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对芜湖市2012年卫生应急考核型模拟疫情桌面演练情况进行分析,查找芜湖市各县区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各县区应急处置工作的差距等,探索应急演练的模式和方法。方法 模拟一起暴发疫情的发生后的疫情处置过程,设计多环节以考核桌面推演的方式进行模拟处置,加入技能操作的考核环节,专家评委评分。结果演练设置桌面推演和技能操作两部分,8支代表队平均分为80.34分。桌面演练与技能操作的平均得分率分别为78.13%和91.12%。桌面推演中“病例对照研究”平均得分率最高,其余环节与之比较,除“样本采集与检测”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代表队各环节之间得分率存在一定差别,平均得分率变异系数最高在9.68至19.92之间。结论 对演练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和各队差异等问题,须开展针对性强的培训对应急技能加以强化,在方案的设计和内容的选择合理的前提下可探索采用桌面演练、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开展卫生应急能力的考核。  相似文献   

2.
李海坤  骆书秀 《内科》2013,8(3):324-32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方法。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对一带教,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指导、情景模拟和观看录像等方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独立上岗。结果 20名低年资护士接受培训后急诊护理理论考试和急救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前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合格率分别为80%、85%,培训后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合格率均达100%。结论通过有计划的不同方式的培训,可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抢救技能以及基础技术,提高其综合素质,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结合情景模拟急救演练教学模式在急诊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生的综合救护能力。方法选取进入我院急诊中心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14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一对一"教学法,实验组采用TBL结合情景模拟急救演练的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对两组护生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成绩及综合能力的进行全面评价。结果两组护生在操作和理论考核成绩以及综合能力评价方面,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综合能力评价反馈结果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TBL结合情景模拟急救实训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实际临床操作的现场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缩短与临床的距离,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考生考官角色互换临床能力考核的培训方式,对老年科护理人员临床能力的影响。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考生与考官的角色互换,在培训前及培训1年后应用《Mini-CEX迷你临床演练评价量表》及《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测评,评价此种培训方式对护理人员临床能力的影响。结果《Mini-CEX迷你临床演练评价量表》的7个维度在培训后得分均较培训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总分培训后较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考生考官角色互换进行临床能力考核的培训方式,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其他相关临床能力,并有利于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重庆市A区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现况,探讨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措施。方法2021年7—9月,使用自制问卷对A区辖区内所有卫生行政部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线上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卫生应急管理基本情况、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物资储备情况和应急能力提升需求等。结果 共调查20家单位,其中17家单位设置部门承担卫生应急工作;共有工作人员130人,其中医学相关专业占79.2%,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5.4%,高级职称仅占11.5%;11家单位曾开展实战演练,14家单位按照标准对卫生应急队伍进行装备,仅4家单位认为应急物资满足需要;多家单位对人员队伍(7家)、资金投入(6家)、培训和演练(7家)提出需求。结论 重庆市A区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在物资储备、人员装备、人才保障、信息化建设、实战演练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建议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完善卫生应急人员与装备建设,优化信息化建设,强化培训指导与实战演练,从而不断提升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整体实力,促进该区公共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总结对基层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采用集中式培训方法对534名基层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并经理论知识及心肺复苏技能考核评价培训效果。培训前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合格率为39.3和36.0,培训后为95.5和97.8%,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对学生进行强化模拟训练(即在第一次训练一个月后再强化一次)在急诊心肺复苏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所有学生均通过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训练一次,然后将62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一个月后再应用模拟人进行训练一次,而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课堂基础理论回顾+多媒体演示课件观看+局部功能性训练模型练习),统计分析两组考核成绩.结果 两组学生经过第一次模拟培训后单项技能考核及综合演练考核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时,实验组学生单项技能考核中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电除颤、综合演练考核指挥抢救、制定抢救措施通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按压、判断现场情况及团队合作考核通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采用强化模拟训练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床护生综合能力培训的模式.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241名临床护生进行综合能力培训,采用讲授、演示、讨论、案例分析、视听教材等方法,并对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41名临床实习护生中97.6%有培训需求;95.7%的护生认为应急能力的情景模拟训练效果比较好.护理部每月所进行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及"星级护士"提名显示,临床护生获患者提名占21.7%.结论 通过对临床实习护生的综合培训,激发了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护理专业的热爱,使他们能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护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思考和判断能力、急救意识和临床应急能力均得到增强,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得到患者的认可.达到全面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性提升心血管内科相关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强化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方法分析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特点和工作性质,提出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相关能力提升措施。结果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强化,提高了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急救能力。结论系统的学习、完善的培训和脚踏实地的护理实践,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模拟培训在微创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腹腔镜模拟训练结合临床教学模式对我科24名微创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临床教学,教学结束时考核教学效果,调查教学满意度,比较考核前后的成绩。 结果培训后学生出科平均成绩、合格率、优秀率、主观对自己基本操作熟练程度评分、满意度评分等均高于培训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微创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理论与腹腔镜模拟培训相结合,可有效提高微创外科研究生对腹腔镜基本操作及视觉能力,提高腹腔镜操作者的基本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考核标准仍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1.
我院急救技能考核存在问题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夏云  覃业宁  卢燕飞 《内科》2011,6(4):379-380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急救技能考核存在问题,探讨急救技能培训规范管理的方法。方法对门、急诊32名护士急救技能考核,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并实施相对应培训对策。结果通过定期培训、复训并考核,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后各项急救技能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明显减少。结论规范急救技能培训,能提高门、急诊科护士急救理论和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2.
许庆敏  陶曙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1310-1310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对技能培训和考核的需求。方法向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5份。99.3%护理人员认为培训有必要;76.3%人认为考核对实际工作有帮助;45.2%人认为培训时机为结合临床需要最佳;培训需求最大的项目为:气管切开护理技术、呼吸机通气护理、心肺复苏术;66.7%人认为最佳培训方式为真人示范讲解;85.3%人认为每次考核项数1项为宜;45.9%人选择在模拟真实环境中考核;41.5%人选择在病房考核。结论结合调查结果,探索适合临床护士的护理技能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一套便捷、高效的社区医生急救技术培训模式,同时对我街道所属社区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其院前急救能力。方法将容桂街道所属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每站点选取2名医生作为培训对象,随机抽取1名作为A组学员,另一名作为B组学员,每组共13名学员。A组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理论讲授-实践技能操作-考核"三步骤进行;B组采用"逆向补充教学法"进行培训,A、B两组总培训时间均为2周。学习期满进行考核及1年后随访两组学员在1年内使用急救技术实施急救的能力和效果。结果学习期满实践考核成绩B组较A组好,考核达标培训所需时间B组较A组少,1年内急救技术应用能力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逆向补充教学法"在实施急救技术培训中省时省力,针对性强,学员学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疆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FETP)学员能力提升情况,以及项目培训工作中的不足,为后期完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对2016—2021年新疆在册的接受各级FETP培训的140名学员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对学员培训前后能力的提升比较评价项目效果。结果 问卷发出140份,收回140份、回收率100.00%。现场流行病学能力培训后增幅均在60.00%以上,增幅最大的为Arc GIS软件的使用(150.94%),其次是暴发调查过程中提出假设的能力(91.98%)。理论性知识的提升幅度小于实践技能的提升幅度,现场8种能力中提升幅度最大的为应急调查能力,达到了86.34%。分年龄、性别、学历、专业的6大类专业内容培训后,不同专业的流行病学理论知识(F=3.119)和数据处理能力(F=3.117)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学检验专业的平均分高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专业。培训后基础知识掌握、应急性疫情处置能力、监测分析能力、数据处理分析能力等知识和技能的自评满意度明显提高,最高达94.4%。现场8种能力中疾病监测分析能力、应急现场处置能力以及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分居前3位。结论 新疆FETP学员培训后现场流行病学能力均得到提高,但理论知识提升增幅较低;应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学员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浅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培养的方法。方法制定以培养敏锐的观察、分析、应变能力,熟悉专科常见病的临床特点、护理要点和抢救治疗原则,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加强基础护理等项目的学习和培训;对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综合理论考试、仿真模拟及晨间提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培训后理论考试、仿真模拟及晨间提问的结果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专科护理特点制定培训项目和考核计划是正确指导专科护理人员培养方向和专业护理能力提高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急救培训对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及其培养方法。方法对急诊专科护士实施心血管疾病急救基础知识、急救意识、专业知识、急救技能培训,对培训前后的核心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培训后急诊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能力和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培训前后各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专科护士进行心血管疾病急救基础知识、急救意识、专业知识、急救技能的培训,可以明显提高专业护士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表象训练进行腹腔镜缝合技能教学并对考核结果进行量化评价,分析应用表象训练后对腹腔镜下缝合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方法 36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表象训练组、常规教学组及对照组各12名,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微创外科缝合技能的培训,在统一考核标准及条件下进行考核,得出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象训练组培训前和培训后考核成绩有明显差异(5.45±1.34vs14.32±3.78,P〈0.001),培训后考核与两周后考核成绩无明显差异(14.32±3.78vs14.02±6.21,P=0.887);常规教学组培训前和培训后考核成绩有明显差异(5.49±1.56vs15.84±5.64,P〈0.001),培训后考核和两周后考核成绩有明显差异(15.84±5.64vs12.47±2.88,P=0.048);对照组培训前和培训后考核成绩无明显差异(5.52±1.19vs6.82±2.36,P=0.054),培训后考核和两周后考核有明显差异(6.82±2.36vs5.39±0.78,P=0.048)。运用ONEWAYANOVA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在培训前考核中,与表象训练组相比较,常规教学组(P=0.951)和对照组(P=0.914)均无明显差异,常规教学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962);培训后考核,3个测试组考核结果有明显差异(P〈0.001),两两比较,常规教学组与表象训练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406),对照组与表象训练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常规教学组与对照组比较也存在明显差异(P〈0.001);两周后考核,3个测试组考核结果有明显差异(P〈0.001);两两比较,与表象训练组相比常规教学组无(P=0.375),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明显差异(P〈0.001),常规教学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表象训练能明显提高腹腔镜缝合技能培训效果,并有较好的持久性,是未来腹腔镜动作技能学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带教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带教中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两批实习护生各32名,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护理带教中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带教方法,对比两组实习护生学习态度评分、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对比两组实习护生对于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带教的满意度。结果 对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进行评估,研究组实习护生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0.05)。对比两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考核结果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结果,研究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比对照组实习护生更高(P <0.05)。带教后,两组实习护生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评分均比带教前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实习护生对比,研究组实习护生各项评分均更高(P <0.05)。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带教结束后,研究组实习护生总满意度比对照组实习护生更高(P <0.05)。结论 情景模拟带教方法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带教中,可改善实习护生学习态度,提高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从该院选择45人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组建糖尿病护理小组,并设1人为组长,2人为副组长;组长和副组长先完成糖尿病相关的一切培训,并有效掌握后对45人组员进行糖尿病知识及护理技能培训,培训前对全部组员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进行摸底考核,培训后再次进行全面考核,对比前后的考核情况。结果通过培训后,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的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均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策略,能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卫生应急能力现状,为科学而规范地指导兵团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各地的卫生应急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标准》,对兵团、师、团三级卫生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和量化评分。结果对照国家评估标准,兵团整体卫生应急能力还有相当差距,兵团、师、团三级能力依次递减,尤其是团级能力较差,占总分的28.3%,仅具备国家要求能力的约三分之一;兵团本级卫生应急能力差距较大的前三项依次是宣教科研、善后评估、培训演练,分别占国家要求能力的10.0%、25.0%和55.7%;师级卫生应急能力差距较大的前三项依次是善后评估、应急处置、装备储备,分别占国家要求能力的39.5%、43.2%和49.5%;团级卫生应急能力差距较大的前三项依次是应急处置、善后评估、装备储备,分别占国家要求能力的25.4%、29.6%和39.4%。结论兵团各级应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和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抓手,做好卫生应急准备工作,提升卫生应急的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