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华  杨庆玲孙芳 《护理研究》2007,21(5):1279-1279
颧弓骨折在颌面部外伤中比较常见,因其位于颌面部较突出的部位,易受外力而发生骨折,颧弓骨折后常发生面部凹陷畸形,内陷的颧弓将会压迫下颌骨的喙突及功能。颧弓骨折复位治疗方法不一,有口外切开复位和口内切开盲探复位。面部切口进路切开复位必定会在面部遗留瘢痕,影响美观。从口内进路复位均为盲探操作,器械到达位置不易确定,骨膜剥离子较锐,对周围组织损伤大易并发面部血肿。  相似文献   

2.
杨庆玲  张华 《护理研究》2006,20(5):1363-1364
颧弓骨折在颌面部外伤中比较常见,因其位于颌面部较突出的部位,易受外伤而发生骨折。颧弓骨折后常发生面部凹陷畸形,内陷的颧弓将会压迫下颌骨的喙突,影响其功能,导致语言及进食受限。2004年1月-2005年6月,我院采用自制的“V”形复位器.治疗颧弓内陷型骨折38例,36例术后效果满意。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颧骨颧弓骨析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方法:42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中,4例采用保守治疗,10例采用闭合性复位法,28例采用开放性复位法。结果:42例患者中,4例保守治疗患者均痊愈,38例手术治疗患者张口受限程度和咬合均得到改善;除2例颧部稍平外.余颜面正位、侧位外形恢复,两侧基本对称.眶周瘀血消退。结论:颧骨颧弓骨折应及时治疗,进行精确的复位和固定.闭合性复位和开放性复位都可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5.
总结30例B超监视下颧弓骨折复位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安置患者健侧卧位及低半卧位,做好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并予对症护理,重视出院指导。30例均痊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颧骨颧弓位于面部突出部位,是面部骨折的好发区域。单纯颧弓骨折大部分可经颞部或口内切口撬动复位或单齿钩经皮复位。但当损伤时间超过2周已发生明显纤维黏连甚至愈合或存在明显移位且不连续的骨折段、以及合并颧骨骨折时,往往需要直视下复位及内固定治疗,以往用经头皮冠状或半冠状切口完成操作。小切口内镜辅助颧弓骨折复位内固定与经冠状切口相比,减少了创伤及并发症的发生。2003年4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实施内镜辅助经耳屏前小切口进行颧弓骨折的复位内固定术17例,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内切口食指引导下治疗颧弓单纯性骨折的效果。方法36例经X线确诊为闭合式单纯性颧弓骨折并移位的患者,通过口内切口用食指行颧弓骨折复位。结果术后3个月~2年随访,36例患者外观及张口度均达优良,其中优24例,良12例。结论食指触觉引导下颧弓骨折复位是一种无需特殊设备、操作简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内镜在颧骨颧弓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18例颧骨颧弓骨折病例在鼻内镜辅助下,经口内及颧部皮肤小切口对骨折进行固定.结果 18例患者面部皮肤均无明显手术疤痕及面瘫症状,随访3~6个月,咬合关系和张口度均恢复正常,面部外形除1人局部稍肿胀外,其余恢复满意.结论 鼻内镜辅助下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基本达到“恢复功能并兼顾外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半冠切口治疗颧骨及颧纠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9例临床病例分析,指出优点、并发症及手术关键。结果:经半冠切口治疗颧骨及颧弓骨折。能最大限度地暴露骨折线,可减少面神经等重要结构的损伤机会,手术痉疤痕隐蔽于发际内。术后复查,外形满意,无排斥反应、X线示骨折线对位对线良好。结论:半冠切 治疗颧骨及颧弓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半冠切口治疗颧骨及颧弓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 9例临床病例分析 ,指出优点、并发症及手术关键。结果 :经半冠切口治疗颧骨及颧弓骨折 ,能最大限度地暴露骨折线 ,可减少面神经等重要结构的损伤机会 ,手术疤痕隐蔽于发际内。术后复查 ,外形满意 ,无排斥反应 ,X线示骨折线对位对线良好。结论 :半冠切口是治疗颧骨及颧弓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中断(IAA)矫治术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9例婴儿主动脉弓中断矫治术后的护理资料。本组病例术后均入ICU监护,实施严格的呼吸道护理,严密监测上下肢血压变化,合理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及镇静肌松药,调整循环功能,努力降低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组病例存活7例,2例因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肺出血及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婴儿主动脉弓中断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绝大多数合并多种心内畸形,常伴有顽固性心力衰竭和严重肺动脉高压。手术难度大,术后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多而严重,优良的术后监护及护理是提高术后存活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皮加压螺钉(PCCP)内固定治疗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本科施行PCCP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3例在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并术后随访(10.37±2.98)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优20例,良18例,可5例,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PCCP内固定技术是一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新型而有效方法,科学地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达到疗效满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总结40例颧眶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术前加强生命体征、颅脑损伤症状的观察及安全护理,术后重视口腔、眼及伤口护理,对于存在复视及张口受限的患者,进行眼肌功能训练和张口训练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40倒患者术后3个月均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先天性主动脉弓中断及合并心脏畸形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0例先天性主动脉弓中断及合并心脏畸形患儿(收治时间为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研究组患儿予以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照组患儿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上、下肢血压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上、下肢血压水平及LVEF、LVEDD等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儿上、下肢血压水平、LVEDD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LVEF水平、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先天性主动脉弓中断及合并心脏畸形患儿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不仅能有效促进患儿上下肢血压水平恢复正常和改善其心功能,同时还能预防和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能全面提高患儿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不稳定性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3例不稳定性腰椎骨折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及围术期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功能的恢复。结论适当的围术期护理对提高不稳定性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口腔颌面外科的83例经涎腺内镜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该组病例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认为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和完善的物品准备,术中正确的仪器使用、熟练的护理配合,术后早期的健康教育等是该手术护理配合的关键。本组83例均配合良好,完成涎腺内镜手术。3例患者取石失败,其余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常见问题的护理对策。方法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解决患者疼痛、瘫痪、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问题的实践过程。结果77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肺部感染、压疮,2例发生下肢肿胀,3例发生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循证是临床护理基础,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有益,而且可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结果 30例患者全部安全度过围术期。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大,围术期易发生多种并发症,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脊柱骨折患者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柱骨折患者常见问题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解决患者疼痛、瘫痪、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问题的实践过程.结果 77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肺部感染、压疮,2例发生下肢肿胀,3例发生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循证是临床护理基础,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有益,而且可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降低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方法本组65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老年性疾病,待患者能够耐受麻醉及手术时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患者行皮肤牵引。指导患者功能锻炼,预防感染、消肿、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手术后第10天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第5天并发脑血栓形成1例,围手术期内发生肺栓塞1例,肺部感染1例,压疮1例。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需完善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提高机体的抗手术打击能力,才能减少并发症、后遗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