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时间在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观察组(n=49),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以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护理指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例住院时长、治疗费用及Barthel指数等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病例心功能情况经评估对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病例护理效果满意度经评估为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施以循证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病情具有显著的效果,有效提高护理满意率,改善心功能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研究方法,将临床路径实施后设为路径组(71例),临床路径实施前设为对照组(67例),观察两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和住院各分项费用变化情况。结果路径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项费用中,路径组药费、床位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分项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路径的实施可降低住院时间及部分住院费用,对规范医疗行为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于我院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实施传统常规性护理,观察组31例则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卧床天数、住院天数及疾病知识测试等.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卧床天数较之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测试相比于对照组,优于后者(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8%)较之对照组(78.79%),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升满意度,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增进医护信息传递与沟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胸痛、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急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遵医嘱情况,比较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医疗费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7.5%,观察组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5)。对照组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遵医嘱情况(75.00%、70.00%、75.00%)与观察组(95.00%、92.50%、97.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6.646、8.538,均P0.05)。对照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11.50±0.90)d、(68.25±8.20)h]与观察组[(8.30±1.00)d、(50.32±3.19)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043、12.888,均P0.05),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3,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临床应用。方法:对本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儿科收治的150例小儿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护理指标。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实验组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常见疾病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且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孟彦红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495-2496
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途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本院诊断为急性心心肌梗死的6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来探究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并发症也少于对照组.结论 急救护理途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的起到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2月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n=30),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4253.16±103.56)元、住院时间(9.14±2.56)d,对照组对应为(5825.45±125.36)元、(14.56±4.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相比常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脑出血病人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进而一定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陈文萍 《现代保健》2014,(29):83-85
目的:分析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4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护理路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卧床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重症护理和基础护理合格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8/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20/40),且重症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路径这一较为新型的护理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而且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9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相关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缩短了住院天数,减低了医疗费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虎林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48例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复窦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复窦率为95.83%(23/24),对照组复窦率为66.67%(16/24),观察组的复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13,P0.01)。观察组满意率为100.00%(24/24),对照组满意率为87.50%(21/24),观察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72,P0.0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10.5±2.3)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6.8±3.2)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31,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复窦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应急护理流程优化(ECPO)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抢救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因心电图ST段抬高并急诊入院的AMI患者98例,按入院时间将2013年1-5月入院的患者归入观察组(51例),将2012年7-12月入院的患者归入对照组(47例);观察组实施ECPO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应急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抢救效果指标水平、院内AMI的复发率以及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比率,以及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流程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留急诊室的时间及急诊球囊的扩张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7,t=2.928;P〈0.05)。观察组院内AMI的复发率与院内再行PCI治疗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006,x2=4.581;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流程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x2=11.055,P〈0.05)。结论:以ECPO措施对AMI患者进行抢救,效果十分显著,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增加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乙荣 《现代保健》2014,(17):102-10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期间住院就治的90例符合WHO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指导临床护理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平均卧床及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用、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发生率、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等。结果:循证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08±1.05)d、平均卧床时间为(2.98±0.76)d,平均住院费用为(5175.85±613.4)d,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12.22%)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知识达标率(95.56%)和患者满意度(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在给予循证护理后能够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萍  陈芳芳 《现代保健》2014,(16):90-92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全程优质护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并评价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124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循证护理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为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实施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各心功能指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医疗费用、对健康知识的达标率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心率失常发生率(66.13%)显著高于观察组(11.29%),两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健康知识达标率(70.97%)显著低于观察组(95.16%),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心功能分级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能够提高病人满意度,有利于病人的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接收行IABP治疗的112例急性心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插管前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  相似文献   

16.
胡凌云 《现代保健》2014,(24):102-104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应用于预防手术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手术室基础护理,观察组再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感染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2.2%,均低于对照组的10.0%、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78.3%,高于对照组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及治疗知识掌握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89.1%、(12.3±3.2)d、(13415.5±302.3)元;对照组分别为71.1%、(17.6±3.3)d、(17823.3±354.4)元。观察组疾病及治疗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预防手术室感染的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何芳  何慧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565-156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中心急救组分布据点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送院方式分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组(观察组,我中心急救车送入医院)40例和对照组(家属直接送入医院)40例,通过对我中心院前急救组分布据点院前急救后预后情况跟踪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死亡率、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溶栓时间和抢救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质量满意度.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减少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救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程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和护理路径组B组,每组32例。A组按常规的抢救程序进行急救护理配合,B组则按预定好的临床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护理配合。结果:B组的满意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留观时间及住院总费用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救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流程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及临床疗效分析,以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存率。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7月心内科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流程化护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平均住院天数、临床症状缓解天数、死亡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合理有效的流程化护理。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迅速缓解临床症状,规范的护理工作可加强医护合作,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