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发生胆囊动脉损伤出血较开腹手术时处理困难,是LC中转开腹的重要原因。作者总结在LC中预防和处理胆囊动脉出血的体会,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防治经验。方法 分析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3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动脉出血5例,使用电凝、钛夹止血成功。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术中出血一般可止住,必要时可中转开腹止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许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回顾分析患者的出血原因和预防效果。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原因包括直接损伤胆囊动脉、胆囊穿支出血、损伤胆囊动脉分支和胆囊动脉变异等。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7.8±26.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84.2±153.5)ml,平均住院时间(7.4±2.3)d,4例转为开腹手术,随访情况良好。结论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动脉出血原因,处理方法采用牵引孔吸尽,交换钳头,钛夹钳夹止血。结果:术后未发生继发出血,无胆管损伤。中转开腹1例。结论:胆囊动脉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只要术者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及相应处理对策,均能获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谭孝华  朱耀虹 《重庆医学》2008,37(23):2734-2735
目的 了解胆囊底部细小动脉分布,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几率.方法 观察200例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胆囊动脉结扎后胆囊切除对有无动脉出血情况.结果 其中5例患者胆囊底部出现1~2支动脉出血,1例2支,4例1支.结论 胆囊底部存在1~2支细小动脉供给胆囊血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引起重视,妥善处理,减少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6.
张小利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481-248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针对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动脉出血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 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经治疗均痊愈出院,其中4例患者钛夹夹闭止血失败,在发生后20 min行开腹修补治疗。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胆囊三角粘连,对于胆囊三角粘连情况严重的患者必须充分掌握胆囊动脉的走行,谨慎操作,避免由于操作问题引发患者的胆囊动脉出血。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镜胆囊切术(LC)是发生胆囊动脉损伤出血较开腹手术时处理困难,是LC中转开腹的重要原因.作者总结在LC中预防和处理胆囊动脉出血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出血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10例出血原因进行了探讨,其中胆囊动脉出血6例,胆总管撕裂伤1例,结肠中动脉分支出出血1例,戳口出血2例。严重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处理好Calot三角,能有效地防止胆囊动脉出血。解剖Calo9t三角和分离胆囊与周围器官粘连时,需防止邻的脏器损伤出血。对出血量多不易确定出血点采用中转开腹止血。  相似文献   

9.
赵国玺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882-388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在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导致胆囊动脉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评估其胆囊动脉出血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出血原因包括直接损伤胆囊动脉、胆囊动脉变异、胆囊穿支出血、损伤胆囊动脉分支,其中直接损伤胆囊动脉比率最高为61.7%。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导致胆囊动脉出血原因包括Calot三角变异、粘连、解剖方法不当、分离困难等,应正确处理Calot三角,出血后通过电凝、钳夹、压迫等方式积极止血,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从而改善其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龚德真 《中外医疗》2012,31(27):7-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血管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总结自2008年10月—2012年12月该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血管出血的病例150例,对其出血部位、出血量等进行总结。结果胆囊动脉出血,有72例通过钛夹夹闭后止血成功,16例中转开腹手术;Calot血管较多出血者,应用无创伤钳止血,效果满意,无开腹手术者。结论术前充分准备、了解解剖变异,术中操作仔细可有效预防LC手术胆囊血管出血,若出血则可根据出血情况采取夹闭、电凝、压迫及中转开腹等方式积极进行处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对我院2006年-2007年13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的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3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9例,中转手术率6.67%。中转手术的主要原因为粘连5例,其中胆囊三角粘连、解剖不清4例,有腹部手术史、腹腔严重粘连1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例。胆漏1例。出血3例,其中胆囊动脉出血2例,胆囊床出血1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为胆囊周围粘连及腹腔粘连、血管出血、胆瘘、脏器损伤、术前适应证掌握不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保留胆囊动脉主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80例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1年3月我院成人胆囊良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保留胆囊动脉主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胆囊动脉主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安全性良好,具有出血少、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晨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1,20(4):264-265,267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变异 ,旨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法正确处理 ,提高LC手术的质量 ,减少并发症。方法 LC手术 12 0例 ,术前经过肝胆超声检查 ,口服加静脉胆管造影选择 ,排除肝外胆管结石病例 ,在气管插管全麻下 ,人工CO2 气腹 ,采用顺行或逆行法游离胆囊 ,认清“三管”的关系 ,安全钳夹后剪断胆囊管。提高对变异胆囊动脉的处理水平 ,可减少意外的紧急出血。结果 LC手术 12 0例 ,胆囊管变异 38例 ,胆囊动脉变异 2 1例 ,LC中转手术 9例 ,全组发生 1例胆总管损伤 ,4天后经开腹胆肠内引流治愈。结论 LC术中对异常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认识和处理水平 ,对提高手术质量 ,减少并发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出血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6年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病例。结果32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出血量50--400ml。其中胆囊动脉出血7例,胆囊床出血12例,胆囊周围粘连组织出血3例,肠系膜出血2例,腹壁穿刺孔出血8例。32例中2例中转开腹止血,其余均在术中有效止血。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仔细操作是防止术中出血的关键,必要时及时中转开腹止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胆囊动脉单纯电凝后切断临床效果。方法:对选取的147例患者LC术中采用腹腔镜下分离出胆囊动脉单纯电凝后切断,不使用钛夹或可吸收夹。结果:14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后恢复顺利,随访1~8个月无不适。结论: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下单纯电凝胆囊动脉闭合后切断而不使用钛夹或可吸收夹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8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82例,其中慢性胆囊炎伴结石880例,急性胆囊炎伴结石85例,其它疾病17例。结果:手术时间15~240min,住院2~15天,均痊愈,无死亡病例,随访3~36个月。LC困难中转开腹手术10例(1.02%),分别为胆总管横断1例,胆囊三角解剖不清5例,胆囊动脉出血3例,腹腔内严重粘连1例。结论:LC术中并发症是导致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的主要原因。做好腹腔镜手术的关键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遇到困难时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勒比海居民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的解剖变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和谐使命-2011"任务期间开展的11例胆囊切除术,开腹2例,腹腔镜9例,总结胆囊动脉各型特点、走行及其进入胆囊的部位。结果主干单支型2例(18.2%),分支型9例(71.2%);2例主干单支型均走行于胆囊三角内,分支型中仅2例各有1分支走行胆囊管后外侧;胆囊动脉进入胆囊的部位以胆囊颈左侧居多(37.5%),Hartmann氏囊、胆囊颈右侧和颈体交界处其次,各占12.5%。结论充分认识当地人群胆囊动脉分型、走行及进入胆囊的常见部位,合理处理Calot三角内解剖结构,可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降低肝动脉及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李良  张军 《实用全科医学》2005,3(4):345-34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胆囊动脉出血及胆道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35例LC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635例LC中,主动中转开腹4例,术中胆囊动脉、胆囊动脉后支出血16例,均在腹腔镜下止血成功,1例肝总管损伤,术后第1d再次开腹手术。结论严格规范的手术操作,胆囊动脉及意外出血的恰当处理是预防胆道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精确定位结扎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52例应用精确定位结扎技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历资料,分析手术技巧,总结手术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应用精确定位结扎技术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平均用时间(55.3±15.7)min,最长120min,最短27min;无胆瘘、出血及"小胆囊"发生。结论精确定位结扎技术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安全、可靠,可完全替代异物夹,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20.
张勇 《河北医学》2007,13(7):826-827
目的:探讨合并肝硬化的腹腔镜胆囊切除的适应症及手术技巧,总结合并肝硬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6月至2004年12月肝硬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指征、术前准备以及术中操作技巧.结果:44例在腹腔镜下完成,2例因胆囊动脉出血中转开腹,无死亡、肝功能衰竭及胆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时中转开腹,对childA或childB级肝硬化病人配合熟练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技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