,发病率高达40%,而且呈逐年增长趋势。近视眼者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均会有很多不便。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探索采用高科技手段矫治近视眼。1988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在临床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简称PRK)试  相似文献   

8.
姚雪 《工企医刊》1998,11(5):69-70
近2年对423只该手术后患眼进行了检查,现将其中有影响视力的并发症的24例45只眼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1.00D以上的矫正不足者14例26只眼。术前为高度近视眼20只,中度近视眼6只。1.2 2.00D以上的过度矫正者4例8只眼。术前均  相似文献   

9.
可植入后房型接触人工晶体矫治中高度近视眼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有晶体眼生理状态下后房型可植入接触人工晶体矫治中、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术前充分扩大瞳孔,倍诺喜眼液表面麻醉,9点透明角膜缘用一次性3mm角膜切开刀做隧道切口,前房注入粘弹剂,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置于透明晶状体与虹膜之间,吸出粘弹剂后用卡米可林注射液缩瞳,在11点或1点处虹膜根部做部分切除.[结果]中、高度近视21例38眼,术前屈光度-4.0D~-22.6D,其中2眼-4.0D.38眼术后24h均达到术前矫正度数的视力.[结论]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是在保留透明晶状体的基础上植入的人工晶体,角膜损伤小,保留生理性调节,具有可逆性,预测性好,术后视力恢复快,适用屈光范围广等优点,这种新方法的应用开辟了治疗屈光手术新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探索近视眼的治疗方法,笔者用多功能眼疗机治疗青少年近视眼近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l对象和方法1.1对象:取7~22岁近视眼患者54例,计108只眼,其中正常现力4只眼。1.2方法1.2.1治疗前对近视患者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远视力检查,治疗后复查。1.2.2“JK一血型多功能电振眼疗机”是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的针炙理论制成。治疗原理:鉴于青少年近视眼大部分由于长时间限调节紧张所致。通过电振打,微量电流间断刺激有关穴位,可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增强服部血液循环,改善服肌调节能力,缓解睫状肌痉挛,从而达到增进视力…  相似文献   

11.
角膜塑形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Ortho-k)治疗近视眼的疗效。方法:采用角膜塑形术对98例(192眼)近视眼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的变化。结果:治疗3月,与治疗前比较,近视度数最多可降低5.75D,规则散光可降低2.75D,低度近视组96.47%恢复正视眼,中高度近视组64.69%恢复正视眼,眼球屈光度的降低与角膜曲率的减少呈正相关(γ=0.993,P<0.0005),性别,年龄与疗效无明显关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角膜塑形术是较有效的非手术矫治近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恶性青光眼病例的分析,总结其发病率、发生规律及治疗经验,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6年1月~2010年12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病人,重点查阅了青光眼手术病人特别是恶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对恶性青光眼的发病率、临床类型、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 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1 024例,其中闭角型青光眼89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有778例;施青光眼滤过手术有936只眼,其间共发生恶性青光眼12例(14眼),10例(12眼)发生于有晶状体眼的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2) 11例(13眼)接受玻璃体抽吸加前房重建手术或白内障摘除手术,其中9例(10眼)术后前房恢复、眼压降至正常.结论 (1)恶性青光眼发病率约占闭角型青光眼施行任何手术后的1.54% (12/778).(2)恶性青光眼绝大部分为典型性恶性青光眼.(3)大部分恶性青光眼可以通过玻璃体抽吸加前房重建术或白内障摘除术这样的常规手术恢复正常,个别病例需通过前部玻璃体切割等手术恢复前房和眼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高度近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及个体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超高度近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6例(49眼),行超声乳化及个体化选择人工晶状体度数植入,术后观察患者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所有手术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裸眼远视力在0.05 ~ 0.30,裸眼近视力在0.02~0.50.最佳矫正视力0.31 ~ 0.40者22眼(44.9%,22/49),≥0.50者14眼(28.6%,14/49).术后屈光度<-1.00 D者3眼,-1.00-2.00 D者16眼,-2.01-3.00 D者27眼,>-3.00 D者3眼.与目标屈光度差别<±0.50 D者21眼,±0.50 D~±1.00 D者18眼,>±1.00 D者10眼.术后角膜水肿28眼,均在1周至3个月内完全消退,未见视网膜脱离及角膜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高度近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及个体化选择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改善理想,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近视眼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共有3亿多近视患者。据各地调查,小学生近视约占10%~16%;中学生约占20%~40%;大学生约占60%以上;一些重点中学近视眼的发病率高达80%。近视分为假性近视及真性近视,前者指调节痉挛引起的近视,后者为去除调节后仍呈现近视。近视的治疗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以下对常见的近视治疗方法及新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各种近视治疗方法的优劣,我们选用三种近视治疗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选择岳化三中对数远视力存4.3~4.5、屈光度在-3.0D~-6.0D之间;近视病史在2~4年左右,确认中度近视的学生111人,其中60人120只眼为实验组;另51人102只眼,为对照组,又按随机抽样原则将实验组60人分成三个治疗组。即①近雾视组:采用江苏靖江光学仪器厂制~ 1.00-~ 1.50D近雾视眼镜,每人每天下午戴镜半小时。②穴位按摩组:采用上海市眼病中心防治所GM—A型防近视眼按摩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内眼手术/操作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率及临床特征,为眼科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年1月-2019年12月某院行内眼手术/操作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感染性眼内炎发生情况。结果 共收集内眼手术/操作后患者36 107例,平均年龄(50.78±19.96)岁;内眼手术类型以白内障手术(52.10%)、高度近视眼可植入式隐形眼镜置入术(ICL,19.67%)、玻璃体切割手术(17.58%)为主。共20例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总发病率为0.06%,其中术后急性眼内炎为14例,迟发型眼内炎6例;不同手术类型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率最低的是ICL(0.01%),最高的是青光眼手术(0.12%)。20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株,革兰阴性菌3株,真菌1株;20例患者中有12例(60.00%)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18例治愈,治愈率为90.00%。结论 不同类型内眼手术/操作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病率不同,应根据不同手术类型进行感染性眼内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开始用激光治疗近视眼获得较好疗效。我们自1987年3月—7月用氦—氖激光治疗近视眼716例,近期疗效75%,现报告如下: 治疗对象:对市、县、农村中学中患近视眼学生716例1432只眼进行激光治疗。其中男385例770只跟,女331例662只眼,年龄12—19岁,病程1—8年,裸眼观力0.06—0.9,多数为0.1—0.4(90%)  相似文献   

18.
毕绍刚 《工企医刊》2005,18(1):11-11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既影响视力又影响美观,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术后易复发且生长较快,各类胬肉复发率约为20%~30%。根据角膜缘干细胞理论及一翼状胬肉生长特点,我们采用自体角膜缘联合球结膜转位移植治疗翼状胬肉45例50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5例50眼患者均为2001年3月~2004 年3月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连续病历,男30例31眼,女15  相似文献   

19.
梁珊烨  赵普宁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77-4579
目的 观察和总结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矫治屈光不正的疗效,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以及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986例(1746眼)根据屈光度分为:Ⅰ组:-1.5~-2.75D 275例(531眼),Ⅱ组:-3.0~-5.75D 330例(580眼),Ⅲ组:-6.0~-9.75D 285例(467眼),Ⅳ组:-10.0~-20D 96例(168眼).应用LASIK术式矫治,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LASIK矫治屈光不正疗效确切,可预测性好,术后1周眼压稳定,4周屈光度稳定,术中主要并发症瓣偏中心,严重并发症是碎瓣.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层间异物,屈光回退.生成鼻上方角膜瓣,可减少干眼症的发生.结论 应用LASIK矫治屈光不正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仍有并发症发生.预防和处理各种手术并发症至关重要.实施心理护理可提高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青光眼滤过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62例206眼青光眼患者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的发生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结果32例(32眼)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15.5%,均为单眼发病。浅前房发生在术后1~10d,其中房水滤过过强20例(20眼,62.5%),睫状体脉络膜脱离6例(6眼,18.8%),结膜瓣渗漏5例(5眼,15.6%),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1眼,3.1%)。除4例手术治疗使前房恢复外,其余28例通过保守治疗恢复。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发生率高,通常发生在术后3d内,常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多数浅前房经保守治疗恢复,必要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